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5582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配件,具体是一种可调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随着碰瓷和交通事故的增多,行车记录仪成了必不可少的车载配件,以前的行车记录仪一般安装在挡风玻璃上,不仅易掉落,而且影响车体美观,现今大都采用后视镜行车记录仪,性价比更高,且车内布局更好,然而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存在一些问题,因其显示屏内置在后视镜内,而为了保证显示效果,一般后视镜面采用曲面镜,这样,不仅曲面镜面的后视镜使得很多习惯了平面镜面的司机需重新培养后视习惯,显示屏也占用了约一半的后视镜位置,影响了后视效果;此外,很多司机在日常驾驶中或将车借人使用时,会调整后视镜的镜面朝向,而安装在后视镜背面的摄像头因无法调整只能跟随转动,鉴于此大多摄像头采用近180°的广角镜头,但是在调整过大的情况下,仍会使记录影像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效果好,摄像头方位可调,不影响后视效果,显示屏可收纳的可调行车记录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行车记录仪,包括壳体、显示屏、处理器和摄像头,所述处理器设于壳体内,所述壳体正面设有后视镜,壳体上端连接有两个缓冲板,缓冲板上端分别伸入两个缓冲腔内,缓冲板位于缓冲腔内部分穿设有若干滑条,滑条两端均固定连接在缓冲腔内,滑条上缓冲板两侧均设有缓冲弹簧,缓冲腔下端还开有供缓冲板移动的滑动口,缓冲腔上端均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壳体内右侧设有滑槽,所述显示屏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壳体右端开有供显示屏通过的开口,显示屏右端连接有拉板,显示屏左端与处理器通过信号排线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排线缠绕在扭簧伸缩装置上,扭簧伸缩装置固定连接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内左部固定连接有万向槽,万向槽内设有万向球,所述摄像头固定连接在万向球上端,摄像头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摄像头从壳体背面伸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视镜采用平面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上还设有TF卡槽,所述TF卡槽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摄像头与壳体背面接触部分为弧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震效果好,减轻日常行驶和碰撞中记录仪受到的冲击力,提升使用寿命;显示屏可收纳或抽出壳体,为单独部件,不占用后视镜观察范围,且后视镜可采用平面镜,不影响驾驶人员的视觉习惯,提升后视效果;摄像头可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转动,在调整后视镜的情况下可相应调整摄像头朝向,保证拍摄效果,避免因拍摄角度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调行车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可调行车记录仪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可调行车记录仪的主视图。

图4为一种可调行车记录仪中缓冲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可调行车记录仪,包括壳体1、显示屏2、处理器3和摄像头4,所述处理器3设于壳体1内,所述壳体1正面设有后视镜5,后视镜5采用平面镜,顺应老司机的视觉习惯,无需重新习惯曲面镜面;壳体1上端连接有两个缓冲板6,缓冲板6上端分别伸入两个缓冲腔7内,缓冲板6位于缓冲腔7内部分穿设有若干滑条8,滑条8两端均固定连接在缓冲腔7内,滑条8上缓冲板6两侧均设有缓冲弹簧9,缓冲腔7下端还开有供缓冲板6移动的滑动口10,缓冲腔7上端均连接有固定装置11,在汽车急停急刹或受到撞击时,冲击力被缓冲弹簧9吸收,减轻壳体1内器件受到的冲击力,延长使用寿命;所述壳体1内右侧设有滑槽12,所述显示屏2滑动连接在滑槽12内,壳体1右端开有供显示屏2通过的开口,显示屏2可通过开口在壳体1内滑进滑出,显示屏2右端连接有方便拉拽的拉板13,显示屏2左端与处理器3通过信号排线14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排线14缠绕在仿伸缩插排结构的扭簧伸缩装置15上,扭簧伸缩装置15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当显示屏2拉出时,带动信号排线14从扭簧伸缩装置15内拉出,当显示屏2收回时,扭簧伸缩装置15将信号排线14重新收入内部,避免线路杂乱影响显示屏2的移动效果;所述壳体1内左部固定连接有万向槽16,万向槽16内设有万向球17,所述摄像头4固定连接在万向球17上端,摄像头4与处理器3电性连接,摄像头4从壳体1背面伸出,摄像头4与壳体1背面接触部分为弧面结构,摄像头4可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转动,以便在壳体1方向调整时确保摄像头4的拍摄角度,摄像头4的弧面结构可避免摄像头4在调整时与壳体1之间产生空隙,使灰尘进入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TF卡槽,所述TF卡槽与处理器3电性连接,进行拍摄影像资料的储存。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