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9202发布日期:2019-01-22 23:3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真空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铝制模具在进行冲压的时候会进行抽真空,一般用油或者用水进行下压监测,但是很细小的裂缝,细孔会出现渗漏,因此这种情况不容易观察监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到的无法监测渗漏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真空监测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含上杆、油缸、中间杆、壳体和底杆,所述上杆与油缸的一侧固定相连,所述油缸的底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油缸和前端盖固定相连,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两个圆凸件,所述中间杆上设置有两个后端盖,所述两个后端盖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圆凸件,所述前端盖上的圆凸件和后端盖上的圆凸件分别用连杆固定相连,所述中间杆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壳体上端的两端杆与中间杆上的凹槽相互配合连接,所述中间杆的下面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位于壳体里面,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真空离心泵和监测装置,所述底杆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半U型件,所述壳体下端的两端角分别于两半U型件相互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半U型件设置成喇叭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壳体下端的两端角分别于两半U型件相互配合连接,这样可以起到固定配合,不易移动的作用;真空离心泵是用来抽取壳体里面的空气,形成真空或半真空状态,监测装置是用来监测是否有渗漏的现象。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中:1、本体;2、油缸;3、上杆;4、连接件;5、前端盖;6、连杆;7、真空离心泵;8、监测装置;9、后端盖;10、圆凸件;11、中间杆;12、凹槽;13、密封垫;14、壳体;15、半U型件;16、底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的一种真空监测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含上杆3、油缸2、中间杆11、壳体14和底杆16,所述上杆3与油缸2的一侧固定相连,所述油缸2的底部设置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油缸2和前端盖5固定相连,所述前端盖5上设置有两个圆凸件10,所述中间杆11上设置有两个后端盖9,所述两个后端盖9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圆凸件10,所述前端盖5上的圆凸件10和后端盖9上的圆凸件10分别用连杆6固定相连,所述中间杆11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12,所述壳体14上端的两端杆与中间杆11上的凹槽12相互配合连接,所述中间杆11的下面设置有密封垫13,所述密封垫13位于壳体14里面,所述壳体14上分别设置有真空离心泵7和监测装置8,所述底杆16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半U型件15,所述壳体14下端的两端角分别于两半U型件15相互配合连接。

所述半U型件15设置成喇叭状。

在使用过程中,前端盖5上设置有两个圆凸件10,两个后端盖9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圆凸件10,前端盖5上的圆凸件10和后端盖9上的圆凸件10分别用连杆6固定相连,这样在下压的过程中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中间杆11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12,壳体14上端的两端杆与中间杆11上的凹槽12相互配合连接,这样可以使中间杆11和壳体14配合的更牢固;底杆16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半U型件15,壳体14下端的两端角分别于两半U型件15相互配合连接,这样可以起到固定配合,不易移动的作用;真空离心泵7是用来抽取壳体14里面的空气,监测装置8是用来监测是否有渗漏的现象;当真空离心泵7在不断抽取壳体14里的空气时,使用监测装置8来进行监测,每隔一段时间监测一下,直至完全没有渗漏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壳体下端的两端角分别于两半U型件相互配合连接,这样可以起到固定配合,不易移动的作用;真空离心泵是用来抽取壳体里面的空气,形成真空或半真空状态,监测装置是用来监测是否有渗漏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