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结对偶棒专用固化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9548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胶结对偶棒专用固化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在测量涂层结合强度时用于固定胶结对偶棒的固化工装。
背景技术
涂层技术是现代加工制造业重要的防护和修复手段,涂层的结合强度是评价涂层性能的重要指标。其中拉伸结合强度的测试方法是按照标准制作规定尺寸的拉伸胶结对偶棒,在一根对偶棒的端面喷涂涂层,另一根端面进行喷砂处理,然后用专用胶水将对偶棒粘接在一起,经过加热、固化后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拉伸强度测试。在胶结固化过程中,需要固定胶结对偶棒,保证其同心度,并在对偶棒两端施加一定的压力。现有技术中,尚未有专用于胶结对偶棒的固化工装,而通常采用普通的夹具对胶结对偶棒进行固定,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一个夹具一次只能固定一个胶结对偶棒,而涂层拉伸结合强度测试要求测试3至5个试样,单个的胶结对偶棒固化工装无法保证试验条件的同一性,并且效率低;二是,在加热固化过程中,胶结对偶棒易溢出胶水,普通夹具易被污染,且不方便清洗和取放试样;三是,普通夹具施压不够均匀,影响测试结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胶结对偶棒专用夹具,其使用简单、高效,且利于获得稳定、准确的测试结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结对偶棒专用固化工装,其包括底座和固化工装卡槽座,固化工装卡槽座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板、倾斜设置的卡槽座以及顶盖,所述卡槽座具有多条沿自身倾斜方向延伸、能够用于固定胶结对偶棒的卡槽,顶盖位于卡槽的顶端且与卡槽座的底面垂直,且顶盖上形成有多个中心与所述多个卡槽的中心线重合的螺纹孔,所述定位板具有位于卡槽的底端且与顶盖平行的定位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方案所述的卡槽座与底座之间的夹角大于45°而小于90°。优选地,所述的卡槽座与底座之间的夹角大于70°而小于9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卡槽座与底座之间的夹角为75°。优选地,所述的卡槽座具有3、条所述的卡槽。最优选地,所述的卡槽为5条。优选地,所述的卡槽为V型槽。优选地,所述的卡槽座还具有延伸方向垂直于卡槽的排污槽,排污槽所在位置对应胶结对偶棒的胶结处,通过排污槽的设计解决了溢出胶水污染工装和妨碍取放试样的问题。优选地,所述的定位板的定位面、所述卡槽的槽面均为光面,例如粗糙度Ra为1. 6 ;固定工装的其余表面为半光面,例如粗糙度Ra为6.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方面,所述的顶盖的螺纹孔为M6螺纹孔。使用M6平地螺丝长35mm。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一端部上;卡槽座的下端部通过固定螺栓与定位板连接;所述的固化工装还包括设置在卡槽座与底座之间的支撑座。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座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支杆,侧支杆的上端部通过固定螺栓与卡槽座的上部连接、下端部通过固定螺栓与底座的与定位板所在端部相对的端部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胶结好的对偶棒放入工装的卡槽中,通过卡槽固定胶结对偶棒,保证对偶棒的同心度,然后在对偶棒的顶端放入金属垫片,在顶盖上旋入平底螺丝,使其顶紧金属垫片,保持对偶棒胶结面在固化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压力。一般地,M6螺纹孔使用例如长度35mm的M6平地螺丝。金属垫片使用与胶结对偶棒直径相同直径且厚度为约Icm的圆形垫片。例如,胶结对偶棒直径为25. 4mm时,金属垫片为直径25. 4mm的圆形垫片。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结对偶棒专用固化工装,采取全新设计,其中倾斜式卡槽保证了胶结对偶棒的同心度,多个卡槽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试验条件的同一性,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高效,测试结果稳定、准确。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胶结对偶棒专用固化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支撑座未显示);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支撑座未显示);其中1、底座;2、固化工装卡槽座;20、定位板;200、定位面;21、卡槽座;210、卡槽;211、排污槽;22、顶盖;220、螺纹孔;3、侧支杆;4、胶结对偶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直径为25. 4mm的拉伸胶结对偶棒提供专用的固化工装。如图f 3所示,固化工装包括底座1、固化工装卡槽座2以及支撑座。其中,底座I为一平板状。固化工装卡槽座2包括定位板20、卡槽座21和顶盖22。定位板20通过三颗固定螺栓连接在底座I的一端部上;卡槽座21的下端部通过三颗固定螺栓与定位板20连接。支撑座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支杆3,该侧支杆3的上端部通过固定螺栓与卡槽座21的上部连接、下端部通过固定螺栓与底座I的与定位板20所在端部相对的端部连接。卡槽座21是倾斜设置的,其与底座I之间的夹角为75°。卡槽座21具有多条竖直排列的卡槽210和一条位于中部且垂直于卡槽210的排污槽211。卡槽210为V型槽,其与拉伸胶结对偶棒相配合,可将胶结对偶棒固定于其中。卡槽210的底端位置是定位板20的上端面,本实用新型中定义为定位面200。卡槽210的顶端位置是与卡槽座21的底面垂直的顶盖22,顶盖22通过四颗固定螺栓连接在卡槽座21上。顶盖22上开设有5个与所述5个卡槽210的中心线——对应重合的M6螺纹孔220。所述的定位面200与顶盖22是平行的,也即与卡槽座21的底面是垂直的。除了定位板2的定位面200和卡槽的槽面为光面,粗糙度Ra为1. 6外,工装其余表面为半光面,粗糙度Ra为6. 3。整体而言,固化工装高200cm,宽180cm,长200cm。本实施例的固化工装使用方法如下将直径为25. 4mm的胶结对偶棒放入卡槽中,通过卡槽固定胶结对偶棒,保证对偶棒的同心度,然后在对偶棒的顶端放入直径25. 4mm、厚度为Icm的金属垫片,在顶盖上螺纹孔处旋入长度35mm的M6平地螺丝,使其顶紧金属垫片,保持对偶棒胶结面在固化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压力。本实施例的固化工装和使用其固定胶结对偶棒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固化工装的结构简单,其中倾斜式V型槽保证了胶结对偶棒的同心度,通过排污槽的设计解决了溢出胶水污染工装和妨碍取放试样的问题,利用金属垫片能够使螺丝旋紧压力均匀地施加到胶结对偶棒顶面上,与一般的夹具相比,使用起来简单、高效,测试结果稳定、准确。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胶结对偶棒专用固化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和固化工装卡槽座(2),所述的固化工装卡槽座(2)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底座(I)上的定位板(20)、倾斜设置的卡槽座(21)以及顶盖(22),所述卡槽座(21)具有多条沿自身倾斜方向延伸、能够用于固定所述胶结对偶棒(4)的卡槽(210),所述的顶盖(22)位于所述的卡槽(210)的顶端且与所述卡槽座(21)的底面垂直,且所述的顶盖(22)上形成有多个中心与所述多个卡槽(210)的中心线重合的螺纹孔(220),所述的定位板(20)具有位于所述卡槽(210)的底端且与所述的顶盖(22)平行的定位面(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结对偶棒专用固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座(21)与所述底座(I)之间的夹角大于45°而小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结对偶棒专用固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座(21)与所述底座(I)之间的夹角大于70°而小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结对偶棒专用固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座(21)具有3飞条所述的卡槽(2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结对偶棒专用固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210)为V型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结对偶棒专用固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座(21)还具有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卡槽(210)的排污槽(211),所述排污槽(211)所在位置对应所述的胶结对偶棒(4)的胶结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结对偶棒专用固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20)的定位面(200)、所述卡槽(210)的槽面均为光面;固定工装的其余表面为半光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结对偶棒专用固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22)的螺纹孔(220)为M6螺纹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胶结对偶棒专用固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20)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所述底座(I)的一端部上;所述的卡槽座(21)的下端部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的定位板(20)连接;所述的固化工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卡槽座(21)与所述的底座(I)之间的支撑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胶结对偶棒专用固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支杆(3),所述的侧支杆(3)的上端部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的卡槽座(21)的上部连接、下端部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的底座(I)的与所述定位板(20)所在端部相对的端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结对偶棒专用固化工装,其包括底座和固化工装卡槽座,固化工装卡槽座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板、倾斜设置的卡槽座以及顶盖,所述卡槽座具有多条沿自身倾斜方向延伸、能够用于固定胶结对偶棒的卡槽,顶盖位于卡槽的顶端且与卡槽座的底面垂直,且顶盖上形成有多个中心与所述多个卡槽的中心线重合的螺纹孔,所述定位板具有位于卡槽的底端且与顶盖平行的定位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结对偶棒专用固化工装,采取全新设计,其中倾斜式卡槽保证了胶结对偶棒的同心度,多个卡槽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试验条件的同一性,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高效,测试结果稳定、准确。
文档编号G01N3/04GK202869889SQ201220495929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黄骞, 陈国星, 黄科峰, 吴树辉, 尹嵩, 史一岭, 何守成, 叶林, 刘泽坤, 胡金力 申请人: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