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站及其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0561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加气站及其储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气站的储罐,包括密封良好的罐体(1),所述储罐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罐体(1)传热设置热交换容器和设置于所述罐体(1)外部的制冷机(3),所述热交换容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制冷机(3)的冷剂进口,所述热交换容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制冷机(3)的冷剂出口。通过制冷机(3)冷却的方式,减缓了液化天然气的气化速度,保持了储罐内压力的稳定,进而防止了由于非必要的放空造成的浪费。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储罐的加气站。
【专利说明】加气站及其储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储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气站的储罐。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储罐的加气站。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车辆的燃料由传统的燃油转变为燃气,其中天然气更是被广泛应用。天然气燃烧后无废渣和废水产生,相较于石油等能源有使用安全、热值高和洁净等优势。燃气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后,车内的天然气将会耗尽,这时就需要到相应的加气站重新添加。由于气体所占体积较大,为了方便储存,需要将天然气压缩冷却至液态。将液化天然气装入加气站的储罐内,使用时充入车辆的车载瓶内,供车辆行驶使用。
[0003]一般情况下,液化天然气低温储罐的正常工作压力为0.8MPa,当罐内压力超过这一标准时就需要放空。放空是通过设置在放空口的自控紧急切断阀实现的,由于实际的情况,放空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当天气较为炎热时,使加气站处于一个温度较高的环境下,或者加气站的效益较差时,都会导致储罐内部的液体很快气化,致使储罐内部压力升高。当压力超过标准压力时,会开启放空。上述非必要的气体排空,会造成浪费。
[0004]因此如何减缓储罐内液化天然气的气化速度使储罐内部压力稳定,进而防止由于非必要的放空造成的浪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气站的储罐,减缓储罐内液化天然气的气化速度使储罐内部压力稳定,防止非必要的放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储罐的加气站,通过防止储罐内的液化天然气气化致使储罐内部压力升高,进而防止由于非必要的放空造成的浪费。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气站的储罐,包括密封良好的罐体,所述储罐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罐体传热设置的热交换容器和设置于所述罐体外部的制冷机,所述热交换容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制冷机的冷剂进口,所述热交换容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制冷机的冷剂出口。
[0007]优选地,所述热交换容器具体为冷却管。
[0008]优选的,所述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
[0009]优选地,所述冷却管呈波浪形设置于所述罐体内。
[0010]优选地,所述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的底部。
[0011]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内腔通过引压管连接机械压力表。
[0012]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内腔通过引压管连接压力传感器。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加气站,包括加气装置以及与所述加气装置连接的储罐,所述储罐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储罐。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罐,设置有热交换容器,热交换容器的两端分别连接设置于储罐外部的制冷机的两个接口。启动制冷机后,低温冷剂由一个接口进入热交换容器,低温冷剂通过热交换容器降低液化天然气的温度,并使气体再液化。热交换后的高温冷剂由制冷机的另一个接口进入制冷机进行冷却,如此循环。通过上述的冷却方式,减缓了液化天然气的气化速度,保持了储罐内压力的稳定,进而防止了由于非必要的放空造成的浪费。
[0015]进一步地,热交换容器以冷却管的形式设置于罐体内部,能起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0016]进一步地,冷却管呈波浪形设置,能够加大冷却面积并均匀冷却,提高冷却的效率。
[0017]进一步地,冷却管设置于罐体的底部,能够使冷却后的液化天然气和未冷却的液化天然气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使冷却更充分。
[0018]进一步地,罐体连接机械压力表,能够实时观测到罐体内的压力。
[0019]进一步地,罐体连接压力传感器,能够根据压力变化自动启动或关闭制冷机的电源,使冷却过程更加精确,减少人为失误。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气站包括上述储罐,由于上述储罐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加气站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储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加气站的储罐,减缓储罐内液化天然气的气化速度使储罐内部压力稳定,防止非必要的放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储罐的加气站,通过防止储罐内的液化天然气气化致使储罐内部压力升高,进而防止由于非必要的放空造成的浪费。
[00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储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5]在这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液化天然气装入罐体I内,且在罐体I外设置有制冷机3,制冷机3的冷剂出口和冷剂入口分别连接热交换容器的两端,使冷剂不会与液化天然气混合,热交换容器与罐体I传热设置。各接口处保证良好地密封,使液化天然气与冷剂均不会泄露。
[0026]当罐体I内的液化天然气受环境影响而快速气化时,启动制冷机3,低温冷剂由制冷机3的冷剂出口进入热交换容器的一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低温冷剂和相对温度较高的液化天然气进行热交换,即低温冷剂通过热交换容器降低罐体I内液化天然气的温度,并重新液化已经气化的液化天然气。换热后的高温冷剂由热交换容器的另一端进入制冷机3的冷剂进口,在制冷机中降温冷却,冷却后的冷剂再进入热交换容器,如此循环,实现对罐体I内液化天然气的冷却。通过上述的冷却方式,减缓了液化天然气的气化速度,保持了储罐内压力的稳定,进而防止了由于非必要的放空造成的浪费。
[0027]热交换容器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具体为冷却管2,冷剂在管内流通具有较强的方向性,防止由于低温冷剂和高温冷剂混合导致的冷却不充分,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热交换容器,如冷却板,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冷却管2可以设置于罐体I内,提高热交换的效率,使热交换过程不再通过其他媒介。冷却管2的两端均与罐体I的外界连接,即冷却管2的内壁不会与罐体I内的液化天然气接触。冷却管2的一端连接制冷机3的冷剂出口,冷却管2的另一端连接制冷机3的冷剂进口。也可将冷却管2设置罐体I外并缠绕罐体1,冷剂通过冷却管2及罐体I与液化天然气进行热交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储罐中,冷却管2有多种设置方式。由此可以得到,使冷却管2呈波浪形设置于罐体I内,波峰和波谷分别朝向罐体I的两端。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加大冷却面积并均匀冷却,提高冷却的效率。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也可采用其他设置方式,如使冷却管2螺旋排布于罐体内壁附近,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储罐中,冷却管2能够设置在多种位置,为了起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可以将冷却管2设置于罐体I内部的底部,与储罐内部的液化天然气直接接触,能够使冷却后的液化天然气和未冷却的液化天然气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使冷却更充分。也可将冷却管2设置于其他位置,如罐体I中部,只要能够保证液化天然气的冷却,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在加气站的使用过程中,环境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罐体I内的压力也是不断变化的,为了实时监测罐体I内的压力,可以从罐体I的内腔引出一根引压管,引压管连接机械压力表4。通过机械压力表4能够实时监测罐体I内的压力。也可不使用机械压力表4,如通过环境温度和加气站效益估计罐体I内的压力是否会超过标准压力,只要能够提前预计罐体I内压力升高的情况,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2]由于环境因素变化复杂,罐体I内的压力变化并不容易估计,由此可以得到,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储罐上加装压力传感器5。从罐体I的内腔引出一根引压管,引压管连接压力传感器5。当压力传感器5监测到罐体I内压力超过标准压力时,压力传感器5能够自动控制电源开关,启动制冷机3,实现对罐体I内的液化天然气的冷却。当冷却到安全压力时,通过压力传感器5监测,关闭制冷机3。通过上述方式使罐体I内的压力下降至安全压力,并保证压力恒定。由于通过压力传感器5监测压力,可自动启动或关闭制冷机3,使冷却过程更加精确,减少人为失误。在不使用压力传感器5的情况下,只要能够保证制冷机3的正常启动和关闭,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3]除了上述储罐,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储罐的加气站,该加气站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003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气站及其储罐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加气站的储罐,包括罐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罐体(I)传热设置的热交换容器和设置于所述罐体(I)外部的制冷机(3),所述热交换容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制冷机(3)的冷剂进口,所述热交换容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制冷机(3)的冷剂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容器具体为冷却管(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2)设置于所述罐体(I)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2)呈波浪形设置于所述罐体(I)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⑵设置于所述罐体⑴内部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的内腔通过引压管连接机械压力表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的内腔通过引压管连接压力传感器(5)。
8.一种加气站,包括加气装置以及与所述加气装置连接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具体为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储罐。
【文档编号】F17C13/02GK204254241SQ201420717276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5日
【发明者】林辉, 王志贤, 倪杰 申请人:杰瑞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