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盒和试剂混匀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10127904阅读:来源:国知局
状态下(即,为插入试剂瓶2时),可扩展部125具有初始内径。优选地,可扩展部125与固定组件12的其它部分同心。为了使试剂瓶2插入通过固定组件12并且使试剂瓶2旋转时不易晃动,在试剂瓶2插入通过固定组件12并就位时,试剂瓶2处于容纳部121中的外径优选地基本等于或略小于固定组件12的容纳部121的内径。试剂瓶2在其轴向上的不同位置处往往具有不同的外径或者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在试剂瓶2未插入通过可扩展部125时,可扩展部125处于初始状态。在试剂瓶2插入通过可扩展部125的过程中,当试剂瓶2经过可扩展部125的部分的外径开始大于可扩展部125的初始内径时,可扩展部125能够沿径向向外扩张,使得试剂瓶2能够顺利地插入通过可扩展部125。之后,在可扩展部125处于扩张状态下,当试剂瓶2经过可扩展部125的部分的外径开始变小时,可扩展部125能够沿径向向内收缩,使得可扩展部125能够贴合地保持试剂瓶2。当采用现有技术的具有恒定内径的固定组件12时,试剂瓶2往往不能顺畅地插入通过固定组件12的容纳部121。而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12的可扩展部125能够随试剂瓶2的外径变化而张开或复位,使得试剂瓶2能够顺利地插入通过容纳部121并卡紧试剂瓶2,从而降低了对试剂瓶2和固定组件12的加工精度和配合精度的要求,降低了制造成本。
[007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扩展部12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弹性部件。例如,在可扩展部125的外周沿试剂瓶2的插入方向可以开设有至少两个缺口,可扩展部125的相邻的两个缺口之间的部分则形成一个弹性部件。可以类似的方式设置多个弹性部件。优选地,缺口开口 122朝向,则弹性部件的上部与固定组件12的其他部分相连,而下部自由。例如,如图2B所示,第二固定组件124的下部设置有三个缺口,并且相邻的两个缺口之间的部分形成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数量为2个。优选地,可扩展部125由弹性材料制成。可扩展部125可以与固定组件12的其它部分一体地形成或者分离地形成(例如,铰接)。
[007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固定组件12设置有第一卡合部126,试剂瓶2设置有第二卡合部21。当试剂瓶2插入通过固定组件12并就位时,第—^合部126与第二卡合部21卡合,使得试剂瓶2不能沿固定组件12的轴向向固定组件12的开口 122所在的一端(即,沿与试剂瓶2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当试剂瓶2放置到固定组件12中后,第一卡合部126和第二卡合部21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试剂瓶2被无故地拔出和脱位,防止试剂瓶2由于机械转动等原因出现脱位现象。
[0074]如图2C所示,试剂瓶2具有圆柱形形状的瓶身,瓶身的下方设置有呈倒圆锥台形状的第二卡合部21。例如,在第二卡合部21的与瓶身连接的一端处,第二卡合部21的外径大于瓶身的外径,从而形成阶梯台;并且第二卡合部21的外径可以向下逐渐变小。第一卡合部126为可扩展部125的下端面。在试剂瓶2从固定组件12的开口 122插入通过容纳部121的过程中,试剂瓶2的第二卡合部21逐渐向下移动到与可扩展部125接触,当第二卡合部21与可扩展部125接触处的外径开始大于可扩展部125的内径时,可扩展部125会张开。随着试剂瓶2继续向下移动,可扩展部125张开的角度更大。然后,当试剂瓶2的第二卡合部21的最大外径处移动通过可扩展部125后,由于瓶身的外径小于第二卡合部21
的最大外径,可扩展部125从张开状态向内收缩。此时,第--^合部126与第二卡合部21
卡合,使得试剂瓶2不能沿固定组件12的轴向向上运动。
[0075]图2C示出试剂瓶2的局部放大视图,其中,试剂瓶2的开口 122所在的端部处设置有从试剂瓶2的外壁上沿径向向外突起的定位台22。当试剂瓶2插入通过固定组件12并就位时,定位台22阻止试剂瓶2继续向下运动。
[007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固定组件12的在其开口 122处的端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未示出)。当试剂瓶2插入通过固定组件12并就位时,第一凸起与定位台22接触,而非端表面与定位台22直接接触。从而,当试剂瓶2旋转时,第一凸起与定位台22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当第一凸起而非整个端表面与定位台22接触时,固定组件12与定位台22的接触面积减小,使得减小摩擦,从而试剂瓶2能够在固定组件12中顺畅地旋转。
[007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试剂盒主体11设置有用于容纳试剂的试剂腔,使得试剂能够直接放置到试剂盒主体11的试剂腔中。例如,试剂盒主体11具有两个试剂腔111、112,如图2A和图3A所示。如图2D、2E、3D和3E所示,试剂腔111、112包括试剂腔腔身1111、1121和试剂腔底部1112、1122。可选地,试剂腔底部1112、1122可以呈漏斗状。例如,试剂腔底部1112、1122具有第一端1112a、1122a和与第一端1112a、1122a相对的第二端1112b、1122b。在第一端1112a、1122a处,试剂腔腔身1111、1121与试剂腔底部1112、1122相交。试剂腔腔身1111、1121的在第一端1112a、1122a处的截面积大于试剂腔底部1112、1122的在第二端1112b、1122b处的截面积。具有这样的结构,当试剂针吸取试剂时,可以保护试剂针,并且可使试剂针尽可能地将试剂瓶2的试剂抽干,减少浪费。图2E示出试剂腔的局部放大视图,试剂腔腔身1111、1121呈长方体形状,并且试剂腔底部1112、1122呈圆柱形形状。优选地,试剂腔底部1112、1122沿着试剂腔腔身1111、1121的中心位置处呈细长状向下延伸。如图2F所示,试剂腔腔身1111、1121与试剂腔底部1112、1122的过渡部分处形成有倒角,以避免在过渡部分处残留试剂。此外,试剂腔底部1112、1122的端部设置有球形底面,使得进一步减少试剂的浪费。
[0078]此外,在试剂盒主体11的外侧壁可以设置有便于抓取的抓握部113,以便于机械抓手抓取试剂盒1或便于人工抓取试剂盒1。如图2A、2B、3A和3B所示,抓握部113靠近试剂盒主体11的上端表面并且设置在试剂盒主体11的外侧壁上。抓握部113构造成围绕试剂盒主体11的开口 122的凸台。在试剂盒主体11的外侧壁可以设置有防滑部114,以增加手与试剂盒主体11之间的摩擦力。例如,防滑部114为设置在试剂盒主体1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的凹槽。如图2A所示,防滑部114形成为两列五行阵列的矩形凹槽。
[0079]此外,试剂盒主体11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件115,试剂盘32上设置有第二配合部件33。当试剂盒主体11放置在试剂盒放置位31上时,通过第一配合部件115和第二配合部件33之间相互配合,使得试剂盒主体11固定安装在试剂盒放置位31中。具有这样的结构,当试剂盒1随同试剂盘32旋转时,防止试剂盒1脱位。如图2B所示,第一配合部件115分别设置在试剂盒主体11的底部的左侧和右侧。例如,第一配合部件115为向下延伸的弹片。在左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弹片,并且在右侧的靠近试剂盒主体1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弹片。在试剂盒1的三个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配合部件115,能够保证试剂盒1稳定地放置在试剂盘32中。如图2G所示,在每个弹片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外侧面为斜面的倒钩块,当操作人员将试剂盒1按入到试剂盒放置位31上时,倒钩块勾住试剂盘32的位于试剂盒放置位31下方的空白框处,以达到定位目的。同时,由于倒钩块的外侧面为斜面,所以也可以直接顺利地拔出。第一配合部件115和第二配合部件33相配合,使得当安装有试剂瓶2的试剂盒1随试剂盘32 —起旋转时,试剂瓶2不容易同试剂盒
1一起晃动。
[0080]试剂盘32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带有试剂瓶2的试剂盒1,并且试剂瓶2和试剂盒1能够随试剂盘32 —起旋转。如图3E所示,试剂盘32上开设有试剂盒放置位31。试剂盘32具有试剂盘旋转轴线322,试剂盘32能够受驱动而绕试剂盘旋转轴线322旋转。例如,试剂盘旋转轴线322位于试剂盘32的中心。例如,试剂盒放置位31在试剂盘32上呈辐射状排列。安装有试剂瓶2的试剂盒1被放置在试剂盘32的试剂盒放置位31中,并且能够在试剂盘32受驱动旋转时随试剂盘32 —同旋转。
[008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试剂盘32上开设与固定组件12的开口 122相对应的安装孔311 (例如通孔),并且该通孔形成该试剂盒放置位31的一部分。试剂盒放置位31的另一部分用于容纳试剂盒主体11。试剂盘32安装有支撑部件34,支撑部件34放置在安装孔311内。试剂瓶2能够插入通过固定组件12和支撑部件34,使得试剂瓶2由固定组件12和支撑部件34 —起固定。如图3F所示,支撑部件34具有呈圆环形的支撑主体,并且支撑主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安装部件341。试剂盘32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部件341相配合的第二安装部件321。例如,第一安装部件341构造成与试剂盒1底部的第一配合部件115类似,并且第二安装部件321构造成设置在试剂盘32上的凹口。具有支撑部件34的设计,使得进一步稳固试剂瓶2,从而试剂瓶2不会产生倾斜和晃动。例如,支撑部件34采用耐磨材料制成。例如,利用支撑部件34可以避免试剂盘32直接与试剂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