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607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图1为传统的触控显示装置10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示意图。图1中的触控显示装置10包括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基板100、触控电极(图未示)、信号传输线110和接地线120,其中,基板100包括触控区102和边框区104。触控电极设置在触控区102,信号传输线110和接地线120相互绝缘的设置在边框区104。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触控面板的边框越来越窄,也即边框区104的宽度l越来越小。为了获得更窄边框的触控面板,一般采取的方式是牺牲接地线120的宽度w来缩小l,为了在边框区104的有限空间内塞入更多的信号传输线110,一般采取的方式也是牺牲接地线120的宽度w。但是,接地线120是用来防止静电放电窜入触控区102的,接地线120宽度w减小时,会降低触控面板的静电放电的耐受度,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以及操作失常等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触控面板的静电放电的耐受度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基板,包括触控区和边框区;

触控电极,设于所述触控区;

信号传输线,设于所述边框区,且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

接地线,设于所述边框区,且与所述信号传输线绝缘设置;

其中,所述接地线的高度大于所述信号传输线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线的高度大于17nm,所述接地线的宽度小于200μm,所述接地线的高度与所述接地线横截面积大于等于3.4μm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地线的高度为28.3nm~42.5nm,接地线的宽度为80μm~12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区环绕所述触控区设置,所述接地线为开口环结构,所述接地线环绕所述触控区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线的中部断开形成两部分,分别为第一接地线及第二接地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区包括走线区域及绑定区域,所述绑定区域位于所述基板的一端处,所述接地线的两端位于所述绑定区域内,所述信号传输线远离所述触控电极的一端位于所述绑定区域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多个引脚,所述边框区包括走线区域及绑定区域,所述绑定区域位于所述基板的一端处,多个所述引脚间隔设于所述绑定区域,所述接地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引脚电连接,每一所述信号传输线远离所述触控电极的一端与一所述引脚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输线位于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接地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线为铜线、银线或透明导电线。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触控面板。

在传统的触控面板中,接地线的高度与信号传输线的高度相同。当牺牲接地线的宽度,而维持接地线的高度不变时,会导致接地线的宽度与接地线的高度的乘积变小,进而导致触控面板的静电放电的耐受度降低。而在上述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面板中,当牺牲接地线的宽度时,由于接地线的高度大于信号传输线的高度,也即通过增加接地线的高度来弥补接地线的宽度的减小,使得接地线的宽度与接地线的高度的乘积能满足触控面板的静电放电的耐受度。因此,在触控面板边框的静电放电的耐受度可以始终维持在安全范围内,防止出现设备损坏以及操作失常等严重后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截面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线与触控电极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面板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面板首选实施例。但是,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面板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面板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面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3、图4和图5,触控面板20包括基板200、触控电极300、信号传输线400以及接地线500。基板200包括触控区210和边框区220。触控电极300设于触控区210。信号传输线400设于边框区220,且与触控电极300电连接。接地线500设于边框区220,且与信号传输线400绝缘设置。其中,在基板200至触控电极300的方向上,接地线500的高度大于信号传输线400的高度。也即,接地线500的厚度大于信号传输线400的厚度。

请参见图1及图2所示,在传统的触控面板中,接地线120的高度h与信号传输线110的高度相同。为了在边框区104的有限空间内塞入更多的信号传输线110,或者为了获得更窄边框的触控面板,一般采取的方式是牺牲接地线120的宽度w。但接地线120的宽度w减小后,接地线120的宽度w与接地线120的高度h的乘积会减小,会降低触控面板的静电放电的耐受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请参见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高度大于信号传输线400的高度的接地线500,也即通过增加接地线500的高度来弥补接地线500的宽度的减小,使得接地线120的宽度w与接地线120的高度h的乘积能满足触控面板的静电放电的耐受度。

请参见图1及图2,在传统的触控面板中,接地线120的宽度w为200μm,接地线120的高度h为17nm。请参见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接地线500的宽度w’小于200μm,接地线500的高度h’大于17nm,接地线500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3.4μm2。需要说明的是,接地线500的横截面积等于接地线的宽度w’与接地线500的高度h’的乘积。接地线500的宽度w’小于200μm,从而可以在边框区的有限空间内塞入更多的信号传输线400,或者获得更窄边框的触控面板,而接地线500的高度h’大于17nm,且接地线500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3.4μm2,可以使得接地线500具有与传统的触控面板相当或更高的静电放电的耐受度。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接地线500的宽度w’为80μm~120μm,接地线500的高度h’为28.3nm~42.5nm。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维持接地线500的静电放电耐受度,接地线500的横截面积保持定值,具体值为3.4μm2,即w*t=w'*t'=3.4μm2。为了满足图3中的窄边框设计,而又不能影响触控面板的显示以及触控功能,因此,信号传输线400的宽度w1和高度h1维持不变,将接地线500的宽度w’减小为100μm。根据公式:w*t=w'*t',可以计算出,接地线500的高度h’应适应性地修改为34nm,才能至少满足原来的静电放电耐受度。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边框区220环绕触控区210设置,接地线500为开口环结构,接地线500环绕触控区210设置。如此,接地线500可以全方位防静电。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接地线500的中部断开形成两部分,分别为第一接地线510及第二接地线520。具体地,接地线500可以为不透明的导电线,例如,铜线、银线,接地线500也可以为透明导电线,例如,ito线。在本实施例中,接地线500为铜线。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20还包括多个引脚600。边框区220包括走线区域222及绑定区域224,绑定区域224位于基板200的一端处,多个引脚600间隔设于绑定区域224。接地线5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引脚600电连接,每个信号传输线400远离触控电极300的一端与一引脚600电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地线500的两端可以延伸至绑定区域224内,信号传输线400远离触控电极300的一端也可以延伸至绑定区域224内,也即引脚600为接地线500或信号传输线400自身的一部分。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信号传输线400位于触控电极300与接地线500之间,可以有效防止触控电极300和信号传输线400受到静电放电的损坏。触控电极300的数目为多个,信号传输线400的数目与触控电极300的数目相同,且一一对应。图4及图5仅仅示意了两个触控电极300及两条信号传输线400。可以理解的是,信号传输线400的数目与触控电极300的数目不限于图示中的数目。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触控面板20的触控显示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