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及其配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6631发布日期:2019-01-05 09:40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及其配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及其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磁性分离技术是以纳米或微粒级的磁性微粒为载体,利用结合于磁性微粒表面的蛋白质所提供的特异的亲和特性,在加磁场的定向控制下,通过亲和吸附、清洗、解吸等操作,进一步从复杂的生物体系中分离得到目标物分子的技术,具有磁性分离简单方便、亲和吸附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等众多优点。应用于磁性分离技术的磁性载体应具备以下特点:①粒径比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②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使用寿命长;③含有可活化的反应基团,以用于亲和配基的固定化;④粒径均一,能形成单分散体系;⑤悬浮性好,便于反应的有效进行。纳米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磁性微粒的应用,纳米磁微粒粒径小,加至反应液中呈悬浮状态,加磁场后易于迅速分离;纳米磁微粒还可通过免疫反应与标记有荧光素、化学发光物质、酶等物质连接,建立各种免疫分析方法。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综合采用了目前国际上的两大主流免疫分析尖端技术——悬浮纳米磁微粒载体技术及化学发光检测技术,能够准确定量的检测人类血清中的免疫抗原或抗体,可用于过敏、自身免疫、甲状腺功能、肿瘤、性激素、传染病等相关标志物的检测。

纳米磁微粒在应用过程中,沉降速率和分散稳定性尤为重要,只有磁微粒均匀分布始终保持不变,才能保证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磁性和分散稳定性能,而现有纳米磁微粒多存在分散稳定性差、加磁后沉降速率慢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纳米磁微粒分散稳定性差、加磁后沉降速率慢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用于配制和保存纳米磁微粒,能够提高纳米磁微粒在外加磁场应用过程中的沉降速率,并且还可以提高其在静态下的分散稳定性,可有效避免纳米磁微粒应用过程中因沉降速率慢和分散稳定性差而影响产品性能。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其特征在于:以纯化水为溶剂,每1l所述悬浮体系中含有:十二水磷酸氢二钠0.1g~5g,二水磷酸二氢钠0.1g~1g,氯化钠5g~50g,4-氨基安替吡啉0.01g~1.0g,牛血清白蛋白1g~50g,异丙醇10ml~50ml,tritonx-1000.01ml~0.5ml,proclin-3000.1ml~5ml;磁微粒质量浓度为5.0%。

进一步的,所述异丙醇为分散剂且可由甲基纤维醚替代,所述甲基纤维醚的用量为5g/l。

上述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在容器中加入纯化水,称取0.1g~5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0.1g~1g二水磷酸二氢钠于上述纯化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磷酸缓冲液;(2)称取5g~50g氯化钠、0.01g~1.0g4-氨基安替吡啉、1g~50g牛血清白蛋白于上述缓冲液中,搅拌均匀;(3)量取10ml~50ml异丙醇、0.01ml~0.5mltritonx-100、0.1ml~5mlproclin-300于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5)用纯化水将溶液定容至1l,过滤除菌;(6)量取磁微粒母液加入上述溶液,使得磁微粒质量浓度为5.0%,混合均匀,得到该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

进一步的,所述磷酸缓冲液的ph值为6.0~8.0;

更进一步的,所述磷酸缓冲液的ph值为7.0。

配方中,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二水磷酸二氢钠作为磷酸缓冲液,缓冲能力强,即使稀释后ph值也只是发生极为微小的变化,可有效控制悬浮体系的ph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静态下,本发明的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完全沉淀至少需要60min,能够保证较好的分散稳定性能;在磁场作用下,本发明悬浮体系完全沉淀只需要2min,可迅速实现固液分离,具有良好的顺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沉降速度对比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分散稳定性对比图;

图3为实施例2的沉降速度对比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分散稳定性对比图;

图5为实施例3的沉降速度对比图;

图6为实施例3的分散稳定性对比图;

图7为实施例4的沉降速度对比图;

图8为实施例4的分散稳定性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具体实施例中除特别说明外,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二水磷酸二氢钠、氯化钠、异丙醇、4-氨基安替吡啉、牛血清白蛋白、tritonx-100、proclin-300、磁微粒母液均为市售获得,其中,磁微粒母液含羧基(cooh)活性集团,平均直径1.0µm;另外,沉降速率实验及分散稳定性实验中,对照组所用磁微粒悬浮体系均为泽成公司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试用装,货号:s1470。

实施例一:

1、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各原料用量及配制步骤

(1)在容器中加入800ml纯化水,称取0.1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0.1g二水磷酸二氢钠于上述纯化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少15分钟使其完全溶解,得到磷酸缓冲液,ph范围为7.00±0.01;

(2)称取5.0g氯化钠、0.01g4-氨基安替吡啉、1.0g牛血清白蛋白于上述缓冲液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少30分钟使溶液混合均匀;

(3)量取10ml异丙醇、0.01mltritonx-100、0.1mlproclin-300于上述溶液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少15分钟使溶液混合均匀;

(4)用纯化水将溶液定容至1l,并用0.22μm滤膜过滤除菌;

(5)量取适量的磁微粒母液于上述溶液中,使其质量浓度为5.0%,滚轴式混匀仪混匀24小时,得到该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

2、磁微粒悬浮体系沉降速率评价

以本实施例中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作为系列1、对照组作为系列2,分别量取5ml系列1和系列2悬浮液体系,滚轴式混匀仪混匀2小时,外加磁场,观测其沉降高度,以验证其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沉降速率;以观测时间(min)为x轴、沉降高度(ml)为y轴作图,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在外加磁场作用下,5ml本发明悬浮体系在2min时磁微粒已全部沉淀于试管底部,而对照组磁微粒全部沉淀在试管底部至少需要3min,因而本实施例中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具有较好的沉降效果。

3、磁微粒悬浮体系分散稳定性评价

以本实施例中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作为系列1、对照组作为系列2,分别量取5ml系列1和系列2悬浮液体系,滚轴式混匀仪混匀2小时,放置于一平稳台面,观测其沉降高度,以验证其分散稳定性;以观测时间(min)为x轴、沉降高度(ml)为y轴作图,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本发明放置30min时的沉降高度与对照组放置14min时的沉降高度几乎平齐,且对照组悬浮体系放置30min时磁微粒已全部沉淀于试管底部,而本发明悬浮体系放置60min时磁微粒仍未全部沉淀,因而本实施例中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能。

实施例二:

1、磁微粒悬浮体系各原料用量及配制步骤

(1)在容器中加入800ml纯化水,称取1.0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0.5g二水磷酸二氢钠于上述纯化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少15分钟使其完全溶解,得到磷酸缓冲液,ph范围为7.00±0.01;

(2)称取20g氯化钠、0.1g4-氨基安替吡啉、20g牛血清白蛋白于上述缓冲液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少30分钟使溶液混合均匀;

(3)量取20ml异丙醇、0.1mltritonx-100、1.0mlproclin-300于上述溶液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少15分钟使溶液混合均匀;

(4)用纯化水将溶液定容至1l,并用0.22μm滤膜过滤除菌;

(5)量取适量的磁微粒母液于上述溶液中,使其质量浓度为5.0%,滚轴式混匀仪混匀24小时,得到该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

2、磁微粒悬浮体系沉降速率评价

以本实施例中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作为系列1、对照组作为系列2,分别量取5ml系列1和系列2悬浮液体系,滚轴式混匀仪混匀2小时,外加磁场,观测其沉降高度,以验证其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沉降速率;以观测时间(min)为x轴、沉降高度(ml)为y轴作图,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在外加磁场作用下,5ml本发明悬浮体系在1.5min时磁微粒已全部沉淀于试管底部,而对照组磁微粒全部沉淀在试管底部至少需要3min,因而本实施例中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具有较好的沉降效果。

3、磁微粒悬浮体系分散稳定性评价

以本实施例中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作为系列1、对照组作为系列2,分别量取5ml系列1和系列2悬浮液体系,滚轴式混匀仪混匀2小时,放置于一平稳台面,观测其沉降高度,以验证其分散稳定性;以观测时间(min)为x轴、沉降高度(ml)为y轴作图,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本发明放置30min时的沉降高度与对照组放置12min时的沉降高度几乎平齐,且对照组悬浮体系放置30min时磁微粒已全部沉淀于试管底部,而本发明悬浮体系放置60min时磁微粒仍未全部沉淀,因而本实施例中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能。

实施例三:

1、磁微粒悬浮体系各原料用量及配制步骤

(1)在容器中加入800ml纯化水,称取2.0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0.75g二水磷酸二氢钠于上述纯化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少15分钟使其完全溶解,得到磷酸缓冲液,ph范围为7.00±0.01;

(2)称取30g氯化钠、0.5g4-氨基安替吡啉、30g牛血清白蛋白于上述缓冲液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少30分钟使溶液混合均匀;

(3)量取40ml异丙醇、0.25mltritonx-100、2.5mlproclin-300于上述溶液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少15分钟使溶液混合均匀;

(4)用纯化水将溶液定容至1l,并用0.22μm滤膜过滤除菌;

(5)量取适量的磁微粒母液于上述溶液中,使其质量浓度为5.0%,滚轴式混匀仪混匀24小时,得到该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

2、磁微粒悬浮体系沉降速率评价

以本实施例中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作为系列1、对照组作为系列2,分别量取5ml系列1和系列2悬浮液体系,滚轴式混匀仪混匀2小时,外加磁场,观测其沉降高度,以验证其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沉降速率;以观测时间(min)为x轴、沉降高度(ml)为y轴作图,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在外加磁场作用下,5ml本发明悬浮体系在2min时磁微粒已全部沉淀于试管底部,而对照组磁微粒全部沉淀在试管底部至少需要3min,因而本实施例中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具有较好的沉降效果。

3、磁微粒悬浮体系分散稳定性评价

以本实施例中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作为系列1、对照组作为系列2,分别量取5ml系列1和系列2悬浮液体系,滚轴式混匀仪混匀2小时,放置于一平稳台面,观测其沉降高度,以验证其分散稳定性;以观测时间(min)为x轴、沉降高度(ml)为y轴作图,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本发明放置30min时的沉降高度与对照组放置10min时的沉降高度几乎平齐,且对照组悬浮体系放置30min时磁微粒已全部沉淀于试管底部,而本发明悬浮体系放置60min时磁微粒仍未全部沉淀,因而本实施例中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能。

实施例四:

1、磁微粒悬浮体系各原料用量及配制步骤

(1)在容器中加入800ml纯化水,称取5.0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1.0g二水磷酸二氢钠于上述纯化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少15分钟使其完全溶解,得到磷酸缓冲液,ph范围为7.00±0.01;

(2)称取50g氯化钠、1.0g4-氨基安替吡啉、50g牛血清白蛋白于上述缓冲液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少30分钟使溶液混合均匀;

(3)量取50ml异丙醇、0.5mltritonx-100、5.0mlproclin-300于上述溶液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少15分钟使溶液混合均匀;

(4)用纯化水将溶液定容至1l,并用0.22μm滤膜过滤除菌;

(5)量取适量的磁微粒母液于上述溶液中,使其质量浓度为5.0%,滚轴式混匀仪混匀24小时,得到该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

2、磁微粒悬浮体系沉降速率评价

以本实施例中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作为系列1、对照组作为系列2,分别量取5ml系列1和系列2悬浮液体系,滚轴式混匀仪混匀2小时,外加磁场,观测其沉降高度,以验证其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沉降速率;以观测时间(min)为x轴、沉降高度(ml)为y轴作图,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在外加磁场作用下,5ml本发明悬浮体系在2min时磁微粒已全部沉淀于试管底部,而对照组磁微粒全部沉淀在试管底部至少需要3min,因而本实施例中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具有较好的沉降效果。

3、磁微粒悬浮体系分散稳定性评价

以本实施例中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作为系列1、对照组作为系列2,分别量取5ml系列1和系列2悬浮液体系,滚轴式混匀仪混匀2小时,放置于一平稳台面,观测其沉降高度,以验证其分散稳定性;以观测时间(min)为x轴、沉降高度(ml)为y轴作图,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本发明放置30min时的沉降高度与对照组放置15min时的沉降高度几乎平齐,且对照组悬浮体系放置30min时磁微粒已全部沉淀于试管底部,而本发明悬浮体系放置60min时磁微粒才全部沉淀,因而本实施例中新型纳米磁微粒悬浮体系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