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容器后部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6848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低温容器后部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容器后部支撑结构。适用于大容积低温容器。



背景技术:

真空低温容器是用于贮存和运输液化天气(LNG)、液氧、液氮等低温液体的气瓶,特别是可用于汽车LNG燃料的供应、居民小区和工业用LNG瓶装燃料的供应,以及电子、科研、化工、焊接等行业和工业用LNG瓶装燃料的供应。一般,公知的低温容器均设有包括内胆和外胆的双层结构,且内胆和外胆之间抽真空,内胆和外胆的内外封头之间通过支撑结构连接。由于该支撑结构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要承受一定的外力,所以要求支撑结构具有一定的强度;另外,由于内胆内装载的使低温液体,为减少热传递引起的蒸发损失,还要求支撑结构必须具备传热小的性能。

中国专利CN1963283A公开了一种低温容器的内胆支撑结构,采用延伸管内插式连接内、外封头,减少热量传递。但是这种结构支撑结构局部应力集中,支撑可靠性有待提高。尤其对于车载大容积低温容器,强度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漏热小、贮运稳定、支撑可靠的低温容器后部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温容器后部支撑结构,该支承结构包括外筒体、内后封头、外后封头、支撑盘、小管帽、补强板、车载后支撑套环、车载后支撑管和加强板;

所述内后封头、小管帽、补强板、车载后支撑管组焊后形成内后封头组件;所述车载后支撑管与小管帽(5)组焊后再与内后封头、补强板焊接;所述支撑盘、车载后支撑套环、外后封头、加强板组焊后形成外后封头组件; 所述支撑盘采用圆形花瓣式结构;花瓣凸起位置与外后封头内壁焊接。

所述支撑盘为六瓣式、八瓣式、十瓣式或者十二瓣式。

所述支撑盘盘面上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三角孔。

所述三角孔为六个、八个、是个或者十二个。

所述三角孔的位置与所述支撑盘花瓣凹陷部位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车载后支撑管采用管件,减少了横截面积,有效的降低了热量传导,并插入内后封头焊接,在补强板的作用下,也增强了车载后支撑管的径向支撑刚度,小管帽可对支撑管起到一定的加强的作用,同时能够承受气瓶内的工作压力。

支撑盘有一定的面积,增加了导热路径,有效降低了热量传导,在加强板的作用下,也增强了车载后支撑套环的径向支撑刚度。

支撑盘采用圆形花瓣式结构,外圆位置设计均布与后封头焊接的焊接点,使其焊接后受力均匀可靠;同时去除部位(凹陷部位)可以不与封头接触,可以有效降低传热的面积。支撑盘四周开设三角孔,大大减小了支撑盘的横截面积,从而减少漏热,有效的降低了蒸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温容器后部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后部支撑盘结构示意图。

其中:

外筒体1、内后封头2、外后封头3、支撑盘4、小管帽5、补强板6、车载后支撑套环7、车载后支撑管8、加强板9。

A—焊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低温容器后部支撑结构,该支承结构由外筒体1、内后封头2、外后封头3、支撑盘4、小管帽5、补强板6、车载后支撑套环7、车载后支撑管8和加强板9组成。

内后封头2、小管帽5、补强板6、车载后支撑管8组焊后形成内后封头组件。车载后支撑管8与小管帽5组焊后再与内后封头2、补强板6焊接,车载后支撑管采用管件,减少了横截面积,有效的降低了热量传导,并插入内后封头焊接,在补强板6的作用下,也增强了车载后支撑管的径向支撑刚度,小管帽可对支撑管起到一定的加强的作用,同时能够承受气瓶内的工作压力。

支撑盘4、车载后支撑套环7、外后封头3、加强板9组焊后形成外后封头组件。支撑盘有一定的长度,增加了导热路径,有效降低了热量传导,在加强板9的作用下,也增强了车载后支撑套环的径向支撑刚度。

支撑盘采用圆形花瓣式结构,外圆位置设计均布八处位置与后封头焊接,使其焊接后受力均匀可靠;同时去除部位可以不与封头接触,可以有效降低传热的面积。支撑盘四周开设八个三角孔,大大减小了支撑盘的横截面积,从而减少漏热,有效的降低了蒸发率。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