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于服务器机箱内的散热器导风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8130发布日期:2020-03-20 06:33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于服务器机箱内的散热器导风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风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于服务器机箱内的散热器导风罩。



背景技术:

安装于服务器机箱内的主板上的处理器因为运行时温度升高而影响其正常运行,例如gpu处理器、cpu处理器等,所以需要在处理器的上方安装散热器来帮助处理器降温。散热器包括多个层层堆叠的散热片,例如图1所示的gpu散热器,该gpu散热器1就包括多个层层堆叠的散热片101。散热片101吸收gpu处理器的高温,而流经散热片101的风流能够加速散热片101上的温度的散发,从而降低散热片101的温度,进而帮助gpu处理器降温。

例如图1所示,吹向gpu散热器1的风流分成两部分,其一,直接流入gpu散热器1的散热片101与散热片101之间,这一部分风流称为第一风流,其二,直接从gpu散热器1的旁边流过,这一部分风流称为第二风流;再者,因为散热片101是层状堆叠的,所以第一风流容易从散热片101与散热片101之间的空隙逃逸到gpu散热器1的旁边形成第三风流,第二风流和第三风流均是于gpu处理器散热无益的旁流,减少了流经gpu散热器1的散热片101的风流量,从而降低了gpu散热器1对gpu处理器的散热效果。

所以,如何减少旁流、增加流经散热器的散热片的风流量,来提高散热器对处理器的散热效果是当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安装于服务器机箱内的散热器导风罩,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旁流、增大流经散热器的散热片的风流量,从而提高散热器对处理器的散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装于服务器机箱内的散热器导风罩,包括顶板和侧板,侧板的上端与顶板连接,侧板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均与相邻两个散热器之间的间隙配合,第二侧板与散热器和服务器机箱的箱壁之间的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设有用于避开散热器的热管的避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指示吹向散热器的风流的方向的风向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端部设有操作槽,操作槽的槽底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封板、前挡板、第二封板,前挡板设于散热器的进风端,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并排设于相邻两个散热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辅助板、板体、第二辅助板,板体设于散热器靠近服务器机箱的箱壁的一侧,第一辅助板设于板体靠近散热器的一侧的上部,第二辅助板设于板体远离散热器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侧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隔离板、前板、第二隔离板,前板设于散热器的进风端,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并排设于相邻两个散热器之间,前板设有散热孔,散热孔用于插入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之间的板卡的散热,前板设有用于挡住散热孔的挡板,挡板与前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下端设有缺口,缺口用于避开服务器机箱内的主板上的元器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顶板和侧板构成的散热器导风罩,能够增大沿着吹向散热器的风流的方向的散热器旁边的流阻、减少从散热片与散热片之间流向散热器的旁边而形成的旁流,从而增大了流经散热器的散热片的风流量,从而提高了散热器对处理器的散热效果。

2、通过设置避位孔,能够避开热管的上端,从而避免顶板因被热管的上端顶起而与散热器的上端面产生缝隙,从而在顶板覆盖于散热器的上端面时,顶板与散热器的上端面更加贴合,提高本导风罩安装在散热器上的稳定性。

3、通过设置风向标识,能够帮助拆装人员分清本导风罩的进风端和本导风罩的出风端,本导风罩的进风端与散热器的进风端对应,本导风罩的出风端与散热器的出风端对应,从而使本导风罩在服务器机箱中安装更准确。

4、通过设置操作槽,能便于拆装人员在服务器机箱中拆装本导风罩,而且,操作槽的槽底为弧形,更能够适应人体手指的指肚弧度,从而在拆装人员拆装本导风罩时操作更舒适。

5、通过设置第二侧板,能够当散热器的一侧靠近服务器机箱的箱壁时,第二侧板能够增大散热器与服务器机箱的箱壁之间的流阻,减少旁流。通过将第一辅助板设于板体靠近散热器的一侧的上部,能够使第一辅助板的下端用于避开服务器机箱内的走线,使第一辅助板能够在满足走线的前提下,增大散热器与服务器机箱的箱壁之间的流阻,减少旁流。

6、通过在第三侧板的前板设置散热孔,能够在当第三侧板的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之间设有板卡,例如网卡时,便于板卡的散热。通过设置挡板,能够当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之间没有设置需要散热的板卡时,阻挡吹向第三侧板的前板的风流,减少旁流、增大流经散热器的散热片的风量,提高散热器对处理器的散热效果。

7、通过设置缺口,能够避开主板上的元器件,从而避免影响主板上的元器件的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gpu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散热片中部切断的gpu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未设有散热孔的一种安装于服务器机箱内的散热器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设有散热孔但未设有挡板的一种安装于服务器机箱内的散热器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安装于服务器机箱内的散热器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一种安装于服务器机箱内的散热器导风罩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gpu散热器,101-散热片,102-热管,103-散热器的进风端,104-散热器的出风端,

2-顶板,201-避位孔,202-风向标识,203-操作槽,

3-第一侧板,301-第一封板,302-第二封板,303-前挡板,304-后挡板,305-第一支撑板,306-第二支撑板,

4-第二侧板,401-板体,402-第一辅助板,403-第二辅助板,404-折边,

5-第三侧板,501-第一隔离板,502-第二隔离板,503-缺口,504-第一加强板,505-第二加强板,506-前板单体,507-散热孔,508-挡板,

6-第一散热器,7-第二散热器,8-第三散热器,9-第四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8所示,一种安装于服务器机箱内的散热器导风罩,包括顶板2和侧板,顶板2设于散热器的上端面,侧板设于沿着吹向散热器的风流的方向的散热器的侧面。

如图8所示,散热器的上端面是指散热器的最上方的散热片101的上端面,因为顶板2具有厚度,所以顶板2能够填充散热器的上端面与服务器机箱的箱盖的下端面之间的缝隙,从而增大了散热器的上端面与服务器机箱的箱盖的下端面之间的缝隙的流阻,使风流无法从散热器的上端面与服务器机箱的箱盖的下端面之间的缝隙流过。减少了流经散热器的风流的损失。

如图3所示,顶板2的上端面设有避位孔201,用于避开散热器的热管102,因为散热器的热管102的上端凸出于散热器的最上方的散热片101的上端面,所以散热器的上端面并不平整,设置避位孔201,能够避开热管102的上端,从而避免顶板2因被热管102的上端顶起而与散热器的上端面产生缝隙,从而在顶板2覆盖于散热器的上端面时,顶板2与散热器的上端面更加贴合,提高本导风罩安装在散热器上的稳定性。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具体是指如图1或图2所示的gpu散热器1,因为如图1或图2所示的gpu散热器1的热管102的上端的分布形状为等腰梯形,所以避位孔201的形状也为等腰梯形,如若在顶板2上对应每一个热管102的上端的位置开设一个避位孔201,则使避位孔201的加工工序增多,不如实施本实施例中的等腰梯形的避位孔201,不仅能避开热管102的上端,还使避位孔201加工方便。

如图3所示,顶板2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指示沿着吹向散热器的风流的方向的风向标识202,通过设置风向标识202,能够帮助拆装人员分清本导风罩的进风端和本导风罩的出风端,本导风罩的进风端与散热器的进风端103对应,本导风罩的出风端与散热器的出风端104对应,从而使本导风罩在服务器机箱中安装更准确。优选的,风向标识202为设在顶板2的上端面的箭头状的槽体,通过设置槽体,比起在顶板2的上端面贴标识牌来说使用寿命更长,因为如果在顶板2的上端面贴标识牌,随着时间的增长,标识牌容易脱落,而设置槽体则无此隐患,使用寿命可长至需要更换本导风罩为止。再者,箭头形状简单,便于加工,而且箭头的箭尖的指向即为本导风罩的出风端,与本导风罩的出风端背离的一端就是本导风罩的进风端,简单明了。

如图3所示,顶板1的端部还设有操作槽203,以便于拆装人员在服务器机箱中拆装本导风罩,而且,操作槽203的槽底为弧形,更能够适应人体手指的指肚弧度,从而在拆装人员拆装本导风罩时操作更舒适。

如图5或图6或图7或图8所示,侧板包括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三侧板5。

当服务器机箱内的相邻两个散热器之间的间隙较小时,具体的,这相邻两个散热器之间的间隙为10-12mm,则使用第一侧板3来填充该间隙。为了方便描述,如图8所示,这相邻两个散热器分别记为第一散热器6和第二散热器7。

如图4所示,第一侧板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封板301、前挡板303、第二封板302,第一封板301覆盖于第一散热器6靠近第二散热器7的一侧,第二封板302覆盖于第二散热器7靠近第一散热器6的一侧,前挡板303设于散热器的进风端103。这样设置,一方面,可以防止第一散热器6内的风逃逸到第一散热器6与第二散热器7之间的间隙、防止第二散热器7内的风逃逸到第一散热器6与第二散热器7之间的间隙、防止吹向散热器的风流从第一散热器6与第二散热器7之间的间隙流过,从而减少了从第一散热器6与第二散热器7流经的旁流,提高了风流在第一散热器6和第二散热器7内的汇聚效果,从而增大了流经散热器的散热片101的风量,提高了对处理器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比起直接使用有第一散热器6与第二散热器7之间的间隙厚度的板子,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第一封板301远离前挡板303的一端设有后挡板304,第一封板301和第二封板302均与后挡板304连接。通过设置后挡板304,能够与第一封板301、前挡板303、第二封板302包围形成上下两端均敞口的壳体结构,从而使第一封板301远离前挡板303的一端被后挡板304顶着来保持着覆盖第一散热器6靠近第二散热器7的一侧的状态、第二封板302远离前挡板303的一端被后挡板304顶着来保持着覆盖第二散热器7靠近第一散热器6的一侧的状态,提高了第一封板301与第二封板302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为了再进一步的提高第一封板301和第二封板302的稳定性,第一封板301和第二封板302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板305,前挡板303与后挡板304之间并列设有多个第二支撑板306,第二支撑板306与第一支撑板305连接,从而使第一封板301和第二封板302均受第二支撑板306的支撑,前挡板303和后挡板304均受第一支撑板305的支撑,使第一封板301、第二封板302、前挡板303、后挡板304保持壳体结构更稳定牢固。

如图8所示,当散热器的一侧靠近服务器机箱的箱壁时,则使用第二侧板4来填充散热器与服务器机箱的箱壁之间的间隙。

如图5或图6或图7或图8所示,第二侧板4包括板体401、第一辅助板402、第二辅助板403,板体401设于散热器靠近服务器机箱的箱壁的一侧,第一辅助板402设于板体401靠近散热器的一侧的上部,使第一辅助板402的下端用于避开服务器机箱内的走线,第一辅助板402能够在满足走线的前提下,增大散热器与服务器机箱的箱壁之间的流阻,减少旁流。优选的,第一辅助板402设置的数量越多,则散热器与服务器机箱的箱壁之间的流阻越大,越能减少旁流。第二辅助板403设于板体401远离散热器的一侧,第二辅助板403远离板体401的一侧为阶梯形,同样便于避开服务器机箱内的走线,从而使第二辅助板403也能在满足走线的前提下,增大散热器与服务器机箱的箱壁之间的流阻,减少旁流,同第一辅助板402一样,第二辅助板403设置的数量越多,散热器与服务器机箱的箱壁之间的流阻越大,越能减少旁流。靠近散热器的进风端103的第二辅助板403的上端设有折边404,以便于增强板体401的稳定性。

如图8所示,当相邻两个散热器之间的间隙较大时,在本实施例中,这相邻两个散热器之间的间隙为20-25mm,则使用第三侧板5来填充这一间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6远离第二散热器7的一侧设有第三散热器8,第二散热器7远离第一散热器6的一侧设有第四散热器9,第三散热器8与第一散热器6之间的间隙较大,第四散热器9与第二散热器7之间的间隙较大,所以这两处间隙内均有第三侧板5填充。

如图5所示,第三侧板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隔离板501、前板、第二隔离板502。

如图8所示,对于填充于第一散热器6与第三散热器8之间的第三侧板5,第一隔离板501设于设于第一散热器6靠近第三散热器8的一侧,第二隔离板502设于第三散热器8靠近第一散热器6的一侧;对于填充于第二散热器7与第四散热器9之间的第三侧板5,第一隔离板501设于第二散热器7靠近第四散热器9的一侧,第二隔离板502设于第四散热器9靠近第二散热器7的一侧;无论是填充于第一散热器6与第三散热器8之间的第三侧板5,还是填充于第二散热器7与第四散热器9之间的第三侧板5,前板均设于散热器的进风端103。

为了提高第三侧板对顶板2的支撑强度,如图5和图6所示,前板与顶板2之间设有加强板。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504和第二加强板505,第一加强板504竖直设于前板的中部,前板和顶板2均与第一加强板504连接,第一加强板504将前板分隔出两个前板单体506,第二加强板505设于前板单体506的上端,前板单体506和顶板2均与第二加强板505连接。

当第一隔离板501和第二隔离板502之间设有板卡,例如网卡时,如图6所示,前板单体506设有散热孔507,便于板卡的散热,当第一隔离板501和第二隔离板502之间没有设置需要散热的板卡时,如图7所示,前板单体506设有用于挡住散热孔507的挡板508,挡板508与前板单体506连接,阻挡吹向第三侧板5的前板503的风流,即阻挡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第二风流,也就实现了减少旁流、增大流经散热器的散热片101的风量,提高散热器对处理器的散热效果。如图6所示,前板单体506的下端设有缺口503,以便于避开主板上的元器件,从而避免影响主板上的元器件的拆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6、第二散热器7、第三散热器8、第四散热器9均为图1所示的gpu散热器1或者均为图2所示的散热片101中部切断的gpu散热器1,本导风罩均能够通过设置侧板,来增大散热器的旁边的流阻、减少从散热片101与散热片101之间流向散热器的旁边而形成的旁流,从而增大了流经散热器的散热片101的风流量,从而提高了散热器对处理器的散热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