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单元密封圈转矩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9686发布日期:2019-04-30 18:5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轮毂单元密封圈转矩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发明涉及转矩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毂单元密封圈转矩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轮毂单元密封圈转矩测试主要通过测试加计算得来的即:先测试轮毂单元总成转矩,然后去掉密封圈,再测试轮毂单元本体的转矩,通过简单的减法运算得到密封圈的转矩。此方法有两个缺点:一是设备测试误差被积累两次,引起密封圈转矩结果误差过大;二是每次测试都需要借助轮毂单元总成来完成,这样很大程度上浪费了人物、物力和时间;所以发明一种轮毂单元密封圈转矩测试工装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合理、测试精度高的一种轮毂单元密封圈转矩测试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轮毂单元密封圈转矩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轮毂单元密封圈、扭矩传感器及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内圈及检测外圈,所述检测外圈的一端设有安装端口,另一端设有检测端口;所述轮毂单元密封圈配合设置在安装端口内;所述检测内圈配合设置在轮毂单元密封圈上,且检测内圈与检测外圈之间通过轮毂单元密封圈相连,所述电机上设有输出轴,并通过输出轴与检测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与检测外圈的检测端口固定连接。

所述的轮毂单元密封圈转矩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内圈采用T字型结构,包括水平限位块及竖直连接块,所述水平限位块与竖直连接块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弧形面,所述轮毂单元密封圈的唇口与弧形面过盈配合。

所述的轮毂单元密封圈转矩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内圈顶部开设有安装盲孔,所述输出轴与安装盲孔紧密配合。

所述的轮毂单元密封圈转矩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外圈的检测端口处设有螺孔,所述扭矩传感器与检测外圈之间螺接固定。

所述的轮毂单元密封圈转矩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单元密封圈过盈配合在安装端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工装由电机、检测内圈、检测外圈和扭矩传感器四大部分组成,装配简单;电机和扭矩传感器可以重复使用;检测内圈和检测外圈主要加工与密封圈配合的型面,相比轮毂单元本体,极大节省了工装加工成本;

2)该工装即简单又省时省力,可以直接读出测试结果,并且最大限度减小测试误差积累,保证轮毂单元密封圈转矩测试精度的实验工装。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总成图。

图中:1-电机,2-检测内圈,3-轮毂单元密封圈,4-检测外圈,5-扭矩传感器,6-输出轴,7-安装盲孔,8-安装端口,9-弧形面,10-螺孔,11-检测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轮毂单元密封圈转矩测试工装,包括电机1、检测内圈2、轮毂单元密封圈3、检测外圈4、扭矩传感器5、输出轴6、安装盲孔7、安装端口8、弧形面9、螺孔10及检测端口11。

首先将轮毂单元密封圈3压装到检测外圈4中,通过安装端口8的配合面与轮毂单元密封圈3过盈配合,保证轮毂单元密封圈3和检测外圈4组成一个整体;检测外圈4带着轮毂单元密封圈3一起压倒检测内圈2上,检测内圈2采用T字型结构,包括水平限位块及竖直连接块,(水平限位块能对轮毂单元密封圈3安装限位,防止测试过程中轮毂单元密封圈3脱离检测内圈2,竖直连接块用于与输出轴6连接传递扭矩)水平限位块与竖直连接块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弧形面9,通过弧形面9与轮毂单元密封圈3配合,保证轮毂单元密封圈3的唇口在弧形面9上过盈配合,来模拟轮毂单元密封圈3实际的装配状态;电机1通过输出轴6连接到检测内圈2的安装盲孔7中,保证电机1和检测内圈2同步旋转;检测外圈4和扭矩传感器5通过螺栓连接,保证可以直接读出测试结果。

工作过程:

扭矩传感器5端部固定不动,当电机1旋转时,会带动检测内圈2一起转动,由于轮毂单元密封圈3的唇口与检测内圈2的弧形面9是过盈配合,因此当检测内圈2旋转时,轮毂单元密封3的唇口会阻碍检测内圈2转动,因此轮毂单元密封圈3会产生一个圆周反向力矩。由于轮毂单元密封圈3和检测内圈外圈4组成一个整体,即轮毂单元密封圈3的反向力矩会传导到检测内圈外圈4上,检测内圈外圈4又

与扭矩传感器5相连接,在扭矩传感器5上即可读出该力矩即为轮毂单元密封圈3的转矩。

该工装用于测试轮毂单元密封圈3的摩擦特性,轮毂单元密封圈3的转矩越大摩擦就越大,摩擦大了磨损严重,容易导致轮毂单元密封圈3的失效。

轮毂单元密封圈3的转矩是随着电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的,该测试工装可以测试不同转速下的转矩,一般电机最高转速为1500转;这里可以测试5-1500转转速下的轮毂单元密封圈3转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