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920529阅读:来源:国知局
适当的规定 位置,在侧壁部Cs的内侧面和侧面齿轮S的外侧面中的至少一方(在图示例中为侧面齿轮S 的外侧面)上形成有环状的垫圈保持槽16,其中嵌合有垫圈W。
[0066] 而且,垫圈W和贯通油路15的相对位置被设定成:垫圈W的内周部面对贯通油路15 的在中间壁部Sw的外侧面上的开口部。由此,通过垫圈W抑制了在罩部C、C'的侧壁部Cs的内 侧面和侧面齿轮S的外侧面的间隙中由于离屯、力而想要向半径方向外侧流出的润滑油的流 动,并能够将润滑油从垫圈W的内周侧经由贯通油路15引导向侦晒齿轮S的内侧,因此,能够 增加通过贯通油路15沿着侧面齿轮S的内侧面朝向齿部Sg侧的润滑油量。
[0067] 并且,一并地参照图4、图5,在罩部C、C'的侧壁部Cs的内侧面上凹陷设置有导油槽 17,该导油槽17能够在输入部件I旋转时引导润滑油从掏空部8的周缘向垫圈W和贯通油路 15流入。导油槽17由W下几部分构成大致Ξ角形状:第一内侧壁17a,其从掏空部8的周缘W 相对油保持部7的切线方向倾斜(更具体而言,随着朝向输入部件I的后述的正转方向后侧 而向中屯、轴线L侧倾斜)的方式倾斜延伸;第二内侧壁17b,其同样地在油保持部7的切线方 向上延伸;W及里壁部17c,其连接两内侧壁17a、l化的内端之间。
[0068] 而且导油槽17的面对里壁部17c所面对的内里槽部17i配置与运样的位置:在与输 入部件I的旋转轴线L垂直的投影面上观察时,总是与垫圈W的一部分重叠,并且伴随输入部 件I的旋转还能够临时与贯通油路15的在中间壁部Sw的外侧面上的开口部重叠。
[0069] 运样,在为了使汽车前进而通过从发动机传递至差动装置D的输入齿部Ig的旋转 力使输入部件I向正转方向(图2~图5的粗体箭头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在变速箱1内在差速 器壳体DC的周围飞散的润滑油凭借该飞散的润滑油和旋转中的罩部C、C'的相对速度差而 从掏空部8的周缘流入油保持部7内(即导油槽17)。在该种情况下,流入导油槽17内的润滑 油尤其借助于第一内侧壁17a的引导作用而朝向导油槽17的旋转方向最后侧位置的内里槽 部17i高效地集中,并被高效地从内里槽部17i引导向垫圈W和贯通油路15侧。而且,通过贯 通油路15到达侧面齿轮S的内侧的润滑油借助于离屯、力在侧面齿轮S的中间壁部Sw的内侧 面上向径向外侧流动,到达侧面齿轮S的齿部Sg。由此,对垫圈W的润滑效果有所提高自不必 说,且能够能够增加通过贯通油路15朝向侧面齿轮S的外周的齿部Sg侧的润滑油量,从而提 高了对侧面齿轮S和小齿轮P的晒合部或小齿轮P的滑动部的润滑效果。
[0070]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罩部C、C'在掏空部8的周缘部具有在输入部件I旋转时能够引 导润滑油向输入部件I的内侧流入的油引导斜面f,上述的导油槽17的入口也在油引导斜面 f上开口。而且,油引导斜面f由斜面构成,当从在输入部件I的周向横切油保持部7和连结臂 部9的横截面(参照图2的局部剖视图)进行观察时,该斜面从油保持部7和连结臂部9各自的 外侧面朝向内侧面向油保持部7和连结臂部9各自的周向中央侧倾斜。
[0071] 运样,通过该油引导斜面f的导油作用,能够随着差速器壳体DC的旋转使润滑油顺 杨地从罩部C、C'的外侧流向内侦U,尤其还能够使润滑油更高效地从开口在油引导斜面f的 入口流入导油槽17,因此,能够与导油槽17所发挥的所述导油作用相辅相成地,进一步提高 对晒合部等的润滑效果。
[0072] 并且,对于罩部C、C'中的掏空部8(进而,油保持部7和连结臂部9)的方式,考虑有 各种变形例,不限于图2、图3的实施方式。
[0073] 并且,对于凹陷设置于罩部C、C'的侧壁部Cs的内侧面的导油槽17的方式,也考虑 有多种变形例,例如,可W如图7所示将导油槽17形成为曲率在一部分区域内不同的一连串 的圆弧状。即,对于导油槽17,在伴随输入部件I的正转方向的旋转,在变速箱1内飞散的润 滑油从罩部C、C'的掏空部8周缘流入导油槽17时,该流入的润滑油借助于圆弧状的第一内 侧壁17a的引导作用而与图1~图6中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地高效地朝向导油槽17的旋转方 向最后侧位置的内里槽部17i集中,并被高效地从该内里槽部17i导向垫圈W和贯通油路15 侦U。因此,图7中描述的导油槽17能够达成与图1~图6中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导油槽17相同的 作用效果。
[0074] 接着,对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D,在其输 入部件I从发动机承受旋转力的情况下,在小齿轮P不绕着小齿轮轴PS自转而与输入部件I 一起绕着输入部件I的轴线L公转时,左右的侧面齿轮S被W相同速度旋转驱动,该驱动力均 等地传递到左右的输出轴A。并且,在由于汽车转弯行驶等而在左右的输出轴A产生旋转速 度差时,通过小齿轮P自转并公转,在允许该差动旋转的状态下从该小齿轮P对左右的侧面 齿轮S传递旋转驱动力。W上与W往公知的差动装置的工作相同。
[0075] 而且,汽车前进行驶状态下发动机的动力经由差动装置D传递至左右的输出轴A的 情况下,伴随差速器壳体DC的正转方向(图2至图5的粗体箭头方向)的旋转,润滑油猛烈地 飞散到变速箱1内的各处,但该飞散润滑油的一部分如前所述从掏空部8流入至罩部C、C'的 内侧。
[0076] 在该种情况下,流入在罩部C、C'的侧壁部Cs的内侧面形成的导油槽17的润滑油如 前述那样借助于第一内侧壁17a的引导作用朝向内里槽部17i高效地集中,并被高效地从此 处导向垫圈W和贯通油路15侧,因此,对垫圈W的润滑效果有所提高自不必说,且能够更有效 地增加通过贯通油路15借助于离屯、力而朝向侧面齿轮S的外周的齿部Sg侧的润滑油量。由 此,提高了对侧面齿轮S和小齿轮P的晒合部W及小齿轮P的滑动部的润滑效果。其结果为, 即使在因侧面齿轮S的大径化而使侧面齿轮S的齿部Sg远离输出轴A的情况下或小齿轮P高 速旋转的严酷的运转状况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地向上述的晒合部和滑动部供给润滑油, 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该晒合部和滑动部的烧伤。
[0077] 运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D中,侧面齿轮S具有:与输出轴A连接的轴部Sj;W 及中间壁部Sw,其形成为与输出轴A的轴线L垂直的扁平的环板状并一体地连接轴部Sj和从 该轴部Sj向输入部件I的半径方向外侧远离的侧面齿轮S的齿部Sg之间,此外,中间壁部Sw 形成为其半径方向宽度tl比小齿轮P的最大直径dl长。因此,能够使侧面齿轮S相对于小齿 轮P充分大径化W能够将侧面齿轮S的齿数Z1设定为充分大于小齿轮P的齿数Z2,因此,能够 减轻从小齿轮P向侧面齿轮S传递扭矩时的小齿轮轴PS的载荷负担,从而能够实现小齿轮轴 PS的有效直径d2的小径化,进而实现小齿轮P在输出轴A的轴向上的窄幅化。
[0078] 并且,如上述那样减轻小齿轮轴PS的载荷负担的同时,作用于侧面齿轮S的反作用 力降低,此外,侧面齿轮S的中间壁部Sw或者齿部Sg的背面被罩侧壁部Cs支承,因此,即使使 侧面齿轮S的中间壁部Sw薄壁化,也容易确保侧面齿轮S所需的刚性强度,即,能够确保对侧 面齿轮S的支承刚性并且使侧面齿轮中间壁部Sw充分薄壁化。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 侧面齿轮中间壁部Sw的最大壁厚t2形成为比能够如上述那样小径化的小齿轮轴PS的有效 直径d2小,因此,能够实现侧面齿轮中间壁部Sw的进一步的薄壁化。而且通过使罩侧壁部Cs 形成为外侧面为与输出轴A的轴线L垂直的平坦面的板状,还实现了罩侧壁部Cs自身的薄壁 化。
[0079] 运些的结果为,差动装置D能够确保与W往装置相同程度的强度(例如静态扭转载 荷强度)和最大扭矩传递量,并且作为整体在输出轴A的轴向上充分窄幅化。由此,即使对于 差动装置D的周边的布局上的限制多的传动系统,也能够W高自由度不费劲而容易地组装 差动装置D,并且对于传动系统的小型化方面也颇为有利。
[0080] 此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较长的小齿轮轴PS作为小齿轮支承 部(差动齿轮支承部)的结构,但也可W如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那样,使用在小齿轮(差 动齿轮)P的大径侧的端面上同轴且一体地结合的支承轴部PS'来构成小齿轮支承部(差动 齿轮支承部)。根据该结构,由于不需要在小齿轮P上设置使小齿轮轴PS嵌合的贯通孔,因 此,能够相应地使小齿轮P小径化巧由向窄幅化),能够实现差动装置D在输出轴A的轴向上的 扁平化。即,在小齿轮轴PS贯通小齿轮P的情况下,需要在小齿轮P上形成与小齿轮轴的直径 对应的尺寸的贯通孔,而在使支承轴部PS'与小齿轮P的端面一体化的情况下,能够不依赖 支承轴部PS'的直径而实现小齿轮P的小径化巧由向窄幅化)。
[0081] 并且,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支承轴部PS'的外周面和供支承轴部PS'插入的安 装体T的保持孔化的内周面之间,介入有允许其间的相对旋转的作为轴承的轴承衬套12。此 夕h作为轴承,也可W使用滚针轴承等轴承。并且,也可W省略轴承,使支承轴部PS'直接与 安装体T的保持孔化嵌合。
[0082] 另外在如在上述的专利文献2、3中例示的W往的差动装置(尤其在输入部件内具 有小齿轮(差动齿轮)和与小齿轮(差动齿轮)晒合的一对侧面齿轮(输出齿轮)的W往的差 动装置)中,通常,使用例如专利文献3所示的14X10、16X 10或者13X9作为侧面齿轮(输出 齿轮)的齿数Z1和小齿轮(差动齿轮)的齿数Z2。在该种情况下,输出齿轮相对于差动齿轮的 齿数比Z1/Z2分别为1.4、1.6、1.44。并且,在^往的差动装置中,作为齿数21、22的其他组 合,公知有例如15 X 10、17 X 10、18 X 10、19X10或者20X10,该种情况下的齿数比Z1/Z2分 别为 1.5、1.7、1.8、1.9、2.0。
[0083] 另一方面,现今,伴有在差动装置周边的布局上的限制的差动装置也增多,市场中 要求确保差动装置的齿轮强度并且使差动装置在输出轴的轴向上充分窄幅化(即扁平化)。 然而,在W往既有的差动装置中,从上述齿数比的组合可知,为在输出轴的轴向上宽度宽的 结构方式,因此处于难W满足上述的市场的要求的状况。
[0084] 因此,W下通过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的观点,具体确定能够确保差动装置的齿 轮强度并且使差动装置在输出轴的轴向上充分窄幅化(即扁平化)的差动装置D的结构例。 此外,由于该结构例所设及的差动装置D的各结构要素的结构与在图1~图8(尤其图1~图 7)中说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D的各结构要素相同,因此,各结构要素的参考标号使 用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标号相同的标号,省略结构说明。
[0085] 首先,一并参照图9对用于使差动装置D在输出轴A的轴向上充分窄幅化(即扁平 化)的基本的想法进行说明,其为:
[0086] [1]相比于W往既有的差动装置的齿数比增大侧面齿轮S即输出齿轮相对于小齿 轮P即差动齿轮的齿数比Z1/Z2。(由此,齿轮的模数(因而,齿厚)减小,齿轮强度降低,另一 方面,侧面齿轮S的分度圆直径增大,齿轮晒合部处的传递载荷降低并且齿轮强度增大,但 整体上,如后所述,齿轮强度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