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模式的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4226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时间;
[0082]在步骤104中,根据处理周期和第一时间,对智能冰箱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
[0083]其中,本公开实施例执行于智能冰箱中,智能冰箱可以根据用餐的用户数量来调整冰箱中储存的食材的工作模式。其中,用户用餐必然会从智能冰箱中取用食材,例如:在冰箱中保鲜的蔬菜、水果;在冰箱中冷冻的肉类等食材。因此,可以通过用餐的用户列表中的用户数量以及用户标识来确定智能冰箱中取用食材的内容以及数量,进一步的还可以根据取用的食材来对智能冰箱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以便用户在取用食材时可以直接进行处理,无需手动调节智能冰箱的模式来对食材进行预处理。
[0084]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确定本次用餐的用户列表,根据用户列表确定需要使用的食材和食材的处理周期,再确定用户取用食材的第一时间,最终根据第一时间和处理周期对冰箱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实现了在用户取用食材之前,自动调整冰箱工作模式,以便用户在取用食材时冰箱已经自动完成了预处理的过程,提高了冰箱对食材进行预处理的效率,以及提高了人机交互性。
[0085]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模式的方法,参见图2,本公开实施例应用于智能设备中,方法流程包括:
[0086]在步骤201中,获取本次用餐的用户列表。
[0087]其中,可以在取用食材进行处理之前一定时间触发执行本步骤。
[0088]因此,设定执行本步骤的时间可以根据本次用餐的用餐类别,选取历史记录中记录的属于相同用餐类别对应的取用食材的时间,并根据上述多个时间平均计算得到一个时间,将计算得到的时间再向前推进智能冰箱中各种食材需要处理的最长处理周期,得到执行本步骤的时间。
[0089]其中,用餐类别可以为:早餐类别、午餐类别、晚餐类别等。智能冰箱中极路由每种用餐类别对应的取用食材的历史记录。
[0090]在智能冰箱中可以由用户预先通过终端中控制智能冰箱的管理应用登录智能冰箱,以便对智能冰箱的参数进行配置以及对智能冰箱的功能进行设置。其中,连接方式可以为:终端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智能冰箱建立直连的通信方式;还可以为:终端与智能冰箱都接入同一个网络接入设备(例如:路由器),通过该网络接入设备来进行终端与智能冰箱之间的通信。
[0091]用户使用终端登录智能冰箱之后,可以将家中成员在智能冰箱的管理应用中进行注册成为注册用户,其中注册信息可以为:用户标识、性别、年龄、体重、饮食偏好等。智能冰箱可以根据注册用户的注册信息中为用户进行饮食推荐,以及根据用户的饮食偏好在指定时间调整智能冰箱的工作模式,以便用户在用餐前得到预处理过的食材,便于用户对食材进行处理。
[0092]可选的,注册用户还可以将自身的用户标识与智能冰箱进行关联,其中关联关系需要记录在云端服务器中。以便智能冰箱可以通过访问网络,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查询用户标识对应的位置信息、通信信息、日程信息等内容,可以根据上述内容更加精确地对智能冰箱的工作模式进行控制。
[0093]本步骤中获取用餐的用户列表的方式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情况确定,因此,步骤201可以由以下步骤进行实现:
[0094]第一种情况:
[0095]在步骤2011中,获取当前局域网中接入的终端的用户标识,根据用户标识确定本次用餐的用户列表。
[0096]在此种情况下,智能冰箱可以向自身连接的网络接入设备发送查询请求,其中查询请求用于查询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的终端数量以及每个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网络接入设备会将当前接入的终端以及每台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返回给智能冰箱;智能冰箱再根据网络接入设备返回的信息确定当前家中存在几个用户,并将这些用户作为本次用餐的用户。
[0097]其中,用户列表中的内容为各个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
[0098]第二种情况:
[0099]在步骤2012中,获取已注册用户的位置信息,根据本地位置信息与已注册用户的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已注册用户确定本次用餐的用户列表。
[0100]在此种情况下,各个用户的终端会定期向云端服务器上报自身的位置信息;智能冰箱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注册用户的用户标识的查询位置的请求;云端服务器根据查询位置的请求中的用户标识,获取对应的位置信息返回给智能冰箱;智能冰箱可以在首次启动时获取到自身的本地位置信息,也可以在每次查询已注册用户的位置信息时,进行定位操作得到本地位置信息。
[0101]其中,确定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方式,即确定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赶回家中的用户,将这些用户作为本次用餐的用户。例如:可以根据用户以往从单位回家的时间来确定时间阈值,可以根据本地位置信息以及用户的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以及用户当前的移动速度,确定是否可以在时间阈值内到达。
[0102]第三种情况:
[0103]在步骤2013中,获取已注册用户的通信信息或日程信息,在通信信息或日程信息中识别待出席本次用餐的用户,根据待出席本次用餐的用户确定本次用餐的用户列表。
[0104]在此种情况下,各个用户的终端会定期向云端服务器上报自身的通信信息以及日程信息,其中通信信息可以包括聊天记录,邮件记录等内容。智能冰箱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注册用户的用户标识的查询通信信息或日程信息的请求,云端服务器根据用户标识,查询对应的通信信息或日程信息,并将其返回给智能冰箱;智能冰箱可以对接收到的通信信息或日程信息进行语义识别,通过预设的关键词进行识别,来确定用户是否出差,是否有朋友或客人来访。其中,预设的关键词可以为出差”,“来访”等以及包括时间日期等内容,通过上述内容识别出本次用餐的用户列表。
[0105]其中,如果识别出用户在本次用餐时需要出差,则该用户则不会列入本次用餐的用户列表中;如果识别出有朋友来访,那么需要将该来访的用户标识列入本次用餐的用户列表中。
[0106]可选的,智能冰箱还可以预先获取注册用户的终端中的通讯簿,可以根据通讯簿中的联系人信息在通信信息或日程信息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可以更加精确的识别出本次用餐的用户,进而可以获取到这些用户对应的饮食偏好信息,最终通过饮食偏好信息,确定智能冰箱中需要预处理的食材。
[0107]可选的,步骤2011、步骤2012以及步骤2013可以共同执行以确定本次用餐的用户列表,也可以仅通过某个步骤单独执行以确定本次用餐的用户列表,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0108]可选的,如果本次用餐的用户列表为空,则在智能冰箱中保持原有的工作模式,直到下次执行本步骤。
[0109]在步骤202中,根据用户列表,获取本次用餐需要使用的食材以及食材在智能冰箱中处理所需的处理周期。
[0110]其中,本步骤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实现:
[0111]在步骤2021中,根据用户列表中每个用户的用户标识,获取对应的饮食偏好信息。
[0112]其中,饮食偏好信息可以为注册用户时,用户在终端的管理应用中输入的,并由终端传输给智能冰箱保存,或者终端传输给云端服务器进行保存;智能冰箱可以从本地存储区域获取到各用户的饮食偏好信息,也可以由云端服务器中获取各用户的饮食偏好信息;另外,如果本次用餐的用户列表中存在非注册用户,则通过用户列表中的用户标识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查询用户饮食偏好的请求,来获取该用户的饮食偏好信息。
[0113]在步骤2022中,根据饮食偏好信息确定本次用餐需要使用的食材。
[0114]通过饮食偏好信息确定需要的食材。例如:饮食偏好信息为牛排,则需要使用的食材为牛肉;饮食偏好信息为素食,则需要确定使用的食材为蔬菜。
[0115]由于,在智能冰箱中不同放置区域可以放置相应的食材,因此确定了需要使用的食材之后,则确定了存储该食材的位置。
[0116]其中,智能冰箱可以通过视频扫描等方式来确定各个放置区域存储的食材;或者,通过预先设定每个放置区域存储的固定食材,由用户根据每个放置区域的提示进行分类存储。
[0117]在步骤2023中,获取食材在智能冰箱中的处理方式,并根据处理方式确定食材在智能冰箱中处理所需的处理周期。
[0118]不同食物的预处理方式并不相同,例如:冻肉在进行烹饪之前需要进行的预处理为解冻,则相应的处理方式可以为解冻模式;蔬菜在进行食用之前需要进行杀菌等预处理,则相应的处理方式可以为杀菌模式;水果在进行食用之前需要进行催熟等预处理,则相应的处理方式可以为催熟模式。因此,可以预先在智能冰箱中存储每种食材对应的处理方式。
[0119]每种处理方式对应不同的处理周期,例如:解冻模式需要30分钟,杀菌模式需要10分钟,催熟模式需要20分钟等。因此,可以预先在智能冰箱中存储每一种处理方式对应的处理周期。
[0120]在步骤203中,确定在智能冰箱中取用食材的第一时间。
[0121]其中,第一时间为用户对食材进行烹饪时,需要从智能冰箱取出食材的时间,该第一时间需要考虑到用户到家的时间以及开始进行烹饪的时间两个因素。
[0122]因此,步骤203可以由以下两种情况进行实现:
[0123]在步骤2031中,在历史记录中获取与本次用餐类别相同的取用食材的时间记录,并将时间记录的平均值确定在智能冰箱中取用食材的第一时间。
[0124]在步骤2032中,获取用户列表中各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移动速度,根据各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移动速度计算各用户到家的第二时间,根据第二时间确定在智能冰箱中取用食材的第一时间。
[0125]其中,在步骤2031和步骤2032中,可以分别进行计算第一时间,并在两个结果中取时间较晚的一个第一时间;也可以在步骤2031和步骤2032中选取一种方式计算第一时间,在此并不限定。
[0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