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及记录介质更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988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及记录介质更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2013年4月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3-079870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参考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利用紧凑结构来输送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输送机构以及记录介质更换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记录介质更换器已被用于存储内容(例如,图像、音乐、文本或其组合信息)数据、各种程序等。在记录介质更换器中,记录介质或容纳记录介质的卡盘(下文中,简称为“记录介质”)被容纳在壳体中所设置的多个插槽(小区)中。此外,在记录介质更换器中,具有在插槽(小区)与驱动块之间传送记录介质的传送块。例如,在公开号为2009-259301的日本专利申请(下文称为专利文献1)中,沿着记录介质方向移动设有保持杆的滑块,并且保持杆与记录介质的啮合槽啮合。进一步沿着相反的方向移动滑块。以这种方式,实现将记录介质容纳在传送块中以及将记录介质传送到期望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附带提一下,如专利文献1中,为了将设有保持杆的滑块移动到使得保持杆与记录介质的啮合槽啮合的位置,有必要使滑块相对于传送块更大幅度地滑动。因此,在滑块内容纳和释放方向上的记录介质的尺寸变大。此外,在滑块内容纳和释放方向上的记录介质的尺寸较大,因此缩减传送块的尺寸就变得困难了。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当保持杆穿过旋转杆的位置时,为保持杆而设置的滑动销在旋转杆的外保持表面和中间保持表面上滑动,保持杆旋转,并且记录介质的保持状态被解除。然而,保持杆在保持释放方向上大幅度旋转,因此在宽度方向(与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记录介质的尺寸也变大了。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紧凑结构来输送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输送机构以及记录介质更换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包括滑块、保持杆、偏置部、杆打开操作部以及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滑块被支撑在底盘上并且沿着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可移动。保持杆由滑块可旋转地支撑,并且被构造成保持记录介质。偏置部被构造成将保持杆朝着记录介质偏置。杆打开操作部为保持杆而设置,通过滑块沿记录介质的释放方向的移动而与为底盘而设置的杆啮合部啮合,并且被构造成在远离记录介质的方向上旋转保持杆。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被构造成沿着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移动底盘和滑块。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可旋转地保持记录介质的保持杆由被支撑在底盘上并且沿着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可移动的滑块支撑。保持杆由偏置弹簧等朝着记录介质(例如,沿着一对保持杆彼此靠近的方向)偏置。保持杆设有杆打开操作部。通过滑块沿着记录介质释放方向的移动,杆打开操作部与为底盘而设置的杆啮合部啮合。以这种方式,保持杆沿着远离记录介质的方向(例如,沿着一对保持杆彼此远离的方向)旋转。通过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在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上移动底盘和滑块。在这里,通过控制底盘和滑块的移动顺序和移动量,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执行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之一。此外,通过控制底盘和滑块的移动顺序和移动量,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将保持杆置于相对于记录介质的锁定状态和锁定解除状态之一。例如,当容纳记录介质时,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沿着记录介质的方向将滑块移动到杆打开操作部与杆啮合部将要啮合的位置,然后沿着记录介质的方向移动底盘,从而相对于记录介质锁定保持杆。然后,在相对于记录介质锁定保持杆的状态下,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使滑块和底盘返回到移动之前的位置。以这种方式,记录介质被容纳在底盘中。此外,当释放所容纳的记录介质时,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沿着记录介质的释放方向移动滑块,使杆打开操作部与杆啮合部啮合,并且沿着远离记录介质的方向旋转保持杆,从而解除保持杆与记录介质之间的锁定状态。然后,容纳和释放驱动给单元沿着记录介质的释放方向移动底盘。随后,通过使底盘返回到移动前的位置以及使滑块返回到移动前的位置,完成记录介质的释放。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记录介质更换器,包括多个插槽、驱动器以及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在多个插槽中容纳记录介质。驱动器被构造成使用记录介质执行操作。记录介质输送机构被构造成在多个插槽和驱动器之间输送记录介质。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包括:滑块,被支撑在底盘上并且沿着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可移动;保持杆,由滑块可旋转地支撑,并且被构造成保持记录介质;偏置部,被构造成将保持杆朝着记录介质偏置;为保持杆而设置的杆打开操作部,通过滑块沿记录介质的释放方向的移动而与为底盘而设置的杆啮合部啮合,并且被构造成在远离记录介质的方向上旋转保持杆;以及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被构造成沿着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移动底盘和滑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被支撑在底盘上并且沿着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可移动的滑块;由滑块可旋转地支撑并且被构造成保持记录介质的保持杆;被构造成将保持杆朝着记录介质偏置的偏置部;为保持杆而设置、通过滑块沿记录介质的释放方向的移动而与为底盘而设置的杆啮合部啮合、并且被构造成在远离记录介质的方向上旋转保持杆的杆打开操作部;以及被构造成沿着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移动底盘和滑块的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因此,不需要移动滑块直到相对于记录介质锁定保持杆为止,因而能够减少滑块的移动量。因而,能够减小在容纳和释放方向上的记录介质的尺寸。此外,保持杆朝着记录介质偏置。当释放记录介质时,可以充分使得保持杆在远离记录介质的方向上旋转到保持杆与记录介质之间的锁定状态被解除的位置。因此,记录介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能够减小。请注意,这里所描述的效果仅仅是示例,而非限制性的,还可提供附加效果。

结合下文对附图中示出的最佳模式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更换器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基本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插槽扩展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驱动扩展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当使用基本单元、插槽扩展单元以及驱动扩展单元(当传送块位于基本单元的位置处)时的记录介质更换器的结构的内侧视图;

图6是示出当使用基本单元、插槽扩展单元以及驱动扩展单元(当传送块位于插槽扩展单元的位置处)时的记录介质更换器的结构的内侧视图;

图7是示出当使用基本单元、插槽扩展单元以及驱动扩展单元(当传送块位于驱动扩展单元的位置处)时的记录介质更换器的结构的内侧视图;

图8是示出(从前侧观看时)传送块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从后侧观看时)传送块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0A-10C是示出(当轨道部处于收缩状态时)传送块的结构的视图;

图11A-11C是示出(当轨道部处于伸展状态时)传送块的结构的视图;

图12是从记录介质更换器的后侧观看时记录介质输送块的支撑部的视图;

图13是用于解释传送块的操作的视图;

图14A-14B是用于解释记录介质输送块的结构和操作的视图(第一部分);

图15A-15B是用于解释记录介质输送块的结构和操作的视图(第二部分);

图16A-16B是示出保持杆的视图;

图17是用于解释保持杆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视图;

图18A-18B是用于解释记录介质输送块的结构和操作的视图(第三部分);

图19A-19B是用于解释记录介质的安装操作的视图(第一部分);

图20A-20B是用于解释记录介质的安装操作的视图(第二部分);

图21A-21B是用于解释记录介质的安装操作的视图(第三部分);

图22A-22B是用于解释记录介质的安装操作的视图(第四部分);

图23A-23B是用于解释记录介质的安装操作的视图(第五部分);

图24A-24B是用于解释记录介质的释放操作的视图(第一部分);

图25A-25B是用于解释记录介质的释放操作的视图(第二部分);

图26A-26B是用于解释记录介质的释放操作的视图(第三部分);

图27A-27B是用于解释记录介质的释放操作的视图(第四部分);

图28A-28B是用于解释记录介质的释放操作的视图(第五部分);以及

图29A-29B是用于解释记录介质的释放操作的视图(第六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请注意将按照下列顺序进行说明:

1.记录介质更换器的结构

2.传送块的结构

3.传送块的操作

4.记录介质输送块的结构

4-1.保持杆的结构

4-2.保持杆的操作

5.记录介质输送块的操作

〈1.记录介质更换器的结构〉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更换器的外观。记录介质更换器10可包括多个插槽(小区)、驱动块、传送块、控制块、电源块等。此外,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前表面上,设有操作部101和显示部102。操作部101包括用于对记录介质更换器等执行设定和开关操作的开关等。显示部102显示记录介质更换器的操作状态、各种类型的信息等。请注意,在将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横向方向称为X方向、深度方向称为Y方向、高度方向称为Z方向的情况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记录介质更换器10可包括基本单元10、插槽扩展单元12和驱动扩展单元13。记录介质更换器10被构造为使得插槽和驱动块能被扩展。例如,可通过将插槽扩展单元12添加到基本单元11上而使记录介质更换器10附加地设有插槽。此外,可通过将驱动扩展单元13添加到基本单元11上而使记录介质更换器10附加地设有驱动块或者附加地设有插槽和驱动块。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记录介质更换器10可包括:多个插槽,在多个插槽中容纳记录介质;驱动块(驱动器),被构造成使用记录介质执行操作;以及后文将描述的记录介质输送块(记录介质输送机构),被构造成在多个插槽和驱动块之间输送记录介质。

图2是示出基本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基本单元11包括门111、记录介质中继部112、插槽15、驱动块16、控制块17、电源块18、传送块20等。记录介质更换器10可包括旋转保持机构,可被构造成可旋转地保持后文将描述的记录介质输送块底盘,以使得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可被切换到插槽15和驱动块16的方向之一。此外,后文将描述的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可被构造成使由旋转保持机构保持的记录介质输送块底盘移动。

当记录介质90被容纳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中或者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释放时,门111被打开关闭,从而使得记录介质中继部112能被拉出。

记录介质中继部112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对记录介质进行中继。特别是,当记录介质被容纳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中时,记录介质中继部112保持记录介质,并将记录介质移动到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内部。另一方面,当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释放记录介质时,由记录介质中继部112保持的记录介质被移动到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外部。

例如,插槽15被构造成布置在壳体的两侧表面上。记录介质被安装在相应的插槽中。将每个插槽15设置为,使得记录介质90的插入和移除方向是相对于壳体的侧表面垂直的方向(X方向)。此外,将传送块20设置为在布置于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与布置于另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之间在后文将描述的上下方向(Z方向)上可移动。

相对于在布置于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与布置于另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之间的插槽15,驱动块16被设置在后侧的位置处。此外,将驱动块16设置为,使得记录介质插入端口161被定向到前侧(传送块20这侧)。

传送块20包括记录介质输送块50。记录介质输送块50在插槽15与驱动块16之间输送记录介质90。特别是,记录介质输送块50执行将记录介质90从插槽15中取出并暂时保持记录介质90的处理,以及执行将保持的记录介质90安装在驱动块16上的处理。此外,记录介质输送块50还执行将从驱动块16释放的记录介质90取出并暂时保持记录介质90的处理,以及执行将保持的记录介质90安装到插槽15中的处理。

传送块20在前后方向(Y方向)上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并将记录介质输送块50设置在期望插槽15的位置处或者与驱动块16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161对应的位置处。此外,当添加插槽扩展单元12或者驱动扩展单元13时,传送块20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可移动,从而使得记录介质输送块50能够位于与那些单元的期望插槽15或驱动块16对应的高度处。此外,记录介质输送块50执行在插槽方向(X方向)上的移动以及以上下方向(Z方向)为旋转轴的旋转运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在插槽方向(X方向)上移动,从而改变距插槽15、记录介质90等的距离。此外,记录介质输送块50执行旋转运动,从而使得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561定向在插槽15或驱动块16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161的方向上。请注意,图2示出了当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前侧沿着驱动块16的方向观看时,外侧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561位于左手侧的情况。

控制块17控制传送块20的操作,并且执行从插槽15中取出期望记录介质90并将期望记录介质90安装在驱动块16上的处理,以及执行使得从驱动块16释放的记录介质90返回到原始插槽15中的处理。电源块18向基本单元11的驱动块16、传送块20等提供电力。

请注意,基本单元11设有轨道支撑部115,当后文将描述的轨道部被伸展开时,轨道支撑部115对轨道部的前端进行支撑。

图3是示出插槽扩展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插槽扩展单元12包括门121、记录介质中继部122、插槽15等。

当记录介质90被容纳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中或者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释放时,门121被打开关闭,从而使得记录介质中继部122能被拉出。

记录介质中继部122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对记录介质进行中继。特别是,当记录介质被容纳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中时,记录介质中继部122保持记录介质,并将记录介质移动到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内部。另一方面,当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释放记录介质时,由记录介质中继部122保持的记录介质被移动到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外部。

例如,插槽15被构造成以格状布置在壳体的两侧表面上。记录介质被安装到插槽中。将每个插槽15设置为,使得记录介质90的插入和移除方向是相对于壳体的侧表面垂直的方向(X方向)。此外,在布置于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与布置于另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之间设置有空间,当插槽扩展单元12添加到基本单元11上时,此空间使得传送块20或记录介质输送机构能够在垂直于插槽方向的方向(上下方向,即Z方向)上可移动。

请注意,插槽扩展单元12设有轨道支撑部125,当后文将描述的轨道部被伸展开时,轨道支撑部125对轨道部的前端进行支撑。

图4是示出驱动扩展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驱动扩展单元13包括门131、记录介质中继部132、插槽15、驱动块16以及电源块18。

当记录介质90被容纳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中或者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释放时,门131被打开关闭,从而使得记录介质中继部132能被拉出。

记录介质中继部132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对记录介质进行中继。特别是,当记录介质被容纳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中时,记录介质中继部132保持记录介质,并将记录介质移动到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内部。另一方面,当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释放记录介质时,由记录介质中继部132保持的记录介质被移动到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外部。

例如,插槽15被构造成以格状布置在壳体的两侧表面上。记录介质被安装到插槽中。将每个插槽15设置为,使得记录介质90的插入和移除方向是相对于壳体的侧表面垂直的方向(X方向)。此外,在布置于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与布置于另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之间设置有空间,当驱动扩展单元13添加到基本单元11上时,此空间使得传送块20能够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可移动。

相对于在布置于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与布置于另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之间的插槽15,驱动块16被设置在后侧的位置处。此外,将驱动块16设置为,使得记录介质插入端口161被定向到前侧(传送块20这侧)。电源块18向驱动扩展单元13的驱动块16等提供电力。

基本单元11、插槽扩展单元12以及驱动扩展单元13设有用于使传送块20在各单元上可移动的引导机构19,例如齿条191以及引导板192。记录介质更换器10采用引导机构19来使传送块20不仅可移动到基本单元11中的位置,还可移动到插槽扩展单元12和驱动扩展单元13中的位置。因此,记录介质更换器10能够将基本单元11、插槽扩展单元12以及驱动扩展单元13中任一个中的一个插槽15中安装的记录介质90传送到基本单元11和驱动扩展单元13中的一个驱动块16。此外,记录介质更换器10能使从驱动块16上释放的记录介质返回到原始插槽15。

此外,记录介质更换器10在插槽15与记录介质中继部112、122和123之间传送记录介质90。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将记录介质安装到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中以及释放安装的记录介质。

图5-7是内侧视图,分别示出了当使用基本单元、插槽扩展单元和驱动扩展单元时记录介质更换器的结构。请注意,图5示出了传送块位于基本单元的位置处的情况。图6示出了传送块位于插槽扩展单元的位置处的情况。图7示出了传送块位于驱动扩展单元的位置处的情况。

记录介质更换器10在基本单元11的插槽15和记录介质输送块50之间输送记录介质90。在这种情况中,如图5所示,通过使用齿条191,记录介质更换器10沿着一方向(Z方向)移动传送块20,以使得记录介质输送块50处于期望插槽15的高度。此外,记录介质更换器10沿着深度方向(Y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以使得记录介质输送块50位于与期望插槽15相对的位置处。

此外,记录介质更换器10在插槽扩展单元12的插槽15和记录介质输送块50之间输送记录介质90。在这种情况中,如图6所示,通过使用齿条191,记录介质更换器10沿着一方向(Z方向)移动传送块20,以使得记录介质输送块50处于期望插槽的高度。此外,记录介质更换器10沿着深度方向(Y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以使得记录介质输送块50位于与期望插槽15相对的位置处。请注意,轨道部31能够被伸展和收缩,以使得传送块20能够将记录介质传送块50移动到与期望插槽相对的位置处。这里,如图6所示,当轨道部31被伸展和收缩时,轨道部31的前端由轨道支撑部125支撑。

此外,记录介质更换器10在驱动扩展单元13的插槽15和记录介质输送块50之间输送记录介质90。在这种情况中,如图7所示,通过使用齿条191,记录介质更换器10沿着一方向(Z方向)移动传送块20,以使得记录介质输送块50处于期望插槽的高度。此外,记录介质更换器10沿着深度方向(Y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以使得记录介质输送块50位于与期望插槽相对的位置处。

此外,传送块20通过电缆81连接到基本单元11的控制块17和电源块18。通过电缆81实现通信及电力供给。

请注意,记录介质更换器10并不限于使用如上所述的基本单元11、插槽扩展单元12以及驱动扩展单元13来构造。例如,记录介质更换器10可使用具有预定尺寸的壳体来构造,并且在壳体中可设置与基本单元对应的区域以及与插槽扩展单元和/或驱动扩展单元对应的区域。

<2.传送块的结构>

接下来,将描述传送块20的结构。图8和图9是分别示出传送块20的结构的透视图。请注意,图8是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前侧观看传送块20时的透视图,图9是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后侧观看传送块20时的透视图。图10A-10C和11A-11C分别是示出传送块的结构的视图。图10A-10C示出了表示轨道部处于收缩状态的情况。图11A-11C示出了轨道部处于伸展状态的情况。请注意,图10A和11A是平面图,图10B和11B是右侧视图,图10C和11C是下视图。图12是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后侧观看时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支撑部的视图。

传送块20的传送块底盘21设有传送块移动机构、轨道部以及轨道移动机构。

传送块移动机构包括传送块移动马达221、驱动传输部222F和222R、引导辊223F和223R等。

传送块移动马达221产生用于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移动传送块20的驱动力。例如,驱动传输部222F包括多个齿轮。从动齿轮(小齿轮)222Fg被设置为与为基本单元11、插槽扩展单元12和驱动扩展单元13而设置的引导部19F的齿条191F啮合。例如,驱动传输部222R包括多个齿轮。从动齿轮(小齿轮)222Rg被设置为与为基本单元11、插槽扩展单元12和驱动扩展单元13而设置的引导部19R的齿条191R啮合。因此,通过传送块移动马达221使驱动传输部222F和222R的从动齿轮(小齿轮)222Fg和222Rg旋转,传送块2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一对引导辊223F夹置引导部19F的引导板192F。此外,其它引导辊223F在引导板192F的引导槽内移动。引导辊223R在引导部19R的引导板192R的引导槽内移动。因此,当传送块2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通过引导辊223F和223R将传送块20置于正确的位置。

在轨道部31的侧表面中,形成用于在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上驱动轨道部31的齿条311。在记录介质输送块侧的轨道部31的表面上,形成用于在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上移动后文将描述的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的齿条312和导轨313。在轨道部31的相反表面侧,形成导轨接收部(未示出)。导轨接收部被装配到为传送块底盘21而设置并沿着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延伸的滑轨211上,以保持滑轨211,且导轨接收部保持轨道部31以使其能够在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上伸展和收缩。齿条311与构成轨道移动机构的一部分的驱动传输部322的从动齿轮(小齿轮)322g啮合。此外,齿条312与构成后文将描述的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机构的一部分的驱动传输部402的从动齿轮(小齿轮)402g啮合。

轨道移动机构包括附接到传送块底盘21上的轨道移动马达321、驱动传输部322、轨道部31的齿条311等。

轨道移动马达321产生用于沿着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移动轨道部31的驱动力。例如,驱动传输部322包括多个齿轮。从动齿轮(小齿轮)322g与轨道部31的齿条311啮合。因此,通过轨道移动马达321使驱动传输部322的从动齿轮(小齿轮)322g旋转,轨道部31沿着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移动。此时,轨道部31的导轨接收部以被装配到滑轨211上的状态滑动。

轨道部31设有沿着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在轨道上移动的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设有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保持记录介质输送块50以使其以上下方向(Z方向)为轴可旋转。此外,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还被设置为相对于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沿着与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正交的方向(X方向)可移动。

此外,传送块20包括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机构、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以及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机构。

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机构沿着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机构包括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马达401和驱动传输部402,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马达401和驱动传输部402附接到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轨道部31的齿条311等。

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马达401产生用于沿着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的驱动力。如图12所示,例如,驱动传输部402包括多个齿轮。从动齿轮(小齿轮)402g与如图8等所示的轨道部31的齿条312啮合。此外,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设有如图12所示的导轨接收部405。导轨接收部405被装配到轨道部31的导轨313上,以保持轨道部31的导轨313。因此,通过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马达401使驱动传输部402的从动齿轮(小齿轮)402g旋转,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沿着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在轨道部上移动。此时,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的导轨接收部405以被装配到导轨313上的状态滑动。

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相对于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沿着与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正交的方向(X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包括:附接到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的保持部移动马达411、驱动传输部412和进给螺杆413;为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而设置的螺母451等。

如图12所示的保持部移动马达411产生用于相对于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沿着与轨道纵向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的驱动力。例如,驱动传输部412包括多个齿轮。从动齿轮与进给螺杆413一起设置,且它们的旋转轴彼此对应。因此,通过保持部移动马达411使驱动传输部412的从动齿轮旋转,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的螺母451沿着进给螺杆413的轴方向移动。

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的螺母451设有圆柱形轴承部452。此外,轴承部452的外圆周表面中形成齿部452g。

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旋转轴501被插入到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的轴承部452中,并由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可旋转地支撑。

记录介质输送块50包括用于使记录介质输送块50以旋转轴501为中心而旋转的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机构。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机构包括:附接到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驱动马达(未示出)和驱动传输部502;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的轴承部452等。

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驱动马达产生用于使记录介质输送块50旋转的驱动力。例如,驱动传输部502包括多个齿轮。从动齿轮与轴承部452的齿部452g啮合。因此,通过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驱动马达使驱动传输部502的从动齿轮旋转,记录介质输送块50以旋转轴501为中心旋转。

此外,传送块20包括电缆处理块70。当传送块20通过传送块移动机构而沿着上下方向移动时,通过电缆处理模块70来执行电缆81的卷入卷出。

请注意,传送块20中的轨道移动机构、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机构、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以及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机构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驱动传输部并不限于包括多个齿轮,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此外,马达也可以设置在其它部件侧等。

<3.传送块的操作>

图13是用于解释传送块的操作的视图。传送块20能够通过上述轨道移动机构沿着箭头FA的方向移动轨道部31。传送块20能够通过上述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机构沿着箭头FB的方向在轨道部31上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此外,传送块20能够通过上述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沿着箭头FC的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此外,传送块20能够通过上述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机构沿箭头FD的方向旋转记录介质输送块50。

因此,传送块20能够通过轨道移动机构和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机构而使记录介质输送块50移动到期望插槽的位置。此外,通过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机构,传送块20能够使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沿着期望插槽15的方向或者沿着驱动块16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的方向定向。另外,当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561沿着期望插槽15的方向定向时,传送块20能够通过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而使记录介质输送块50沿着插槽15的记录介质插入和移除方向移动。此外,当记录介质输送块50和驱动块16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彼此相对地定向时,传送块20能通过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而使记录介质输送块50移动到期望驱动块16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161的位置。请注意,当记录介质输送块50通过传送块20被置于期望的位置时,记录介质输送块50在插槽15和驱动块16之间输送记录介质。

<4.记录介质输送块的结构>

在如上所述构造记录介质更换器的情况中,如果传送块20移动的空间宽度变小,则能够减小记录介质更换器的尺寸。特别是,通过减小记录介质在记录介质输送块50内的容纳和释放方向上的尺寸,能够减小用于输送记录介质所需的空间。此外,如果用于输送记录介质所需的上部空间减小,则最上部的记录介质与记录介质更换器顶板之间的距离也能够减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记录介质输送块(记录介质输送机构)50可包括滑块、保持杆、偏置部、杆打开操作部以及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滑块被支撑在记录介质输送块底盘上并且沿着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可移动。保持杆由滑块可旋转地支撑,并且被构造成保持记录介质。偏置部被构造成将保持杆朝着记录介质偏置。杆打开操作部为保持杆而设置,通过滑块沿记录介质的释放方向的移动而与为记录介质输送块底盘而设置的杆啮合部啮合,并且被构造成在远离记录介质的方向上旋转保持杆。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被构造成沿着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移动底盘和滑块。也就是说,记录介质输送块50通过利用保持杆移动滑块以及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底盘来输送记录介质,其中保持杆用于保持记录介质被可旋转地支撑,记录介质输送块底盘用于支撑滑块沿着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可移动。通过以这种方式移动滑块和记录介质输送块底盘,滑块的移动量减小,并且记录介质在记录介质输送块50内的容纳和释放方向上的尺寸也减小。此外,保持杆预先朝着记录介质偏置,并且,当记录介质被释放时,保持杆在远离记录介质的方向上旋转至一位置,在该位置处保持杆和记录介质之间的锁定状态被解除。以这种方式操作保持杆,因而输送记录介质所需的在宽度方向上的记录介质的空间尺寸减小。

图14A-14B、15A-15B和18A-18B分别示出了记录介质输送块的结构。记录介质输送块50包括在记录介质输送块底盘51中的滑块52、滑块移动机构以及上述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机构。

滑块52被设置为相对于记录介质输送块底盘51沿记录介质90的容纳和释放方向可移动。螺母521被设置在滑块52的中部。当后文将描述的滑块移动机构的进给螺杆553旋转时,螺母521在与进给螺杆553啮合的同时沿着进给螺杆553的轴向方向移动。在滑块52的两端部,设置保持杆支撑轴522。保持杆53U和53L由保持杆支撑轴522可旋转地保持。

滑块移动机构包括滑块移动马达551、驱动传输部552、进给螺杆553等。

滑块移动马达551产生用于在记录介质输送块50内沿记录介质容纳和释放方向移动滑块52的驱动力,并且使驱动传输部552的齿轮旋转。驱动传输部552的最下面的齿轮与设置在进给螺杆553的一个端部上的齿轮啮合。进给螺杆553在记录介质容纳和释放方向上具有轴向方向,并且通过旋转滑块移动马达551以记录介质容纳和释放方向为轴进行旋转。

请注意,图14A-14B示出了滑块52置于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最深位置,即记录介质90的容纳完成位置(下文为“原位置(home position)”)的情况。这里,当滑块移动马达551旋转时,滑块52沿着插槽15或驱动块16的方向(下文称为“向外方向”)移动。如图15A-15B所示,保持杆53U和53L相对于记录介质输送块底盘51突出。

此外,通过上述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沿着记录介质90的容纳和释放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由此,由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可旋转地支撑的记录介质输送块50也通过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而沿着容纳和释放方向移动。因此,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和滑块移动机构可与沿着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底盘51和滑块52的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相对应。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可包括上述滑块移动机构。如后文将描述的,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可控制底盘51和滑块52的移动顺序和移动量以容纳或释放记录介质。此外,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可控制底盘51和滑块52的移动顺序和移动量以将保持杆相对于记录介质置于锁定状态或锁定解除状态。此外,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可以当容纳记录介质时,沿着记录介质要被容纳的方向将滑块52移动到后文将描述的杆打开操作部与杆啮合部将要啮合的位置,然后沿着记录介质要被容纳的方向移动底盘51,从而相对于记录介质锁定保持杆。此外,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可以在相对于记录介质锁定保持杆的状态下,通过使滑块52和底盘51返回到移动之前的位置来执行记录介质的容纳。此外,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可以当释放所容纳的记录介质时,沿着记录介质的释放方向移动滑块52,使后文将描述的杆打开操作部与杆啮合部啮合,并沿着远离记录介质的方向旋转保持杆,然后沿着记录介质的释放方向移动底盘。此外,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可以使得底盘51返回到移动之前的位置,然后执行使滑块52返回到移动之前的位置的处理。

<4-1.保持杆的结构>

图16A-16B示出保持杆的结构。请注意图16A示出从图14A-14B、15A-15B和18A-18B的方向观看的保持杆,图16B示出从与图14A-14B、15A-15B和18A-18B相反的方向观看的保持杆。

在保持杆53U(53L)的主体部531上,形成支撑孔532,其中保持杆支撑轴522被插入到支撑孔532中。此外,在向外方向上突出的臂部533以“<”字形与保持杆53U(53L)的主体部531相连续地形成。在臂部533的前端处,形成从臂部533的侧表面突出的啮合爪534。以如下方式形成啮合爪534:使得保持杆53U的啮合爪534与保持杆53L的啮合爪534相对。啮合爪534的外侧表面被形成为倾斜的滑动面534a。在保持杆53U(53L)的主体部531的表面侧,设置弹簧锁定部535。此外,在保持杆53U(53L)的主体部531的向外方向上的端部,设置从主体部531的表面沿垂直方向突出的杆打开操作部536。

保持杆53U(53L)的弹簧锁定部535对偏置部例如偏置弹簧538的一个端部进行锁定。偏置弹簧538的另一端部由滑块52等进行锁定。保持杆53U(53L)的啮合爪534经由偏置弹簧538朝着记录介质在箭头FJ的方向,即,使啮合爪534彼此靠近的方向上偏置。此外,当滑块52沿着向外方向移动时,保持杆53U的啮合爪534与保持杆53L的啮合爪534置于滑动面534a抵靠记录介质90的前表面侧端的位置处。

<4-2.保持杆的操作>

图17是用于解释保持杆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视图。在保持杆53L(53U)中形成杆打开操作部536。在记录介质插入端口侧的记录介质输送块底盘51的端部,在与杆打开操作部536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杆啮合部516。当滑块52位于位置PS1处时,杆打开操作部536与杆啮合部516分隔开。因此,由于偏置弹簧538的偏置力,保持杆53U(53L)的啮合爪534位于由箭头FJ指示的方向上的位置处。

当滑块52从位置PS1沿向外方向移动时,杆打开操作部536与杆啮合部516啮合。此外,当杆打开操作部536与杆啮合部516啮合时,由于滑块52沿向外方向的移动,保持杆53U(53L)在与偏置弹簧538的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以保持杆支撑轴522为轴旋转。因此,当滑块52相对于位置PS1沿向外方向移动到位置PS2处时,啮合爪534沿着使得啮合爪53彼此远离的箭头FK的方向移动。也即,杆打开操作部536可被构造成通过与杆啮合部516的啮合,沿着远离记录介质的方向将保持杆旋转到相对于记录介质的锁定状态被解除的位置。

当滑块从图15A-15B所示的位置进一步沿向外方向移动时,如图18A-18B所示,保持杆53U(53L)的啮合爪534处于打开状态。此外,当滑块52从图18A-18B所示位置沿着相反方向,即沿向内方向移动时,保持杆53U(53L)的啮合爪534处于如图15A-15B所示的关闭状态。此外,当滑块52从图15A-15B所示的位置处沿向内方向移动时,保持杆53U(53L)的啮合爪534以关闭状态(如图14A-14B所示的状态)被容纳在记录介质输送块50中。

请注意,如上所述,记录介质输送块50由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保持,以使其通过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机构可旋转。此外,如上所述,通过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记录介质输送块50沿着与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正交的方向(X方向)可移动。

在由此构造的传送块20中,通过在记录介质容纳和释放方向上移动滑块52和记录介质输送块50,使得在记录介质容纳和释放方向上的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尺寸变小。此外,通过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保持杆53U(53L),输送记录介质所需的在宽度方向上的记录介质的空间尺寸变小。

<5.记录介质输送块的操作>

图19A-23B示出当插槽中的记录介质按顺序被容纳在记录介质输送块中时的操作。请注意,关于记录介质输送块50,假定例如图14A-14B所示的状态为如上所述的原位置。

控制块17驱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滑块移动马达551,以沿着图19A-19B所示箭头FP所指示的向外方向来移动滑块52。当滑块52沿向外方向移动时,为保持杆53U(53L)中的臂部533而设置的啮合爪534的滑动面534a与记录介质90的前表面侧端抵靠。控制块17进一步沿着向外方向移动滑块52,使得啮合爪534的滑动面534a在记录介质90的前表面侧端上滑动。以这种方式,如图20A-20B所示,啮合爪534被放置于记录介质90的侧表面上。请注意,控制块17在使得为保持杆53U(53L)而设置的杆打开操作部536与形成于记录介质输送块底盘51中的杆啮合部516将要抵靠(啮合)的位置停止滑块52的移动。

接下来,通过保持部移动马达411,控制块17使进给螺杆413旋转。当进给螺杆413通过保持部移动马达411旋转时,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的螺母451由于进给螺杆413的旋转而移动。特别是,控制块17使保持部移动马达411旋转进给螺杆413,以使得由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可旋转地保持的记录介质输送块50沿着箭头FQ所指示的向外方向移动。当记录介质输送块50沿着向外方向移动时,为保持杆53U(53L)的臂部533而设置的啮合爪534在记录介质90的侧表面上滑动,并且被锁定在如图21A-21B所示的形成在记录介质90的侧表面中的锁定槽91中。

随后,控制块17沿相反的方向旋转保持部移动马达411,以便在啮合爪534被锁定在记录介质90的锁定槽91中的状态下,沿如图22A-22B所示的箭头FR所指示的向内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也就是说,记录介质输送块50沿着向内方向移动。此外,控制块17驱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滑块移动马达551,以使滑块52沿着箭头FS所指示的向内方向移动。因此,记录介质90从插槽中被取出,并且被拉入到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内部。

通过以这种方式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和滑块52,记录介质90能够被拉入到并保持在如图23A-23B所示的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原位置。

接下来将描述安装在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原位置处的记录介质90被释放到插槽15中的情况。图24A-29B示出当安装在记录介质输送块50中的记录介质90被按顺序释放到插槽15中时的操作。

控制块17驱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滑块移动马达551,并且沿着如图24A-24B所示的箭头FP所指示的向外方向移动滑块52。通过以这种方式沿向外方向移动滑块52,记录介质90得到释放。请注意,为保持杆53U(53L)的臂部533而设置的啮合爪534被锁定在记录介质90的锁定槽91中。

控制块17驱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滑块移动马达551来移动滑块52,以使得杆打开操作部536与记录介质输送块底盘51的杆啮合部516啮合。因此,各保持杆53U(53L)都沿与偏置弹簧538的抵靠方向相反的方向,以保持杆支撑轴522为轴线旋转,从而使得啮合爪534远离设置在记录介质90的侧表面中的锁定槽91,如图25A-25B所示。

随后,控制块17使保持部移动马达411旋转进给螺杆413。当进给螺杆413由保持部移动马达411旋转时,记录介质输送块块保持部45的螺母451由于进给螺杆413的旋转而移动。特别是,控制块17使保持部移动马达411旋转进给螺杆413,由此使由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可旋转地保持的记录介质输送块50沿箭头FQ所指示的向外方向移动。通过使记录介质输送块50以这种方式沿向外方向移动,记录介质90被推入到如图26A-26B所示的插槽内的预定位置。因此,可将记录介质安装在插槽内的预定位置。

接下来,控制块17使保持部移动马达411在相反的方向上旋转进给螺杆413。当进给螺杆413由保持部移动马达411沿相反方向旋转时,记录介质输送块块保持部45的螺母451由于进给螺杆413的旋转而沿相反方向移动。特别是,控制块17使进给螺杆413沿相反方向旋转,以使记录介质输送块50在为保持杆53U(53L)的臂部533而设置的啮合爪534远离记录介质90的锁定槽91的状态下沿箭头FS所指示的向内方向移动。因此,如图27A-27B所示,啮合爪534相对于记录介质90的锁定槽91位于记录介质前表面方向上的位置。

随后,控制块17驱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滑块移动马达551,以朝着箭头FR所指示的向内方向移动滑块52。当滑块52沿向内方向移动时,杆打开操作部536远离杆啮合部516而移动,并且啮合爪534旋转。此时,为保持杆53U(53L)的臂部533而设置的啮合爪534相对于记录介质90的锁定槽91处于记录介质前表面侧上的位置,从而即使啮合爪534旋转,啮合爪534也没有被锁定在记录介质90的锁定槽91中。因此,如图28A-28B所示,在记录介质90被安装在插槽中的情况下,只有滑块52能够沿着箭头FR所指示的向内方向移动。

此外,控制块17驱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滑块移动马达551,以将滑块52移动到如图29A-29B所示的原位置。因此,在其中没有安装记录介质的状态下,记录介质输送块50处于原位置。

此外,当从插槽15中取出并由记录介质输送块50保持的记录介质90被安装在驱动块16上时,并且当从驱动块16释放的记录介质90被返回到插槽15中时,记录介质输送块50经由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机构旋转,以使得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561与驱动块16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161相对。此外,记录介质输送块50经由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马达401沿着轨道纵向方向移动到与驱动块16相隔预定距离的位置。

此后,记录介质输送块50如上所述输送记录介质90。请注意,在结合驱动块16执行记录介质90的输送的情况中,与结合插槽15执行记录介质90的输送的情况相比,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定向不同,例如,如图2所示相差90度。因此,通过经由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马达401而非保持部移动马达411来执行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移动,能够执行相似的操作。

此外,当插槽15的方向与驱动块16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的方向相对于记录介质输送块50相差90度时,记录介质输送块50经由保持部移动马达411产生的移动方向成为驱动块16的横向布置方向(X方向)。因而,保持部移动马达411能够将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561布置在期望驱动块16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161的位置。因此,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不需要包括用于将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移动到期望驱动块16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的位置的独立移动机构。因而例如能够使记录介质更换器的结构变得简单。

此外,滑块52和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移动并不限于在以如上所述的实施方式来设置保持部移动马达411和滑块移动马达551的情况中执行。例如,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滑块52和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移动是通过切换并使用单个移动马达的驱动力而执行的。此外,保持杆也并不限于被设置为如上所述的一对,例如还可以使用单个保持杆或者多对保持杆。

此外,本发明并不应被理解为限于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仅是作为例子,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条件下,很明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或替换。因此,为了确定本发明的主旨,应当考虑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请注意,本发明的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可以采用下述结构。

(1)一种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包括:滑块,被支撑在底盘上并且沿着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可移动;保持杆,由滑块可旋转地支撑,并且被构造成保持记录介质;偏置部,被构造成将保持杆朝着记录介质偏置;为保持杆而设置的杆打开操作部,通过滑块沿记录介质的释放方向的移动而与为底盘而设置的杆啮合部啮合,并且被构造成在远离记录介质的方向上旋转保持杆;以及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被构造成沿着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移动底盘和滑块。

(2)根据上述段落(1)的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其中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被构造成通过控制底盘和滑块的移动顺序和移动量,执行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之一。

(3)根据上述段落(1)或(2)的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其中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被构造成通过控制底盘和滑块的移动顺序和移动量,将保持杆置于相对于记录介质的锁定状态和锁定解除状态之一。

(4)根据上述段落(1)至(3)中任一段落的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其中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被构造成当容纳记录介质时,沿着记录介质要被容纳的方向将滑块移动到杆打开操作部与杆啮合部将要啮合的位置,然后沿着记录介质要被容纳的方向移动底盘,从而相对于记录介质锁定保持杆。

(5)根据上述段落(4)的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其中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被构造成在相对于记录介质锁定保持杆的状态下,通过使滑块和底盘返回到移动之前的位置来执行记录介质的容纳。

(6)根据上述段落(1)至(5)中任一段落的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其中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被构造成当释放所容纳的记录介质时,沿着记录介质的释放方向移动滑块,使杆打开操作部与杆啮合部啮合,并沿着远离记录介质的方向旋转保持杆,然后沿着记录介质的释放方向移动底盘。

(7)根据上述段落(6)的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其中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被构造成使得底盘返回到移动之前的位置,然后执行使滑块返回到移动之前的位置的处理。

(8)根据上述段落(6)或(7)的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其中杆打开操作部被构造成通过与杆啮合部的啮合,沿着远离记录介质的方向将保持杆旋转到相对于记录介质的锁定状态被解除的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和记录介质更换器中,提供了被支撑在底盘上并且沿着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可移动的滑块;由滑块可旋转地支撑并且被构造成保持记录介质的保持杆;被构造成将保持杆朝着记录介质偏置的偏置部;为保持杆而设置、通过滑块沿记录介质的释放方向的移动而与为底盘而设置的杆啮合部啮合、并且被构造成在远离记录介质的方向上旋转保持杆的杆打开操作部;以及被构造成沿着记录介质的容纳和释放方向移动底盘和滑块的容纳和释放驱动单元。因此,不需要移动滑块直到相对于记录介质锁定保持杆为止,因而能够减少滑块的移动量。因而,能够减小在容纳和释放方向上的记录介质的尺寸。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和记录介质更换器适用于这样一种记录介质更换器,其在插槽中容纳记录介质或装有记录介质的卡盘,例如磁带、光盘、半导体存储器或者装有它们的卡盘,并且选择性地使用在插槽中安装的记录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或其等效范围内,就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和其它因素作出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