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表面粗糙度定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7915发布日期:2018-09-11 16:4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表面粗糙度定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尽可能在工厂生产加工和现场组装建设的工业化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楼板、叠合梁、叠合墙板等预制构件在结合面上制作粗糙面,以增强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力,保证共同受力,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安全起到关键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第9.2.8条规定:预制构件的粗糙面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现有方法中也有一些评测方法和评测装置,例如:

公开号为cn107063058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粗糙度的测评方法,它包括构件表面凹凸深度测量,构件结合面粗糙度表征指标计算及构件结合面粗糙度合格判断几个步骤,该方法既能直接适应各种粗糙面处理方法,又能准确的表征粗糙度,提高了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粗糙度测评的准确性。

公开号为cn20400758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结合面粗糙度测量装置,包括围板、盖板、吸附式磁铁及把手,围板为上下开口的闭环板体,盖板水平设置在围板内,且与围板的内壁紧密连接,吸附式磁铁设置在盖板上,把手设置在盖板上,盖板上开设有向盖板下方投加细小铁珠的孔洞;孔洞均匀布设在盖板表面,且所有孔洞采用方格式布设或梅花桩式布设;吸附式磁铁设有至少一个,且吸附式磁铁的个数满足吸附式磁铁的吸附力覆盖到盖板的每个角落;盖板的下表面为水平面。

现有评价方法所采用的设备一般为全手动或者半自动化的,一般需要重复进行测定凹凸深度,难以快速获取表面粗糙度的数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表面粗糙度定量检测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自动化地快速获取预制结构件表面粗糙度的数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表面粗糙度定量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外壳、升降驱动器和挤压板,所述外壳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中安设有可上下限位移动的检测针,所述检测针侧壁连接有导电凸起,所述穿孔的内壁形成有容纳所述导电凸起竖直滑动的长条形凹槽,所述凹槽中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滑动电阻,所述导电凸起在所述凹槽中滑动时与所述滑动电阻点连接,所述滑动电阻的顶端和导电凸起电连接有恒压电源和电流收集器,所述电流收集器与计算模块相连;所述升降驱动器的驱动杆向下延伸且连接在挤压板的顶部,所述挤压板的底部设置有多根弹性杆,每根所述弹性杆的底端与所述检测针的顶端相连以使所述检测针在所述弹性杆的挤压下沿所述穿孔上下限位移动移动;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流收集器所收集的通过每个滑动电阻的最小电流imin,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检测针在每次挤压下所移动的最远距离xi,xi=/dr;其中,u为所述恒压电源的电压,r0为检测针未移动时滑动电阻的电阻值,dr为单位长度滑动电阻的电阻值,然后采用公式计算平均值μ,采用公式计算变异系数cv,其中,n为检测针的个数。

可选的,所述检测针的底端设置有直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缩颈段。

可选的,所述检测针的顶端设置有直径由下至上逐渐扩大的扩径段,所述扩径段的顶部与所述穿孔的内壁相紧贴。

可选的,所述检测针的下部外壁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穿孔的下部内壁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上方且二者之间抵顶有限位弹簧。

可选的,所述检测针的长度为5-50毫米,直径为50-500微米。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长度为1-20毫米。

可选的,所述外壳顶部单位平方厘米上所穿过的所述检测针的数量为5-50个。

可选的,所述检测针的材料为硬质树脂,所述弹性杆的材料为弹性钢丝。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装置能够替代现有测深尺和透明多孔基准板进行自动获取表面粗糙度,快速方便,节约测量时间,且测量数值准确。本发明装置使用时,现将外壳底部对准待测面上,然后开启升降驱动电机使其驱动杆驱动挤压板下行,挤压板上的弹性杆挤压与弹性杆相连的检测针沿着穿孔进行限位移动,直至弹性杆的底端触及待测面,此时弹性杆弯曲使检测针位于伸出穿孔的极限位置,此时检测针伸出穿孔的长度即为待测面某局部范围的凹凸深度大小。由于检测针上设置导电凸起,导电凸起和滑动电阻均与恒压电源连接,当导电凸起沿着滑动电阻和凹槽滑动时,二者连接的电路上所通过的电流会减小,直至检测针达到极限位置,此时电流为最小电流,然后采用三个公式即可获得表面粗糙度相关数值,通过判断平均值μ和变异系数cv即可知悉该表面的粗糙度是否合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仰视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滑槽、滑动电阻和导电凸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表面粗糙度定量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外壳1、升降驱动器2和挤压板3,所述外壳1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穿孔11,所述穿孔11中安设有可上下限位移动的检测针12,所述检测针12侧壁连接有导电凸起13,所述穿孔11的内壁形成有容纳所述导电凸起13竖直滑动的长条形凹槽14,所述凹槽14中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滑动电阻15,所述导电凸起13在所述凹槽14中滑动时与所述滑动电阻15点连接,所述滑动电阻15的顶端和导电凸起13电连接有恒压电源16和电流收集器17,所述电流收集器17与计算模块18相连;所述升降驱动器2的驱动杆向下延伸且连接在挤压板3的顶部,所述挤压板3的底部设置有多根弹性杆4,每根所述弹性杆4的底端与所述检测针12的顶端相连以使所述检测针12在所述弹性杆4的挤压下沿所述穿孔11上下限位移动移动;所述计算模块18用于接收所述电流收集器17所收集的通过每个滑动电阻15的最小电流imin,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检测针在每次挤压下所移动的最远距离xi,xi=(u/imin-r0)/dr;其中,u为所述恒压电源的电压,r0为检测针未移动时滑动电阻的电阻值,dr为单位长度滑动电阻的电阻值,然后采用公式计算平均值μ,采用公式计算变异系数cv,其中,n为检测针的个数。本发明的装置能够替代现有测深尺和透明多孔基准板进行自动获取表面粗糙度,快速方便,节约测量时间,且测量数值准确。

本发明装置使用时,现将外壳底部对准待测面上,然后开启升降驱动电机使其驱动杆驱动挤压板下行,挤压板上的弹性杆挤压与弹性杆相连的检测针沿着穿孔进行限位移动,直至弹性杆的底端触及待测面,此时弹性杆弯曲使检测针位于伸出穿孔的极限位置,此时检测针伸出穿孔的长度即为待测面某局部范围的凹凸深度大小。由于检测针上设置导电凸起,导电凸起和滑动电阻均与恒压电源连接,当导电凸起沿着滑动电阻和凹槽滑动时,二者连接的电路上所通过的电流会减小,直至检测针达到极限位置,此时电流为最小电流,然后采用三个公式即可获得表面粗糙度相关数值,通过判断平均值μ和变异系数cv即可知悉该表面的粗糙度是否合格。

为了提高检测针的检测精度,如图1所示,所述检测针12的底端可以设置有直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缩颈段121,该缩颈段121形成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

为了提高检测针与弹性杆的接触面积,防止出现滑杆的情况出现,如图1所示,所述检测针12的顶端设置有直径由下至上逐渐扩大的扩径段122,所述扩径段122的顶部与所述穿孔11的内壁相紧贴,从而使弹性杆不会滑至穿孔与检测针的间隙中。

为了方便检测针在预定位置中能够反复移动并且复位,如图2所示,所述检测针12的下部外壁可以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123,所述穿孔11的下部内壁可以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111,所述第二限位凸起111可以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23上方且二者之间抵顶有限位弹簧5。从而使检测针受到弹性杆的作用可以向下移动,而弹性杆复位时,检测针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也会复位,从而便于下次检测。

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检测针12的长度可以为5-50毫米,直径可以为50-500微米,所述凹槽14的长度可以为1-20毫米,所述外壳1顶部单位平方厘米上所穿过的所述检测针12的数量为5-50个,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具体测量精度进行调整。

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检测针12的材料可以为硬质树脂,例如pvc,也可以玻璃丝等不导电材料,所述弹性杆4的材料可以为弹性钢丝。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