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137964阅读:来源:国知局
筒形密封件替换现有技术中的0型密封圈,筒形密封件的柱面长度较大,在遇到瞬间轴向较大冲击力时,仍然保持与所述外管10的配合关系,不易损坏,确保了阻尼器的使用寿命。筒形密封件13,优选Ρ0Μ等自润滑材料制成。
[0029]在所述外管10的内壁上、于所述Y型密封圈7后侧设有斜槽8,该斜槽8的深度从前至后逐渐变浅。以形成可变过流通道,使得活塞杆在受力之初的阻尼力较小,随着活塞后移,阻尼力逐渐上升,即为阻尼力上升段,利于家具尤其是抽屉滑轨或移门滑轮等的使用安全,并降低家居使用过程中的噪音;同时,避免在活塞杆受到瞬间较大轴向冲击力时,活塞上形成瞬间高压而对筒形密封件产生冲击,确保了筒形密封的使用寿命。
[0030]所述外管10的内壁、于所述斜槽8后侧的一段为阻尼力稳定段,该阻尼力稳定段与所述筒形密封件13密封滑动配合。于所述阻尼力稳定段后侧的所述外管10的内壁与所述筒形密封件13小间隙配合,即构成阻尼力释放段,利于家具的使用(例如:抽屉或移门的彻底闭合)。关于阻尼器末端阻尼力的释放的实施方案在实用新型专利:ZL200920284837.8和发明专利:ZL200910264010.5文献中已有详细说明。
[0031]本实用新型与实用新型专利ZL200920037066.2公开的方案相比,少用一个密封圈只保留了一个Y型密封圈,同时取消了与阻尼器外管非一体的后端盖,而是采用了一体式外管(外管的后端盖可以是在该外管一次注塑成型时,后端部与管体一体成型,或留有工艺孔(为了保证外管的同心度),并采用T形塞封闭该工艺孔),导致阻尼器的外管在灌装阻尼油时,必须从外管的前端口灌装。
[0032]安装阻尼器的步骤包括灌装阻尼油;灌装时,将活塞通过活塞杆推至外管的后端,然后将外管的前端口垂直朝上固定,然后开始向外管内灌油,直至液位邻近外管的前端口时,停止灌油并塞入Y型密封圈7,此时外管内多余的油从所述排油槽6、或排油凸筋61与Y型密封圈7之间形成的孔隙,直至将Y型密封圈7移至预设位置并将余下的油密封于外管内,然后安装导向套5,测试合格后再依次装入复位弹簧4和前端盖3,安装完毕。
[0033]实施例2
[0034]在实施方式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存在如下变型:
[0035]如图5,邻近所述外管10前端的内壁上设有排油孔62,灌装时,将活塞通过活塞杆推至外管的后端,然后将外管的前端口垂直朝上固定,然后开始向外管内灌油,直至液位邻近外管的前端口时,停止灌油并塞入Y型密封圈7,然后往管内推过排油孔(多余的油由排油孔排出),余下的油则被Υ型密封圈密封于管内,然后装入导向套5,测试合格后再依次装入复位弹簧4和前端盖3,安装完毕。
[0036]在所述外管10的内壁上、于所述排油孔62后侧且于所述斜槽8前侧设有限位台阶15,该台阶用于限制所述Υ型密封圈7继续后移(尤其油量流失较多的情况下),确保了活塞的行程量。
[0037]当外管内的阻尼油因温度升高而膨胀,膨胀的阻尼油将所述Υ型密封圈7向前位移,直至所述Υ型密封圈7与排油孔62脱离密封配合时,排油孔62对外排油,同时所述Υ型密封圈7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向后位移,直至所述Υ型密封圈7与排油孔62重新密封配合。
[0038]实施例3
[0039]在实施方式1或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存在如下变型:
[0040]如图7和8,所述活塞11包括端面呈工字形的活塞本体,在该活塞本体的中部柱体上活动套设有筒形密封件13,筒形密封件13外侧壁上分布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过流槽16。
[0041]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阻尼器,包括:外管(10)和设于该外管(10)中的活塞杆(2),活塞杆(2)上设有活塞(11 ),在该外管(10)的前端管内、并在活塞杆(2)上,从前至后依次套设有前端盖(3)、与该前端盖(3)弹性配合的Y型密封圈(7);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管(10)呈筒体状; 邻近所述外管(10)前端的内壁上设有排油槽(6)、或排油凸筋(61);或,邻近所述外管(10)前端的内壁上设有排油孔(62),且所述Y型密封圈(7)适于将所述排油孔(62)与外管内的阻尼油隔离,以密封外管内的阻尼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0)—次注塑成型,或采用T形塞(14)封闭该外管(10)在一次注塑成型时于末端产生的工艺孔,所述前端盖适于封闭所述外管(10)的前端,前端盖(3)与Y型密封圈(7)之间设有套设在所述活塞杆(2)上的复位弹簧(4)和导向套(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1)包括端面呈工字形的活塞本体,在该活塞本体的中部柱体上活动套设有筒形密封件(13 ),所述中部柱体上设有与活塞(11)的前端面相通的过流通道(12),该过流通道的后端与筒形密封件的内腔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管(10)的内壁上、于所述Y型密封圈(7)后侧设有斜槽(8),该斜槽(8)的深度从前至后逐渐变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0)的内壁、于所述斜槽(8)后侧的一段为阻尼力稳定段,该阻尼力稳定段与所述筒形密封件(13)密封滑动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阻尼力稳定段后侧的所述外管(10)的内壁与所述筒形密封件(13)小间隙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1)包括端面呈工字形的活塞本体,在该活塞本体的中部柱体上活动套设有筒形密封件(13),筒形密封件(13)外侧壁上分布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过流槽(1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尼器,其采用的外管呈筒体;在所述外管的前端管内、并在活塞杆上,从前至后依次套设有前端盖、与该前端盖弹性配合的密封圈;邻近所述外管前端的内壁上设有排油槽、或排油凸筋;或,邻近所述外管前端的内壁上设有排油孔,且所述密封圈适于将所述排油孔与外管内的阻尼油隔离。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与阻尼器外管非一体的后端盖,而是采用了一体式后端盖,导致阻尼器必出从前端口灌装。通过在外管前端的内壁上设置排油槽、或排油凸筋,或排油孔,解决了前端口灌装阻尼油的技术难题。活塞上采用筒形密封件替代传统的密封圈,具有耐冲击、自润滑和使用寿命较长等特点。
【IPC分类】F16F9/32, F16F9/36
【公开号】CN205047728
【申请号】CN201520781667
【发明人】杜成华
【申请人】杜成华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