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组件的流水线恒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935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组件的流水线恒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组件的恒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组件的流水线恒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生产中,按照国际标准IEC61215规定,组件电性能测试要求被测组件温度在25上2°C。为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目前,国内外采用专用恒温室对组件进行恒温,专用测试室离线测试。这种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不能进行组件从清洗后到测试的现场流水生产,无法形成组件生产全程流水线,使组件产线自动化程度难以提高。2、专用恒温室、测试室用地面积大,一般每百兆瓦产能需要约400平方米;3、通常采用20片/托叠放恒温,恒温时间长,温度均勻性差,影响电性能测试准确性。4、组件需要人工向专用恒温室、测试室转移,耗时且费人力,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体积小、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的用于太阳电池组件的流水线恒温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组件的流水线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恒温台、第二恒温台、温度控制器、传动模块、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恒温台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空调模块、第一保温腔;所述的第二恒温台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空调模块、第二保温腔;所述的第一保温腔与第二保温腔对接形成整体保温腔;所述的传动模块包括变频电机、传动轴,所述的变频电机与传动轴连接,所述的传动轴安装在整体保温腔中部,所述的太阳电池组件设在传动轴上;所述的温度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空调模块、第二空调模块、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在第二保温腔的出口处;温度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信号,自动选择热风或冷风模式。所述的第一空调模块均包括第一空调、第一送风管道、第一回风管道,所述的第一送风管道设在第一保温腔出口处,所述的第一回风管道设在第一保温腔进口处。所述的第二空调模块包括第二空调、第二送风管道、第二回风管道,所述的第二送风管道设在第二保温腔进口处,所述的第二回风管道设在第二保温腔出口处。还包括挡风板、分风板,所述的挡风板设在整体保温腔的两端,所述的分风板分别设在第一保温腔、第二保温腔的中部。[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组件自动恒温流水生产,属国内、国际首创;2、单片组件自动移动恒温,恒温时间短,温度均勻,平面温差小于TC,生产效率尚;3、实现从清洗后到测试的流水生产,极大提高了组件产线自动化程度及优化组件产线结构;4、组件恒温用地面积大大减少,用地面积仅为专用恒温室的10% ;5、组件现场自动恒温,不需要人工向专用固化室搬运,极大降低劳动强度、人工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组件的流水线恒温装置,包括第一恒温台1、第二恒温台2、温度控制器3、传动模块4、温度传感器5 ;所述的第一恒温台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空调模块、第一保温腔14 ;所述的第二恒温台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空调模块、第二保温腔M ;所述的第一保温腔14与第二保温腔M对接形成整体保温腔;所述的传动模块4包括变频电机、传动轴41,所述的变频电机与传动轴41连接,所述的传动轴41安装在整体保温腔中部,所述的太阳电池组件8设在传动轴41上,传动速度可根据生产节拍设置、调整;所述的温度控制器3分别与第一空调模块、第二空调模块、温度传感器5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5设在第二保温腔M的出口处;温度控制器3根据温度传感器信号,自动选择热风或冷风模式。所述的第一空调模块均包括第一空调11、第一送风管道12、第一回风管道13,所述的第一送风管道12设在第一保温腔14出口处,所述的第一回风管道13设在第一保温腔 14进口处。所述的第二空调模块包括第二空调21、第二送风管道22、第二回风管道23,所述的第二送风管道22设在第二保温腔M进口处,所述的第二回风管道23设在第二保温腔 M出口处。这样设置形成恒温流水线中部为进风,两端为回风,实现保温腔内温度风场均衡;空调按照太阳电池组件8生产现场温度10°C (最低) 30°C (最高)、组件传输速度及组件控制温度选择制冷、加热功率。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挡风板7、分风板6,所述的挡风板7设在整体保温腔的两端,所述的分风板6分别设在第一保温腔14、第二保温腔M的中部。传动轴31将保温腔分为是上、下保温空间,保温腔内设置的挡风板7、分风板6,进行风流量分配,形成均衡的风场,实现组件上下面温度一致,温差不大于1°C。本实用新型整线占地面积小,5(MW组件生产线约在25mm2,可方便与其他生产工序流水线连接形成整套流水线。 传动模块4以设置速度带动组件缓慢通过整体保温腔,第一、第二空调模块根据组件自动选择热、冷风的送、回风循环。当组件温度低于23°C时空调系统送热风,当组件温度高于于27°C时空调模块送冷风。空调模块、保温腔、分风板、挡风板形成均衡的风场对组件进行渐进的加温、保温或降温、保温。组件从进料端到出料端温度到达25士2°C。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组件的流水线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恒温台、第二恒温台、温度控制器、传动模块、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恒温台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空调模块、第一保温腔;所述的第二恒温台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空调模块、第二保温腔;所述的第一保温腔与第二保温腔对接形成整体保温腔;所述的传动模块包括变频电机、传动轴,所述的变频电机与传动轴连接,所述的传动轴安装在整体保温腔中部,所述的太阳电池组件设在传动轴上;所述的温度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空调模块、第二空调模块、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在第二保温腔的出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组件的流水线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空调模块均包括第一空调、第一送风管道、第一回风管道,所述的第一送风管道设在第一保温腔出口处,所述的第一回风管道设在第一保温腔进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组件的流水线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空调模块包括第二空调、第二送风管道、第二回风管道,所述的第二送风管道设在第二保温腔进口处,所述的第二回风管道设在第二保温腔出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组件的流水线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风板、分风板,所述的挡风板设在整体保温腔的两端,所述的分风板分别设在第一保温腔、第二保温腔的中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组件的流水线恒温装置,包括第一恒温台、第二恒温台、温度控制器、传动模块、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恒温台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空调模块、第一保温腔;所述的第二恒温台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空调模块、第二保温腔;所述的第一保温腔与第二保温腔对接形成整体保温腔;所述的传动模块包括变频电机、传动轴,所述的变频电机与传动轴连接,所述的传动轴安装在整体保温腔中部,所述的太阳电池组件设在传动轴上;所述的温度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空调模块、第二空调模块、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在第二保温腔的出口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效率高、体积小、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等优点。
文档编号G05D23/20GK202067160SQ201120116340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9日
发明者刘海弟 申请人:中电电气(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