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基板、显示装置、输入装置及电极基板的制造方法_6

文档序号:9326532阅读:来源:国知局
,以下,参照图37,主要说明与在实施方式一中使用图9以及图10说明过的部分不同的部分。
[0326]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器件10具有像素基板2、对置基板3、以及液晶层6。对置基板3配置成像素基板2的作为主面的上表面与对置基板3的作为主面的下表面相对。液晶层6设置于像素基板2与对置基板3之间。
[0327]在本实施方式二中,像素基板2具有公共电极COMLl。公共电极COMLl作为液晶显示器件20(参照图1)的驱动电极而动作,但不作为触摸检测器件30(参照图1)的驱动电极而动作。因此,与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作为公共电极C0ML1,可以不设有多个公共电极,例如可以设有实施方式一的公共电极COML结合而一体化了的一个公共电极。
[0328]本实施方式二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基板2以及液晶层6中的除公共电极COMLl以外的部分与实施方式一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基板2以及液晶层6的各部分同样,故省略它们的说明。另外,有关本实施方式二的显示装置的对应于多个像素的电路图,除了设置了公共电极COMLl来代替公共电极COML这一点以外,均与图10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一的显示装置的对应于多个像素的电路图同样。因此,省略本实施方式二的显示装置中与在实施方式一中使用图10所说明过的部分同样的部分的说明。
[0329]在本实施方式二中,对置基板3具有第二基板31、彩色滤光片32、驱动电极DRVL、绝缘膜35、检测电极TDL以及保护膜33。第二基板31具有作为主面的上表面以及作为与上表面相反一侧的主面的下表面。彩色滤光片32形成于第二基板31的作为一个主面的下表面。驱动电极DRVL是触摸检测器件30的驱动电极,其形成于第二基板31的作为另一个主面的上表面。绝缘膜35以覆盖驱动电极DRVL的方式形成于第二基板31的上表面上。检测电极TDL是触摸检测器件30的检测电极,其形成于绝缘膜35上。S卩,检测电极TDL经由(隔着)驱动电极DRVL以及绝缘膜35而被形成于第二基板31的作为另一个主面的上表面上。保护膜33以覆盖检测电极TDL的方式形成于绝缘膜35上。
[0330]关于本实施方式二中的检测电极TDL以及凹凸图案UEl (参照图12),除了检测电极TDL以及凹凸图案UEl被形成于绝缘膜35上这一点以外,可以均与实施方式一中的检测电极TDL以及凹凸图案UEl同样。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二中的保护膜33,除了保护膜33被形成于绝缘膜35上这一点以外,均可以与实施方式一中的保护膜33同样。
[0331]在本实施方式二中,公共电极COMLl作为液晶显示器件20的驱动电极而动作,但不作为触摸检测器件30的驱动电极而动作。驱动电极DRVL作为触摸检测器件30的驱动电极而动作,但不作为液晶显示器件20的驱动电极而动作。因此,能够独立地并行地进行基于公共电极COMLl的显示动作和基于驱动电极DRVL的触摸检测动作。
[0332]需要说明的是,凹凸图案也可以形成于驱动电极DRVL的电极端子中的、驱动电极DRVL的主体部一侧的部分的表面。或者,凹凸图案也可以形成在位于驱动电极DRVL的电极端子中的、驱动电极DRVL的主体部一侧的部分的周边的部分的第二基板31上。此时,作为保护膜的绝缘膜35的端部位于凹凸图案上。这样,通过设置凹凸图案,从而能在形成绝缘膜35时高精度地调整绝缘膜35的端部的位置。
[0333]<本实施方式的主要特征与效果>
[0334]在本实施方式二中,也与实施方式一同样地,电极基板ES具有凹凸图案UEl。凹凸图案UEl形成于检测电极TDL中的形成于区域AR2的部分PR2的表面、或者在区域AR2中的位于检测电极TDL周边的部分处形成于第二基板31上。S卩,凹凸图案UEl在区域AR2中形成于检测电极TDL或第二基板31上。另外,在区域ARl以及AR2中以覆盖检测电极TDL的方式形成的保护膜33的区域AR3 —侧的端部EPl位于凹凸图案UEl上。
[0335]由此,在以覆盖检测电极TDL的方式形成保护膜33时,能够高精度地调整保护膜33的端部EPl的位置,能够防止或抑制检测电极TDL与电极端子ET2之间的连接电阻在多个检测电极TDL之间发生变动等,可获得与实施方式一同样的效果。于是,与实施方式一同样地,能够使具备这种电极基板的显示装置的性能提高。
[0336]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二中,各自分开地形成显示装置的公共电极COMLl和输入装置的驱动电极DRVL。由此,无需划分通过公共电极COMLl进行显示动作的显示期间与通过驱动电极DRVL进行触摸检测动作的触摸检测期间,因此,能够在表观上使触摸检测的检测速度提尚等,能够使触摸检测的检测性能提尚。
[0337]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一以及实施方式二中,对将具备作为输入装置的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应用于in-cell类型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能够将具备作为输入装置的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应用于on-cell (外嵌)类型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所谓的on-cell类型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是指,触摸面板中包括的驱动电极以及检测电极均未内置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
[0338]〈输入装置〉
[0339]图38是示出作为实施方式二的第一变形例的输入装置的截面图。在图38所示的例子中,输入装置具有与图37中示出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器件中的第二基板31以及位于第二基板31上方的部分大致同样的构成。
[0340]如图38所示,作为实施方式二的第一变形例的输入装置具有第二基板31、驱动电极DRVL、绝缘膜35、检测电极TDL以及保护膜33。另外,在图38中,设有由覆盖玻璃(CoverGlass)构成的第三基板34a来代替图37中示出的偏光板34。另外,在图38中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检测电极TDL例如与图1中示出的触摸检测部40连接。因此,作为实施方式二的第一变形例的输入装置具有第二基板31、驱动电极DRVL、检测电极TDL、例如图1中示出的触摸检测部40这样的检测电路、保护膜33以及第三基板34a。
[0341]在这种输入装置中,在以覆盖检测电极TDL的方式形成保护膜33时,也能够高精度地调整保护膜33的端部EPl的位置,因此具有与实施方式二的显示装置所具有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0342]<自电容式(自己容量方式)触摸检测功能>
[0343]在实施方式一、实施方式二以及实施方式二的第一变形例中,以应用设有作为驱动电极而动作的公共电极以及检测电极的互电容式触摸面板作为触摸面板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触摸面板,也可以应用只设有检测电极的自电容式触摸面板。
[0344]图39以及图40是表示自电容式中的检测电极的电连接状态的说明图。
[0345]在自电容式下的触摸面板中,如图39所示,当具有静电电容Cx的检测电极TDL从具有静电电容Crl的检测电路SCl断开而与电源Vdd电连接时,电荷量Ql被蓄积在具有静电电容Cx的检测电极TDL中。接着,如图40所示,当具有静电电容Cx的检测电极TDL从电源Vdd断开而与具有静电电容Crl的检测电路SCl电连接时,检测流出至检测电路SCl的电荷量Q2。
[0346]在此,在手指接触或接近了检测电极TDL的情况下,由于手指的电容,检测电极TDL的静电电容Cx会发生变化,在检测电极TDL连接于了检测电路SCl时,流出至检测电路SCl的电荷量Q2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检测电路SCl测定流出的电荷量Q2来检测检测电极TDL的静电电容Cx的变化,从而能够判定手指是否接触或接近了检测电极TDL。
[0347]在使用图38所说明的输入装置为具备自电容式触摸检测功能的输入装置时,设置检测电极TDL来代替驱动电极DRVL。如果将这种具备自电容式触摸检测功能的输入装置作为实施方式二的第二变形例的输入装置的话,实施方式二的第二变形例的输入装置具有第二基板31、检测电极TDL、例如图1中示出的触摸检测部40这样的检测电路、保护膜33以及第三基板34a。并且,在实施方式二的第二变形例的输入装置中,也可以具有分别在X轴方向(参照图7)上延伸且在Y轴方向(参照图7)上空开间隔而排列的多个检测电极TDL以及分别在Y轴方向上延伸且在X轴方向上空开间隔而排列的多个检测电极TDL。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检测在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检测电极TDL的静电电容Cx的变化,从而能够二维地检测输入装置。
[0348]在这种输入装置中,在以覆盖检测电极TDL的方式形成保护膜33时,也能够高精度地调整保护膜33的端部EPl的位置,因此具有与实施方式二的显示装置所具有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0349](实施方式三)
[0350]接下来,参照图41?图47,对作为在实施方式一以及实施方式二中说明过的显示装置的应用例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实施方式一以及实施方式二的各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HUD(Head Up Display:平视显示器)或导航装置这样的车载用装置、电视装置、数码照相机、笔记本型个人电脑、便携式电话等便携式终端装置或者摄像机等所有领域的电子设备。换言之,实施方式一及实施方式二的各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将从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或内部生成的视频信号作为图像或视频进行显示的所有领域的电子设备。
[0351]<电视装置>
[0352]图41是表示作为实施方式三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电视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该电视装置例如具有包括前面板511以及滤光玻璃512的影像显示画面部513。并且,影像显示画面部513由在实施方式一以及实施方式二中说明过的、in-cell类型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或on-cell类型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构成。
[0353]〈数码照相机〉
[0354]图42是表示作为实施方式三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数码照相机的外观的立体图。该数码照相机例如具有:显示部522、菜单开关523以及快门按钮524。并且,显示部522由在实施方式一以及实施方式二中说明过的、in-cell类型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或on-cell类型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构成。
[0355]<笔记本型个人电脑>
[0356]图43是表示作为实施方式三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的外观的立体图。该笔记本型个人电脑例如具有:主体531、用于字符等的输入操作的键盘532以及显示图像的显示部533。并且,显示部533由在实施方式一以及实施方式二中说明过的、in-cell类型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或on-cell类型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构成。
[0357]<摄像机>
[0358]图44是表不作为实施方式三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摄像机的外观的立体图。该摄像机例如具有:主体部541、设置于该主体部541的前表面的被摄物体拍摄用的透镜542、拍摄时的开始/停止开关543以及显示部544。并且,显示部544由在实施方式一以及实施方式二中说明过的、in-cell类型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或on-cell类型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构成。
[0359]<便携式电话>
[0360]图45以及图46是表不作为实施方式三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便携式电话的外观的主视图。图46中示出图45所示的便携式电话被折叠后的状态。该便携式电话例如通过连结部(铰链部)553连结上侧壳体551和下侧壳体552,并具有显示器554、副显示器555、闪光灯(picture light) 556以及照相机557。并且,显示器554或副显示器555由实施方式一以及实施方式二的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等构成。
[0361]<智能手机>
[0362]图47是表示作为实施方式三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智能手机的外观的主视图。该智能手机例如具有框体561以及触摸屏562。触摸屏562例如由作为输入装置的触摸面板以及作为显示部的液晶面板构成,并且由在实施方式一以及实施方式二中说明过的、in-cell类型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或on-cell类型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形成。
[0363]触摸屏562的触摸面板例如为设置于使用图1所说明的显示装置I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器件10的触摸检测器件30。当用户用手指或触屏笔对触摸面板进行了触摸操作、拖拽操作等手势操作(々,工又千V—操作)时,触摸屏562的触摸面板检测对应于该手势操作的位置的坐标并将其输出至未图示的控制部。
[0364]触摸屏562的液晶面板例如为设置于使用图1所说明的显示装置I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器件10的液晶显示器件20。另外,由显示装置I构成的触摸屏562的液晶面板例如具有使用图1所说明过的显示装置I的驱动电极驱动器14。驱动电极驱动器14例如通过分别以一定的定时(timing)向设置于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子像素SPix(参照图10)各自的内部的像素电极22(参照图9)施加作为图像信号的电压而使显示执行。
[0365]<本实施方式的主要特征与效果>
[0366]在本实施方式三中,可使用实施方式一以及实施方式二的各显示装置作为上述各种电子设备所具备的显示装置。由此,在上述各种电子设备所具备的显示装置中,可以获得在以覆盖检测电极TDL的方式形成保护膜33时能够高精度地调整保护膜33的端部EPl的位置等与在实施方式一以及实施方式二中说明过的各自的效果同样的效果。因此,能够使上述各种电子设备的性能提高、或者能够削减上述各种电子设备的制造工序数。
[0367]以上,虽然基于其实施方式而具体地说明了由本发明人所作出的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这一点自不待言。
[0368]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公开例而例示了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但是,作为其它应用例,还可以列举出:有机EL显示装置、其它自发光型显示装置、或者具有电泳元件等的电子纸型显示装置等所有的平板型显示装置。另外,毋庸讳言,能够从中小型到大型无特别限制地进行应用。
[0369]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本发明的思想范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以及修正例,应该理解,那些变更例以及修正例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0370]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上述各实施方式适当进行构成成分的追加、删除或设计变更而得的方式;或者,进行工序的追加、省略或条件变更而得的方式只要包含本发明的宗旨,均被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0371]工业适用性
[0372]本发明有效应用于电极基板、显示装置、输入装置以及电极基板的制造方法。
【主权项】
1.一种电极基板,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基板; 第一电极,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主面的第一区域经过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主面的第二区域直至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主面的第三区域地连续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 凹凸图案,在所述第二区域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一基板;以及 保护膜,在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以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式而形成, 所述保护膜的所述第三区域侧的端部位于所述凹凸图案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在俯视观察中沿第一方向依次配置, 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图案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上表面的凹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图案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分离地形成在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周边的部分的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凸部, 所述保护膜的所述第三区域侧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中的形成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图案包括从所述第一电极的侧面突出形成的突出部, 所述保护膜的所述第三区域侧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中的形成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图案包括深入所述第一电极的侧面而形成的深入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各向异性导电膜,在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以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式而形成;以及 布线基板,配置于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上, 所述布线基板包括形成于所述布线基板的第二主面的第二电极, 所述第二电极配置成隔着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与所述第一电极中的形成于所述第三区域的部分相对, 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而被电连接, 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的所述第一区域侧的端部位于所述保护膜上。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中的形成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一电极中的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更大。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图案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多个凸部, 所述多个凸部分别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图案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多个凹部, 所述多个凹部分别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图案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凸部, 所述凸部在俯视观察中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凸部包括在俯视观察中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的第一侧面部, 所述第一侧面部的上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比所述第一侧面部的下端部更位于所述第一侧。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图案是调整所述保护膜的所述第三区域侧的端部的位置的位置调整图案。13.—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基板; 与所述电极基板相对的对置基板;以及 设置于所述对置基板与所述电极基板之间的显示控制部。14.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基板, 所述电极基板具有多个所述第一电极, 所述输入装置还具备根据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各自的静电电容检测输入位置的检测部。15.—种电极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a)准备第一基板的工序; (b)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主面的第一区域经过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主面的第二区域直至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主面的第三区域地连续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的工序; (c)在所述第二区域将凹凸图案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一基板的工序;以及 (d)在所述(c)的工序之后,在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以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式形成保护膜的工序, 在所述(d)的工序中形成的所述保护膜的所述第三区域侧的端部位于所述凹凸图案上。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极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d)的工序中,通过涂布溶液的印刷方式,在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以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式涂布涂布液,由此形成所述保护膜。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极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d)的工序包括: (dl)工序,通过所述涂布溶液的印刷方式,在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以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式涂布所述涂布液;以及 (d2)工序,通过使涂布的所述涂布液固化而形成所述保护膜, 在所述(dl)工序中,将所述涂布液涂布成涂布后的所述涂布液的所述第三区域侧的端部位于所述凹凸图案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以覆盖电极的方式形成保护膜时高精度调整保护膜端部位置的电极基板、显示装置、输入装置及电极基板的制造方法。电极基板(ES)具有:第二基板(31);及检测电极(TDL),从第二基板(31)的上表面的区域(AR1)经过第二基板(31)的上表面的区域(AR2)直至第二基板(31)的上表面的区域(AR3)地连续形成在第二基板(31)上。电极基板(ES)还具有:凹凸图案(UE1),在区域(AR2)处形成于检测电极(TDL)或第二基板(31);及保护膜(33),在区域(AR1)及区域(AR2)处以覆盖检测电极(TDL)的方式形成。保护膜(33)的区域(AR3)侧的端部位于凹凸图案(UE1)上。
【IPC分类】G02F1/1333, G06F3/044
【公开号】CN105045442
【申请号】CN201510176001
【发明人】石崎刚司, 园田大介, 石垣利昌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4日
【公告号】US20150293630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