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用液压式防震平衡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5218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辆用液压式防震平衡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衡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用液压式防震平衡
目.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各种机动车辆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关心机动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舒适性。现有的部分机动车辆其减震装置,通常通过设置减震板簧、液压减震器、橡胶垫等进行减压防震,转弯时受离心力的影响,使车辆的内侧轮胎承受的压力减轻,外侧轮胎承受的压力增大,形成车辆的内侧高于外侧,使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受到很大的影响一旦压力差增大将失去应有的作用。目前,在高级轿车中,也有一种电子减震平衡器,但由于造价高、结构复杂,很难在普通车辆中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辆用液压式防震平衡装置,该平衡装置不仅具有良好的防震平衡作用,能极大地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加驾乘的舒适感,而且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机动车辆用液压式防震平衡装置,包括一对位于左右的液压减震器、高压油管和油管转接器,所述液压减震器由上活塞杆、上端盖、上油液进出口、油液仓、缸体、下活塞杆、活塞、下油液进出口、气压室、气压仓和下端盖组成,在下活塞杆的下端固定设有气压活塞,其气压活塞位于气压仓内,其活塞的厚度与下活塞杆的长度与气压活塞的厚度和大于油液仓的深度,其上油液进出口位于靠近上端盖的油液仓侧壁上,其下油液进出口位于靠近油液仓底部的侧壁上,其气压室位于缸体的侧壁内,在气压室与气压仓之间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位于靠近下端盖处,在下端盖上固定设有下连接杆;所述油管转接器上设有第一进出口、第二进出口、第三进出口和第四进出口,其第一进出口与第四进出口相连通,其第二进出口与第三进出口相连通,其左液压减震器上的上油液进出口及下油液进出口分别通过高压油管与油管转接器上的第一进出口及第三进出口固定连通,其右液压减震器上的上油液进出口及下油液进出口分别通过高压油管与油管转接器上的第二进出口及第四进出口固定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气压室的外壁上设有气压调节阀。
[0007]进一步,所述活塞的外径大于气压活塞的外径。
[0008]进一步,所述气压仓是由气压活塞与缸体及下端盖之间形成的空间。
[0009]进一步,所述油管转接器上设有油压调节阀,油压调节阀位于第一进出口与第四进出口或第二进出口与第三进出口的通道上。
[0010]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式防震平衡装置,由于在左液压减震器的上下油液进出口与右液压减震器的上下油液进出口之间通过高压油管和油管转接器建立油液通道,因此使得防震平衡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大为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式防震平衡装置,不仅具有良好的防震平衡作用,能极大地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加驾乘的舒适感,而且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标号:100、液压减震器;101、上活塞杆;102、上端盖;103、上油液进出口 ;104、油液仓;105、缸体;106、下活塞杆;107、活塞;108、下油液进出口 ;109、气压室;110、气压仓;111、通气孔;112、气压调节阀;113、下端盖;114、下连接杆;115、气压活塞;200、高压油管;300、油管转接器;301、第一进出口 ;302、第二进出口 ;303、第三进出口 ;304、第四进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式防震平衡装置,包括一对位于左右的液压减震器100、高压油管200和油管转接器300,所述液压减震器100由上活塞杆101、上端盖102、上油液进出口 103、油液仓104、缸体105、下活塞杆106、活塞107、下油液进出口 108、气压室109、气压仓110和下端盖113组成,在下活塞杆106的下端固定设有气压活塞115,其气压活塞115位于气压仓110内,其活塞107的厚度与下活塞杆106的长度与气压活塞115的厚度和大于油液仓104的深度,其上油液进出口 103位于靠近上端盖102的油液仓104侧壁上,其下油液进出口 108位于靠近油液仓104底部的侧壁上,其气压室109位于缸体105的侧壁内,在气压室109与气压仓110之间设有通气孔111,通气孔111位于靠近下端盖113处,在下端盖113上固定设有下连接杆114;所述油管转接器300上设有第一进出口 301、第二进出口 302、第三进出口 303和第四进出口 304,其第一进出口 301与第四进出口 304相连通,其第二进出口 302与第三进出口 303相连通,其左液压减震器100上的上油液进出口103及下油液进出口 108分别通过高压油管200与油管转接器300上的第一进出口 301及第三进出口 303固定连通,其右液压减震器100上的上油液进出口 103及下油液进出口 108分别通过高压油管200与油管转接器300上的第二进出口 302及第四进出口 304固定连通。所述气压室109的外壁上设有气压调节阀112。所述活塞107的外径大于气压活塞115的外径。所述气压仓110是由气压活塞115与缸体105及下端盖113之间形成的空间。所述油管转接器300上设有油压调节阀,油压调节阀位于第一进出口 301与第四进出口 304的通道上。
[0015]使用中,无论机动车辆在不平路面行驶时或转弯时,一侧(如左侧)的上活塞杆101下压,则左液压减震器100上的上油液进出口 103进液,下油液进出口 108出液;经高压油管200和油管转接器300导致右液压减震器100上的上油液进出口 103也进液,下油液进出口 108也出液,最终导致右液压减震器100上的上活塞杆101也向下滑动,致使防震平衡装置趋于平衡;同理,当左侧的上活塞杆101上弹时,也同样导致右液压减震器100上的上活塞杆101也向上滑动。当然,本装置适应于线平衡,如用于面平衡则需两套以上本装置,其本装置的应用也不局限于机动车辆的平衡,具体在此就不赘述。
[0016]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机动车辆用液压式防震平衡装置,包括一对位于左右的液压减震器、高压油管和油管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减震器由上活塞杆、上端盖、上油液进出口、油液仓、缸体、下活塞杆、活塞、下油液进出口、气压室、气压仓和下端盖组成,在下活塞杆的下端固定设有气压活塞,其气压活塞位于气压仓内,其活塞的厚度与下活塞杆的长度与气压活塞的厚度和大于油液仓的深度,其上油液进出口位于靠近上端盖的油液仓侧壁上,其下油液进出口位于靠近油液仓底部的侧壁上,其气压室位于缸体的侧壁内,在气压室与气压仓之间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位于靠近下端盖处,在下端盖上固定设有下连接杆;所述油管转接器上设有第一进出口、第二进出口、第三进出口和第四进出口,其第一进出口与第四进出口相连通,其第二进出口与第三进出口相连通,其左液压减震器上的上油液进出口及下油液进出口分别通过高压油管与油管转接器上的第一进出口及第三进出口固定连通,其右液压减震器上的上油液进出口及下油液进出口分别通过高压油管与油管转接器上的第二进出口及第四进出口固定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用液压式防震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室的外壁上设有气压调节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用液压式防震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外径大于气压活塞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用液压式防震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仓是由气压活塞与缸体及下端盖之间形成的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用液压式防震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转接器上设有油压调节阀,油压调节阀位于第一进出口与第四进出口或第二进出口与第三进出口的通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动车辆用液压式防震平衡装置,包括一对位于左右的液压减震器、高压油管和油管转接器,所述液压减震器由上活塞杆、上端盖、上油液进出口、油液仓、缸体、下活塞杆、活塞、下油液进出口、气压室、气压仓和下端盖组成;所述油管转接器上设有第一进出口、第二进出口、第三进出口和第四进出口,其左液压减震器上的上油液进出口及下油液进出口分别通过高压油管与油管转接器上的第一进出口及第三进出口固定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式防震平衡装置,由于在左液压减震器的上下油液进出口与右液压减震器的上下油液进出口之间通过高压油管和油管转接器建立油液通道,因此使得防震平衡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大为提高。
【IPC分类】F16F9/084
【公开号】CN204961665
【申请号】CN201520709752
【发明人】田雨生
【申请人】田雨生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