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备遥控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71809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教学设备遥控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设备遥控器,包括第一侧面设置矩形显示屏以及三条平行的开口的本体;每一开口凸伸出一长条形按键,按键两端设置凸起部,两凸起部之间凹下设置弧形部;按键两端下方分别设置一弹簧及一圆杆,弹簧两端分别固定于按键及套设并固定于圆杆的第一端,其第二端与本体内电路板上的按钮抵接;本体的一端部上设置发射口及围绕其开设的若干周边空位。通过弹簧与圆杆的配合,按压按键时,能够有效地触发按钮,增加触发操作的灵敏性,而且通过弹簧将施加于按键的力进行有效的缓冲后才作用于按钮上,避免直接将施加于按键的力直接作用于按钮上而导致按钮损坏。按键上的凸起部的设置便于触觉感知区分与控制。
【专利说明】教学设备遥控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教学设备遥控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科技水平发展,如投影仪、电脑等各种用于教师使用的电子类的教学设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黑板等用于教师直接进行书写的传统教具也有着广泛的使用。在各类教学环境中,教师通常会使用遥控器对教学设备进行遥控。由于对遥控器上设置的按键操作频繁,往往导致按键触发不灵敏,而且损坏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教学设备遥控器,以解决如何通过弹簧和圆杆使得按压按键能够更加灵敏地触发操作且不易损坏、如何采用平行的长条形按键便于触觉感知区分与控制、如何加强发射位置的散热等技术问题。
[0004]一种教学设备遥控器,包括一本体;
[0005]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一矩形显示屏以及三条平行的开口 ;
[0006]并且,所述开口还平行于所述矩形显示屏的一条长边;
[0007]每一所述开口凸伸出一长条形按键,所述按键两端设置凸起部,两所述凸起部之间凹下设置弧形部;
[0008]所述按键两端下方分别凸起设置一弹簧及一圆杆,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按键,另一端套设所述圆杆的第一端并与所述圆杆上靠近其第一端的凸起固定连接,所述圆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本体内电路板上的按钮抵接;
[0009]所述本体的一端部上设置一发射口 ;
[0010]所述发射口设置一中心空位以及若干周边空位,各所述周边空位围绕所述中心空位设置。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杆的第二端的顶缘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按钮上远离所述电路板的顶缘设置有弧形凸块,弧形凸块容置于弧形凹槽内。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凸块最大直径长度大于所述弧形凹槽的开口宽度,以使所述弧形凸块限制于所述弧形凹槽内。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上设置若干凹坑,所述弧形部上设置若干凸纹,各所述凸纹间隔设置。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凹坑呈矩阵设置。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设置一夹具,其一端弹性铰接于所述本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面相接触。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内部设置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本体内壁上,其另一端枢接于所述按键下方中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具有一球形支点,所述按键下方中部开设一球形槽,所述球形支点容置于所述球形槽内,所述球形支点最大直径长度大于所述球形槽的开口宽度,以使所述球形支点限制于所述球形槽内。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发射头朝向所述发射口。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射口为半椭球形。
[0020]上述教学设备遥控器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0021]首先,通过一端固定于按键的凸起部下方的弹簧以及固定于弹簧另一端的圆杆的配合,按压按键时,能够有效地触发按钮,增加触发操作的灵敏性,而且通过弹簧将施加于按键的力进行有效的缓冲后才作用于按钮上,避免直接将施加于按键的力直接作用于按钮上而导致按钮损坏。
[0022]再者,通过按钮上设置的弧形凸块容置于圆杆的第二端开设的弧形凹槽内的设置,当凸起部按下或翘起时,以弧形凸块为中心作小角度摆动,能够避免圆杆的第二端从按钮上滑落。
[0023]另外,通过枢接于按键下方中部的支撑杆,能够从而以支撑杆一端部为支点实现按键的两个凸起部交替的翘起和按下,避免错误地触发按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教学设备遥控器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0026]图3为图2中B区域放大图;
[0027]图4为图3所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8]图5为图1中所示教学设备遥控器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之教学设备遥控器10的结构示意图。
[0030]教学设备遥控器10包括一本体11,本体11的第一侧面12上设置一矩形显示屏13以及三条平行的第一开口 14a、第二开口 14b、第三开口 14c。并且,上述三条开口还平行于矩形显示屏13的一条长边。
[0031]第一开口 14a、第二开口 14b及第三开口 14c分别凸伸出长条形的第一按键15a、第二按键15b及第三按键15c。例如,上述按键的操作功能采用现有技术可以设定音量、设置、菜单、回放等功能,这些控制方式不是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及其各实施例所要求保护的是教学设备遥控器的结构设计。其中,每一按键两端设置凸起部,两凸起部之间凹下设置弧形部。以第三按键15c为例,第三按键15c的两端各设置凸起部151和凸起部152,凸起部151和凸起部152之间设置弧形部153。当使用者用手握持教学设备遥控器10时,通过触觉感知容易区分出相对于弧形部153鼓起的凸起部151和凸起部152,也容易感知三条开口,无需眼看,不易混淆。
[0032]如图2所示,其为图1中A-A剖视图。
[0033]为解决如何使得按压按键能够更加灵敏地触发操作且不易损坏的问题,在第三按键15c的凸起部151和凸起部152下方,在本体11内部分别设置第一弹簧154和第二弹簧155,以及与第一弹簧154和第二弹簧155 对应匹配的第一圆杆156和第二圆杆157。
[0034]请参阅图3,其为图2中B区域放大图。其中,第一弹簧154的一端固定于第三按键15c的凸起部151下方,第一弹簧154的另一端套设第一圆杆156的第一端561并与第一圆杆156上靠近其第一端561的凸起563固定连接。达到的技术效果为:当凸起部151按下或翘起时,能够通过带动第一圆杆156上下运动,避免第一圆杆156与第一弹簧154脱离。为了解决如何更好地实现弹簧与圆杆的相互固定的问题,又如,所述圆杆第一端设置螺纹,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按键,另一端螺接套设所述圆杆的第一端的螺纹处,这样,弹簧与圆杆安装稳固,不易脱落。
[0035]第一圆杆156的第二端562与本体11内部电路板16上的按钮161抵接。这样,起到的技术效果为,按压第三按键15c时,能够有效地触发按钮161,增加触发操作的灵敏性,而且通过第一弹簧154将施加于第三按键15c的力进行有效的缓冲后才作用于按钮161上,避免直接将施加于第三按键15c的力直接作用于按钮161上而导致按钮161损坏。
[0036]为了防止第一圆杆156的第二端562施力于按钮161上时,第二端562与按钮161侧滑脱离,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端562的顶缘开设有弧形凹槽564,按钮161上远离电路板16的顶缘设置有弧形凸块611,弧形凸块611容置于弧形凹槽564内。当凸起部151按下或翘起时,第一圆杆156会以弧形凸块611为中心作小角度摆动,弧形凸块611容置于弧形凹槽564内能够避免第二端562从按钮161上滑落。
[0037]请参阅图4,其为图3所示弧形凹槽564以及按钮161上弧形凸块611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0038]其中,按钮162上远离电路板16的顶缘设置有弧形凸块612,第二端562的顶缘开设有弧形凹槽565,弧形凸块612容置于弧形凹槽565内,为了解决第三按键15c容易从第三开口 14c滑落至本体11外部,该实施例采用预先设置弧形凸块612最大直径长度010大于弧形凹槽565的开口宽度020,从而将弧形凸块612限制在弧形凹槽565内,避免弧形凸块612从弧形凹槽565内滑出,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依次连接的电路板16、按钮162、第一圆杆156、第一弹簧154以及第三按键15c,将第三按键15c间接连接在电路板16上,防止第三按键15c从第三开口 14c滑落至本体11外部。例如,弧形凹槽565内设弹性部,又如,弧形凹槽565为弹性部,又如,弧形凹槽565设置两个活动端,其安装弧形凸块612后再组装形成弧形凹槽565,使得开口宽度020小于弧形凸块612最大直径长度010。
[0039]请再次参阅图1,每一凸起部上设置若干凹坑(图未标),弧形部上设置若干凸纹(图未标),各凸纹间隔设置。较优的,各所述凹坑呈非规则矩阵设置以增加用户的手指感知度。当使用者的手指按压在凸起部上时,具有即防滑又起到按摩手指的作用。
[0040]如图5所示,其为图1中所示教学设备遥控器10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0041]其中,本体11与第一侧面12相对的第二侧面21设置一夹具22,其一端弹性铰接于本体11,另一端与第二侧面21相接触,夹具22用于挂设于皮带或其它物体上,使得教学设备遥控器10便于携带和挂设。。
[0042]请再次参阅图2,为了解决按压第三按键15c的一个凸起部时用力过大,带动另一个凸起部向本体11内运动,导致错误地将所述另一个凸起部对应的按钮触发的技术问题,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体11内部设置一支撑杆,支撑杆17的一端固定于本体11内壁上,其另一端枢接于第三按键15c下方中部,从而以支撑杆17的另一端为支点实现凸起部151和凸起部152交替的翘起和按下,避免错误地触发按钮。
[004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杆17的另一端具有一球形支点,第三按键15c下方中部开设一球形槽,所述球形支点容置于所述球形槽内,设置所述球形支点最大直径长度大于所述球形槽的开口宽度,从而将所述球形支点限制在所述球形槽内,避免所述球形支点从所述球形槽内滑出,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将第三按键15c间接连接在本体11上,防止第三按键15c从第三开口 14c滑落至本体11外部。
[0044]为了便于老师在教学或讲座时远距离指示讲课重点,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体11内部设置有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的发射头朝向发射口 31。
[0045]为加强散热效果,请再次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本体11的一端部上设置一发射口31。发射口 31设置一中心空位310以及若干周边空位311,各周边空位311围绕中心空位310设置,用于供本体11内部输出的无线信号发射出去或者供本体11内部设置的激光发射器输出的光束穿设出去。为了保护激光发射器,较优的,发射口 31为半椭球形,发射口 31采用向本体11内凹陷设置,能够有效的保护无线信号发射器以及激光发射器,不易因碰撞而损坏。而且,周边空位311能够有效地将无线信号发射器以及激光发射器发出的热量散出。
[0046]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教学设备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 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面设置一矩形显示屏以及三条平行的开口; 并且,所述开口还平行于所述矩形显示屏的一条长边; 每一所述开口凸伸出一长条形按键,所述按键两端设置凸起部,两所述凸起部之间凹下设置弧形部; 所述按键两端下方分别凸起设置一弹簧及一圆杆,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按键,另一端套设所述圆杆的第一端并与所述圆杆上靠近其第一端的凸起固定连接,所述圆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本体内电路板上的按钮抵接; 所述本体的一端部上设置一发射口; 所述发射口设置一中心空位以及若干周边空位,各所述周边空位围绕所述中心空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设备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的第二端的顶缘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按钮上远离所述电路板的顶缘设置有弧形凸块,弧形凸块容置于弧形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学设备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块最大直径长度大于所述弧形凹槽的开口宽度,以使所述弧形凸块限制于所述弧形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设备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上设置若干凹坑,所述弧形部上设置若干凸纹,各所述凸纹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教学设备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凹坑呈矩阵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设备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设置一夹具,其一端弹性铰接于所述本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面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设备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部设置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本体内壁上,其另一端枢接于所述按键下方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教学设备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具有一球形支点,所述按键下方中部开设一球形槽,所述球形支点容置于所述球形槽内,所述球形支点最大直径长度大于所述球形槽的开口宽度,以使所述球形支点限制于所述球形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设备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发射头朝向所述发射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设备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口为半椭球形。
【文档编号】G08C23/04GK203966330SQ201420401373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8日
【发明者】王永红, 陈登贵, 陈志敏 申请人:广东广视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