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分析装置的培养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66078阅读:来源:国知局
述的培养装置并且因此具有特别可靠的并且不受损害的操作。
[0024]一种优选的自动分析装置包括:第一单元,用于测量反应混合物的第一物理属性;以及第二单元,用于测量反应混合物的第二物理属性,即,两个测量站。有利地,分别配置两个测量站,以测量反应混合物的至少一个光学属性。用于测量反应混合物的物理属性的第一和第二单元可以例如选自以下组:光度计、比浊计、浊度计和照度计。
[0025]“光度计”用于表示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光源和至少一个光探测器,通过这种方式配置该光源和光探测器,以便能够测量在样本或反应混合物内的具有特定波长的光的吸光度。通常,通过这种方式选择由光源发射的光的波长,以便由在样本中要检测的物质吸收,例如,由在反应混合物内的取决于分析物的反应形成的发色团吸收。
[0026]“比浊计”用于表示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光源和至少一个光探测器,并且通过这种方式配置,以便能够测量在样本或反应混合物内的光的吸光度。通常,通过这种方式选择由光源发射的光的波长,以便由在样本中要检测的大分子吸收,例如,由在反应混合物内的分析物相关的反应形成的颗粒聚合体吸收。
[0027]“浊度计”用于表示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光源和至少一个光探测器,并且通过这种方式配置,以便能够测量在样本或反应混合物内的光的吸光度。通常,通过这种方式选择光源和光探测器的设置,以便可以测量由在样本中要检测的大分子散射的散射光,例如,由在反应混合物内的分析物相关的反应形成的颗粒聚合体散射。
[0028]“照度计”用于表示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光探测器,通常是光电倍增管,并且通过这种方式配置,以便能够测量来自样本或反应混合物的光的发射。通常,通过这种方式选择光探测器,以便从而可以测量由在样本中要检测的物质发射的生物发光、化学发光和/或荧光,例如,由在反应混合物内的分析物相关的反应形成的发光或荧光信号团发射。
[0029]由本发明实现的优点尤其在于,通过分离传送臂的存取区域以及在存取区域之间可以移动的培养单元,在软件侧上特别容易避免传送臂的接触。因此,培养装置能够具有可靠的并且不受损害的操作,并且自动分析装置可以实现特别高的处理量。
【附图说明】
[0030]借助于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其中:
[0031]图1示出了自动分析装置的示意图;
[0032]图2示出了自动分析装置的培养装置的示意图的平面图;以及
[0033]图3示出了培养装置的示意图的前视图。
[0034]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参考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图1示出了自动分析装置1的示意图,在自动分析装置内包含一些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通过非常简单的方式表示最重要的部件,以便解释自动分析装置1的基本功能,而不需要详细表示每个部件的单个部分。
[0036]配置自动分析装置1,以便完全自动地执行血液或其他体液的大范围的各种分析,无需用户的活动来这样做。确切地说,用户的活动限于维护或修理以及再装满工作,例如,在需要再装满反应容器或试剂时。
[0037]在传送轨道2中的支架(不详细表示)上将样本传送给自动分析装置1。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在样本容器上应用的条形码传送关于每个样本要执行的分析的信息,在自动分析装置1中读取这些条形码。通过移液针(不详细表示)在移液装置4中从样本容器中提取试样。
[0038]同样将试样传送给反应容器(不详细表示),其中,通过大范围各种测量单元6,例如,光度计、比浊计、浊度计或照度计等,进行实际分析。从反应容器储存器8中提取反应容器。此外,根据要执行的分析所需要的其他试剂可以通过其他的移液针(不详细表示)从试剂储存器10中传送给相应的反应容器。
[0039]由输送装置(不详细表示)(例如,传送臂)执行在自动分析装置内部的比色皿的输送,这些输送装置可以在大范围各种空间方向上移动并且其包括夹紧装置,用于提取反应容器。整个过程由控制装置控制,例如,由通过数据线12连接的计算机14,在位于自动分析装置1及其部件内的多个其他电子电路和微处理器(不详细表示)的辅助下。
[0040]在样本和试剂在反应容器内相结合之后,用于分析的很多检测反应是基于在经过某个反应时间之后所产生的反应产品的特定属性的测量。在这个反应时间期间,特定的酶、抗体等与要确定的分析物反应。在反应时间期间,在这种情况下,反应容器安装在自动分析装置1的培养装置16内,在图2和图3中更详细地示意性表示。
[0041]在图2中示出培养装置16的平面图,并且在图3中示出培养装置的正视图。为了描述图2和图3,在下文中使用空间方向,分别示出为在这两个图中适于查看的方向。在图2中,空间方向X从左到右延伸,空间方向y从下向上延伸,并且空间方向z从附图的平面中延伸出。图3为视图围绕X轴旋转90°。因此,在图3中,由于前视图,所以空间方向X再次从左到右延伸,空间方向y延伸到示图的平面内,并且空间方向z从下向上延伸。
[0042]设置在培养装置16的底部18上的两个轨道20设置为彼此相邻,这两个轨道在培养装置16的几乎整个范围内在空间方向y笔直延伸。培养单元22设置在轨道20上,该培养单元基本上被配置为矩形块体,并且可以在空间方向y (即,水平地)沿着轨道20通过驱动器(不详细表示)移动。
[0043]由于大量检测反应取决于温度,所以培养单元22具有多个容纳位置24,用于在培养时间期间暂时储存反应容器,并且容纳位置的壁可以通过加热/冷却保持在预定的控制温度下。将容纳位置24以规则的几何图案从轨道20中引入,作为在培养单元22的相对侧上的圆柱形开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同时安装多个反应容器。在图2中,为了清晰起见,相同的容纳位置24其中仅有一个带有标号。
[0044]培养装置16还包括第一传送臂26。该第一传送臂安装在升高的轨道28上,该轨道在空间方向1上延伸,以便可以和第二轨道30在空间方向y上移动。第二轨道30在空间方向X与第一轨道28垂直地延伸。通过这种方式选择轨道28、30的长度,以便传送臂26可以到达在培养装置16外面的期望的站(虽然在此处未详细表示),例如,反应容器储存器8或测量单元6。包括夹具34的夹紧装置32安装在第二轨道30上,以便可以在空间方向x移动,该夹具可以在空间方向z上移动,并且通过该夹具,可以提取和存放反应容器。在轨道28上在空间方向y上以及在轨道30上在空间方向X上的可控制的(由未表示的驱动器控制)移动性在x_y平面中产生第一传送臂26的矩形存取区域36,其中,夹具34可以提取和存放反应容器。在图2的示图中,培养单元22完全设置(即,与所有容纳位置24—起)在第一传送臂26的存取区域36内。
[0045]自动分析装置1被配置为并行处理大量分析。为了增大自动分析装置1的处理量,培养装置16包括第二传送臂38。第二传送臂通过与第一传送臂26相同的方式形成,即,设置在第一轨道28上,设置在与第一轨道28垂直延伸的第二轨道40上,并且装有具有夹具44的夹紧装置42。还通过这种方式选择轨道40的长度,以便传送臂38可以到达在培养装置16外面的期望的站(虽然在此处未详细表示)。通过与第一传送臂26相似的方式,配置第二传送臂38的移动性;因此,相同的几何范围使得第二传送臂38具有完全一样大的矩形存取区域46。
[0046]为了避免传送臂在某些情况下发生碰撞的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