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3988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板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光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对模板进行检测的设备。



背景技术:

精密激光模板做好之后,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测。目前主要是通过在一个检测箱底部放置一灯泡,在检测箱上表面设置一块半透明的玻璃,将被测精密激光模板放在半透明玻璃上,通过肉眼观察被测精密激光模板的好坏以及质量,在检测完一块精密激光模板之后,掀起检测箱的上板,取出该精密激光模板,然后放入另外一块重复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中,由于每次检测完精密激光模板之后,需要重复掀起检测箱的上板,放入新的精密激光模板,而且检测时观察人员需要低头和弯腰,容易致使观察人员疲劳,因此现有的精密激光模板检测设备的检测效率不高,影响人体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使观察人员方便且清晰地检测激光模板的各个部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板检测设备,包括位于检测壳体下方的纵向水平输入机构、设置在检测壳体内的一对提升机构;所述检测壳体的底部开设第一豁口,一对提升机构通过第一豁口向下延伸至纵向水平输入机构的顶部;所述检测壳体的前侧壁上开设观测窗口,检测壳体内设有光源;所述检测壳体的后侧壁上开设第六豁口,检测壳体内设有翻转板,翻转板位于第六豁口的旁侧。

按上述技术方案,纵向水平输入机构将竖立设置的模板输送至检测壳体的下方,一对提升机构将模板经第一豁口提升至检测壳体的腔体内,观察人员通过观测窗口检测模板;旋转运动的翻转板可将检测壳体内的模板进行翻转,模板由竖立状逐渐翻转为水平状,在此过程中,观察人员可对模板作进一步的检测;抓取装置,如直线伸缩的吸盘,可通过第六豁口将模板平移出检测壳体。

所述纵向水平输入机构包括水平输送底板、安装在水平输送底板上的多对直线输送单元;每一直线输送单元包括传输带、用于驱动传输带的一对辊、用于驱动辊旋转的第一电机,所述一对辊竖直枢接在水平输送底板上;一对直线输送单元并列设置在水平输送底板上,一对直线输送单元之间的间隙值等于模板的厚度;多对直线输送单元以首尾衔接的方式安装在水平输送底板上。

单块模板由纵向水平输入机构的输入端进入一对直线输送单元之间的间隙,第一电机通过辊驱动传输带运行,一对直线输送单元的传输带等速同向运行,由于一对直线输送单元之间的间隙值等于模板的厚度,所以,多对首尾衔接的直线输送单元可夹持着模板向前输送。

一对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第一提升机构位于检测壳体内腔的左侧,第二提升机构位于检测壳体内腔的右侧;

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齿条、第一主齿轮、第一副齿轮、第一延伸轴、第一同步带轮、第一升降条、第一吸盘;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升降条滑动配合在第一导向结构中,第一升降条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吸盘安装在第一升降条上;所述第一齿条固定在第一升降条上,第一齿条竖直设置,所述第一主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一主齿轮枢接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副齿轮与第一主齿轮啮合,第一副齿轮枢接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延伸轴与第一副齿轮的齿轮轴联接,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安装在第一延伸轴上;

所述第二提升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齿条、第二主齿轮、第二延伸轴、第二同步带轮、第二升降条、第二吸盘;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升降条滑动配合在第二导向结构中,第二升降条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吸盘安装在第二升降条上;所述第二齿条固定在第二升降条上,第二齿条竖直设置,所述第二主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第二主齿轮枢接在第二支架上,第二齿条与驱动总成联接;所述第二延伸轴与第二主齿轮的齿轮轴联接,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安装在第二延伸轴上;

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的底端安装在水平输送底板上,第一支架的底部开设竖直向的第二豁口,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安装在水平输送底板上,第二支架的底部开设竖直向的第三豁口,所述第一齿条的底部开设竖直向的第四豁口,第二齿条的底部开设竖直向的第五豁口;所述第二豁口、第三豁口、第四豁口、第五豁口均位于多对直线输送单元之间的间隙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豁口、第三豁口、第四豁口、第五豁口和多对直线输送单元之间的间隙构成模板的运行通道。

在纵向水平输入机构上运行的模板依次穿过第三豁口和第五豁口来到检测壳体的正下方,即,模板位于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之间;之后,驱动总成动作,驱动第二齿条下降,第二齿条带动第二升降条沿第二导向结构下降,第二升降条带动第二吸盘下降;第二齿条驱动第二主齿轮旋转,第二主齿轮驱动第二延伸轴旋转,第二延伸轴驱动第二同步带轮旋转,第二同步带轮驱动第一同步带轮旋转,第一同步带轮通过第一延伸轴驱动第一副齿轮旋转,第一副齿轮驱动第一主齿轮旋转,第一主齿轮驱动第一齿条下降,第一齿条带动第一升降条沿第一导向结构下降,第一升降条带动第一吸盘下降,如此,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同步下降,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位于模板的左右两侧;之后,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同时吸附模板;之后,驱动总成驱动第二主齿轮反向转动,驱使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带着模板上升,上升的模板穿过第一豁口后来到检测腔体内,在光源的照射下,检测人员通过观察窗口可清晰地检测模板的各部位。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水平顶板、连接第一水平顶板和水平输送底板的第一竖直板;所述第一水平顶板开设第一导向槽,第一水平顶板和水平输送底板之间设有第一导向条,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一导向条构成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升降条上设有与第一导向结构配合的第三导向结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水平顶板、连接第二水平顶板和水平输送底板的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二水平顶板开设第二导向槽,第二水平顶板和水平输送底板之间设有第二导向条,所述第二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条构成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升降条上设有与第二导向结构配合的第四导向结构。

所述翻转板枢接在翻转轴上,所述翻转轴与驱动总成联接。所述翻转板界于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之间,翻转板的底部边缘设有一条凸边,翻转板旋转时,一条凸边从模板的下方抄起模板的底部边缘,使模板落在翻转板上,并随翻转板旋转。

所述驱动总成包括固定设置的驱动机构基板、枢接在驱动机构基板上的驱动机构主轴、固定安装在驱动机构主轴外围的主轴齿轮、枢接在驱动机构基板上的驱动圆环、设置在驱动圆环内侧壁上的齿段;

所述驱动圆环的旋转中心线偏离驱动机构主轴的旋转中心线;

所述驱动圆环的内侧壁上设有齿环,齿环与圆环驱动齿轮啮合,圆环驱动齿轮枢接在驱动机构基板上,圆环驱动齿轮的齿轮轴连接一手柄;

所述驱动机构基板上固定设有制动基座,所述驱动机构主轴上固定设有制动盘;

所述制动基座上设有制动基板定位销,制动基板定位销上套设有制动上基板和制动下基板,制动上基板和制动下基板之间通过制动基板弹簧连接,制动上基板位于制动盘的上方,制动下基板位于制动盘的下方;在制动基板弹簧的弹力下,制动上基板和制动下基板上下夹紧制动盘;

所述驱动圆环的内侧壁上固定设有楔形卡块,当旋转的驱动圆环上的齿段与主轴齿轮啮合时,所述楔形卡块卡入制动上基板的前端和制动下基板的前端之间,当旋转的驱动圆环上的齿段脱离主轴齿轮时,楔形卡块脱离与制动上基板和制动下基板的接触;

所述驱动圆环的外侧壁上设有齿圈,齿圈与第二齿条啮合;

所述驱动机构主轴上设有主动伞齿轮,所述翻转轴上设有从动伞齿轮,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啮合。

按上述对驱动总成的说明,所述驱动总成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驱动圆环旋转,齿圈驱动第二齿条升降,一对提升机构联动,提升模板。

第二,模板被提升至检测壳体的腔体内,驱动圆环内侧壁上的齿段(一段齿)与主轴齿轮啮合,并驱动主轴齿轮旋转固定角度,驱动机构主轴带动主动伞齿轮旋转固定角度,主动伞齿轮驱动从动伞齿轮旋转固定角度,翻转板旋转固定角度后处于水平状态,被翻转板从一对提升机构上抄起的模板处于水平状态。

第三,当齿段与主轴齿轮啮合时,楔形卡块解除制动上基板和制动下基板对驱动机构主轴的制动;当齿段与主轴齿轮脱离接触时,在制动基板弹簧的作用下,制动上基板和制动下基板复位,重新制动驱动机构主轴。

或者,所述驱动总成不设对驱动机构主轴进行制动的制动上基板和制动下基板,而采用具有自锁功能的蜗轮蜗杆机构联接翻转轴和驱动总成,即,所述驱动机构主轴上设有蜗轮,所述翻转轴上设有蜗杆,蜗杆与翻转轴同轴设置,蜗杆与蜗轮啮合,如此,也能实现翻转板的自锁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模板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模板检测设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一种模板检测设备隐去检测壳体40后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一种模板检测设备隐去检测壳体40后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驱动总成50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驱动圆环54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驱动机构主轴5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纵向水平输入机构;11、直线输送单元;111、传输带;112、辊;12、水平输送底板;

21、第一提升机构;211、第一支架;212、第一齿条;213、第一主齿轮;214、第一副齿轮;215、第一延伸轴;216、第一同步带轮;217、第一升降条;218、第一吸盘;

22、第二提升机构;222、第二齿条;223、第二主齿轮;225、第二延伸轴;226、第二同步带轮;229、旋转把手;24、同步带;203、第一水平顶板;205、第一竖直板;206、第一导向槽;207、第一导向条;2102、第二豁口;2104、第四豁口;2203、第三豁口;2205、第五豁口;

30、翻转板;301、凸边;31、翻转轴;32、蜗杆;

40、检测壳体;41、观测窗口;42、第一豁口;43、支撑脚;44、第六豁口;

50、驱动总成;51、驱动机构基板;511、制动基座;512、制动基板定位销;52、驱动机构主轴;521、制动盘;522、蜗轮;53、主轴齿轮;54、驱动圆环;541、齿段;542、齿环;543、楔形卡块;544、齿圈;56、圆环驱动齿轮;560、手柄;581、制动上基板;582、制动下基板;583、制动基板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7。

一种模板检测设备,包括位于检测壳体40下方的纵向水平输入机构10、设置在检测壳体内的一对提升机构;所述检测壳体的底部开设第一豁口42,一对提升机构通过第一豁口向下延伸至纵向水平输入机构的顶部;所述检测壳体的前侧壁上开设观测窗口41,检测壳体内设有光源;所述检测壳体40的后侧壁上开设第六豁口44,检测壳体内设有翻转板30,翻转板位于第六豁口的旁侧。

所述纵向水平输入机构10包括水平输送底板12、安装在水平输送底板上的多对直线输送单元11;每一直线输送单元包括传输带111、用于驱动传输带的一对辊112、用于驱动辊旋转的第一电机,所述一对辊竖直枢接在水平输送底板上;一对直线输送单元并列设置在水平输送底板上,一对直线输送单元之间的间隙值等于模板的厚度;多对直线输送单元以首尾衔接的方式安装在水平输送底板上。

一对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提升机构21和第二提升机构22,第一提升机构位于检测壳体内腔的左侧,第二提升机构位于检测壳体内腔的右侧。

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支架211、第一齿条212、第一主齿轮213、第一副齿轮214、第一延伸轴215、第一同步带轮216、第一升降条217、第一吸盘218;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升降条滑动配合在第一导向结构中,第一升降条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吸盘安装在第一升降条上;所述第一齿条固定在第一升降条上,第一齿条竖直设置,所述第一主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一主齿轮枢接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副齿轮与第一主齿轮啮合,第一副齿轮枢接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延伸轴与第一副齿轮的齿轮轴联接,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安装在第一延伸轴上。

所述第二提升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齿条222、第二主齿轮223、第二延伸轴225、第二同步带轮226、第二升降条、第二吸盘;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升降条滑动配合在第二导向结构中,第二升降条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吸盘安装在第二升降条上;所述第二齿条固定在第二升降条上,第二齿条竖直设置,所述第二主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第二主齿轮枢接在第二支架上,第二齿条与驱动总成50联接;所述第二延伸轴与第二主齿轮的齿轮轴联接,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安装在第二延伸轴上。

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24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的底端安装在水平输送底板上,第一支架的底部开设竖直向的第二豁口2102,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安装在水平输送底板上,第二支架的底部开设竖直向的第三豁口2203,所述第一齿条的底部开设竖直向的第四豁口2104,第二齿条的底部开设竖直向的第五豁口2205;所述第二豁口、第三豁口、第四豁口、第五豁口均位于多对直线输送单元之间的间隙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豁口、第三豁口、第四豁口、第五豁口和多对直线输送单元之间的间隙构成模板的运行通道。

所述第一支架211包括第一水平顶板203、连接第一水平顶板和水平输送底板的第一竖直板205;所述第一水平顶板开设第一导向槽206,第一水平顶板和水平输送底板之间设有第一导向条207,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一导向条构成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升降条217上设有与第一导向结构配合的第三导向结构。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水平顶板、连接第二水平顶板和水平输送底板的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二水平顶板开设第二导向槽,第二水平顶板和水平输送底板之间设有第二导向条,所述第二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条构成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升降条上设有与第二导向结构配合的第四导向结构。

所述翻转板30枢接在翻转轴31上,所述翻转轴与驱动总成50联接。

所述驱动总成50包括固定设置的驱动机构基板51、枢接在驱动机构基板上的驱动机构主轴52、固定安装在驱动机构主轴外围的主轴齿轮53、枢接在驱动机构基板上的驱动圆环54、设置在驱动圆环内侧壁上的齿段541。所述驱动圆环的旋转中心线偏离驱动机构主轴的旋转中心线。所述驱动圆环54的内侧壁上设有齿环542,齿环与圆环驱动齿轮56啮合,圆环驱动齿轮枢接在驱动机构基板51上,圆环驱动齿轮的齿轮轴连接一手柄560。所述驱动机构基板51上固定设有制动基座511,所述驱动机构主轴上固定设有制动盘521。所述制动基座上设有制动基板定位销512,制动基板定位销上套设有制动上基板581和制动下基板582,制动上基板和制动下基板之间通过制动基板弹簧583连接,制动上基板位于制动盘的上方,制动下基板位于制动盘的下方;在制动基板弹簧的弹力下,制动上基板和制动下基板上下夹紧制动盘。所述驱动圆环54的内侧壁上固定设有楔形卡块543,当旋转的驱动圆环上的齿段541与主轴齿轮53啮合时,所述楔形卡块卡入制动上基板的前端和制动下基板的前端之间,当旋转的驱动圆环上的齿段脱离主轴齿轮时,楔形卡块脱离与制动上基板和制动下基板的接触。

所述驱动圆环54的外侧壁上设有齿圈544,齿圈与第二齿条222啮合。

所述驱动机构主轴52上设有蜗轮522,所述翻转轴31上设有蜗杆32,蜗杆与翻转轴同轴设置,蜗杆与蜗轮啮合。

实际操作中,本发明所述一种模板检测设备的工作流程如下:

第一,纵向水平输入机构10将竖立设置的模板输送至检测壳体40的下方。

第二,驱动总成50通过其中的齿圈544与第二齿条222的啮合驱动一对提升机构动作,一对提升机构将模板经第一豁口42提升至检测壳体40的腔体内,观察人员通过观测窗口检测模板。

第三,驱动总成50通过其中的驱动机构主轴52驱动翻转板30在检测壳体40内旋转,翻转板30在底部凸边301的配合下从一对提升机构上抄起模板,驱使模板随翻转板30进行翻转。

第四,模板由竖立状逐渐翻转为水平状,在此过程中,观察人员可对模板作进一步的检测;抓取装置,如直线伸缩的吸盘,可通过第六豁口44将模板平移出检测壳体4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