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感应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0841发布日期:2021-01-15 11:4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感应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感应模组,属于教育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触控技术是一种通过手指接触电子设备来进行相应操作的技术,其具有简单、直观、快捷等优点,目前已在许多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手机、pda、多媒体、公共信息查询系统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装备行业中的诸多产品正在向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革新,触控显示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黑板中,然而,由于黑板的尺寸很大,因此,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感应模组,该一种触控感应模组既可以使防眩光层与触控膜、透明隔板之间紧密接触,又不会产生水波纹而影响显示效果,还可以避免透明隔板热胀冷缩与触控膜之间产生相对摩擦时刮伤透明隔板而影响显示的清晰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控感应模组,包括面板、触控膜和外框框架,所述触控膜设置于面板的一侧表面上,所述面板的四周分别与外框框架连接,还具有一透明隔板和一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设置于触控膜相背于面板的一侧,所述透明隔板位于触控膜与液晶面板之间;

所述触控膜包括基材层、若干根间隔设置的x向导电丝和若干根间隔设置的y向导电丝,所述x向导电丝和y向导电丝各自的外表面均包覆有绝缘漆层,此x向导电丝和y向导电丝交叉铺设于基材层的同一侧表面上、形成一触控感应区;

所述透明隔板的四周边缘处分别设置有一条形盖板,此条形盖板与面板之间、并位于透明隔板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块,所述条形盖板的一侧与液晶面板的边缘处抵压接触,此条形盖板的另一侧分别与设置于透明隔板同一侧的固定块固定连接;

所述透明隔板的下端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凸块部,此凸块部的下端与外框框架的下边框抵压接触,所述固定块与透明隔板之间设置有一缓冲条,此缓冲条固定连接于固定块的侧表面上;

所述透明隔板与触控膜之间具有一防眩光层,此防眩光层的防眩光面与触控膜接触连接,所述防眩光层的另一表面与透明隔板粘贴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x向导电丝、y向导电丝各自相背于基材层的一侧均覆有一光学胶黏层。

2.上述方案中,所述条形盖板与液晶面板之间具有一柔性垫层。

3.上述方案中,所述防眩光层进一步包括基材和涂覆于基材一表面的防眩光涂层。

4.上述方案中,所述基材相背于防眩光涂层的表面涂布有一胶层。

5.上述方案中,所述缓冲条为泡棉缓冲条或者硅胶缓冲条。

6.上述方案中,所述缓冲条与固定块通过粘接固定。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触控感应模组,其将液晶面板从传统的液晶显示器中剥离出来,并通过盖板将液晶面板与面板、触控膜装配为独立的模组,配合背光模组,即可实现显示和触控操作,简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成本,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将液晶面板与透明隔板装配为一整体,既可以防止也将面板对触控膜的干扰,又可以减小长时间使用后液晶面板的变形,从而始终保证显示的清晰度和触控的精度,提升用户体验,还便于对液晶面板进行维修与更换,且不会对触控膜等其他部件产生不良影响,降低维修维护的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一种触控感应模组,其触控膜可以在大尺寸的触控感应模组上实现精确灵敏地触控操作,提高了触控性能和用户体验,且触控膜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弯曲性能;其在x向导电丝、y向导电丝外侧包裹绝缘层,x向导电丝与y向导电丝之间的距离仅约绝缘层厚度,既避免了导电丝交叉处产生短路,又进一步提高了交叉点触控灵敏性,提高了触控感应性能,改善了信号质量;同时,将x向导电丝、y向导电丝设置在基材层同一侧,方便工艺加工,有利于降低成本。

3、本实用新型一种触控感应模组,其固定块与透明隔板之间设置有一缓冲条,此缓冲条固定连接与固定块的侧表面上,缓冲条的设置,既可以保护透明隔板、避免其与固定块之间的硬接触,又可以为透明隔板的热胀冷缩变形提供适应空间,使透明隔板在热胀冷缩过程中不受外力挤压,进而保证透明隔板物化性质的稳定性、延长透明隔板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整体显示单元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一种触控感应模组,其透明隔板与触控膜之间具有一防眩光层,此防眩光层的防眩光面与触控膜接触连接,所述防眩光层的另一表面与透明隔板粘贴连接,防眩光层的设置,既可以使防眩光层与触控膜、透明隔板之间紧密接触,又不会产生水波纹而影响显示效果,还可以避免透明隔板热胀冷缩与触控膜之间产生相对摩擦时刮伤透明隔板而影响显示的清晰度;进一步的,可以减薄触控感应模组的厚度、缩小人眼与液晶面板之间的距离,使触控感应模组长期具备良好的显示效果,显示的画面逼真、色彩丰富,用户体验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触控感应模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触控感应模组中防眩光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触控感应模组中触控膜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触控感应模组中触控膜结构示意图二。

以上附图中:1、面板;2、触控膜;21、基材层;22、x向导电丝;23、y向导电丝;24、绝缘漆层;25、触控感应区;26、光学胶黏层;27、感应信号采集控制电路;3、透明隔板;4、液晶面板;5、外框框架;6、条形盖板;7、固定块;8、螺丝;9、柔性垫层;10、缓冲条;13、防眩光层;131、基材;132、防眩光涂层;133、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一种触控感应模组,包括面板1、触控膜2和外框框架5,所述触控膜2设置于面板1的一侧表面上,所述面板1的四周分别与外框框架5连接,还具有一透明隔板3和一液晶面板4,所述液晶面板4设置于触控膜2相背于面板1的一侧,所述透明隔板3位于触控膜2与液晶面板4之间;

所述触控膜2包括基材层21、若干根间隔设置的x向导电丝22和若干根间隔设置的y向导电丝23,所述x向导电丝22和y向导电丝23各自的外表面均包覆有绝缘漆层24,此x向导电丝22和y向导电丝23交叉铺设于基材层21的同一侧表面上、形成一触控感应区25;

所述透明隔板3的四周边缘处分别设置有一条形盖板6,此条形盖板6与面板1之间、并位于透明隔板3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块7,所述条形盖板6的一侧与液晶面板4的边缘处抵压接触,此条形盖板6的另一侧分别与设置于透明隔板3同一侧的固定块7固定连接;

所述透明隔板3的下端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凸块部31,此凸块部31的下端与外框框架5的下边框抵压接触,所述固定块7与透明隔板3之间设置有一缓冲条10,此缓冲条10固定连接于固定块7的侧表面上;

所述透明隔板3与触控膜2之间具有一防眩光层13,此防眩光层13的防眩光面与触控膜2接触连接,所述防眩光层13的另一表面与透明隔板3粘贴连接。

上述x向导电丝22、y向导电丝23各自相背于基材层21的一侧均覆有一光学胶黏层26;上述触控膜2与一感应信号采集控制电路27电连接,此感应信号采集控制电路27用于对触控感应区25输入激励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获得对触控膜2操作的位置信息;上述缓冲条10为泡棉缓冲条。

实施例2:一种触控感应模组,包括面板1、触控膜2和外框框架5,所述触控膜2设置于面板1的一侧表面上,所述面板1的四周分别与外框框架5连接,还具有一透明隔板3和一液晶面板4,所述液晶面板4设置于触控膜2相背于面板1的一侧,所述透明隔板3位于触控膜2与液晶面板4之间;

所述触控膜2包括基材层21、若干根间隔设置的x向导电丝22和若干根间隔设置的y向导电丝23,所述x向导电丝22和y向导电丝23各自的外表面均包覆有绝缘漆层24,此x向导电丝22和y向导电丝23交叉铺设于基材层21的同一侧表面上、形成一触控感应区25;

所述透明隔板3的四周边缘处分别设置有一条形盖板6,此条形盖板6与面板1之间、并位于透明隔板3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块7,所述条形盖板6的一侧与液晶面板4的边缘处抵压接触,此条形盖板6的另一侧分别与设置于透明隔板3同一侧的固定块7固定连接;

所述透明隔板3的下端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凸块部31,此凸块部31的下端与外框框架5的下边框抵压接触,所述固定块7与透明隔板3之间设置有一缓冲条10,此缓冲条10固定连接于固定块7的侧表面上;

所述透明隔板3与触控膜2之间具有一防眩光层13,此防眩光层13的防眩光面与触控膜2接触连接,所述防眩光层13的另一表面与透明隔板3粘贴连接。

上述条形盖板6与液晶面板4之间具有一柔性垫层9;上述防眩光层13进一步包括基材131和涂覆于基材131一表面的防眩光涂层132;上述基材131相背于防眩光涂层132的表面涂布有一胶层133;上述缓冲条10为硅胶缓冲条;上述缓冲条10与固定块7通过粘接固定。

采用上述一种触控感应模组时,其将液晶面板从传统的液晶显示器中剥离出来,并通过盖板将液晶面板与面板、触控膜装配为独立的模组,配合背光模组,即可实现显示和触控操作,简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成本,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将液晶面板与透明隔板装配为一整体,既可以防止也将面板对触控膜的干扰,又可以减小长时间使用后液晶面板的变形,从而始终保证显示的清晰度和触控的精度,提升用户体验,还便于对液晶面板进行维修与更换,且不会对触控膜等其他部件产生不良影响,降低维修维护的成本;

另外,其触控膜可以在大尺寸的触控感应模组上实现精确灵敏地触控操作,提高了触控性能和用户体验,且触控膜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弯曲性能;其在x向导电丝、y向导电丝外侧包裹绝缘层,x向导电丝与y向导电丝之间的距离仅约绝缘层厚度,既避免了导电丝交叉处产生短路,又进一步提高了交叉点触控灵敏性,提高了触控感应性能,改善了信号质量;同时,将x向导电丝、y向导电丝设置在基材层同一侧,方便工艺加工,有利于降低成本;

另外,其防眩光层的设置,既可以使防眩光层与触控膜、透明隔板之间紧密接触,又不会产生水波纹而影响显示效果,还可以避免透明隔板热胀冷缩与触控膜之间产生相对摩擦时刮伤透明隔板而影响显示的清晰度,从而可以减薄设备的厚度、缩小人眼与液晶面板之间的距离,使设备长期具备良好的显示效果,显示的画面逼真、色彩丰富,用户体验好;

另外,其缓冲条的设置,既可以保护透明隔板、避免其与固定块之间的硬接触,又可以为透明隔板的热胀冷缩变形提供适应空间,使透明隔板在热胀冷缩过程中不受外力挤压,进而保证透明隔板物化性质的稳定性、延长透明隔板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整体显示单元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