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灌装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4212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灌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灌装头。



背景技术:

液体灌装广泛适用于食品、医药日化、油脂等各行业,尤其是高腐蚀、高危险的化工行业,由于现有灌装头大多采用不锈钢钢管制作而成,不具有自动启闭功能,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当系统停止泵液后,由于灌装头内残留有液体,导致灌装头一直有液体流出直到彻底排出,由于灌装为连续作业,残留液体的持续流出不仅影响灌装效率和精度,且污染工作环境,造成原料浪费。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自动灌装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灌装头,来解决现有灌装头无法进行自动启闭导致灌装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灌装头,包括壳体、气缸、浮动接头、连接螺套、芯棒、密封座、灌装管、导向套、柔性堵头,所述的气缸位于壳体外壁上端,所述的气缸与壳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浮动接头位于气缸下端且位于壳体内壁,所述的浮动接头与气缸螺纹相连且与壳体活动相连,所述的连接螺套位于浮动接头下端,所述的连接螺套与浮动接头螺纹相连,所述的芯棒位于连接螺套下端,所述的芯棒与连接螺套螺纹相连,所述的密封座位于壳体外壁底部,所述的密封座与壳体螺纹相连,所述的灌装管位于密封座下端,所述的灌装管与密封座焊接相连,所述的导向套位于芯棒外壁且位于灌装管内壁,所述的导向套与芯棒紧配相连且与灌装管间隙相连,所述的柔性堵头位于芯棒底部,所述的柔性堵头与芯棒螺纹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座还设有密封填料,所述的密封填料位于密封座内壁,所述的密封填料与密封座紧配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座还设有压套,所述的压套位于密封座上端,所述的压套与密封座螺纹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灌装管还设有进液管,所述的进液管位于灌装管外壁,所述的进液管与灌装管焊接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柔性堵头还设有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位于柔性堵头下端且位于芯棒外壁,所述的固定套与柔性堵头一体相连且与芯棒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自动灌装头,灌装时,气缸通过浮动接头和连接螺套推动芯棒下移,从而带动柔性堵头下移,将灌装管开启,液体通过进液管进入灌装管,从而实现灌装,灌装完成后,气缸通过浮动接头和连接螺套拉动芯棒上移,从而带动柔性堵头上移,将灌装管关闭,终止灌装,通过浮动接头和导向套的作用,使得芯棒与灌装管同心,提高密封可靠性。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现自动灌装和自动密封,不仅动作响应快,且密封可靠性高,极大提高灌装效率及精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壳体 1 气缸 2

浮动接头 3 连接螺套 4

芯棒 5 密封座 6

灌装管 7 导向套 8

柔性堵头 9 密封填料 601

压套 602 进液管 701

固定套 90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灌装头,包括壳体1、气缸2、浮动接头3、连接螺套4、芯棒5、密封座6、灌装管7、导向套8、柔性堵头9,所述的气缸2位于壳体1外壁上端,所述的气缸2与壳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浮动接头3位于气缸2下端且位于壳体1内壁,所述的浮动接头3与气缸2螺纹相连且与壳体1活动相连,所述的连接螺套4位于浮动接头3下端,所述的连接螺套4与浮动接头3螺纹相连,所述的芯棒5位于连接螺套4下端,所述的芯棒5与连接螺套4螺纹相连,所述的密封座6位于壳体1外壁底部,所述的密封座6与壳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灌装管7位于密封座6下端,所述的灌装管7与密封座6焊接相连,所述的导向套8位于芯棒5外壁且位于灌装管7内壁,所述的导向套8与芯棒5紧配相连且与灌装管6间隙相连,所述的柔性堵头9位于芯棒5底部,所述的柔性堵头9与芯棒5螺纹相连,所述的密封座6还设有密封填料601,所述的密封填料601位于密封座6内壁,所述的密封填料601与密封座6紧配相连,所述的密封座6还设有压套602,所述的压套602位于密封座6上端,所述的压套602与密封座6螺纹相连,所述的灌装管7还设有进液管701,所述的进液管701位于灌装管7外壁,所述的进液管701与灌装管7焊接相连,所述的柔性堵头9还设有固定套901,所述的固定套901位于柔性堵头9下端且位于芯棒5外壁,所述的固定套901与柔性堵头9一体相连且与芯棒5螺纹相连,该自动灌装头,灌装时,气缸2通过浮动接头3和连接螺套4推动芯棒5下移,从而带动柔性堵头9下移,将灌装管7开启,液体通过进液管701进入灌装管7,从而实现灌装,灌装完成后,气缸2通过浮动接头3和连接螺套4拉动芯棒5上移,从而带动柔性堵头9上移,将灌装管7关闭,终止灌装,通过浮动接头3和导向套8的作用,使得芯棒5与灌装管7同心,提高密封可靠性。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现自动灌装和自动密封,不仅动作响应快,且密封可靠性高,极大提高灌装效率及精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