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9173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离式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式电路板,特别是指一种分离成两个可互通电讯的电路部分的可分离式电路板。
(2)背景技术以往供个人使用的电子装置(包括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PDA等)所应用的电路板都是一单板,亦即所有的电子元件、芯片及连接端口等都设置在该电路板上,而且元件与元件间,以及元件与芯片间则靠布设在电路板上的走线或排线相互连接。如图1所示,该电路板3上通常设有一芯片组,此芯片组包含两个芯片,其中较大的一个通常称之为北桥(north bridge)芯片31,是用以连接中央处理器32、存储器模块33和显示器界面(显示卡)34,以作为存储器模块33及显示器界面34与中央处理器32之间的沟通桥梁。而另一个就是所谓的南桥(south bridge)芯片35,是用以连接PCI界面卡36、USB端口37、EC端口38、IDE端口39、SCSI端口40、序列端口41及平行端口42等周边界面,而作为周边装置与中央处理器32之间的沟通桥梁。
但是因为北桥芯片31与南桥芯片35是共同设置在一块电路板3上,以致当系统功能需要加强而需升级南、北桥其中一芯片时,却因南、北桥两块芯片35、31是设在同一块板子上不可分离的情况下,而必须换掉整块电路板,然而更换整块电路板不但需要较多的花费,并且无法使电路板上既有不需升级的部分被再利用,而且还会增加废弃电路板的数量,进而造成环保上的负担。
(3)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两相互分离的电路板部组成的可分离式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电路板,包括相互分离的一第一电路板块及一第二电路板块。该第一电路板块上设有一第一控制芯片,该第二电路板块上设有一第二控制芯片,且该第一控制芯片可与该第二控制芯片进行电讯传输。
(4)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分离式电路板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以往的电路板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离式电路板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5)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优点,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明白。
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电路板1的一实施例是应用在一笔记本电脑(图未示出)上,其包含相互分离的一第一电路板块11及一第二电路板块12。
第一电路板块11上主要设有一第一控制芯片13,以及数个插槽(图未示出)供一(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14、存储器模块15以及显示器界面(即显示卡)16等电子元件电性插接。第一控制芯片13在本实施例中通常称为北桥(north bridge)芯片,其与上述该插槽(图未示出)分别电性连接,以分别与中央处理器14、存储器模块15以及显示器界面16连接,而作为存储器模块15及显示器界面16与中央处理器14间的沟通桥梁。而且,在第一电路板块11上靠近第一控制芯片13处还设有一与第一控制芯片13电性连接的第一连接器17。
第二电路板块12上主要设有一第二控制芯片18以及数个与第二控制芯片18电性连接的连接端口,这些连接端口包括周边元件连接(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端口19、通用序列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端口20、延伸功能(EC)(extended capability)端口21、整合电子式驱动界面(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端口22、小型电脑系统界面(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端口23、序列端口24、平行端口25等,主要供音效卡、软碟机、硬碟机、光碟机、打印机、数据机等周边装置连接,且第二控制芯片18在本实施例中即是一般所谓的南桥(south bridge)芯片,其负责PCI界面卡的运作,并作为中央处理器14与周边装置之间的沟通桥梁,而且第二控制芯片18中通常会整合IDE硬碟控制器、软碟控制器、序列端口、平行端口、USB端口等功能,以及电源与系统管理,或是类似AC97的低阶音效系统功能。此外,在第二电路板块12上靠近第二控制芯片18处还设有一与第二控制芯片18电性连接的第二连接器26,且第二连接器26是与第一电路板块11上的第一连接器17相互搭配,可作为如下两种用途(1)当第一控制芯片13与第二控制芯片18是以有线的型态传输时,第一连接器17与第二连接器26则被做成一连接端口,供一传统PCI总线或一专属排线的两端插接,以有线连接第一控制芯片13与第二控制芯片18。
(2)当第一控制芯片13与第二控制芯片18间是以无线的型态传输时,第一连接器17与第二连接器26即被做成一无线收发器(例如红外线传送接收器),供第一控制芯片13与第二控制芯片18进行无线传输。
所以,第一控制芯片13与第二控制芯片18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器17及第二连接器26进行有线或无线的电讯传输。
因此,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分离式电路板1借由相互分离的第一电路板块11及第二电路板块12,将第一控制芯片(即北桥芯片)17及第二控制芯片(即南桥芯片)18分别设置在第一及第二电路板块11、12上,使得当系统欲升级第一及第二控制芯片17、18其中之一,例如第一控制芯片17时,只需换掉第一控制芯片17所在的第一电路板块11,第二控制芯片18所在的第二电路板块12则可保留下来而不需被一起更换掉,这样,不但可弹性选择升级系统的某一部分,使未被更换的部分可被重复使用,而且降低系统升级上的花费,并减少废弃电路板的数量,进而减轻废弃电路板对于环保上的负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分离式电路板1借由相互分离的两块电路板块11、12将南桥(即第二控制芯片18)系统与北桥(即第一控制芯片13)系统分隔开来并分别设置在第一及第二电路板块11、12上,且借由第一与第二连接器17、26作为第一控制芯片13与第二控制芯片18之间有线或无线的电讯连接界面,达到信号传输的目的。而且在系统升级时,使用者可视需要选择更换第一或第二电路板块11、12,不但增加系统升级上的弹性,降低更换电路板的花费,且能减少废弃电路板的数量和有利环保。
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式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分离的一第一电路板块及一第二电路板块,该第一电路板块上设有一第一控制芯片,该第二电路板块上设有一第二控制芯片,且该第一控制芯片可与该第二控制芯片进行电讯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板块及第二电路板块上还分别设有相互搭配的一第一连接器及一第二连接器,且该第一连接器与第一控制芯片电性连接,该第二连接器与第二控制芯片电性连接,以作为该第一控制芯片与第二控制芯片之间的传输界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是一连接端口,可供一总线的两端对应插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是一无线收发器,作为该第一控制芯片与第二控制芯片间的无线传输界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是一红外线传送接收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板块上还设有数个插槽,该插槽分别与该第一控制芯片电性连接并供插置中央处理器、存储器模块及显示器界面,使该第一控制芯片分别与该中央处理器、存储器模块及显示器界面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路板块上还设有分别与该第二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的PCI端口、USB端口、EC端口、IDE端口、SCSI端口、序列端口及平行端口等周边界面供周边装置插接,使第二控制芯片与该周边装置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控制芯片是一北桥芯片,该第二控制芯片是一南桥芯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分离式电路板是使用在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分离式电路板是使用在一笔记本电脑中。
专利摘要一种分离式电路板,包含相互分离的一第一电路板块及一第二电路板块,该第一电路板块上设有一第一控制芯片,该第二电路板块上设有一第二控制芯片,且该第一控制芯片可与该第二控制芯片进行电讯传输。借此,于升级电路板部分功能时,可弹性选择更换第一电路板块及第二电路板块两者其中之一,而达到节省更换电路板的花费、使电路板可被弹性使用并减少废弃电路板的数量等目的。
文档编号G06F1/16GK2590059SQ0229257
公开日2003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9日
发明者庄伟賓, 郑志铨 申请人: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