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支撑结构、轮边电机驱动系统及轮边电机驱动桥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102819阅读:来源:国知局
减速器总成4的其他部件(除壳体以外的部件)上。
[0049]轮边减速器总成6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齿圈21,齿圈21也设置在壳体上,行星轮18与齿圈21啮合。由此,行星轮18也支撑在壳体上。当然,不局限于此,齿圈21还可设置在主减速器总成4的其他部件(除壳体以外的部件)上,以将行星轮18支撑在主减速器总成4的其他部件(除壳体以外的部件)上。
[005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轮边电机驱动系统还包括气压制动器总成7,其与主减速器总成4的壳体相连,并与轮毂总成5的制动盘相配合。由此,实现对轮毂的制动。其中,优选地,轮毂总成5的制动盘为通风盘。
[0051]进一步,参照图9,在制动盘28上设置有通孔,在轮毂29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件30穿过通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由此,克服了现有技术(在轮毂上设置有通孔,在制动盘上设置螺纹孔,螺纹件由轮毂的内部穿过通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即轮毂内部的密封腔与通孔连通)中的漏油的问题,并且简化了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螺纹件30优选地为螺栓。
[0052]进一步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轮边电机驱动桥包括上述轮边电机驱动系统。因而具有上述轮边电机驱动系统的全部优点。
[0053]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轮边电机驱动桥还包括横梁1、用于支撑空气悬架的气囊臂(分别为位于横梁I左右两侧的两端的左气囊臂3和右气囊臂8)、冷却软管10、冷却钢管11、与横梁I连接的推力杆支架9。
[0054]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上述轮边电机驱动系统对称连接在横梁I的左右两侧的两端,四个气囊臂对称设置在横梁I的左右两侧的两端(四个气囊臂包括两个左气囊臂3和两个右气囊臂8),优选地,左气囊臂3和右气囊臂8各自的一端与横梁I连接,其上设置有气囊安装点,并设置有加强筋。
[0055]优选地,推力杆支架9垂直于横梁I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横梁I上。“横梁I的延伸方向”即为在横梁I安装于车辆中时车的横向方向。推力杆支架9传递横梁的纵向力,且增加了横梁的刚度。
[0056]优选地,而一根冷却软管10和一根冷却钢管11沿横梁的延伸方向延伸,并设置在延伸在横梁I的中间。较现有技术中在横梁的每端均设置冷却软管和冷却钢管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管路系统结构,降低了泄露的风险。
[0057]并且优选地,横梁I与轮边电机驱动系统中的主减速器总成4的壳体连接。
[0058]此外,优选地,横梁I上的对应于驱动电机总成2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更加优选地,在横梁上均匀地设置多个开口。该开口不仅可以提高电机的散热性能,兼具有排水排污的功能,而且可以减少材料用量,实现轮边电机驱动桥的轻量化。通过改变横梁I的横向尺寸,可以实现匹配不同轮距的车型,通过改变横梁I的厚度,可满足不同轴荷车型需求。
[0059]综上,在具有本实用新型的轮边电机驱动桥和轮边电机驱动系统的车辆中,还可通过控制驱动电机总成2,实现车辆下坡时和制动时的能量回收。此外,还可通过分别控制两个轮边电机驱动系统的驱动电机的力矩来实现车辆的驱动防滑控制和车身稳定控制。
[0060]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轮边电机驱动桥和轮边电机驱动系统应用于新能源低地板车,尤其优选地适用于高端城市低地板客车和高端旅游客车。
[006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006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齿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电机总成⑵的前端盖(24),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支撑孔(241);以及 齿轮架(20),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支撑孔(201),并且所述齿轮架(20)设置在所述前端盖(24)上,与所述前端盖(24)共同构成容纳空间(25);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撑孔(241)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撑孔(201) —一对应,并且相对应的第一支撑孔(241)和第二支撑孔(201)是一次加工成型的,所述容纳空间(25)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孔(241)和所述第二支撑孔(20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架(20)与所述前端盖(24)可拆卸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架(20)与所述前端盖(24)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架(20)与所述前端盖(24)通过至少一个定位销(26)定位。5.一种轮边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支撑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边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机总成(2)和主减速器总成(4); 所述主减速器总成(4)包括主动齿轮(13)、至少两个中间齿轮轴总成以及输出齿轮(16),每个所述中间齿轮轴总成均具有以共同转动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主动中间齿轮和从动中间齿轮,并且每个所述中间齿轮轴总成和所述输出齿轮均通过轴承支撑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孔(241)和所述第二支撑孔(201)上;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总成(2)的电机输出轴以传递动力的方式与所述主动齿轮(13)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3)与每个所述中间齿轮轴总成中的主动中间齿轮均啮合,每个所述中间齿轮轴总成中的从动中间齿轮均与所述输出齿轮(16)啮合,并且所述主动齿轮(13)与所述输出齿轮(16)偏心设置,所述主动齿轮(13)与所述电机输出轴悬臂设置。7.一种轮边电机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轮边电机驱动系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支撑结构、轮边电机驱动系统及轮边电机驱动桥。齿轮支撑结构包括驱动电机总成(2)的前端盖(24)和齿轮架(20),前端盖具有第一支撑孔(241),齿轮架具有第二支撑孔(201),并且齿轮架(20)设置在前端盖上,与前端盖共同构成容纳空间(25);其中,第一支撑孔与第二支撑孔一一对应,并且相对应的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是一次加工成型的,容纳空间位于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之间。轮边电机驱动系统包括上述齿轮支撑结构。轮边电机驱动桥包括权利要求上述轮边电机驱动系统。齿轮支撑结构、轮边电机驱动系统、轮边电机驱动桥均可保证用于安装齿轮的两个轴承座的同轴度。
【IPC分类】H02K7/116, F16H57/021, F16H1/28
【公开号】CN204755853
【申请号】CN201520365780
【发明人】陈言平, 吴阳年, 汪成应, 雷继彬
【申请人】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5月31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