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装置以及应用该减震装置的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9130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震装置以及应用该减震装置的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散热风扇上的减震装置及相 应的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元器件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计算机系统运转所 产生的废热也随之大幅度增加。在计算机系统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热,如果不加以散除, 会降低计算机系统的效能,甚至导致计算机系统损坏,因此,需要高效能的散热装置来散除 这些废热。计算机系统CPU经常使用的散热装置为风扇,为追求更好的散热效率,所使用的 散热风扇的转速越来越快,然而,高速运转的风扇所带来的震动频率也随之提高。安装在 CPU散热器上的散热风扇,由于高速运转的风扇所带来的震动,会经由散热器传送到CPU以 及周边如硬盘等周边装置,因而影响到CPU及周边装置的性能,造成周边装置容易损坏。现 有技术中的散热风扇由于转速过高,震动过大,影响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降低 散热风扇运转时因震动对CPU及周边设备的影响,便成为相当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通过U型减震装置的结构设计,可 有效抵消来自散热风扇的纵、横向的冲击震动,降低噪音,并可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安装于CPU风扇本体的端角处,包括U型拉伸部、减震垫 以及底座,减震垫位于U型拉伸部的两个端部、且对称设置;底座位于减震垫内侧,底座直 径小于减震垫直径;减震垫与底座之间设卡位。其中,底座呈圆柱形,且为开口状的两段结构。优选地,减震垫、底座以及U型拉伸部一体成型;减震装置为橡胶材质。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减震装置的散热风扇,包括扇框、风扇本 体及扇叶;风扇本体的端角处设阶梯状通孔,阶梯状通孔与减震装置的底座卡接适配;扇 框内壁、阶梯状通孔的相应位置处设U型凹槽,U型凹槽与减震装置的U型拉伸部过盈配合。其中,底座直径大于阶梯状通孔的小圆直径,减震装置的减震垫直径等于阶梯状 通孔的大圆直径,减震装置安装后所述底座卡接于阶梯状通孔小圆的外部。优选地,风扇本体的端角为四个,并与减震装置数量相适配;风扇为轴流式风扇, 扇叶数量为九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在CPU风扇上设置了 U型减震装置,可实现风扇 与待散热元器件的柔性连接,有效抵消纵向横向冲击震动,降低噪音。

图1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减震装置的CPU风扇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震装置示意图;[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CPU风扇扇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CPU风扇扇叶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减震装置以及风扇组装后示意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扇叶,2-扇框,3-风扇本体,4-减震装置,21-U型凹槽 ,31-阶梯状通孔,32-接 触面,41-减震垫,42-U型拉伸部,43-底座,44-卡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
的限制。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CPU风扇的减震装置4,安装于CPU风扇 本体3的端角处,端角共四个,风扇本体侧边呈X型。减震装置4包括一体成型的减震垫 41、U型拉伸部42以及底座43,减震垫41位于U型拉伸部的两个端部、且对称设置。底座 43位于减震垫41内侧,底座呈圆柱形,且为开口状的两段结构,底座直径小于减震垫直径。 减震垫与底座之间设卡位44。减震装置可以采用橡胶等韧性材质,便于弹性伸缩。应用上述减震装置的CPU风扇包括扇叶1、扇框2及风扇本体3,风扇为轴流式风 扇,扇叶数量为九片。风扇本体的端角处设阶梯状通孔31,底座43的直径大于阶梯状通孔 的小圆直径,由于底座43的开口状结构设计,底座43塞入阶梯状通孔的小圆后,通过卡位 44将底座43卡在小圆的外部。又由于减震装置的减震垫41直径等于阶梯状通孔的大圆 直径,卡接后减震垫41的一部分嵌入到阶梯状通孔的大圆中。扇框2内壁、阶梯状通孔的 相应位置处(即风扇本体的端角处)设U型凹槽21,U型凹槽21与减震装置的U型拉伸部 42过盈配合,以便安装更为牢固。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时,将U型拉伸部42与U型凹槽21适配连接,再将开 口状的底座43挤压塞入阶梯状通孔31的小圆内,待底座完全外露,开口状底座恢复原状, 此时卡位44卡在阶梯状通孔31的小圆内,减震垫41的下表面与接触面32相贴合,安装后 的减震垫41的上表面略高于风扇本体的上表面,这样通过减震垫41可以使散热风扇与发 热元器件(即CPU)两部分柔性贴合。本实用新型的CPU风扇由于设置了减震装置,可实现部件的柔性连接,有效抵消 纵向横向冲击震动,减缓震动,降低噪音,并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该减震装置具 有较好的灵活性,可根据不同的装置需求灵活调整减震垫的大小及厚度,形式多变,适应性 更强。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不仅可以应用在CPU散热风扇上,还可应用在其它元器 件的散热装置上。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减震装置,安装于CPU风扇本体的端角处,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拉伸部、减震垫以及底座,减震垫位于U型拉伸部的两个端部、且对称设置;底座位于减震垫内侧,底座直径小于减震垫直径;减震垫与底座之间设卡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圆柱形,且为开口状的两 段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底座以及U型拉伸 部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为橡胶材质。
5.一种散热风扇,包括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风扇包括扇框、风扇本体及扇叶;风扇本体的端角处设阶梯状通孔,阶梯状通孔与减震装置 的底座卡接适配;所述扇框内壁、阶梯状通孔的相应位置处设U型凹槽,U型凹槽与减震装 置的U型拉伸部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直径大于阶梯状通孔的小 圆直径,减震装置的减震垫直径等于阶梯状通孔的大圆直径,减震装置安装后所述底座卡 接于所述阶梯状通孔小圆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本体的端角为四个,并 与所述减震装置数量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轴流式风扇,扇叶数 量为九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装置,安装于CPU风扇本体的端角处,包括U型拉伸部、减震垫以及底座,减震垫位于U型拉伸部的两个端部、且对称设置;底座位于减震垫内侧,底座直径小于减震垫直径;减震垫与底座之间设卡位。另外,还公开了一种应用该减震装置的散热风扇,包括扇框、风扇本体及扇叶;风扇本体的端角处设阶梯状通孔,阶梯状通孔与减震装置的底座卡接适配;扇框内壁、阶梯状通孔的相应位置处设U型凹槽,U型凹槽与减震装置的U型拉伸部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可实现部件的柔性连接,有效抵消纵向横向冲击震动,降低噪音。
文档编号G06F1/20GK201568522SQ20092024620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3日
发明者王毅 申请人:北京市九州风神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