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980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盘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承载计算机硬盘的硬盘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中的硬盘(hard disk driver,HDD)通常安装在多个硬盘架内,在个人计算机或者服务器中,通常会使用多个硬盘,通过该多个硬盘相结合获得较高的存储量。然而, 由于相邻两个硬盘之间的间距设置越小,其两者之间的散热效率也就越差,因此,如若在使用多个硬盘时将该多个硬盘相互叠放,使得该多个硬盘之间相互贴合在一起,则极易造成热量堆积,并可导致硬盘因过热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可用于承载硬盘并可防止相邻两个硬盘相贴合的硬盘承载装置实为必要。一种硬盘承载装置,用以承载一个硬盘,该硬盘承载装置包括一个承载架及一个间隔单元。该承载架包括一个连接板及由该连接板的两端向该连接板的同侧延伸出来的一个固持臂及一个间隔臂,该连接板、该固持臂、以及该间隔臂相结合形成一个用于收容该硬盘的收容空间,该间隔臂包括一个暴露在该收容空间中的第一表面、一个背离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一个位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且连接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的第一侧面、以及一个位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且连接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的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位于该间隔臂相对的两侧。该间隔单元包括至少一弹性元件,该间隔单元设置在该间隔臂的第二表面上,该至少一弹性元件凸出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硬盘承载装置具有承载架及间隔单元,间隔单元包含凸出承载架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的弹性元件,利用多个承载架可对应承载多个堆栈设置的硬盘,而间隔单元可用于间隔相邻设置的两个硬盘,使得相邻两个硬盘存在利于风体流通的间隙,从而有助于利用风体流通进行散热,有效防止硬盘因相互贴合造成过热而损坏。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硬盘承载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硬盘承载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硬盘承载装置所包含的间隔单元由其正面观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硬盘承载装置所包含的间隔单元由其背面观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间隔单元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间隔单元经调节后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硬盘承载装置100硬盘10螺钉20承载架30连接板31固持臂33间隔臂35收容空间30A第一收容槽35A第二收容槽35B第三收容槽35C第四收容槽35D第五收容槽35E间隔单元50、60第三弯折部5IA第一弯折部52A第二弯折部52B第一弹性元件51、61第二弹性元件52、62固持座53、63第一把持部330第二把持部350第一表面351第二表面352第一侧面353第二侧面3M底面356第一内侧面357第二内侧面358第三内侧面359第一"^扣端部511第二卡扣端部512第三卡扣端部 523第四卡扣端部 524主体部530、630组合部532、632滑轨533
5
滑动臂534第三表面530A第五表面530B第一外侧面530C、630C第一凹槽530D第一固定孔530E第四表面532A第六表面532B第二外侧面532C第二凹槽532D第二固定孔 532E凹陷533A、633A卡扣凸起534A、634A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硬盘承载装置100,其用以承载一个硬盘10, 该硬盘承载装置100包括一个承载架30及一个间隔单元50。请一起参阅图2,该承载架30包括一个连接板31、一个固持臂33、以及一个间隔臂35,其中,该固持臂33及该间隔臂35由该连接板31的两端向该连接板31的同侧延伸出来。该连接板31、该固持臂33、以及该间隔臂35相结合形成一个用于收容该硬盘10的收容空间30A。本实施例中,该硬盘10可通过固持元件,如图2所示的螺钉20锁紧在该承载架30上,该承载架30可安装在计算机机箱内所设置的滑槽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固持臂33 具有一个远离该连接板31的第一把持部330,该间隔臂35具M有一个远离该连接板31的第二把持部350,该第一、第二把持部330、350可分别大致为环状,以方便人手伸入并握持, 从而将由承载架30所承载的硬盘10滑入机箱或由机箱取出,通常,当该硬盘10设置在机箱内时,该固持臂33位于机箱的滑槽上。该间隔臂35为长条形板状,具体地,该间隔臂35具有一个第一表面351、一个第二表面352、一个第一侧面353、以及一个第二侧面354,该第一、第二表面351、352分别位于该间隔臂35相对的两侧,该第一、第二侧面353、3M分别位于该间隔臂35相对的另外两侧, 其中,该第一表面351暴露在该收容空间30A中,该第二表面352背离该第一表面351,即该第二表面352位于该间隔臂35远离该第一表面351的一个侧。该第一、第二侧面353、354 分别位于该第一、第二表面351、352之间且分别连接该第一、第二表面351、352。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第二表面351、352相互平行,该第一、第二侧面353、3M相互平行。该间隔臂35具有一个第一收容槽35A、两个第二收容槽35B、以及两个第三收容槽 35C,其中,该第一收容槽35A开设在该第二表面352的中心部分、该两个第二收容槽35B开设在该第二表面352的邻近该第一侧面353的侧部,该两个第三收容槽35C开设在该第二表面352的邻近该第二侧面354的侧部。该第一收容槽35A具体可为一个方形槽,该间隔臂35位于该第一收容槽35A内具体包括有一个底面356、一个第一内侧面357、一个第二内侧面358、以及两个第三内侧面359,其中,该底面356位于该第一收容槽35A的底部,该第一、第二、第三内侧面357、358、359环绕该底面356且分别与该底面356相连接。该第一内侧面357与该第二内侧面358相对设置,该两个第三内侧面359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第二内侧面357、358分别垂直该第一侧面353。该两个第三内侧面359分别平行该第一侧面353。该两个第二收容槽35B及该两个第三收容槽35C分别与该第一收容槽35A连通, 且该两个第二收容槽35B分别沿该第二表面352延伸并贯穿该第一侧面353,该两个第三收容槽35C分别沿该第二表面352延伸并贯穿该第二侧面354。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间隔臂35还具有两个开设在第一侧面353上的第四收容槽35D、以及两个开设在第二侧面354 上的第五收容槽35E,该两个第四收容槽35D分别暴露在该第二表面352上且分别与该两个第二收容槽35B相贯通,该两个第五收容槽35E分别暴露在该第二表面352上且分别与该两个第三收容槽35C相贯通。请进一步参阅图3及图4,该间隔单元50包括一个第一弹性元件51、一个第二弹性元件52、以及一个固持座53。该第一、第二弹性元件51、52可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如塑料制成。如图3所示,第一弹性元件51包括位于其两端的一个第一卡扣端部511及一个第二卡扣端部512,第二弹性元件52包括位于其两端的一个第三卡扣端部523及一个第四卡扣端部524。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第二弹性元件51、52分别具有圆形横截面。如图4所示,该固持座53包括一个主体部530及一个组合部532。该主体部530具有一个第三表面530A、一个第五表面530B、一个第一外侧面530C、以及一个第一凹槽530D 和两个第一固定孔530E。该第三表面530A与该第五表面530B位于该主体部530相对的两侧,该第一外侧面530C位于该第三表面530A与该第五表面530B之间且连接该第三表面 530A及该第五表面530B。该第一凹槽530D开设在该第三表面530A上。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凹槽530D为一个阶梯槽,该第一凹槽530D邻近该第一外侧面530C —个侧的宽度大于其远离该第一外侧面530C—个侧的宽度,另外,该第一凹槽530D远离该第一外侧面530C — 个侧贯穿该第五表面530B。该两个第一固定孔530E开设在该第一外侧面530C上,且该两个第一固定孔530E与该第一凹槽530D相贯通。该组合部532具有一个第四表面532A、一个第六表面532B、一个第二外侧面532C、以及一个第二凹槽532D和两个第二固定孔532E。 该第四表面532A与该第六表面532B位于该组合部532相对的两侧,该第二外侧面532C位于该第四表面532A与该第六表面532B之间且连接该第四表面532A及该第六表面532B。 该第二凹槽532D开设在该第四表面532A上。该两个第二固定孔532E开设在该第二外侧面532C上,且该两个第二固定孔532E分别与该第二凹槽532D相贯通。 本实施例中,该主体部530远离该第一凹槽530D的两侧还开设有两个滑轨533、每个滑轨533沿其延伸方向开设多个凹陷533A。该组合部532远离该第二外侧面532C的一个侧延伸出两个滑动臂534、每个滑动臂534具有一个远离该第二外侧面532C的卡扣凸起 5;34A。 该组合部532可拆卸地组合在该主体部530上,例如,可按压该组合部532使该两个滑动臂534分别沿该主体部530的两个滑轨533滑动,使得该两个卡扣凸起534A选择性地卡扣在两个位于该主体部530相对两侧的凹陷533A内。如图5所示,该两个卡扣凸起 534A卡扣在最为邻近该第一外侧面530C的两个凹陷533A内,从而使得该主体部530与该组合部532相组合形成一个具有长方体状外轮廓的固持座53。该第一弹性元件51与该第二弹性元件52相互交叉并设置在该固持座53上。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元件51依次穿过一个第一固定孔530E、该第一凹槽530D、该第二凹槽532D、以及一个第二固定孔532E,该第二弹性元件52依次穿过另一个第一固定孔530E、 该第一凹槽530D、该第二凹槽532D、以及另一个第二固定孔532E。该第一凹槽530D与该第二凹槽532D相结合收容该第一、第二弹性元件51、52的交叉处。为了避免第一弹性元件51 与第二弹性元件52交叉时发生干涉,该第二弹性元件52与该第一弹性元件51交叉处具有一个可供该第一弹性元件51穿过的第一弯折部52A (详见图4),且该第一弯折部52A暴露在该第一凹槽530D并凸出该第五表面530B。另外,该第一弹性元件51与该第二弹性元件 52在其交叉处形成夹角a。进一步地,该第二弹性元件52还具有两个位于该第一弯折部 52A两侧的第二弯折部52B,该两个第二弯折部52B分别位于该第三卡扣端部523与该第一弯折部52A之间、以及该第四卡扣端部5M与该第一弯折部52A之间。该第一弹性元件51 还具有两个位于其与第二弹性元件52相交叉处两侧的第三弯折部51A,该两个第三弯折部 51A分别位于该第一卡扣端部511与该交叉处之间、以及该第二卡扣端部512与该交叉处之间。该两个第二弯折部52B及该两个第三弯折部51A分别凸出该第二表面352。该第一、第二固定孔530E、532E分别与该第一、第二弹M性元件51、52相适配。当第一、第二弹性元件51、52设置在该固持座53上,该第一、第二弹性元件51、52抵压该第一、第二固定孔530E、532E的内侧壁。该间隔单元50设置在该间隔臂35的第二表面352上。本实施例中,当该主体部 530与该组合部532相组合形成该固持座53时,该固持座53与该间隔臂35的第一收容槽 35A相匹配,从而可紧密地收容在该第一收容槽35A内,使得该主体部530的第三表面530A 及该组合部532的第四表面532A承靠在该第一收容槽35A的底面356上,该主体部530的第一外侧面530C贴合在该第一收容槽35A的第一内侧面357上,且该组合部532的第二外侧面532C贴合在该第一收容槽35A的第二内侧面358上。该第一弹性元件51可依次穿过一个第二收容槽35B、该第一收容槽35A、以及一个第三收容槽35C并收容在该第二收容槽35B、该第一收容槽35A、以及该第三收容槽35C内, 该第一卡扣端部511及该第二卡扣端部512分别凸出该第一侧面353及该第二侧面354。 该第二弹性元件52可依次穿过另一个第二收容槽35B、该第一收容槽35A、以及另一个第三收容槽35C并收容在该第二收容槽35B、该第一收容槽35A、以及该第三收容槽35C内,该第三卡扣端部523及该第四卡扣端部5 分别凸出该第一侧面353及该第二侧面354。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卡扣端部51M1、512、523、5M分别为一个弯折部,其中,第一卡扣端部511及第三卡扣端部523分别抵压在该两个第四收容槽35D的底部,第二卡扣端部512及第四卡扣端部5M分别抵压在该两个第五收容槽35E的底部。可以理解,在其它变更实施方式中,该第一侧面353上也可不设置该两个第四收容槽35D,该第二侧面354 上也可不设置该两个第五收容槽35E,在这种情形下,该第一卡扣端部511及第三卡扣端部 523可分别直接抵压在该第一侧面353上,第二卡扣端部512及第四卡扣端部5M可分别直接抵压在该第二侧面邪4上。使用时,利用多个承载架30对应承载多个堆垒设置的硬盘10,可以理解,由于第一卡扣端部511及第三卡扣端部523分别凸出该第一侧面353,而第二卡扣端部512及第四卡扣端部5M分别凸出该第二侧面354,因此,该间隔单元50可用于间隔相邻的两个硬盘 10,使得相邻两个硬盘10存在利于风体流通的间隙,从而有助于利用风体流通进行散热, 有效防止硬盘10因相互贴合造成过热而损坏。另外,凸出该第二表面352的第二弯折部 52B和第三弯折部51A可间隔开与该间隔臂35的第二表面352相邻的其它承载架,以防止硬盘10因相互贴合造成过热而损坏。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组合部532的两个滑动臂534可分别沿该主体部530的两个滑轨533滑动,该两个卡扣凸起534A可选择性地卡扣在两个凹陷533A内,使得该主体部 530与该组合部532可相组合形成一个固持座53,且该第一弹性元件51与该第二弹性元件 52可相互交叉并设置在该固持座53上。因此,可通过调节该两个滑动臂534相对该两个滑轨533滑动的位置,使得该第一弹性元件51与该第二弹性元件52相互交叉形成不同的夹角,由此该间隔单元50可用于间隔具有不同厚度尺寸的硬盘。如图6所示,在另一个变更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间隔单元60中,组合部632的两个卡扣凸起634A卡扣在最为远离第一外侧面630C的两个凹陷633A内,此时主体部630与组合部632同样可相互组合形成一个具有长方体状外轮廓的固持座63,该间隔单元60与间隔单元50的不同之处在于固持座 63长度较固持座53大,第一弹性元件61与第二弹性元件62相互交叉形成的夹角β小于第一弹性元件61与第二弹性元件62相互交叉形成的夹角α。该间隔单元60适用于间隔厚度较小的硬盘10。应该指出,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例如,仅设置一个弹性元件以间隔硬盘10,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硬盘承载装置,用以承载一个硬盘,该硬盘承载装置包括一个承载架,该承载架包括一个连接板及由该连接板的两端向该连接板的同侧延伸出来的一个固持臂及一个间隔臂,该连接板、该固持臂、以及该间隔臂相结合形成一个用于收容该硬盘的收容空间,该间隔臂包括一个暴露在该收容空间中的第一表面、一个背离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一个位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且连接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的第一侧面、以及一个位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且连接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的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位于该间隔臂相对的两侧;以及一个间隔单元,该间隔单元包括至少一弹性元件,该间隔单元设置在该间隔臂的第二表面上,该至少一弹性元件凸出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间隔臂具有一个开设在该第二表面上的第一收容槽、多个开设于该第二表面上的第二收容槽、以及多个开设于该第二表面上的第三收容槽,该多个第二收容槽及该多个第三收容槽分别与该第一收容槽连通,且该多个第二收容槽分别沿该第二表面延伸并贯穿该第一侧面,该多个第三收容槽分别沿该第二表面延伸并贯穿该第二侧面,该间隔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元件包括一个第一卡扣端部及一个第二卡扣端部,该第一弹性元件依次穿过一个第二收容槽、该第一收容槽、以及一个第三收容槽并收容在该第二收容槽、该第一收容槽、以及该第三收容槽内,该第一卡扣端部及该第二卡扣端部分别凸出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一个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包括一个第三卡扣端部及一个第四卡扣端部,该第二弹性元件依次穿过另一个第二收容槽、该第一收容槽、以及另一个第三收容槽并收容在该第二收容槽、该第一收容槽、以及该第三收容槽内,该第三卡扣端部及该第四卡扣端部分别凸出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元件及该第二弹性元件分别部分凸出该承载架的第二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元件及该第二弹性元件相互交叉于该第一收容槽,该第一收容槽为一个开设在该第二表面中心的方形槽,该固持臂具有一个位于该第一收容槽底部的底面、一个位于该第一收容槽内且与该底面相连接的第一内侧面,一个位于该第一收容槽内且与该底面相连接的第二内侧面、两个位于该第一收容槽内且与该底面分别相连接的第三内侧面,该两个第三内侧面位于该第一内侧面与该第二内侧面之间且分别连接该第一内侧面与该第二内侧面,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相互平行,该第一内侧面及该第二内侧面分别垂直于该第一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间隔单元还包括一个与该第一收容槽相匹配的固持座,该固持座收容在该第一收容槽内,该第一弹性元件及该第二弹性元件穿过该固持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持座包括一个主体部及一个组合部,该主体部具有一个承靠在该底面上的第三表面、一个承靠在该第一内侧面上的第一外侧面、一个开设在该第三表面上的第一凹槽、以及两个开设在该第一外侧面上且与该第一凹槽相贯通的第一固定孔,该组合部具有一个承靠在该底面上的第四表面、一个承靠在该第二内侧面上的第二外侧面、一个开设在该第四表面上的第二凹槽、以及两个开设在该第二外侧面上且与该第二凹槽相贯通的第二固定孔,该组合部可拆卸地组合在该主体部上,该第一弹性元件依次穿过一个第一固定孔、该第一凹槽、该第二凹槽、以及一个第二固定孔,该第二弹性元件依次穿过另一个第一固定孔、该第一凹槽、该第二凹槽、以及另一个第二固定孔,该固持座的四个外侧面与该第一收容槽的四个外侧壁分别紧贴,以使该第一弹性元件及第二弹性元件固持于该间隔臂的第二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弹性元件分别具有圆形横截面,该第一、第二固定孔分别与该第一、第二弹性元件相适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硬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体部开设有两个滑轨,每个滑轨沿其延伸方向开设多个沿该滑轨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凹陷、该组合部具有两个滑动臂、每个滑动臂具有一个卡扣凸起,该两个滑动臂分别沿该两个滑轨滑动,该两个卡扣凸起选择性地卡扣在两个凹陷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硬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滑轨延伸在该第一内侧面与该第二内侧面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弹性元件分别采用塑料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盘承载装置,该硬盘承载装置包括一个承载架及一个间隔单元。该承载架包括一个连接板、一个固持臂、一个间隔臂,该连接板、该固持臂、以及该间隔臂相结合形成一个用于收容该硬盘的收容空间。该间隔臂包括一个暴露在该收容空间中的第一表面、一个背离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一个第一侧面及一个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位于该间隔臂相对的两侧。该间隔单元包括至少一弹性元件,该间隔单元设置在该间隔臂的第二表面上,该至少一弹性元件凸出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
文档编号G06F1/20GK102541217SQ20101060441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
发明者叶振兴, 汤贤袖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