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配重安装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29663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便利性。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操作平台32与底座3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减速器(图中未不出)、第一手柄40以及第一丝杆50。其中,减速器设在操作平台32上,第一手柄40与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一丝杆50的上端与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丝杆50的下端与底座31通过螺纹传动,以驱动操作平台32相对底座31沿竖直方向移动。其中,底座31上设有滚轮311以使底座31可移动。
[0035]这样,沿某一方向转动第一手柄40就能带动操作平台32和滑轨机构33整体相对于底座31竖直向上移动,反方向转动第一手柄40就能带动操作平台32和滑轨机构33整体相对于底座31竖直向下移动,由此带动设置在滑轨机构33上的支撑架335滑动,进而使安装在支撑架335上的配重模块10的高度可适应不同车型高度相应调节,通用性更好。
[003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4所示,滑轨机构33包括:本体部331、转动部332以及滑动部333。转动部332可转动地连接在操作平台32上,转动部332具有竖直滑槽。滑动部333与本体部331相承接,参照图4,滑轨334形成在本体部331和滑动部333上,滑动部333可滑动地配合在竖直滑槽内。其中转动部332的转动轴线与滑轨334的延伸方向(水平方向)相一致。
[0037]这样,将配重模块10安装到支撑架335上后,参照图3和图4,通过推动件336将支撑架335推动至转动部332上的滑轨334上,驱动转动部332转动就能带动配重模块10转动至任意合适角度以适应车辆上的座位位置,驱动滑动部333在转动部332的竖直滑槽上滑动就能带动配重模块10进一步保持上述角度降落至车辆的座椅上。
[0038]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体部331上设有第二丝杆60,滑轨334具有内滑槽3341和外滑槽3342,推动件336与第二丝杆60通过螺纹传动且可滑动地配合在内滑槽3341上,支撑架335配合在外滑槽3342上。具体地,第二丝杆60的轴向与水平方向相一致,内滑槽3341、外滑槽3342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内滑槽3341、外滑槽3342的前段分布在本体部331上,内滑槽3341、外滑槽3342的后段分布在转动部332上。由此,转动第二丝杆60就能带动推动件336沿第二丝杆60移动,进而推动支撑架335沿外滑槽3342移动至转动部332上,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操作。
[003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滑动部333与操作平台32之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连接,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绞盘(图中未示出),绞盘的输入端设有第二手柄70,绞盘的连接线穿过转动部332并与滑动部333相连接。由此,转动第二手柄70就能驱动滑动部333相对于转动部332沿竖直滑槽滑动,便于操作。
[0040]有利地,参照图4,转动部332包括:空心连接件3321以及转动件3322。空心连接件3321内限定出供连接线通过的第一线路通道,转动件3322与空心连接件3321连接且转动件3322内限定出供连接线通过的第二线路通道,转动件3322与本体部331相承接且滑轨334的末端形成在转动件3322上。由此,将绞盘的连接线收纳在空心连接件3321与转动件3322内,避免了连接线外露对周围部分形成的干涉,同时使配重安装机构30的外形更简洁、美观。
[0041]操作平台32上设有与第二丝杠连接的第三手柄80,以便于操作者转动第二丝杠,操作平台32上还可以设置与转动部332连接的第四手柄90以便于转动部332转动。
[0042]在图6所示的具体示例中,配重模块10包括:模块主体11、两个大腿模块12以及两个小腿模块13。模块主体11具有用于与配重托架20配合的第一安装部和用于与配重安装机构30配合的第二安装部。每个大腿模块12的第一端与模块主体11可枢转地连接,两个大腿模块12呈左右对称分布。小腿模块13与大腿模块12 对应且与相应地大腿模块12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
[0043]由此,通过第一安装部可以将配重模块10临时安装在配重托架20上,通过第二安装部可以将配重模块10安装到配重安装机构30上,便于配重模块10在配重托架20和配重安装机构30上的安装;而且能够更好的模拟人体的乘坐状态,便于试验过程中通过安全带对配重模块10进行固定,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44]此外,小腿模块13可以转动并收纳在大腿模块12的容纳槽内,大腿模块12也可以转动并收纳在模块本体的相应容纳槽内。
[0045]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包括位于自模块主体11的左侧向右凹的第一左凹槽Illa以及自模块主体11的右侧向左凹的第一右凹槽Illb ;第二安装部包括邻近第一左凹槽Illa内侧设置的第二左凹槽112a、邻近第一右凹槽Illb内侧设置的第二右凹槽112b以及自模块主体11的下侧向上凹的第三凹槽113,第三凹槽113内设有连接轴14。由此,第一安装部与配重托架20的配合、第二安装部与配重安装机构30的配合互不干涉,这样将配重模块10在配重托架20和配重安装机构30之间转移时,配重模块10始终被两者中的至少一个支撑,增强了安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46]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支撑架335具有与滑轨334滑动配合的导轨3351、用于与第一左凹槽Illa配合的第一支撑杆3352、用于与第二左凹槽112a配合的第二支撑杆3353、用于与第三凹槽113内的连接轴14卡接的卡钩3354。由此,支撑架335通过第一支撑杆3352、第二支撑杆3353、卡钩3354对配重模块10形成三点稳定支撑,增强了配重模块10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利用支撑架335的卡钩3354与配重模块10的连接轴14配合,只需转动配重模块10就能使配重模块10从配重安装机构30的支撑架335上轻松脱下。
[0047]此外,模块本体上还设有操作把手15以便驱动模块本体相对卡钩3354转动,以从支撑架335上脱离。
[0048]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配重托架20包括:支座21、液压缸22以及托架23。其中,液压缸22设在支座21上,液压缸22具有活塞杆221以及用于驱动活塞杆221运动的脚踏板222,托架23连接在活塞杆221上,托架23具有用于与第一安装部配合的安装插槽231。由此,安装插槽231对配重模块10形成限位以防止配重模块10脱落,踩踏脚踏板222就能驱动托架23上下移动,便于操作。
[0049]下面参照图1、3、4、5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配重安装装置的操作过程。
[0050]首先,将配重模块10从配重托架20转移到配重安装机构30上。具体地,如图1所示,将配重模块10安装到配重托架20的安装槽上,踩踏脚踏板222以使配重模块10的第二安装部与支撑架335的支撑杆相对,推动配重安装机构30以使支撑杆插入相应的第二左凹槽112a、第二右凹槽112b内。转动第一手柄40以使操作平台32竖直向上移动,进而使配重模块10与配重托架20脱离。
[0051]然后,将配重模块10转移到车辆上。具体地,如图3所示,转动第一手柄40以根据不同车型高度调节配重安装机构30的高度,方便配重模块10进入驾驶舱内;转动第三手柄80以驱动推动件336推动支撑架335和配重模块10沿滑轨334逐渐靠近并运动至转动件3322处。如图4所示,转动第四手柄90,根据座位位置调节转动件3322的转动角度。如图5所示,转动第二手柄70,同时在配重模块10的自身重力作用下,移动部被带动在转动部332的竖直滑槽内向上或向下滑动,因此带动位于移动部上的支撑架335和配重模块10沿竖直滑槽下滑,直至配重模块10的底部与座椅面接触,这样,整个配重模块10以倾斜姿态落到座椅上。以连接轴14为轴转动配重模块10,从而使配重模块10与支撑架335脱离;调整配重模块10,使配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