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397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物品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品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共享”理念的不断普及,不仅出现了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自行车、共享汽车,共享移动电源、共享篮球等也逐渐进入大众的生活。共享电动自行车电量用完需要及时充电,现有的做法是用户将共享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指定地点,运营人员人工替换电池,这种做法耗费人力物力,也给用户出行带来不便。此外,用户在外逛街购物过程中,如果没有自带移动电源,可以通过移动电源自助租赁设备租赁移动电源使用,在使用完毕后再自助进行归还,因此,设计具有自助回收功能的回收装置以便于用户及时归还移动电源对于推广共享电动自行车、共享移动电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品回收装置,以解决物品的自助回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物品回收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物品回收装置,包括:

收物单元,包括一收物通道,该收物通道包括一适于物品投入的入口、一适于物品滑出的出口,以及位于所述入口和出口之间倾斜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与入口的相连端高于该滑轨与出口的相连端;

储物仓,所述储物仓的顶部设有一与所述出口相通以适于物品进入该储物仓内的进物口;所述储物仓内纵向设有一适于引导物品下滑的分流引导架,通过该物品分流引导架所述储物仓被分为两个储物腔;以及

识别单元,包括位于所述收物通道内的与一控制模块相连的适于采集物品表面配置的身份信息模块的感应组件,以及一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适于隔断所述收物通道的挡止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引导架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即该分流引导架包括基部和分别位于基部两侧倾斜设置的左、右翼部;

所述基部位于储物仓的进物口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物品回收装置还包括一设于所述储物仓底部的适于使储物仓横向摆动的平衡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储物仓底部的轴套、设于所述轴套中的平衡轴,以及架设于所述平衡轴两端底部的平衡轴支架;所述轴套适于绕着平衡轴转动;

所述平衡轴支架具有适于卡固平衡轴的卡槽。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物品表面配置的身份信息模块采用二维码,以及对应的所述感应组件采用设于滑轨上方的适于读取二维码信息的二维码读取器。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物品表面配置的身份信息模块采用感应芯片M1卡,以及对应的所述感应组件采用设于滑轨上方的适于读取感应芯片M1卡的信息的读卡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挡止组件包括装配于所述收物通道顶部的壳体、穿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伸缩型电磁铁,以及滑动地设于壳体后侧壁上挡块;所述挡块底部连接有一适于凸出于壳体的底端的挡板,该挡板适于插入所述收物通道中;以及

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上沿着壳体高度方向开设有一滑槽,所述挡块与伸缩型电磁铁之间设有一适于沿着滑槽滑动的滑杆。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型电磁铁包括壳体组件和活动穿设于该壳体组件内的风嘴组件;

所述风嘴组件包括铁棒及不锈钢棒,所述铁棒的一端由所述壳体组件的一端伸出;

所述铁棒的伸出端上设有弹性组件,所述不锈钢棒的一端由所述壳体组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铁棒的另一端与所述不锈钢棒的另一端固定;所述滑杆设于铁棒的伸出端上;以及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线架、铁风嘴、线圈及胶带;

所述线架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线架内具有中空孔,所述铁风嘴固定于所述中空孔的一端且伸出所述壳体外;

所述风嘴组件穿设于所述中空孔内,所述不锈钢棒的一端由所述铁风嘴中伸出,所述铁棒的另一端由所述中空孔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线圈缠绕于所述线架外,所述胶带缠绕于所述线圈外。

进一步的,所述物品回收装置还包括一设于收物通道内腔顶部的与控制模块相连的照明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与一报警模块相连,适于当进入收物通道内的移动电源以外的物品时,所述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以提示用户取出置入收物通道内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物品回收装置通过设置的收物单元和识别单元,当用户归还物品时,由识别单元采集物品的基本信息,当控制模块判断物品信息符合储物仓收容的物品的范围时,控制模块控制识别单元的挡止组件的打开实现收物通道的畅通,以使物品可以沿着倾斜设置的滑轨进入储物仓内。

又通过在储物仓内设计的分流引导架,避免物品由滑轨进入储物仓后直接掉落至储物仓的底部而可能造成的物品摔坏的现象,分流引导架可对物品掉落过程起到缓冲的作用。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分流引导架,还可以避免落入储物仓内的物品在正对进物口下方区域形成集中堆积现象,从而使物品可以通过分流引导架随机进入任一储物腔中。

又进一步的,通过在所述储物仓底部设计的适于使储物仓横向摆动的平衡组件,使得物品落入储物仓时,物品掉落在分流引导架的基部后,由于物品的重力作用,储物仓在平衡组件的作用下,横向地左右摆动,在摆动过程中,由于平衡轴的平衡作用,物品也会均匀地进入不同储物腔,以保证储物仓的平衡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物品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物品回收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物品回收装置的伸缩型电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物品回收装置的伸缩型电磁铁的内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物品回收装置的挡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物品回收装置的挡止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储物仓1、入口2、出口3、分流引导架4、感应组件5、挡止组件6、壳体7、伸缩型电磁铁8、滑轨9、壳体组件10、壳本体11、线架12、中空孔121、铁风嘴13、线圈14、胶带15、导线16、风嘴组件17、铁棒21、不锈钢棒22、弹性组件30、弹簧31、挡圈32、基部41、翼部42、轴套43、平衡轴44、平衡轴支架45、卡槽46、储物腔47、挡块51、挡板53、滑槽55、滑杆5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品回收装置,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多种物品的自助回收使用,本实施例中适于回收的物品为移动电源(也即充电宝)。本实施例的物品回收装置包括:收物单元、储物仓1和识别单元。

收物单元,包括一收物通道,该收物通道包括一适于物品投入的入口2、一适于物品滑出的出口3,以及位于入口2和出口3之间倾斜设置的滑轨9;滑轨9与入口2的相连端高于该滑轨9与出口3的相连端。

储物仓1,储物仓1的顶部设有一与出口3相通以适于物品进入该储物仓1内的进物口;储物仓1内纵向设有一适于引导物品下滑的分流引导架4,通过该物品分流引导架4储物仓1被分为两个储物腔47。

识别单元,包括位于收物通道内的与一控制模块相连的适于采集物品表面配置的身份信息模块的感应组件5,以及一与控制模块相连的适于隔断收物通道的挡止组件6。

参考图2所示,具体的,分流引导架4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即该分流引导架4包括基部41和分别位于基部41两侧倾斜设置的左、右翼部42;基部41位于储物仓1的进物口的正下方。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可以避免落入储物仓1内的物品在正对进物口下方区域形成集中堆积现象,从而使物品可以通过分流引导架4随机进入任一储物腔47中。

参考图1所示,物品回收装置还包括一设于储物仓1底部的适于使储物仓1横向摆动的平衡组件。平衡组件包括设于储物仓1底部的轴套43、设于轴套43中的平衡轴44,以及架设于平衡轴44两端底部的平衡轴支架45;轴套43适于绕着平衡轴44转动;平衡轴支架45具有适于卡固平衡轴44的卡槽46。平衡轴支架45可使平衡轴44凌空于地面一定的高度设置,以保证储物仓1可以横向地左右摆动一定的幅度。

可选的,物品表面配置的身份信息模块采用二维码,以及对应的感应组件5采用设于滑轨9上方的适于读取二维码信息的二维码读取器。

可选的,物品表面配置的身份信息模块采用感应芯片M1卡,以及对应的感应组件5采用设于滑轨9上方的适于读取感应芯片M1卡的信息的读卡模块。

控制模块通过一通信模块与云端服务器数据交互,即通过通信模块将归还的移动电源的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便于云端服务器更新各移动电源的租赁状态。

为了使得位于收物通道内的感应组件55顺利采集物品表面配置的身份信息模块的信息,物品回收装置还包括一设于收物通道内腔顶部的与控制模块相连的照明组件,照明组件使收物通道内具备一定的亮度。

物品回收装置还包括一适于为识别单元和控制模块供电的供电单元。供电单元可采用可充的蓄电池,还可连接市电。

当进入收物通道内的移动电源以外的物品时,控制模块适于通过一报警模块发出警报信号,该报警模块可采用语音报警器,以提示用户取出置入收物通道内的物品。

参考图5和图6所示,挡止组件6包括装配于收物通道顶部的壳体7、穿设于壳体7内的伸缩型电磁铁8,以及滑动地设于壳体7后侧壁上挡块51。挡块51底部连接有一适于凸出于壳体7的底端的挡板53,即随着挡块51沿着壳体7的后侧壁滑动中,挡板53可能凸出于壳体7的底端,当挡板53凸出于壳体7的底端时,挡板53可插入收物通道中,从而隔断收物通道,通过入口2投入收物通道内的物品无法经滑轨9滑落至储物仓1中;当挡板53随着挡块51滑动过程中退出收物通道时,收物通道畅通,通过入口2投入收物通道内的物品可经滑轨9滑落至储物仓1中。

壳体7的后侧壁上沿着壳体7高度方向开设有一滑槽55,挡块51与伸缩型电磁铁8之间设有一适于沿着滑槽55滑动的滑杆57,滑杆57可采用例如但不限于螺纹连接方式固定于挡块51上。即可通过伸缩型电磁铁8带动挡板53沿着壳体7的高度方向上下滑移,进行带动挡板53插入或退出收物通道,对应实现收物通道的隔断或畅通。

参考图3和图4所示,具体的,伸缩型电磁铁8包括壳体组件10和活动穿设于该壳体组件10内的风嘴组件17。风嘴组件17包括铁棒21及不锈钢棒22,铁棒21的一端由壳体组件10的一端伸出;铁棒21的伸出端上设有弹性组件30,不锈钢棒22的一端由壳体组件10的另一端伸出,铁棒21的另一端与不锈钢棒22的另一端固定;以及滑杆57设于铁棒21的伸出端上,滑杆57可采用例如但不限于螺纹连接方式固定于铁棒21的伸出端。

弹性组件30包括弹簧31及挡圈32,弹簧31套设于铁棒21的伸出端上,挡圈32卡于铁棒21的伸出端端部,其作用阻挡弹簧31脱落。

再具体的,壳体组件10包括壳本体11、线架12、铁风嘴13、线圈14及胶带15;线架12穿设于壳本体11内,线架12内具有中空孔121,铁风嘴13固定于中空孔121的一端且伸出壳本体11外。风嘴组件17穿设于中空孔121内,不锈钢棒22的一端由铁风嘴13中伸出,铁棒21的另一端由中空孔121的另一端伸出壳本体11外,线圈14缠绕于线架12外,胶带15缠绕于线圈14外。

本实施例中,线圈14还连接有导线16,导线16穿过胶带15与供电单元连接。其中,导线16与线圈14采用锡焊接固定,控制模块控制导线16与供电单元之间设置的开关的通断。

具体的,伸缩型电磁铁8的工作原理是:当导线16与供电单元接通后,线圈1414通电产生磁场形成N、S极,铁风嘴13具有导磁性在线架12内受磁场影响亦形成N、S极(不锈钢棒22不导磁 ),由于铁风嘴13固定在线架12的中空孔121内,因而铁棒21受异极相吸向铁风嘴13方向运动,铁棒21在运动过程中,带动挡块51沿着滑槽55向壳体7的顶部滑动,挡板53退出收物通道,收物通道畅通,物品(移动电源)可由沿着滑轨9向出口3移动,此时,弹簧31被压缩;当断电后,磁场消失,铁棒21依靠弹簧31的弹性作用向远离铁风嘴13方向运动,铁棒21在运动过程中,带动挡块51沿着滑槽55向壳体7的底部滑动,挡板53插入收物通道,收物通道被隔断。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式为,当用户归还物品(移动电源)时,将物品(移动电源)放入入口2处,物品(移动电源)进入收物通道内的滑轨9上。感应模块感应进入滑轨9内的物品的身份信息,若采集不到物品表面配置的身份信息模块的信息,则控制模块判断该物品不是移动电源,控制模块通过报警模块提示用户取出收物通道内的物品。当感应模块感应进入滑轨9内的物品的身份信息,若采集到物品表面配置的身份信息模块的信息,将采集的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挡止组件6的挡板53退出收物通道,以使收物通道畅通,物品(移动电源)可沿着滑轨9下滑至分流引导架4的基部41,由于物品(移动电源)的重力作用,储物仓1在平衡组件的作用下,横向地左右摆动,在摆动过程中,由于平衡轴44的平衡作用,物品(移动电源)均匀地进入不同储物腔47,以保证储物仓1的平衡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