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0010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控屏(Touch Panel,简称TP)的诞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如今,内嵌电容式触控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显示领域。
[0003]其中,内嵌电容式触控技术又可分为内嵌自感电容式触控技术和内嵌互感电容式触控技术。相比内嵌互感电容式触控,内嵌自感电容式触控具有高信噪比、低成本的优点。
[0004]对于内嵌自感电容式触控来说,触控电极需要达到一定的驱动频率才可以有基本的触控性能。而驱动频率的高低与触控电极相连的触控电极连线的信号延迟有密切关系。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可降低信号延迟,提升触控性能。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方面,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透明电极以及触控电极连线;所述透明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所述子电极与所述触控电极连线相连;所述触控电极连线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且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重叠。
[0008]优选的,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和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的像素电极;在显示阶段,所述子电极还用作公共电极。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同层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同层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线均包括:走线部分和与所述走线部分连接的凸出部分;所述子电极通过与所述凸出部分对应的过孔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线电连接。
[0011]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
[0012]再一方面,提供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第一触控电极连线;所述对盒基板包括:设置在第二衬底基板上的透明电极以及第二触控电极连线;所述透明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所述子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线相连;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线--对应且通过导电胶电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线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投影重叠。
[0013]优选的,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和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的像素电极;在显示阶段,所述子电极还用作公共电极。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同层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同层设置。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线包括:走线部分和与所述走线部分连接的凸出部分;所述子电极通过与所述凸出部分对应的过孔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线电连接。
[0016]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透明电极以及触控电极连线;所述透明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所述子电极与所述触控电极连线相连;所述触控电极连线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且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重叠。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或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同一次构图工艺形成。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线均包括:走线部分和与所述走线部分连接的凸出部分;所述子电极通过与所述凸出部分对应的过孔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线电连接。
[0019]本发明实施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通过并行设计的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可以减少二者构成的触控电极连线的电阻,从而可以降低信号延迟,进而可以提升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性能。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俯视示意图一;
[002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俯视示意图二 ;
[00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2中AA’向剖视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8]附图标记:
[0029]01-阵列基板;02_对盒基板;03_液晶层;10_透明电极;101_子电极;1011_狭缝;20_触控电极连线;201_第一触控电极连线;2011_走线部分;2012_凸出部分;202_第二触控电极连线;30_薄膜晶体管;40_像素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01,如图1和图2所示,该阵列基板01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透明电极10以及触控电极连线20 ;所述透明电极10包括多个子电极101,所述子电极101与所述触控电极连线20相连;所述触控电极连线20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触控电极连线201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202,且第一触控电极连线201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202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重叠。
[003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阵列基板01由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构成,而每个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三个子像素单元,其中,如图2所示,每个子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30,薄膜晶体管30包括栅极、栅绝缘层、有源层、源极和漏极,还包括与漏极电连接的像素电极40。
[0033]其中,当所述阵列基板01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时,只有每个子像素单元中的像素电极40所在的区域是可以透光的,即所述像素电极40所在的区域为透光区,在此基础上,由于第一触控电极连线201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202 —般都为金属材料,为了提高开口率,本发明实施例优选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201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202位于非透光区。
[0034]第二,所述子电极101和所述触控电极连线20 对应,即,一个子电极101与由一根第一触控电极连线201和一根第二触控电极连线202构成的触控电极连线20 对应。其中,所述子电极10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优选正方形,其如图2所示可对应多个像素单元。
[0035]其中,当所述阵列基板01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时,根据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尺寸不同,所述子电极101的尺寸也不尽相同,在此不做限定。对于6寸以下的触控显示面板,方形子电极101的边长可以为3.5-5mm之间。
[0036]第三,第一触控电极连线201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202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可以是部分重叠也可以是全部重叠,在此不做限定。
[0037]此外,与一个子电极101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连线20中的第一触控电极连线201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202可以直接电连接,也可通过该子电极101电连接。即:可以是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201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202通过过孔电连接,所述子电极101通过过孔与靠近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201或第二触控电极连线202电连接。也可以是所述子电极101分别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201或第二触控电极连线202电连接。
[0038]第四,不对所述基板进行限定,其可以是没有形成任何膜层的衬底基板,也可以是形成有例如缓冲层的基板。
[003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01,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透明电极10以及触控电极连线20 ;所述透明电极10包括多个子电极101,所述子电极101与所述触控电极连线20相连;所述触控电极连线20包括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