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选碟功能的光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077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选碟功能的光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程序、媒介、用来选碟的方法、和光碟装置。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由用于各类光碟的装置使用的程序,以及记录该程序的媒介。本发明还涉及用来选择光碟类型的方法和用来执行该方法的优选光碟装置。
背景技术
带有某些升级功能的个人计算机可用来处理视听(AV)信息,譬如声音或视频信息。由于AV信息的量很大,所以考虑将只读光碟(CD)和数字化通用光碟(DVD)用作信息记录媒介。于是,用来访问光碟的装置因其廉价而被广泛地用作外设。
随着各种论题带来的信息类型的增加,光碟的类型也增加了。例如,作为CD族的光碟有CD-ROM、CD-R(可记录CD)、和CD-RW(可重写CD)等。而作为DVD族的光碟则有DVD-ROM、DVD-RAM、DVD-R(可记录DVD)、DVD-RW(可重写DVD)、DVD+R(DVD+可记录)、和DVD+RW(DVD+可重写)等。
为了与小型化的个人计算机一起使用,可以访问(即用于)CD和DVD二者的光碟装置(所谓组合驱动)业已面市。组合驱动依欲访问的光碟类型来设定其操作条件。例如,对于CD族的光碟,驱动选择可发射780nm波长的光束的光源。另一方面,对于DVD族的光碟,驱动选择可发射650nm波长的光束的光源。CD-R和CD-RW的记录表面具有不同的反射率。因而,为了调节来自拾光设备里受光单元的输出信号的电平,光碟装置设定不同增益以以容纳不同的反射率。
其记录层有有机染料的一次性可写光碟,譬如CD-R和DVD+R,和具有特殊合金的可重写光碟,譬如DVD+RW、CD-R和DVD+R,有不同的记录模式。从而,在形成标记信息(信息坑),即控制写功率时,光碟装置应依光碟类型的不同来变更光源所发射的激光束的功率。光碟驱动必须确定欲访问的光碟类型,以便精确地访问光碟。
有一种与判断已插碟是CD还是DVD的方法相同的检测聚焦位置的方法。光碟装置假设光碟为DVD,并设定用于DVD的各种条件。光碟装置接着驱动用于已插光碟的聚焦伺服并且,例如,比较误聚焦信号的电平和预定阈值电平。光碟装置基于比较结果,来检查聚焦位置是否可被正常检测。若聚焦位置可被正常检测,则光碟装置判断已插光碟为DVD。
若聚焦位置不可被正常检测,则光碟装置判断已插光碟不是DVD,并假设该碟为CD并设定用于CD的各种条件。若聚焦位置可被正常检测,则光碟装置判断已插光碟为CD。若聚焦位置不可被正常检测,则光碟装置执行所定的出错处理。由于,在上述选碟方法里,光碟装置在按预设次序假设了一种光碟类型并为所假设的光碟设定了各种条件之后,必须选择一种光碟类型,所以若有很多可选择的光碟类型,那么做出选择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日本特许公开的专利申请2000-149,392披露了一种碟片再现装置,其在装入碟片时,在相对于碟上的信号记录表面垂直的方向上推曳物镜。碟片再现装置基于所检测误聚焦信号里的S纹的数量和幅值,来选择一类光碟(单层DVD、双层DVD、CD-ROM和CD-RW)。不过,因为基于误聚焦信号里的S纹来进行选择,所以该碟片再现装置只能限制可选择碟片的类型。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程序产品和记录该程序的媒介。该程序由光碟装置里的控制计算机来执行。该装置可访问多种光碟。该控制计算机能够一种既定光碟。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选择碟片类型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只需很短时间即可选择光碟的类型。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碟装置,其可处置多种光碟,并可在短时间内确定既定光碟的类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光碟装置里的控制计算机使用的程序产品,该光碟装置用于(即接受)多种光碟。在操作时,控制计算机首先基于历史信息,从多种光碟里识别出一类光碟。该历史信息可包括以往根据程序所使用的光碟类型。控制计算机接着判断既定光碟是否为已识别的光碟类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来确定置于(或放入)光碟装置中的光碟类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基于包括以往使用的光碟类型的历史信息,识别上次使用的一类光碟。该方法还包括步骤判断既定光碟是否为已识别的光碟类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访问多种光碟的光碟装置。该光碟装置存储包括以往所使用的光碟类型的历史信息,并基于历史信息选择置于光碟装置中的光碟类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构建的光碟装置的示意框图;图2A是用来选择图1所示光碟装置里包括的碟片的表;图2B是用来选择图1所示光碟装置里包括的碟片的另一个表;图3是用来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来选碟的处理的流程图;图4是用来详细说明图3里的步骤408的流程图;图5是用来详细说明图3里的步骤416的流程图;图6示出了历史(记录)信息的另一实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光碟装置20的示意图示于图1中。光碟装置20包括用来转动光碟15的转轴马达22、拾光设备23、激光控制电路24、编码器25、马达驱动器27、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伺服控制器33、缓冲器RAM34、缓冲器管理员37、接口38、ROM39、作为存储装置的闪存(芯片)42、CPU40、RAM41等等。图1里的箭头代表典型信号或信息的流动方向,并不代表各框间的全部连接。
拾光设备23包括第一激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23a、第二激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23b、光学系统、受光单元、驱动系统等等。第一激光二极管23a发射650nm波长的激光光束。第二激光二极管23b发射780nm波长的激光光束。(第一和第二激光二极管23a、23b可以是分立器件,或者她们可以整合在一起和/或具有共同部分。)光学系统把所选激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发送至光碟15上的记录表面,并把记录表面所反射的反射光束发送至预定受光位置。受光单元被安排在受光位置,并按受反射光束。受光单元把与所接受的光量相应的电流(电流信号)输出至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驱动系统包括聚焦致动器、寻道致动器、和寻找马达。
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依光碟15的类型,把自拾光设备23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接着基于电压信号而检测震颤信号、再现信号、伺服信号(误聚焦信号、误轨信号等)等等。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进而从摇曳信号获得地址信息、同步信号等等。地址信号被输出至CPU40。同步信号被输出至编码器25。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还要为再现信号执行纠错处理等,然后由缓冲器管理员37把再现信号存入缓冲器RAM34中。伺服信号被从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输出至伺服控制器33。此外,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设置譬如增益的伺服参数,该增益用来基于CPU40的指令调节与光碟15的类型相应的信号电平。
伺服控制器33基于伺服信号生成用于控制拾光设备23的控制信号,并把控制信号输出至马达驱动器27。缓冲器管理员37管理至缓冲器RAM34的数据的输入/输出,并如果存储了预定量的数据,就通知CPU40。马达驱动器27基于来自伺服控制器33的控制信号和来自CPU40的指令而控制拾光设备23和转轴马达22。编码器25基于来自CPU40的指令由缓冲器管理员37取出已存入缓冲器RAM34的数据。编码器25还给所取出的数据添加纠错码,并传输光碟15的写数据。编码器25基于来自CPU40的指令与来自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的同步信号同步地把写数据输出至激光控制电路24。
激光控制电路24基于来自编码器25的写数据,控制拾光设备23所生成的激光束的输出。激光控制电路24将第一激光二极管或第二激光二极管作为控制对象。接口38是带有主机(个人计算机等)49的双向通讯接口。接口38可兼容譬如ATAPI(AT附件包接口)和SCSI(小型机系统接口)的标准接口。ROM39存储了包括用来选择光碟类型的程序(下文称之为辨碟程序)的程序。该程序被描述成CPU40可读的可读代码。
闪存42是永久性存储器。闪存即使在断电时也能保持所存储的数据。CPU40对闪存42里的数据进行写和读。CPU40根据存储在ROM39中的程序来控制光碟装置20的每一个上述部件的操作。CPU40暂时在RAM42里保存控制各部件所需的这些数据。在光碟装置20里的电路系统分为上述各部件中的用于CD的电路系统和用于DVD的电路系统的情况下,CPU40输出用来选取其一的信号。当给光碟装置20通电时,存储在ROM39里的程序被装入到CPU40的主存储器中。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里,光碟装置20可访问CD-ROM、CD-R、CD-RW、DVD-ROM、DVD+RW和DVD+R。选碟表和上次碟信息被用作光碟装置20里的历史(记录)信息。以往使用的光碟类型的计数结果被记录在选碟表中。图2A示出了作为一个实例的用于在本发明的所说明实施例中使用的选碟表。计数结果(在示例里,50次CD-ROM,36次CD-R,12次CD-RW,16次DVD-ROM,30次DVD+RW,而35次DVD+R)如图2A所示被记录。选碟表被存入闪存42。上次使用的光碟类型被存入上次碟信息。上次碟信息被存入闪存42。在示例里,上次使用的光碟是CD-ROM。判断上次使用的光碟是否被弹出的弹出标志HF也被存入闪存42中。当碟片被弹出时,弹出标志HF被复位为0。
当光碟15被置于光碟装置20里的预定位置时,光碟装置20执行选择光碟类型处理(下文称为选碟处理)。在图3到5中说明选碟处理,图3到5对应于CPU40所执行的一系列处理算法。
当光碟15被置于光碟装置20里的预定位置时,把选碟程序的引导地址置入CPU40的程序计数器里,并开始了与图3的流程图相应的算法。这里作为一个实例,DVD+R是既定光碟15(在本实例里,“既定”光碟是置入本装置的光碟)。在步骤401中,CPU获得存储在闪存42中的弹出标志HF。CPU40判断弹出标志是否为“0”。在此情况下,上次使用的光碟已被弹出且CPU40已被复位为“0”。CPU40接着确认步骤401中的判断并移至步骤405。CPU40把弹出标志HF设定为“1”。CPU40读出存储在闪存42中的上次碟信息、并在步骤407中识别上次使用的光碟类型(此处是CD-ROM)。CPU40移至步骤408的用于比较处理的子程序,以判断既定光碟15的类型是否与步骤407中所识别的光碟类型一致。
在步骤408的子程序里,首先,CPU40判断上次使用的光碟是否为CD-ROM(图4;步骤501)。在此情况下,由于上次使用的光碟是CD-ROM,所以CPU40确认步骤501中的判断,并移至步骤503中用于检查CD-ROM的处理。在步骤503中,CPU40为CD-ROM设置各种条件,譬如选择第二激光二极管和用于CD的电路系统、以及用于CD-ROM的伺服参数的安装。CPU40接着以预定线速度(例如,1倍速)转动光碟15、并进行寻道和聚焦控制。在此情况下,CPU40不能进行正规的寻道和聚焦控制。因此,CPU40判断光碟15不是CD-ROM并把选择标志SF设成“0”(意味着光碟15的类型与所识别的光碟类型不一致),该标志SF表示光碟15的类型是否被确定。因此,在步骤408中CPU40完成了比较处理、并从子程序返回。
接下来,CPU40移至步骤409(图3)。CPU40参考步骤409中的选择标志SF来判断光碟15与上次使用的光碟是否为同一类型。在此情况下,由于选择标志SF被设为“0”,所以CPU40否认步骤409中的判断并移至步骤411。在步骤411,CPU40读出存储在闪存42中的选碟表。CPU40接着捡出除了从前使用的碟片类型外的各光碟类型的使用次数,并按使用次数降序排列光碟类型。CPU40把表示使用次数的排行顺序(按降序)的计数器MC置为“1”,并把MT设成一个值,该值为可访问的光碟类型的数量减1。因此,在此情况下,MT=6(即,CD-ROM、CD-R、CD-RW、DVD-ROM、DVD+RW、DVD+R)-1=5。在步骤415中,CPU 40识别使用次数排行为“MC”的光碟类型(在此情况下,MC=1、且排行第1的光碟类型为CD-R)。CPU40移至用于比较处理(步骤416)的子程序,以判断光碟15的类型是否与步骤415中所识别的光碟类型相一致。
图5详细示出了步骤416的子程序。在步骤601中,CPU40判断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否为CD-ROM。在此情况下,由于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CD-R,所以CPU40否认步骤601中的判断并移至步骤605。在步骤605中,CPU判断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否为CD-R。在此情况下,由于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CD-R,所以CPU40确认步骤605中的判断并移至步骤607中用于检查CD-R的处理。在步骤607中,CPU40为CD-R设置各种条件,譬如选择第二激光二极管和用于CD的电路系统,以及用于CD-R的伺服参数的安装。CPU40接着以预定线速度(例如,1倍速)转动光碟15、并进行寻道和聚焦控制。在此情况下,CPU40不能进行正规的寻道和聚焦控制。CPU40判断光碟15不是CD-R并把选择标志SF设成“0”。因此,CPU40完成步骤416中的比较处理,并从子程序返回。
接下来,CPU40移至步骤417。CPU40参考步骤417中的选择标志SF来判断光碟15与排行第MC的光碟是否为同一类型。在此情况下,由于选择标志SF被设为“0”,所以CPU40否认步骤417中的判断并移至步骤419。在步骤419中,CPU40判断MC是否不小于MT。在此情况下,由于MC=1而MT=5,所以CPU40否认步骤419中的判断并移至步骤421。在步骤421中,CPU40将MC值加1(MC=MC+1)、并返回至步骤415。
CPU40在步骤415中识别使用次数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在此情况下,MC=2且排行第二的光碟类型是DVD+R)。CPU40移至用于比较处理(步骤416)的子程序,以判断光碟15的类型是否与步骤415中所识别的光碟类型相一致。
在步骤601(图5)中,CPU40判断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否为CD-ROM。在此情况下,由于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DVD+R,所以CPU40否认步骤601中的判断并移至步骤605。在步骤605中,CPU判断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否为CD-R。在此情况下,由于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DVD+R,所以CPU40否认步骤605中的判断并移至步骤609。
在步骤609中,CPU40判断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否为CD-R。在此情况下,由于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DVD+R,所以CPU40否认步骤609中的判断,并移至步骤613。在步骤613中,CPU40判断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否为DVD-ROM。在此情况下,由于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DVD+R,所以CPU40否认步骤613中的判断,并移至步骤617。
在步骤617中,CPU40判断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否为DVD+R。在此情况下,由于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DVD+R,所以CPU40确认步骤617中的判断,并移至步骤619中用于检查DVD+R的处理。在步骤619中,CPU40为DVD+R设置各种条件,譬如选择第一激光二极管和用于DVD的电路系统,以及用于DVD+R的伺服参数的安装。CPU40接着以预定的线速度(例如,1倍速)转动光碟15、并进行寻道和聚焦控制。在此情况下,由于CPU40获得介于45%和85%之间的反射系数,所以CPU40将光碟15识别为DVD+R或单层DVD-ROM。CPU40检查光碟15是否具有ADIP(预刻沟槽的地址)信息。在此情况下,由于光碟装置20可获得ADIP信息,所以CPU40确认光碟15为DVD+R,并把选择标志SF设成“1”。因此,CPU40完成了步骤416中的比较处理,并从子程序返回。
接下来,在步骤417(图3)中,CPU40参考选择标志SF来判断光碟15与排行第“MC”的光碟是否为同一类型。在此情况下,由于选择标志SF被设成“1”,所以CPU40确认步骤417中的判断,并移至步骤423。
在步骤423中,CPU40将上次碟信息更新为DVD+R,并将其存储于闪存42中。CPU40将DVD+R的使用次数加1,并如图2B所示将增加后的次数存入闪存42中。或者,在这个当口,CPU40可以按使用次数的顺序降序排列碟选择表。然后,CPU40结束碟选择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403中,倘若弹出标志HF不是“0”,由于已进行了选碟处理,所以CPU40否认步骤403中的判断并移至步骤425。在步骤409中,倘若光碟15与上次使用的光碟为同一类型,就将选择标志设为“1”。CPU40接着确认步骤409中的判断并移至步骤425。在步骤409处,倘若MC不小于MT,CPU40就确认步骤419中的判断,并移至步骤427。在步骤427中,CPU40通知主机49不能选择光碟15的类型,并完成选碟处理。在图4所示的子程序中,倘若光碟类型被判断为与步骤503中一致时,CPU40就把选择标志SF设成“1”。
倘若CPU40否认了步骤501中的判断,CPU40移至步骤505,并判断上次使用的光碟是否为CD-R。若CPU40确认了步骤505中的判断,CPU40就移至用于检查CD-R的处理(步骤507)。在步骤507中,CPU40设置用于CD-R的各种条件,譬如选择第二激光二极管和用于CD的电路系统,以及用于CD-R的伺服参数的安装。CPU40基于伺服可控性、反射系数、误寻道信号的幅度、ATIP(预刻沟槽的绝对时间)信息等等,来判断光碟类型是否一致。若CPU40判断光碟类型相一致,CPU40就把选择标志SF设为“1”。若CPU40判断光碟类型不一致,CPU40就把选择标志SF设为“0”。接着,CPU40完成步骤408中的比较处理,并从子程序返回。
倘若CPU40否认了步骤505中的判断,CPU40就移至步骤509,并判断上次使用的光碟是否为CD-RW。若CPU40确认了步骤509中的判断,CPU40就移至用于检查CD-RW的处理(步骤511)。在步骤511中,CPU40设置用于CD-RW的各种条件,譬如选择第二激光二极管和用于CD的电路系统,以及用于CD-RW的伺服参数的安装。CPU40基于伺服可控性、反射系数、误寻道信号的幅度、ATIP信息等等,来判断光碟类型是否一致。若CPU40判断光碟类型相一致,CPU40就把选择标志SF设为“1”。若CPU40判断光碟类型不一致,CPU40就把选择标志SF设为“0”。接着,CPU40完成步骤408中的比较处理,并从子程序返回。
倘若CPU40否认了步骤509中的判断,CPU40就移至步骤513,并判断上次使用的光碟是否为DVD-ROM。若CPU40确认了步骤513中的判断,CPU40就移至步骤515中用于检查DVD-ROM的处理。在步骤515中,CPU40设置用于DVD-ROM的各种条件,譬如选择第一激光二极管和用于DVD的电路系统,以及用于DVD-ROM的伺服参数的安装。CPU40基于伺服可控性、反射系数、控制数据等等来判断光碟类型是否一致。若CPU40判断光碟类型相一致,CPU40就把选择标志SF设为“1”。若CPU40判断光碟类型不一致,CPU40就把选择标志SF设为“0”。接着,CPU40完成步骤408中的比较处理,并从子程序返回。
倘若CPU40否认了步骤513中的判断,CPU40就移至步骤517,并判断上次使用的光碟是否为DVD+R。若CPU40确认了步骤517中的判断,CPU40就移至步骤519中用于检查DVD+R的处理。在步骤519中,CPU40设置用于DVD+R的各种条件,譬如选择第一激光二极管和用于DVD的电路系统,以及用于DVD+R的伺服参数的安装。CPU40基于伺服可控性、反射系数、误寻道信号的幅度、ADIP信息等等来判断光碟类型是否一致。若CPU40判断光碟类型相一致,CPU40就把选择标志SF设成“1”。若CPU40判断光碟类型不一致,CPU40就把选择标志SF设成“0”。接着,CPU40完成步骤408中的比较处理,并从子程序返回。
倘若CPU40否认了步骤517中的判断,CPU40就移至步骤521,并判断上次使用的光碟是否为DVD+RW。若CPU40确认了步骤521中的判断,CPU40就移至步骤523中用于检查DVD+RW的处理。在步骤523中,CPU40设置用于DVD+RW的各种条件,譬如选择第一激光二极管和用于DVD的电路系统,以及用于DVD+RW的伺服参数的安装。CPU40基于伺服可控性、反射系数、误寻道信号的幅度、ADIP信息等等来判断光碟类型是否相一致。若CPU40判断光碟类型相一致,CPU40就把选择标志SF设为“1”。若CPU40判断光碟类型不一致,CPU40就把选择标志SF设为“0”。接着,CPU40完成步骤408中的比较处理,并从子程序返回。
倘若CPU40否认了步骤521中的判断,CPU40就把选择标志SF设为“0”。接着,CPU40完成步骤408中的比较处理,并从子程序返回。在图5所示的子程序里,倘若步骤607中的判断光碟类型相一致,CPU40就把选择标志SF设为“1”。
倘若CPU40确认了步骤601中的判断,CPU40就移至步骤603。CPU40在步骤603中执行与步骤503中用于检查CD-ROM的处理同样的处理。接着,CPU40完成步骤416中的比较处理,并从子程序返回。
倘若CPU40否认了步骤605中的判断,CPU40就移至步骤609。CPU40在步骤609中判断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否为CD-RW。倘若CPU40确认了步骤609中的判断,CPU40就移至步骤613。CPU40在步骤611中执行与步骤511中用于检查CD-RW的处理同样的处理。接着,CPU40完成了步骤416中的比较处理,并从子程序返回。
倘若CPU40否认了步骤609中的判断,CPU40就移至步骤613。CPU40在步骤613中判断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否为DVD-ROM。倘若CPU40确认了步骤613中的判断,CPU40就移至步骤615。CPU40在步骤615中执行与步骤515中用于检查DVD-ROM的处理同样的处理。接着,CPU40完成步骤416中比较处理,并从子程序返回。
倘若CPU40否认了步骤613中的判断,CPU40就移至步骤617。CPU40在步骤617中判断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否为DVD+R。倘若CPU40否认了步骤617中的判断,CPU40就移至步骤621。CPU40在步骤621中判断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否为DVD+RW。倘若CPU40确认了步骤621中的判断,CPU40就移至步骤623。CPU40在步骤623中执行与步骤523中用于检查DVD+RW的处理同样的处理。接着,CPU40完成步骤416中的比较处理,并从子程序返回。倘若CPU40否认步骤621中的判断,CPU40就把选择标志SF设为“0”。接着,CPU40完成步骤416中的比较处理,并从子程序返回。
如下所述,光碟装置20把数据录入光碟15。在此情况下,已在上述的选碟处理中已经设置了用于光碟15的各种条件。CPU40把用于控制转轴马达22的转动的控制信号输出至马达驱动器27。控制信号可以是基于主机49分配的记录速度的信号。CPU40通知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CPU40从主机49收到了写指令。当光碟15的转动达到了预定的线速度时,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基于来自拾光设备23的输出信号来检测地址信息、误聚焦信号和误寻道信号。地址信息是从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至CPU40的输出。误聚焦信号和误寻道信号被输出至伺服控制器33。伺服控制器33基于误聚焦信号、通过马达驱动器27来驱动拾光设备23里的聚焦致动器,并补偿相对于准确聚焦的偏差。换言之,伺服控制器33执行聚焦控制。伺服控制器33还基于误寻道信号、通过马达驱动器27来驱动拾光设备23里的寻道致动器,并补偿相对于准确寻道的偏差。换言之,伺服控制器33执行寻道控制。
CPU40通过缓冲器管理员37把来自主机49的写数据存入缓冲器RAM34。当CPU40收到存储在缓冲器RAM34中的数据量多于预定值的信息时,CPU40指令编码器25形成记录数据。接着,CPU40基于地址信息把信号输出至马达驱动器27,该信号指导拾光设备23的寻找操作,该寻找操作用来把拾光设备23定位到指定的写开始位置。当CPU40基于地址信息判断拾光设备23的位置是写开始位置时,CPU40即通知编码器25。编码器25通过激光控制电路24和拾光设备23把记录数据录入光碟15。
如下所述,光碟装置20再现光碟15上的数据。在此情况下,在上述选碟处理中已经设置了用于光碟15的各种条件。当CPU40从主机49收到了读指令时,CPU40基于再现速度把用于控制转轴马达22的转动的控制信号输出至马达驱动器27。CPU40通知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CPU40从主机49收到了读指令。当光碟15的转动达到了预定线速度时,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基于来自拾光设备23的输出信号,来检测地址信息、误聚焦信号和误寻道信号。地址信息是从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输出至CPU40的。误聚焦信号和误寻道信号被输出至伺服控制器33。伺服控制器33执行如上所述的聚焦控制和寻道控制。接着,CPU40基于地址信息把信号输出至马达驱动器27,该信号指导拾光设备23的寻找操作,该寻找操作用来把拾光设备23定位到指定的读开始位置。
当CPU40基于地址信息,判断拾光设备23的位置是读开始位置时,CPU40通知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基于来自拾光设备23的输出信号检测RF信号,并执行纠错处理等等。接着,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把再现数据存入缓冲器RAM34。当存储在缓冲器RAM34中的再现数据构成一扇区数据时,缓冲器管理员37通过接口38把扇区数据发送至主机49。再现信号处理电路28基于来自拾光设备23的输出信号继续检测误聚焦信号和误寻道信号,并补偿相对于准确聚焦或寻道的偏差,直到完成记录处理或再现处理为止。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里,CPU40构成了用来选择(或确定)光碟类型的选择装置和用来在历史(记录)信息里注册选择装置的选择结果的注册装置。图3至图5中所示的由CPU40执行的处理作为选碟程序被存储在ROM39。可以用硬件来构造至少各组件的一部分,该组件受制于根据上述程序的CPU40的处理。或者,可以用硬件来构造全部组件,该组件受制于根据上述程序的CPU40的处理。
在选碟处理开始时,光碟装置20比较既定光碟与上次使用的光碟。由于一个接一个地使用同类光碟的频率通常很高,所以所使用的光碟类型与上次使用的光碟类型相同的概率也很高。换言之,在很多情况下,既定光碟的类型与上次使用的光碟类型一致。因此,就可以在短期内选择即定光碟类型。光碟装置20把优先权给予与高频使用的光碟类型间的比较。在很多情况下,用户所使用的光碟类型仅限于少数几类,且倾向于频繁使用特定类型的光碟。换言之,由于特定类型的光碟的使用次数大,所以既定光碟的类型与高频使用的光碟类型相一致。因此,可以在短期内选择既定光碟的类型。
而且,光碟装置20在选碟处理之前先判断上次使用的光碟是否已弹出。例如,倘若光碟装置在断电时未弹出光碟,并且又再次通电,就毋需执行选碟处理了。光碟装置20在选碟处理之前先判断上次使用的光碟是否已弹出,并在未弹出碟片时使用先前选碟处理的结果。因此,可以在短期内选择既定光碟类型。历史(记录)信息被存储在闪存42中。如果光碟装置20断电了,那么历史信息也不会消失。因此,可以高效地使用以往的历史信息。
光碟装置20可执行与来自主机49的指令相应的选碟处理。例如,当光碟装置20把数据录入可记录光碟时,主机49侧的用于记录的应用软件(所谓的书写软件)可能需要光碟类型。当上次使用的光碟被弹出无误时,光碟装置20可能跳过图3中的步骤403。光碟装置20可能判断既定光碟的类型与预定次序而非降序中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是否一致。在此情况下,主机49能够设定或改变预定次序。光碟装置20仅判断既定光碟的类型与排行第1光碟类型是否一致,而不是按降序判断。若光碟装置20仅判断了既定光碟的类型与排行第1的光碟类型不一致,光碟装置20就按预定次序判断其他类型。
选碟程序可被记录在其他信息记录媒介,譬如CD-ROM、磁光盘、闪存、软盘等中。选碟程序未必存储在ROM39中。在此情况下,增加了与每种信息记录媒介相应的驱动装置,并从驱动装置来安装选碟程序。最终,选碟程序被载入到CPU40中的主存储器中。光碟装置可装在主机49的主体内(即内置类型)。或者,光碟装置可装在主机49的另一主体内(即,外置类型)。
光碟装置20可仅为信息再现装置或者也可仅为信息记录装置。光碟装置20可为仅可访问DVD族的装置或仅可访问CD族的装置。从拾光设备发射的光束的波长不限于两种。
光碟装置20可由统计方法而非使用次数来识别光碟类型。在光碟装置20没有选碟表的情况下,光碟装置20可使用预设的默认数据。若光碟装置20没有上次碟信息,那么光碟装置20可使用预设的默认数据。
选碟表可如图6所示基于使用日期(小时)和光碟类型,而非光碟类型和使用次数。光碟装置20可为可访问至少两种类型光碟的装置、而非可访问上述6种(CD-ROM、CD-R、CD-RW、DVD-ROM、DVD+RW、DVD+R)。光碟装置20可为可访问DVD-R、DVD-RW、DVD-RAM等的装置。光碟装置20可为必需变更与光碟类型相应的各种条件的装置。在步骤408中,由于光碟装置20(CPU40)已识别了上次使用的光碟类型,所以CPU40可直接前进至用于检查上次所用光碟类型的处理。在步骤416中,由于光碟装置20(CPU40)已识别了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所以CPU40可直接前进至用于检查排行第“MC”的光碟类型的处理。
在步骤408和416中的各用于检查的处理中,CPU40以预定的线性方式来转动光碟15,并检查光碟装置20是否能再现预定信息,譬如进行寻道和聚焦控制。不过,本发明却不限于该处理。例如,光碟装置20(主要是CPU40)可通过测量记录层的反射系数来判断CD-ROM或CD-R与CD-RW的差异。CD-ROM或CD-R的反射系数不小于65%而CD-RW的则约为20%。由于光碟装置20(主要是CPU40)不能从CD-ROM获得包含ATIP信息的信号,所以光碟装置20可区分CD-ROM与其他CD族的光碟。光碟装置20(主要是CPU40)可通过测量记录层的反射系数来判断单层DVD-ROM或DVD+R与双层DVD-ROM或DVD+RW的差异。单层DVD-ROM或DVD+R的反射系数是从45%到85%,而双层DVD-ROM或DVD+RW的则是从18%到30%。由于光碟装置20(主要是CPU40)不能从DVD-ROM获得含ATIP信息的信号,所以光碟装置20可区分单层DVD-ROM与DVD+R和区分双层DVD-ROM与DVD+RW。最终,光碟装置可使用最有效的方法,该方法用于选择与所要选择的光碟类型相应的光碟类型。
在如上所述判断了既定光碟的类型是否为上次使用的光碟类型(CD-ROM)之后,CPU40参考选碟表判断既定光碟的类型与以往多次使用的光碟类型(CD-R)是否一致。当CPU40判断既定光碟的类型是否为上次使用的光碟类型(CD-ROM)时,倘若CPU40判断既定光碟的类型不是CD族之一时,那么当CPU40在步骤415中判断既定光碟的类型与以往多次使用的光碟类型是否一致时,CPU40可从欲选择的碟里排除CD族的光碟。光碟装置可执行用于DVD族的光碟类型的处理相同的处理。
提交于2002年3月22日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2-080,086全文与本文相结合以供参考。
以上说明和附图仅用于描绘实现了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的优选实施例,而无意把本发明局限于此。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任何修改皆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一部分。
权利要求
1.一种在光碟装置里使用的程序产品,其中,光碟装置包括控制计算机,并且其中,该装置可访问多种光碟,并且其中,程序产品使控制计算机执行步骤基于历史信息识别一种光碟类型,其中,所述一种光碟类型是所述多种光碟类型中的一种,并且其中,所述历史信息是基于所述装置中的光碟的使用的信息;和判断既定光碟是否为所识别的一种光碟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程序产品,其中,程序产品使控制计算机执行步骤判断上次所用光碟是否被弹出,并且其中,仅在判断上次所使用的光碟被弹出的情况下,才执行识别一种光碟类型和判断既定光碟是否为所识别的光碟类型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程序产品,其中识别一种光碟类型的步骤包括将与上次所使用的光碟类型相同的光碟类型识别作为一种光碟类型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程序产品,其中识别一种光碟类型的步骤包括将与以往使用最多的光碟类型相同的光碟类型识别作为一种光碟类型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程序产品,其中,程序产品使控制计算机执行步骤判断既定光碟不是所识别的一种光碟类型;继而,基于历史信息从多种光碟类型里识别以往使用最多的第二光碟类型,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光碟类型不是该一种光碟类型;和判断既定光碟的类型与第二光碟类型是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程序产品,其中程序产品使控制计算机执行在历史信息里注册既定光碟类型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信息记录媒介,其上记录了根据权利要求1的程序产品。
8.一种用来选择置入光碟装置的光碟的类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基于历史信息识别上次所使用的一种光碟类型;和第二步骤,判断既定光碟的类型与所识别的一种光碟类型是否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还包括第三步骤在历史信息里注册既定光碟的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还包括第四步骤,识别使用最多的第二光碟类型,其中所述第二类型不是该一种光碟类型;和第五步骤,判断既定光碟的类型与第二光碟类型是否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还包括第六步骤在历史信息里注册既定光碟的类型。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还包括第七步骤,随后基于历史信息识别先前所使用的多种光碟类型,其中所述已识别的多种类型不是所述的一种类型;和第八步骤,判断既定光碟类型与第七步骤中所识别的多种光碟类型中的任一种是否一致。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还包括第九步骤在历史信息里注册既定光碟的类型。
14.一种可访问多种光碟的光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装置,用来存储包括先前使用的光碟类型的历史信息;和选择装置,用来基于历史信息选择置入光碟装置的光碟类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光碟装置,其中选择装置包括识别装置,用来基于历史信息识别光碟类型;和判断装置,用来判断既定光碟的类型与识别装置所识别的类型是否一致。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光碟装置,其中存储装置是永久性存储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光碟装置,还包括用来在历史信息里注册选择装置的选择结果的注册装置。
18.一种光碟装置,包括存储器,用来存储包括先前使用的光碟类型的历史信息;和选择设备,用来基于历史信息选择置入光碟装置中的光碟类型。
全文摘要
一种由光碟装置的控制计算机使用的程序产品。该装置可访问多种光碟。控制计算机根据该程序基于包括以往所使用的光碟类型的历史信息,从多种光碟类型里识别出一种光碟类型。然后,控制计算机判断即定光碟的类型与所识别的光碟类型是否一致。
文档编号G11B19/12GK1447329SQ0310732
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2日
发明者伊藤伸彦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