一种防油雾滴漏的减震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9584发布日期:2020-12-15 08:1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油雾滴漏的减震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油雾滴漏的减震器装置。



背景技术:

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减震器对行驶的汽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防尘盖主要保护减震器不被沙石、水或其他杂物侵蚀。但是现有减震器的防尘盖为开放式结构,与减震器外表面有一定的间隙,会有灰尘或泥沙通过防尘盖的开口沉积在减震器的油封和活塞杆上,造成活塞杆和油封的划伤导致漏油。据此需要一种理想的技术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为此,有人发明了可以解决减震器防尘、防水效果差问题的防尘盖,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减震器防尘盖”,其公告号cn208089933u,包括塑料盖体及油封总成,油封总成装配在塑料盖体的内通孔顶部且与塑料盖体的内通孔同轴;所述油封总成包括金属骨架及硫化包裹在金属骨架上的橡胶体;所述橡胶体与所述塑料盖体内通孔的内壁相紧抵的工作面上设有多个外凸的密封唇。本实用新型通过橡胶包裹金属骨架硫化成型的油封总成装配在塑料盖体上减小了减震器防尘盖顶端通孔与减震器连杆之间的间隙,增强了减震器防尘盖的防尘、防水效果。但是目前筒径较小的减震器由于内压很高,较容易产生油雾现象,容易被误判减震器漏油;而且减震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无法及时散热使得减震器的老化加快。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筒径较小的减震器由于内压高易产生油雾现象,容易被误判为减震器漏油的问题,提供一种设置有吸油层的防油雾滴漏的减震器装置,通过吸油层吸附减震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油雾,消除减震器漏油误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油雾滴漏的减震器装置,包括减震器本体和防尘盖,减震器本体包括套筒和穿过套筒的活塞杆,防尘盖套接在套筒上,在套筒内还设有油封,在防尘盖和套筒的端部之间设有吸油层,吸油层的外缘紧抵防尘盖的内壁放置,吸油层和油封套设在活塞杆上,吸油层的侧面和油封的唇口相接。

防尘盖套接在活塞杆上可以保护减震器本体不被沙石、水或其他杂物侵蚀。套筒内的油封可以密封储油缸,防止油漏出,但是目前筒径较小的减震器由于内压很高,较容易产生油雾现象,所以本实用新型在减震器本体和密封盖之间增加了吸油层,吸油层的侧面和油封的唇口相接,吸油层可以吸附从油封漏出的油和逸出油封的油雾,防止被误判成减震器漏油。

作为优选,所述吸油层为吸油毡层。吸油毡层的吸油效果好,可以防止油雾滴漏。

作为优选,吸油毡层包括两块第一吸油棉、第二吸油棉和包裹在第一吸油棉与第二吸油棉外侧的无纺布,第一吸油棉呈锥筒型,两块第一吸油棉顶端相对设置,第二吸油棉填充在两块第一吸油棉之间,第二吸油棉的吸油能力强于第一吸油棉。紧贴油封的那块第一吸油棉优先吸收逸出的油雾,第二吸油棉及时吸走第一油棉上的油并储存起来,第一吸油棉从而可以继续吸收更多的油;紧贴油封的那块第一吸油棉来不及吸收的油雾,可以由远离油封的那块第一吸油棉辅助吸收,这样的结构设置大大增加了吸油毡层的吸油能力;第一吸油棉设置成锥筒型,增大了第一吸油棉和第二吸油棉的接触面积,利于油从第一吸油棉被吸收进入第二吸油棉。

作为优选,防尘盖的端部外翻形成内径逐渐增大的外扩部,所述的套筒上套设有与外扩部相适配的锥形的密封挡块。防尘盖端部设置外扩部是为了防尘盖套入的方便,但是灰尘或泥沙就会通过防尘盖的开口沉积在减震器本体的油封和活塞杆上,划伤活塞杆和油封引起漏油;为此又在套筒上套设一与外扩部相适配的锥形的密封挡块,这样防尘盖和套筒之间不再为开放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挡块的材质为橡胶。橡胶的密封性能好,油不易滴漏出来;而且橡胶质软,可以避免防尘盖刮擦减震器本体油漆,损坏减震器。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外表面中部设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底座、插在散热底座上的若干散热片、防护罩;散热底座有与套筒相适配的弧度,防护罩表面开设有若干出气孔。减震器弹跳剧烈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加快减震器的老化,降低防尘盖的使用寿命,所以在套筒外壁上设置了散热结构,吸收减震器产生的热量。散热底座有与套筒相适配的弧度是为了增加两者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散热片吸收热量。防护罩上的出气孔有利于交换防护罩内外的空气,及时降低防护罩内的温度。

作为优选,在套筒与散热底座之间涂有导热硅脂层。导热硅脂的导热性能好,而且能变形,可以降低套筒与散热底座的接触热阻。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可以吸附减震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油雾,防止误判漏油;(2)能够有效保护减震器本体内部油封、连杆,避免异物进入造成减震器漏油;(3)解决防尘盖刮擦减震器本体油漆的问题;(4)加快减震器散热速度,防止高温对减震器的损害;(5)吸油层结构形式简单易实现,成本较低,且对减震器性能无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吸油毡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散热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活塞杆,2、防尘盖,3、吸油毡层,31、第一吸油棉,32、第二吸油棉,33、无纺布,4、外扩部,5、密封挡块,6、油封,7、套筒,8、散热底座,9、散热片,10、防护罩,11、出气孔,12、导热硅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油雾滴漏的减震器装置,包括减震器本体和防尘盖2,减震器本体包括套筒7和穿过套筒7的活塞杆1,防尘盖2套接在套筒7上,可以保护减震器不被沙石、水或其他杂物侵蚀。防尘盖2的端部外翻形成内径逐渐增大的外扩部4,方便将防尘盖2盖入套筒7。在套筒7内设有油封6,油封6为双口唇片式。在防尘盖2和套筒7的端部之间设有吸油层,吸油层和油封6套设在活塞杆1上,吸油层的一侧和油封6的唇口相接,吸油层可以及时吸收从油封6逸出的油雾。

为了防止灰尘或泥沙通过防尘盖2的开口进入减震器装置,套筒7上套设一与外扩部4相适配的锥形的密封挡块5,外扩部4和密封挡块5的底面齐平。密封挡块5的材质为质地柔软的橡胶,可以避免防尘盖2刮擦套筒7的油漆,保护减震器,而且橡胶的密封性能好,油不易滴漏出来。

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吸油层的吸油效果和储油能力,防止油雾滴漏,吸油层为吸油毡层3。吸油毡层3包括两块第一吸油棉31、第二吸油棉32和包裹在第一吸油棉31与第二吸油棉32外侧的无纺布33,第一吸油棉31呈锥筒型,两块第一吸油棉31顶端相对设置,第二吸油棉32填充在两块第一吸油棉31之间,第二吸油棉32的吸油能力强于第一吸油棉31。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加快防震器的散热,套筒7外表面中部设有两个对称的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底座8,插在散热底座8上的11块散热片9,以及防护罩10;散热底座8有与套筒7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度,可以增加两者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散热片9吸收减震器本体产生的热量。防护罩10起保护作用,防护罩10的表面在每块散热片9对应处开设有出气孔11,有利于交换防护罩10内外的空气,及时降低防护罩10内的温度。为了增加套筒7与散热底座8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在套筒7与散热底座8的接触面涂有导热硅脂层12。

防尘盖2与减震器本体装到一体之后,吸油毡层3紧贴于油封6的唇口,减震器使用过程中漏出的油或者因高压产生的油雾都能被吸油毡层3吸附。具体吸附过程为:紧贴油封6的那块第一吸油棉31优先吸收逸出的油雾,吸收到的油被吸油能力更强的第二吸油棉32吸收并储存起来,紧贴油封6的那块第一吸油棉31从而可以继续吸收更多的油,来不及吸收的油雾,可以由远离油封的那块第一吸油棉31辅助吸收,包裹在最外侧的无纺布33可以防止油滴漏出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