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盘管的检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2642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换热盘管的检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检验装置,尤其是一种换热盘管的检漏装置。



背景技术:

吸收式换热器(也称之为吸收式热泵),它改变了传统的城市供热的热源水直接循环的模式,改为由热源循环水提供热源,通过吸收机给用户循环水换热的模式,它能够充分利用热源循环水提供的热源,热源循环水的回水温度大幅度降低,有利于降低热量损失和提高换热效率。吸收式换热器已经开始在城镇集中供热系统中应用。这种吸收式换热器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换热盘管是热交换器的重要组成部件。

在吸收式换热器中使用的换热盘管都是由若干并列的盘管构成,在检验盘管的真空度时,需要逐根抽至真空状态,对焊口等容易出现泄露位置喷氦气,通过氦质谱检漏仪检验盘管是否泄露,并需保压一段时间观察压力变化情况,换热盘管的真空度检验即费时间又需消耗大量氦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盘管的检漏装置,它结构简单,检验换热盘管真空度不需要消耗氦气,而且检验准确可靠,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换热盘管的检漏装置,它包括由罐体和罐盖构成的一个高压罐,其特征在于:在罐体的下部设有排液管口,在罐体和/或罐盖上设有多个透明视窗,在罐体和/或罐盖上设有一个抽真空管口和一个压力检测管口。

进一步,在罐体和/或罐盖的接口处设有环形槽,在罐体和罐盖之间设有一个嵌入环形槽的密封胶圈。

进一步,在罐盖上设有压力表。

进一步,在罐盖上设有进气阀。

进一步,在罐体的侧壁上设有2~5个圆形透明视窗。

进一步,在罐体的下部设有三个支脚,在罐盖上设有两个倒U形把手。

使用本实用新型检测换热盘管的方法:

1)抽真空管口连接真空泵,压力检测管口连接真空压力变送器;

2)将每根换热盘管注满水后两端密封;

3)将多个注满水的换热盘管都放入密闭的高压罐内,启动真空泵对高压罐抽真空,在抽真空的过程中通过透明视窗观察焊口是否渗水;

4)有渗水的情况,关闭真空泵、打开进气阀、打开罐盖、取出渗水的换热盘管;然后在盖上罐盖、关闭进气阀、再继续抽真空;

5)没有渗水的情况,继续抽真空,当高压罐内的真空度达到预定的数值,真空压力变送器发送电信号使真空泵停机,手动关闭抽真空管口和压力检测管口保压一段时间观察真空压力变化情况,初步判断是否有渗水的换热盘管;

6)最后,打开进气阀、打开罐盖,取出换热盘管检查是否有渗水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检验换热盘管真空度不需要消耗氦气,而且检验准确可靠,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换热盘管的检漏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换热盘管的检漏装置分解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罐盖,3-排液管口,4-透明视窗,5-抽真空管口,6-压力检测管口,7-环形槽,8-密封胶圈,9-压力表,10-进气阀,11-支脚,1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换热盘管的检漏装置,它包括由罐体1和罐盖2构成的一个高压罐,在罐体1的下部设有排液管口3,在罐体1的侧壁上设有3个圆形透明视窗4;在罐体1侧壁上设有一个抽真空管口5和一个压力检测管口6;在罐体1接口处设有环形槽7,在罐体1和罐盖2之间设有一个嵌入环形槽7的密封胶圈8;在罐盖2上设有压力表9、进气阀10和两个倒U形把手12;在罐体1的下部设有三个支脚11。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