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压内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864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回转压内塞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压塞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回转压内塞机。



背景技术:

液体灌装加塞的生产过程中,传统采用两台以上的单机生产,用以完成液体灌装加塞的生产过程,但单机分别灌装并后续加塞的做法,既耗用人力资源,又占地面积大,从而造成生成效率低、空调净化成本高等缺陷。

为了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目前存在将液体灌装和加塞的设备整合在一起设计的灌装压塞机,但现有的灌装压塞机采用了将瓶子托起进行加塞操作的结构中,由于托举瓶子的底轨与机架间一般为规定连接结构,导致当压塞用的瓶子的高度尺寸发生变化时,需要配套调节与底轨配合的压头机构及用于提供瓶塞的供塞辅助机构等,调节繁琐且费时费力。

中国发明专利CN 104925722A公开了一种灌装压塞机,包括用于对瓶体进行灌装操作的灌装工具、用于对灌装后的瓶体进行加塞操作的加塞工段及用于将加塞后的瓶体输出的出瓶工段,加塞工段包括:吸盘,吸盘的下表面沿圆周,向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吸附瓶塞的吸塞部,用于传送瓶体的拨轮,所述拨轮的外周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瓶体瓶身的凹槽,所述底轨经升降调节机构固定至固定机架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回转压内塞机。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回转压内塞机,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一侧设置有进瓶螺杆,所述输送带另一侧与进瓶螺杆相对处设置有上内塞星盘,所述上内塞星盘与回转压内塞部件相连接,所述回转压内塞部件与出瓶转盘相连接,所述出瓶转盘与输送带靠近。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压内塞部件包括内塞芯轴,所述内塞芯轴外侧套装内塞主轴,所述内塞主轴后端的内塞芯轴上装有吸盘法兰,所述吸盘法兰上固定有吸盘,所述吸盘后端安装有配气盘。

更进一步的,所述配气盘后端的吸盘法兰上设置有调节座,所述配气盘、调节座外侧设置有固定罩。

更进一步的,所述内塞主轴外侧套装有内塞立柱,所述内塞立柱上设置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外侧设置有转盘,所述花键轴尾端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内塞压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针对小规格的瓶体。经过整理的内塞经过轨道连续进入上塞星盘,回转上内塞部件每个压内塞头内有真空负压,从上内塞星盘吸住内塞,在凸轮控制下分别压入对应进入转盘的瓶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回转压内塞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回转压内塞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进瓶螺杆,2为上内塞星盘,3为回转压内塞部件,4为出瓶转盘,5为输送带,6为内塞芯轴,7为内塞立柱,8为内塞主轴,9为吸盘,10为配气盘,11为调节座,12为固定罩,13为吸盘法兰,14为花键轴,15为转盘,16为连接臂,17为内塞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回转压内塞机,包括输送带5,所述输送带5一侧设置有进瓶螺杆1,所述输送带5另一侧与进瓶螺杆1相对处设置有上内塞星盘2,所述上内塞星盘2与回转压内塞部件3相连接,所述回转压内塞部件3与出瓶转盘4相连接,所述出瓶转盘4与输送带5靠近。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回转压内塞部件3包括内塞芯轴6,所述内塞芯轴6外侧套装内塞主轴8,所述内塞主轴8后端的内塞芯轴6上装有吸盘法兰13。所述吸盘法兰13上固定有吸盘9,所述吸盘9后端安装有配气盘10。回转压内塞部件3是本套设备最重要的部件,是保证完成自动抓吸内塞,完成压入内塞的关键。本专利申请采用精密滚珠花键轴的回转升降机构,具有高精度,低噪音,寿命长维护简单的优点。

更进一步的,所述配气盘10后端的吸盘法兰13上设置有调节座11,所述配气盘10、调节座11外侧设置有固定罩12。

更进一步的,所述内塞主轴8外侧套装有内塞立柱7,所述内塞立柱7上设置有花键轴14,所述花键轴14外侧设置有转盘15,所述花键轴14尾端设置有连接臂16,所述连接臂16上设置有内塞压头1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发明主要针对小规格的瓶体,经过整理的内塞经过轨道连续进入上内塞星盘2,回转压内塞部件3每个内塞压头17内有真空负压,从上内塞星盘2吸住内塞,在凸轮控制下分别压入对应进入转盘15的瓶口。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