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摩擦离合器的操纵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634955阅读:来源:国知局
征曲线突变被避免或 至少能够由离合器控制装置来补偿。因为在操纵路径上的迟滞不仅与接触力相关而且也与 相应的接触部位处的滑动路径相关,所W适宜的是:具有最大滑动路径的接触部位被提供 有尽可能小的预紧力。在其中各个间隙通道分布到操纵特征曲线上的操纵装置中因此能够 有利的是:具有最大滑动路径的接触部位被预紧成,使得其间隙通道出现在操纵力过零点 的附近并且具有较小滑动路径的接触部位的间隙通道进一步远离所述操纵力过零点出现。
[0063] 图15的操纵装置1000在此示出具有两个单独的预紧弹黃1035、1036的两个功能 的异形弹黃1034,所述预紧弹黃将在禪联杆1010和辆1020之间和在辆1020和叉头1021 之间的接触部位预紧。对此,异形弹黃1034支撑在叉头1021的端侧和辆1020之间并且朝 禪联杆1010的端侧挤压。在操纵杆1004的径向内部的叉头1029和支承件支架1026的贴 靠面1001之间的接触部位由两个类似板黃的弹黃接片1037预紧,所述弹黃接片固定在操 纵杆1004上并且朝支承件支架1026的接触侧壁挤压。由此,当操纵装置1000不传递操纵 力时,操纵杆1004总是贴靠在支承件支架1026的相对置的侧壁上。是否在运行中出现侧 壁更换,取决于弹黃接片1037的预应力。弹黃接片1037能够设置在操纵杆1004的接触部 位和支承件支架1026的接触侧壁之间,使得操纵杆1004在克服其预应力的情况下为了整 块贴靠而贴靠在支承件支架1026上。在另一变型形式中能够提出:弹黃接片1037在操纵 杆1004的接触部位附近能挤压到支承件支架1026上。由此,仅操纵杆1004和支承件支架 1026的形状对于支承件间隙是重要的。如在图15中示出那样能够提出:属于共同弹黃板的 运两个弹黃接片1037借助保持板1024的总归存在的馴接部固定。但是弹黃接片1037也 能够是单独的构件,所述构件借助自身的固定机构固定在操纵杆1004上。此外,弹黃接片 1037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支承件支架1026上并且挤压到操纵杆1004上。
[0064] 操纵杆1004的支撑部位1007通过在此不可见的、对应于图10的保持板724构成 的保持板1024的自身弹性预紧。在预紧弹黃特征曲线不充分的情况下,球头1012也能够 通过单独的弹黃、如弹黃板、膜片弹黃、波形弹黃、模形弹黃等相对于操纵杆1004或保持板 1024预紧。替选地,预紧弹黃也能够用于将保持板1024相对于操纵杆1004挤压并且W该 方式例如借助于至少一个碟形弹黃、板黃、螺旋弹黃等将球头预紧。
[0065] 图17和18示出相对于之前示出的操纵装置稍微变化的操纵装置1100的不同的 视图,其中从图17中为了更好地透视位于操纵杆之后的构件而剖切操纵杆1104的一部 分。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操纵杆1104构成为板成型件,所述板成型件通过其侧向围住的形 状即使在板厚度小进而材料投入小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刚度。操纵杆1104不仅在驱动部 位1105处而且在从动部位1106处设有对应于叉头的凸出部1138、1139、1140、1141,所述 凸出部分别在两侧上环绕接合将禪联杆1110与操纵杆1004禪联的辆1120或支承件支架 1126的接触栓1142、1143。分别设置在接触栓1142、1143的相对置的侧上的且确保沿摩擦 离合器的运两个操纵方向的力传递的运两个凸出部1138、1139或1140、1141稍微相互错开 地设置。运简化在制造操纵杆时的稍后的接触部位的压制和校准。由此能够实现如下支承 部位,所述支承部位的宽度比操纵杆1104的板厚度更大并且优选是冷作硬化的。此外,由 此能够精确地建立在运两个倾斜相对置的接触部位之间的间距。
[0066] 在设置在驱动部位1105和从动部位1106之间的支撑部位1107上,操纵杆1104W 固定在壳体上且能转动的方式支撑在轴1112上,所述轴固定在未示出的传动装置后壁上。 轴1112具有对应于图8至10的球头712的球形的加厚部1112a,在所述加厚部上W可在不 同的空间方向上枢转和倾斜的方式设置操纵杆1104。当操纵杆1104的运动能够局限于预 设的枢转运动时,轴1112能够构成为柱形的体部或者在操纵杆1104的支承部位上设有柱 形的加厚部或渐缩部。替选地,轴1112能够固定在操纵杆1104上并且借助于设置在如传 动装置壳体的壳体上的旋转轴承容纳所述轴。
[0067] 在图17和18中,操纵杆1104与轴1112同轴地转动。所述轴W在固定在壳体的 方式借助于从离合器侧轴向地穿过接合操纵杆1104的凹部的螺钉1145与固定在传动装置 壳体上的支承座1144在两侧旋紧。螺钉1145通过工具来够到,所述工具在安装摩擦离合 器时轴向地引导通过摩擦离合器。在此,使用相应的空隙或者在摩擦离合器中设有相应的 凹部。由此能够将摩擦离合器与结合在其上的操纵支承件1102和支承件支架1126和插在 其上的操纵杆1104装入到离合器罩中。在将支承件支架1126插到引导管1127上并且固 定摩擦离合器之后,在双离合器的情况下例如通过所述摩擦离合器支承在传动装置输入轴 上的方式,能够穿过摩擦离合器将预安装在操纵装置中的轴1112与传动装置壳体旋紧。 [006引图19和20示出操纵装置1200与操纵装置1200的相对于图17和18的操纵装置 变化的固定在壳体上的容纳部。在操纵装置1200中借助于螺钉1245径向地将轴1212轴 旋紧在与传动装置壳体1213固定的或一件式地容纳在其上的支承座1244上,并且径向地 定向。从径向外部轴向地在操纵杆1204和传动装置壳体1213之间容易地进行固定。为了 将螺钉1245梓紧,将工具例如穿过开口引入到离合器罩中,操纵杆1024穿过所述开口从离 合器罩中伸出。通过离合器壳体中的运种开口有利地将整个操纵杆1204在摩擦离合器与 操纵支承件1202和支承件支架1226安装之后后续地引入到离合器罩中,插到支承件支架 1226上并且借助于螺钉1245固定旋紧在传动装置壳体1213上。图20从径向外部从相同 的视角示出操纵装置1200,所述视角为观察穿过设置在离合器罩中的相应的开口。在此可 见:轴1212的螺钉1245能够从上方识别并且是可触及的。
[0069]在图19、20的操纵装置1200的变化形式中,图21示出操纵装置1300,其中支承座 1344设有切口 1346。当从传动装置壳体中成形的或与传动装置壳体连接的、容纳轴1312 的支承座1344代替孔具有用于螺钉1345的向前敞开的切口 1346时,简化了安装。通过切 口 1346能够在将操纵装置1300安装在离合器罩中之前进行将螺钉1345优选防丢失地预 安装在轴1312上。因此在安装期间,仅还需要将螺钉1345定位在切口 1346中并且随后梓 紧预安装在轴1312上的螺钉1345。
[0070] 图22示出图17至21的操纵装置1100、1200、1300的接触部位的可能的预紧。不 仅在驱动部位1105处而且也在从动部位1106处能够设有相应的、与操纵杆1104连接的且 相对于辆1120或相对于支承件支架1126预紧的弹黃板1134、1137,例如板黃接片、异型弹 黄等。
[0071] 图23至25示出操纵装置1400的不同的视图。与之前的操纵装置不同,承载件支 架1426可借助于旋转轴承1443转动并且此外牢固地固定在操纵杆1404上。W固定在壳 体的方式设置的且引导支承件支架1426和操纵支承件1402的且径向地支撑的引导套筒因 此能够取消。由此该结构原理尤其适合于双离合器的操纵,因为为了操纵两个彼此同轴设 置的设置在双离合器中的摩擦离合器需要操纵装置,所述操纵装置径向彼此嵌套地构成, 其中至少一个操纵装置必须至少部分地环绕接合另一个操纵装置。弃用引导套筒简化了运 种操纵装置的构成。操纵装置1400还示出锻造的操纵杆1204。然而在此,操纵杆1400的 功能原理不与操纵杆1404的专口的制造方法相关联。操纵杆1404的驱动借助于如下驱动 器进行,所述驱动器借助于与操纵杆1404的较接头1420W较接的方式禪联的禪联杆1410 在驱动部位1405处驱动操纵杆1404。支撑部位1407借助于万向轴承1412W固定在壳体 的方式支撑。通过较接头1420和万向轴承1412能够将操纵杆1404除操纵方向之外也围 绕其纵轴线枢转。操纵支承件1402由此W万向节的方式支承并且能够匹配于摩擦离合器 的轻微的倾斜位置或其接口几何形状、例如碟形弹黃舌片。如果不需要,支撑部位1407也 能够支承在刚性的轴上。
[0072] 图26至31示出操纵装置1500的不同的视图和安装状态。在该实施例中,支撑部 位1507呈运两个在操纵杆1504的两侧安置的支承栓1547的形式设置。支承栓1547形 成操纵杆1504相对于壳体1513、例如传动装置壳体或与其连接的支承座的共同的转动轴 线。通过在操纵杆1504的两侧设置运两个支承栓1547能够将用于支承栓1547的直接或 间接固定在传动装置壳体上的配对支承件1544彼此远离地设置,使得操纵杆1504的包含 内部的叉头1529的杆端部在将操纵杆1504从径向外部引入到支承件支架1526上期间能 够在配对支承件1544之间移动。此外所描述的配对轴承1544设有卡扣连接件1548,操纵 杆1504的支承栓1547在安装期间锁定到所述卡扣连接件中进而在没有附加的固定机构的 情况下被固定。
[0073] 为了安装摩擦离合器和操纵装置1500, 一一如在图27中示出一一首先配对支承 件1544和引导套筒1527固定在壳体1513上,如传动装置后壁上。随后,摩擦离合器与已 经固定在其上的操纵支承件1502和支承件支架1526移入和固定到离合器罩中。操纵杆 1504此后从径向外部装入到离合器罩中。在此,内部的叉头借助叉形的凸出部装入到套装 在引导套筒1527上的支承件支架1526的对此设置的槽1515中并且支承栓1547在锁定卡 扣连接件1548的情况下引入到配对支承件1544中。因为对于杠杆固定不需要其他的固定 元件或安装步骤,所W操纵杆1504的驱动部位1505仅还与未示出的驱动器连接。在图31 中对此设有禪联杆1510,所述禪联杆借助于切口 1549环绕接合操纵杆1504的球形加厚的 叉头1521。
[0074] 在由支承栓1547和配对支承件1544形成的支承件的设计方案中,支承栓1547例 如刚性地与操纵杆1504连接并且在配对支承件1544中转动。尤其为了减小间隙,运动部 位和安装接口能够在结构上分离。因此,支承栓1547例如可转动地与操纵杆1504连接并 且随后于是过量地移入到配对支承件1544中。因此,在操纵杆1504和支承栓1547之间的 支承部位单独地例如优化为最小的支承件间隙或没有间隙。在配对支承件1544中的容纳 能够与其无关地例如优化为固定的且无间隙的配合。
[00巧]代替操纵杆1504在安装期间从径向外部移入到离合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