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的减震器复原阀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9578发布日期:2020-12-15 08:1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的减震器复原阀系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复原阀系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轻量化的减震器复原阀系结构。



背景技术:

减震器复原阀系结构是液压充气减震器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减震器复原阀系结构决定减震器阻尼力衰减量变化,直接影响汽车行驶过程中平顺性和舒适性。但是现有的减震器复原阀系一般有零件多、质量大的缺点。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基于跑道型阀片的汽车减震器复原阀系结构”,其公告号cn108194567a,包括活塞杆、活塞和六角螺母,在活塞的上面设有套在活塞杆上的流通阀普通垫圈、流通阀调整垫圈、流通阀可调阀片、流通阀跑道型阀片和流通阀多槽阀片;在活塞的下面和六角螺母之间设有套在活塞杆上的复原阀多槽阀片、复原阀可调阀片、复原阀跑道型阀片、复原阀调整垫圈和复原阀普通垫圈。该发明属于纯阀片结构,无弹簧片,保证了所有阀片开启闭合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由于在多个可调阀片中间设置了跑道型阀片,因而在开阀点附近的阻尼力值变化会趋于平稳,使得阻尼力在中低速过渡时变得平滑,能够在保证转向响应的同时使车辆具备良好的次级平顺性,有效地改善了整车次级平顺性。但是该减震器复原阀系零件多、质量大,而且套在活塞杆上的流通阀普通垫圈和复原阀普通垫圈容易磨损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减震器复原阀系零件多、质量大、垫圈强度不够的问题,提供一种轻量化的减震器复原阀系结构,可以在增加安全性能的同时实现轻量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量化的减震器复原阀系结构,包括活塞杆,活塞杆上设有台阶面,活塞杆的台阶面下依次套设有流通侧挡块、流通侧阀片组、活塞、复原侧阀片组、复原侧挡块,并通过活塞杆下端的螺母拧紧而贴合固定;流通侧挡块和复原侧挡块上分别设有沿轴向贯穿的流通侧通孔和复原侧通孔。

流通侧挡块和复原侧挡块相较于普通的垫圈,厚度更大,耐磨性高,强度更好,可以提高减震器复原阀系结构的安全性能,而流通侧通孔和复原侧通孔可以减小流通侧挡块和复原侧挡块的质量,在增加复原阀系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

作为优选,流通侧通孔设置在流通侧挡块和流通侧阀片组的非接触区域,复原侧通孔设置在复原侧挡块和复原侧阀片组的非接触区域。减震器运行至更高速度时,油液流通通道面积有限,阻尼力值陡增,易造成漏油风险。设置在非接触区域的流通侧通孔和复原侧通孔为油液流通提供了新的通道,增加了油液的流动性。

作为优选,流通侧通孔和复原侧通孔的内表面均设有沿孔轴向延伸的u形凹槽。流通侧通孔和复原侧通孔直径太大会影响到挡块的性能,所以在合适大小的两通孔的内表面又分别设置沿孔轴向延伸的u形凹槽,在不影响流通侧挡块和复原侧挡块使用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油液流动性,减轻流通侧挡块和复原侧挡块的重量。

作为优选,活塞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的底部设有凹腔,下半部分的顶部设有与凹腔相适配的凸起。活塞分上下两块不但方便维修,坏了一部分只要替换一部分即可,降低了维修成本,而且相较于一体化活塞,分上下两部分的活塞对加工要求也较低,方便制造。

作为优选,活塞的侧面呈连续几字型,活塞的侧面套接有与之相适配的活塞套。侧面呈几字型一方面降低了活塞的质量,另一方面增加了活塞侧面和活塞套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活塞套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流通侧阀片组和复原侧阀片组包括若干阀片,流通侧阀片组和复原侧阀片组的阀片均按直径由中间向两侧减小排列。两侧的阀片直径小,不易堵住通孔,方便油液的流通;而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在油压的作用下形变较小且稳定,使得力值衰减小,可以保证减震器工作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活塞杆为中空杆结构。在不影响活塞杆强度的情况下,将活塞杆内部挖空可以减小整个结构的重量,节省材料。

作为优选,活塞杆的外侧面设有沿活塞杆的轴向布置的流通槽,流通槽的两端分别与流通侧挡块的上表面和复原侧挡块的下表面平齐。活塞杆外侧设轴向流通槽可以进一步增加油液的流动性,降低活塞杆重量。超过流通侧挡块的上表面和复原侧挡块的下表面后油液流通截面增大,不再需要延伸流通槽。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增强减震器复原阀系结构安全性能的同时实现轻量化;(2)增加油液流动性;(3)节省材料,降低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流通侧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活塞杆在图1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活塞杆,11、流通槽,2、流通侧挡块,21、流通侧通孔,22、u形凹槽,3、流通侧阀片组,4、活塞,5、活塞套,6、复原侧阀片组,7、复原侧挡块,8、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轻量化的减震器复原阀系结构,包括活塞杆1,活塞杆1为设有台阶面的中空杆结构,活塞杆1在台阶面下依次套设有流通侧挡块2、流通侧阀片组3、活塞4、复原侧阀片组6、复原侧挡块7,并通过活塞杆1下端的螺母8拧紧而贴合固定;这样使流通侧挡块2紧抵台阶面、复原侧挡块紧抵复原螺母;流通侧挡块2和复原侧挡块7上分别沿轴向设有6个流通侧通孔21和6个复原侧通孔,流通侧挡块2和复原侧挡块7的材质为粉末冶金。这样将一般减震器复原阀系结构中的流通侧垫圈和复原侧垫圈分别换成强度更好的流通侧挡块2和复原侧挡块7,增加了安全性能,同时通过流通侧通孔21和复原侧通孔保持轻量化。

为了增加了油液的流动性,流通侧通孔21设置在流通侧挡块2和流通侧阀片组3的非接触区域,复原侧通孔设置在复原侧挡块7和复原侧阀片组6的非接触区域;如图2所示,在流通侧通孔21的内表面还设有6个u形凹槽22,u形凹槽沿流通侧通孔21的轴线延伸而止于流通侧通孔21的两侧,复原侧通孔内表面也设置了相同的u形凹槽。如图3所示,活塞杆1轴向上还设有4个流通槽11。同时这些结构设置也进一步减轻了减震器复原阀系结构的重量。

为了降低加工要求和维修成本,活塞4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的底部设有凹腔,下半部分的顶部设有与凹腔相适配的凸起。一体化成型比分块加工要求更高;活塞4分上下两块可以方便维修,一部分发生损坏不用整只替换,只要维修有损坏的一半即可。

为了提高活塞套5的密封性,活塞4的侧面呈连续几字型,活塞4的侧面套接有与之相适配的活塞套5,增加了活塞4侧面和活塞套5的接触面积,另外,活塞4的质量也能减轻一些。

为了增加流通侧阀片组3和复原侧阀片组6的稳定性,流通侧阀片3组内的5个阀片按直径由中间向两侧减小排列,复原侧阀片组6内的5个阀片也采用一样的排列方式。两侧阀片直径小还有个好处是,流通侧阀片组3内排在最上侧的阀片与流通侧挡块2直接接触,直径小不易堵住流通侧通孔21,复原侧阀片组6内排在最下侧的阀片与复原侧挡块7直接接触,直径小不易堵住复原侧通孔,方便油液流通。

本实用新型中,流通侧挡块2和复原侧挡块7的强度好,安全性能高;流通侧通孔21、复原侧通孔可以实现轻量化,降低制造成本;流通侧通孔21、复原侧通孔和设在它们外表面的u形凹槽22,以及活塞杆1外侧面的流通槽11为油液流通增加了通道,可以防止减震器运行至高速度时,阻尼力值陡增造成的漏油风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