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孔口结构入射爆炸冲击波试验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4772发布日期:2019-12-03 18:4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孔口结构入射爆炸冲击波试验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击波测试装置,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孔口结构入射爆炸冲击波试验舱。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暴恐袭击反复不断的出现在世界各地,对各类民用设施的爆炸攻击常见于各类新闻媒体。为了更好的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类似事件的危害,首先需要对爆炸袭击所造成的毁伤进行试验与评估,并提前做好适当的防范措施。出入口(门、窗)、通风口、观察口等孔口是各类民用结构的薄弱部位,在恐怖爆炸条件下,孔口将首先破坏,爆炸冲击波通过破坏的孔口进入结构内部对人员及设备造成杀伤将成为恐怖爆炸的主要杀伤模式。爆炸冲击波从孔口进入到结构内部后,随着与孔口的相互作用以及冲击波在结构内壁的多次反射和叠加,流场变得十分紊乱复杂,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波的特性,其对人员和设备所造成的毁伤效应也与开阔场地爆炸冲击波明显不同,而国内尚未对孔口结构内部的冲击波分布以及对人员的毁伤效应进行系统的专项研究,也没有相应的关于孔口结构入射爆炸冲击波试验的专用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装配式孔口结构入射爆炸冲击波试验舱,本实验舱具有一定刚性和强度,可满足爆炸冲击波试验对于试验设备结构强度的要求,同时采用装配式的组装方式,可装配成不同面积的试验舱室,所设计的孔口结构安装模板适合多种孔口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孔口结构入射爆炸冲击波试验舱,包括前舱、安装模板、舱体和后舱,所述前舱、安装模板、舱体和后舱均为高强度钢制成,所述的前舱一端设置有用以安装试验孔口结构的安装模板,另一端通过法兰与舱体相连通,舱体另一端通过法兰与后舱相连通;所述的前舱整体为矩形箱体结构,其一端设置有开口,另一端的舱壁中部设置有矩形通槽,前舱两侧外壁上部分别通过螺栓固连有用以放置配重块的配重板,前舱开口端的外侧舱壁设置有与前舱舱壁固为一体的方法兰;所述的安装模板由边框、外框和内框构成,其中,边框整体为矩形框式结构,其外形大小与前舱舱壁的矩形通槽相配合,边框一端外侧设置有固为一体的外框,另一端内侧设置有固为一体的内框,所述的外框通过螺栓与前舱的舱壁固连,所述的内框其端面设置有用以安装试验孔口结构的安装孔。

所述的舱体整体为两端开口的矩形箱体结构,其开口端的外形尺寸与前舱开口端的外形尺寸相等,舱体一侧开口端与前舱的开口端固连,另一侧开口端与后舱固连;所述舱体两端开口的外侧舱壁均设置有与舱体舱壁固为一体的方法兰。

所述的后舱整体为一端开口的矩形箱体结构,其开口端外形尺寸与前舱开口端的外形尺寸相等,所述后舱开口端与舱体固连,后舱开口端的外侧舱壁设置有与后舱舱壁固为一体的方法兰,后舱另一端舱壁中部设置有可启闭的舱门,舱门外侧的舱壁上设置有均布的泄压孔;所述的泄压孔其位于后舱舱壁外侧的孔口设置有盖板,盖板通过紧固螺栓与后舱舱壁固连。

所述的配重板整体为l型板,其由固为一体的竖板和横板构成,其中,竖板通过螺栓与前舱外壁固连。

所述的前舱、舱体、后舱其外侧舱壁上均间隔设置有平行的加强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装配式的组装方式,前舱的安装模板上可配合密封板安装不同形式的孔口结构,前舱的配重板上可放置配重块,以保证试验中整个试验舱不发生移动;舱体中部舱体数量可根据试验需要增加,从而得到不同面积的试验舱;后舱设置有泄压孔,可根据试验情况开启或者封闭;整个试验舱结构合理,适用于多种试验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后舱去掉盖板后的侧视图。

图中,1、前舱,2、安装模板,201、边框,202、外框,203、内框,3、舱体,4、后舱,501、竖板,502、横板,6、舱门,7、泄压孔,8、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装配式孔口结构入射爆炸冲击波试验舱,包括前舱1、安装模板2、舱体3和后舱4,所述前舱1、安装模板2、舱体3和后舱4均为高强度钢制成,所述的前舱1一端设置有用以安装试验孔口结构的安装模板2,另一端通过法兰与舱体3相连通,舱体3另一端通过法兰与后舱4相连通;所述的前舱1整体为矩形箱体结构,其一端设置有开口,另一端的舱壁中部设置有矩形通槽,前舱两侧外壁上部分别通过螺栓固连有用以放置配重块的配重板,前舱1开口端的外侧舱壁设置有与前舱1舱壁固为一体的方法兰;所述的安装模板2由边框201、外框202和内框203构成,其中,边框201整体为矩形框式结构,其外形大小与前舱1舱壁的矩形通槽相配合,边框201一端外侧设置有固为一体的外框202,另一端内侧设置有固为一体的内框203,所述的外框202通过螺栓与前舱1的舱壁固连,所述的内框203其端面设置有用以安装试验孔口结构的安装孔。上述结构中,前舱的配重板是为了在爆炸中试验舱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安装模板则适用于不同数量、不同结构形式的试验孔口结构。

所述的舱体3整体为两端开口的矩形箱体结构,其开口端的外形尺寸与前舱1开口端的外形尺寸相等,舱体3一侧开口端与前舱1的开口端固连,另一侧开口端与后舱4固连;所述舱体3两端开口的外侧舱壁均设置有与舱体3舱壁固为一体的方法兰。这样的结构可根据试验要求,将一个以上舱体串联起来,达到增加试验舱面积的目的。

如图4所示,所述的后舱4整体为一端开口的矩形箱体结构,其开口端外形尺寸与前舱1开口端的外形尺寸相等,所述后舱4开口端与舱体3固连,后舱4开口端的外侧舱壁设置有与后舱舱壁固为一体的方法兰,后舱4另一端舱壁中部设置有可启闭的舱门6,舱门6外侧的舱壁上设置有均布的泄压孔7;所述的泄压孔7其位于后舱4舱壁外侧的孔口设置有盖板8,盖板8通过紧固螺栓与后舱4舱壁固连。后舱泄压孔的设置是为了适应不同的试验条件,当爆炸当量足够大时,需为保证试验舱的稳定,可开启泄压孔。

所述的配重板整体为l型板,其由固为一体的竖板501和横板502构成,其中,竖板501通过螺栓与前舱1外壁固连。配重板这样的结构,可在横板上放置沙袋等配重块,当配重块发生位移时不会带动前舱移动,避免对试验舱造成结构损害。

所述的前舱1、舱体3、后舱4其外侧舱壁上均间隔设置有平行的加强肋。目的是保证试验舱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