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导电部分导电地触点接通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182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物体的导电部分导电地触点接通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所述类型的装置,用于一个尤其长的例如基本上圆柱形物体如管子或电缆导电部分导电地触点接通。
这种装置例如应用于将金属管或同轴电缆剥去绝缘层的外导体连接在地线上。
由EP 0744788 A1已知一种所涉及类型的装置,它包括一个贴靠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上的基体和一个固定在基体的在装配位置面朝要触点接通的物体一侧上用于与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导电部分建立导电连接的接触元件。在此已知的装置中基体有一个形式上为带状金属卡箍的支承件,它嵌入弹性材料内,其中,在装配位置面朝要触点接通的物体一侧是一个暴露的接触元件接触面。在此已知的装置中接触元件由铜编织带构成,它借助胶粘剂或焊接点状地固定在基体的接触面上。
此已知装置的缺点在于,构成接触元件的铜编织带制造成本高。另一个缺点是这种带难以批量生产。这就使装置的生产进一步复杂化和更加昂贵。
此外已知的这种装置的缺点是,在借助胶粘剂将带固定在金属卡箍上时减少了接触元件与卡箍之间的导电接触面,因为这两个部分在有胶的地方互相电绝缘。其结果是增加了接触元件与卡箍之间的电阻。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接触元件必须有相应地更大的表面,这又一次提高了已知装置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所述类型的装置,它便于制造并因而生产成本低。
此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方案达到。
按本实用新型的方案的基本思想在于,取代金属编织带改用成型薄板制的接触元件。按照这种规则,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制造以出乎意外地简单的方式得到简化并因而能经济地生产。
接触元件可例如由作为按米出售的货物预制为成型的薄板构成,为了适应接触元件所需要的长度,它可以根据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尺寸以简单的方式批量生产。
此外,用成型薄板制的接触元件特别便宜。其结果是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生产成本。此接触元件可以用任何适用的具有足够导电性的金属薄板制成,例如黄铜片、钢片、铜片或由青铜、铜合金或铍制的薄板。
接触元件的造型可根据具体需要在大的范围内选择。合乎目的的是接触元件基本上成型为波纹形或蛇曲形或锯齿形,如一种实施形式所规定的那样。这种实施形式能方便和经济地实现。由于基本上是波纹形、蛇曲形或锯齿形的造型,所以即使存在较大的构件公差,在装置的装配位置仍能保证接触元件可靠地贴靠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上。
上述实施形式的进一步发展规定,接触元件的造型由彼此相继的横截面为圆形、弧形、三角形或梯形的波峰和波谷组成。在这里,波峰和波谷的形状可根据具体要求在大的范围内选择。
接触元件的造型可沿其延伸方向设计为不均匀或只是分段地均匀的。但合乎目的的是这种造型基本上沿接触元件的全长设计为均匀的。这样便于接触元件的生产,并在装置的装配位置促使接触元件与要触点接通的物体之间均匀地接触。例如,当在装置的装配位置HF电缆剥去绝缘层的外导体触点接通时,由于接触元件沿周向均匀的造型,避免了外导体沿周向不均匀地受载,这种不均匀受载会导致通过电缆传输的电信号不希望的反射。
按本实用新型的方案的一项特别有利的进一步发展规定,接触元件在其沿纵向的端部设计为无造型的或在这些端部是扁平的。这使得接触元件便于装配在基体上。若接触元件以其端部例如固定在基体的袋套状安装座内,则易于将此扁平的端部插入安装座内,并因而简化了接触元件在基体上的装配。在这种实施形式中,不仅可以如在按先有技术的装置中那样手工装配,而且原则上也可以实现机械化。
基体的材料可在大的范围内选择。一种恰当的实施形式规定,基体有一金属制的支承元件,在装置的装配位置接触元件贴靠在支承元件上以及优选地接触元件固定在支承元件上。以此方式将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基体设计成坚固耐用,而且简单并因而能经济地生产。
恰当的是金属的支承元件基本上设计为带状。以此方式基体可设计为易弯曲的。
另一个进一步发展规定,基体至少部分用弹性材料制成或有一个用弹性材料制的部分。当基体的弹性材料适当成形时,此弹性材料可用于绝缘的目的或用于密封的目的,以便例如在装配位置接触元件贴靠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导电部分上的接触区内构成一种密封装置,从而阻止空气和/或水分侵入接触区内。
具有支承元件和弹性材料的实施形式一项进一步的发展规定,支承元件与基体的弹性材料固定连接,或,尤其在其处于装配位置时背对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那一侧上至少部分用弹性材料敷层,或嵌入基体的弹性材料中,在这种情况下支承元件在装配位置面朝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那一侧是一个暴露在外的用于接触元件的接触面。以此方式在支承元件与接触元件之间建立导电连接。因此在装配位置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导电部分与支承元件之间构成导电连接,所以例如可以在支承元件上连接地线,以便将一金属管或同轴电缆剥去绝缘层的外导体接地。
接触元件的造型可在大的范围内选择。一种有利的进一步发展规定,通过接触元件的成型沿接触元件的第一方向,优选地沿其纵向,构成彼此相继的突起,接触元件在装置的装配位置通过它们以这样的方式贴靠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导电部分上,即,使得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导电部分与基体的支承元件之间构成导电连接。这种实施形式能方便和经济地实现。借助这些突起与要触点接通的物体建立一种可靠的导电连接。
上述实施形式的一种特别有利的进一步发展规定,突起设计为舌状,以及在装置的装配位置朝着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方向伸出。这种实施形式突出的优点在于,这些舌可以弹性变形以及在装配位置弹簧弹性地贴靠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上。由于这种弹簧弹性地贴靠,所以在装配位置即使存在较大的构件公差或材料疲劳仍始终能保证与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电接触。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舌状突起合乎目的地与接触元件的薄板设计成一体。
舌状突起的这种结构可通过任意方式实现。一种实施形式规定,舌状的突起由接触元件的薄板切割出、冲压出或腐蚀出。这样就有可能用特别简单的方法在接触元件上构成这些舌。
舌状突起的形状可在大的范围内选择。一种实施形式规定,舌状的突起在俯视图中看基本上设计为三角形或梯形。
具有舌状突起的这种实施形式的另一种进一步的发展规定,沿第一方向彼此相继的突起交替地从接触元件彼此相对的边缘区分别朝另一个边缘的方向延伸。以此方式使接触元件在装配位置在其相对的边缘处受均匀的负荷并压靠在支承元件上。
舌状突起可例如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地延伸。恰当的是舌状突起在俯视图中看沿一个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具有这些突起的实施形式的另一种进一步发展规定,接触元件在装置的装配位置通过其突起优选交替地贴靠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和支承元件上。在这种实施形式中通过突起也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与支承元件之间建立起一种特别可靠的导电连接,支承元件本身可例如与地线连接。
原则上接触元件可设计为基本上刚性的。不过一种进一步的发展规定,接触元件或至少接触元件的突起设计为可弹性变形的,使接触元件或接触元件的这些突起在装配位置弹簧弹性地贴靠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导电部分上。在这种实施形式中,由于接触元件或突起弹簧弹性地贴靠在导电部分上,所以获得了一种特别可靠的导电连接。此外,借助于弹性地贴靠可以毫无疑问地补偿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和/或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构件公差。根据具体要求,接触元件可与基体固定连接,例如借助于胶粘或焊接。
但接触元件也可以与基体可拆式地连接,如另一种实施形式所规定的那样。这种实施形式使接触元件易于装配在基体上或必要时从基体上拆除。
这种具有弹性材料和基体与接触元件之间可拆式连接的实施形式的一种特别有利的进一步发展规定,设成形在基体弹性材料上的固定装置,它们将接触元件在其边缘的至少两个相对的区域处基本上形封闭地扣夹在其背对基体的那一侧上并因而固定在基体上。在这种实施形式中原则上不再需要另外的固定措施,例如形式上为胶粘剂、焊接或夹子,从而简化了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结构以及可以经济地生产。如果需要例如借助于胶粘剂附加地固定接触元件,则这种附加的固定可以有比已知的装置小的面积。
上述实施形式的进一步发展规定,固定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成形在基体弹性材料上的弹性材料制的固定部分,它从接触元件的一个边缘一直延伸到接触元件处于相对位置的那一个边缘,使得固定部分将接触元件在其背对基体的一侧上扣夹住并因而固定在基体上。在这种实施形式中固定部分沿接触元件的全部尺寸在其相对的边缘之间延伸,从而将接触元件可靠地固定在基体上。
具有固定部分的这种实施例一项特别有利的进一步发展规定,固定部分构成一个用于接触元件的基本上袋套状的安装座。在这种实施形式中,为了固定在基体上将接触元件插入此袋套状安装座内,并因而可以用简单和快速的方式固定在基体上。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固定部分有一个构成袋套状安装座的槽。但是此袋套状安装座也可以在固定部分与基体互相面对的表面之间构成,如另一种实施形式所规定的那样。
在具有袋套状安装座的实施形式中,原则上设唯一的一个袋套状安装座就够了。然而一种特别有利的进一步发展规定,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彼此隔开距离的固定部分,它们有互相面对的袋套状安装座用于安装接触元件处于相对位置的端部。在这种实施形式中,接触元件的相对端分别安装在一个袋套状安装座中,所以接触元件特别可靠地固定在基体上。
具有槽的这种实施形式的进一步发展规定,槽成形为与接触元件的相关端部基本上是互补的。以此方式将接触元件通过其一个或多个端部紧紧地并因而牢固地固定在一个或多个槽内。
另一种恰当的进一步发展规定,固定装置在远离一个或多个袋套状安装座处有至少一个成形在基体弹性材料上的横挡。借助于一个或多个横挡使接触元件在基体上获得附加的固定和/或有可能相对于基体调整接触元件。
特别有利的是至少设两个横挡,接触元件以其边缘的相对区贴靠在这两个横挡上。在此实施形式中接触元件固定在横挡之间并因而防止朝横挡方向运动。
接触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在大的范围内选择。若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用于长的例如基本上圆柱形物体的触点接通,则恰当的是在装配位置沿要触点接通的物体周向延伸的接触元件设计为伸长状的。
在具有伸长状的接触元件和袋套状槽的实施形式中,接触元件恰当的是沿纵向在其端部处装在袋套状安装座中,如一种进一步发展所规定的那样。当触点接通一圆柱形物体例如电缆时,接触元件因而沿周向在其端部固定在袋套装状安装座内。
若例如在触点接通电缆时不仅要求沿周向固定接触元件,而且也需要将它沿电缆轴向固定,则在具有一个或多个横挡的实施形式中恰当的是令接触元件在其一个或两个纵向边处贴靠在一个或两个横挡上。
原则上基体可设计为基本上刚性的。但合乎目的的是设计为可弯曲的。这样做使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易于装配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尤其是管子或电缆上。
基体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在大的范围内选择。为了触点接通一板状物体,基体可例如设计为板状的,而为了触点接通弧形的或弯曲的物体它可设计为弧形或弯曲的。
一种尤其用于触点接通任意截面的管子或电缆的有利的进一步发展规定,将基体设计为使它在装配位置环状或套管状地围扣住要触点接通的物体。在这种实施形式中基体围夹住要触点接通的物体并因而可靠地固定在此物体上。
基体可设计为多个部分组成的。在一种规定用于触点接通一管子的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基体可例如由多个沿要触点接通的管子周向彼此相继的部分组成,比如由两个半环形部分组成。不过恰当的是基体设计成单体的并沿周向开口,以及在其自由端有折角或拐弯的夹板,它们在装配状态可互相连接,优选地借助于螺钉或夹头。在这种实施形式中,由于基体的单体式结构,所以使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上的装配特别简单。
另一种进一步发展规定,基体设计为可围绕要触点接通的物体夹紧的卡箍。这样做使装配更加简单。
此外,具有支承元件和弹性材料的实施例的一种进一步发展规定,金属件有至少一个通孔,优选地在接触元件两侧至少有一通孔,弹性材料穿过此一个或多个通孔延伸,使得在金属件面对接触元件一侧上的弹性材料与金属件背对接触元件一侧上的弹性材料连接。以此方式在此接触元件可拆式地与基体连接的实施形式中避免了接触元件与支承元件脱开。
为防止空气和/或水分侵入触点接通的区域内,一种进一步发展规定,此装置有密封装置,用于密封在装配位置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与基体之间构成的空腔,以防空气和/或水分侵入。
具有密封装置的实施形式的一种有利的进一步发展规定,密封装置包括一些设在基体在装配位置面朝要触点接通的物体一侧上横向于基体纵向或沿其轴向互相隔开距离用弹性材料制的密封唇,它们沿基体纵向或沿其周向延伸,优选地沿此方向基本上通过基体的全长延伸,以及,在装置的装配位置它们紧密地贴靠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上。这种实施形式结构简单并可以可靠地密封触点闭合区。
在具有固定装置和密封唇的实施形式中,固定装置成形在密封唇旁是恰当的,这样做进一步简化了制造。
另一种进一步的发展规定,基体基本上完全用弹性材料制成。在这种实施形式中不再需要另外的支承元件,从而进一步简化了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结构。也可以由接触元件本身构成支承元件。
按另一种实施形式,接触元件与基体的弹性材料固定连接。
具有弹性材料的实施例另一种特别有利的进一步发展规定,基体的弹性材料在其面对接触元件的一侧有接触元件的支承面,它成形为基本上与接触元件互补,使得接触元件基本上沿其全长贴靠在基体的弹性材料上。以此方式在装置的装配位置使得接触元件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导电部分上获得特别可靠的接触。此外,基体的弹性材料促使接触元件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导电部分上弹簧弹性地贴靠。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接触元件可以用任何适用的方式与基体的弹性材料连接。例如,用弹性材料制的部分可由挤压的带材构成,接触元件与之连接。但一种有利的进一步发展规定,接触元件从外部注入基体的弹性材料。这种实施形式可方便和经济地实现。此外,在这种实施形式中保证将基体的支承面成形为与接触元件的造型是互补的。
具有单体式基体和夹板的实施形式的一种进一步发展规定,接触元件一直延伸到夹板内。在这种实施形式中例如可以将地线与夹板导电地连接,所以通过接触元件在地线与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导电部分例如同轴电缆剥去绝缘层的外导件之间建立导电连接。
按本实用新型的规则的另一个进一步的发展规定,基体和/或密封唇的弹性材料由弹性体尤其是硫化橡胶和/或一种热塑性弹性塑料构成。
下面借助于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图中表示了实施例。
其中

图1用示意透视图表示按本实用新型的形式上为卡箍的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没有接触元件;图2示意表示按图1的装置带有接触元件的径向内表面视图;图3沿图2中线III-III的剖面;图4按图1所示装置在装配位置的示意透视图5非常示意性地表示通过处于装配状态的装置的径向剖面;图6-8非常示意性地表示接触元件横截面不同的实施形式;图9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第二种实施例与图5相同的视图;图10非常示意性地表示用成型薄板制的接触元件另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1按图10的接触元件窄侧的侧视图;以及图12非常示意性地表示通过按本实用新型处于装配位置的装置设有按图10的接触元件的第三种实施例的轴向剖面。
图1表示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2第一种实施例,它包括一个设计为卡箍可弯曲的基体4,在此实施例中基体设计为单体并沿周向开口以及在其自由端有折角的夹板6、8,后者在装配位置可按后面借助于图4详细表示的方式互相连接。
基体4有金属的支承元件10和弹性材料的部分12,在此实施例中这一部分12用弹性体例如硫化橡胶或热塑性塑料构成。支承元件10通过其轴向的边缘埋入弹性材料制的部分12中并因而与之固定连接(见图3)。
弹性材料制的部分12在基体4在装配位置面朝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那一侧构成沿径向向内伸出的密封唇14、16以及沿轴向在密封唇14、16外部的其他密封唇18、20。在装配位置,基体4按下面借助于图4详细表示的方式通过密封唇14、16以及其他密封唇18、20紧密地贴靠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外表面上,所以在装配位置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与基体4之间构成的空腔被密封住防止侵入空气和/或水分。
图2表示带接触元件22的装置2,按本实用新型接触元件由成型薄板构在并固定在基体4的支承元件10径向的内表面24上。在此实施例中,接触元件22基本上成型为波纹形或蛇曲形,如下面借助于图5所示。
为了将接触元件22固定在支承元件10的径向内表面24上设有固定装置,在此实施例中固定装置有固定部分26、28,它们由与密封唇14至20及部分12同样的弹性材料制成,以及它们沿基体4的轴向在内部成形在密封唇14、16旁。
在此实施例中,固定部分26设计为弹性体的扁平条带,在固定部分26与基体4支承元件10互相面对的表面之间构成一袋套状安装座30,接触元件22的自由端32可安装在其中。按相应的方式,固定部分28由弹性体制的扁平条带构成,在固定部分28与基体4的支承元件10互相面对的表面之间构成一个袋套状安装座34,用于安装接触元件22与自由端32处于相对位置的自由端36。在装配位置,接触元件22借助其端部32、36紧紧地装在袋套状安装座30、34内并因而固定在基体4上。
为了将接触元件22固定在基体4上,首先将其端部32在图1中为向上插入袋套状安装座30内。接着将接触元件22的相对端36在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在图1中为向下插入袋套状安装座34内。
由表示沿图2中线III-III的剖面的图3中可以看出,袋套状安装座34设计为与接触元件22的自由端36基本上是互补的。
图4表示装置2处于装配位置,在此位置基体4套管状围扣住要触点接通的物体,在本实施例中这是一根同轴电缆。
在将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2固定在同轴电缆38上前,首先为构成同轴电缆38要触点接通的导电部分的外导体46通过去除在装配位置接触元件所处的区域内的外套44剥除绝缘层。
为了将装置2固定在同轴电缆38上,设计为卡箍的基体4围绕着要触点接通的同轴电缆38借助于金属的螺钉40、42夹紧,螺钉穿过制在夹板6内的通孔延伸并旋入制在夹板8内的螺纹孔中。
当基体4夹紧后,密封唇14、16以及其他的密封唇18、20在远离接触元件22处成功地紧密贴靠在同轴电缆38的外套44上,所以它们密封住在装配位置在同轴电缆38与基体4之间构成的空腔,防止空气和/或水分侵入。
此外,当基体4夹紧后,接触元件22在弹性变形的情况下,一方面成功地贴靠在同轴电缆38事先已剥除绝缘层的外导体46上,以及另一方面贴靠在基体4支承元件10的径向内表面24上。以此方式通过接触元件22在外导体46与基体4的支承元件10之间建立导电连接。因为支承元件10一直延伸到夹板6、8内,所以借助于螺钉40、42可与一导体例如地线48建立导电连接。为此,地线48可借助接线片50与螺钉40、42连接。
因此按期望的方式在地线48与同轴电缆38的外导体46之间建立了导电连接,所以外导体46接地。
图5非常示意性地表示通过处于装配状态的装置2的径向剖面,而且此径向剖面沿轴向在接触元件22贴靠在外导体46上的区域内。由此图可见,接触元件22基本上成型为蛇曲形或波纹形。通过制成接触元件22的薄板造型,构成了形式上为在横截面内呈弧形的波峰和波谷的彼此相继的突起,在图5中仅表示了其中三个用标号50、52和54表示的突起。接触元件22通过彼此相继的突起50、52、54交替地贴靠在同轴电缆38剥去绝缘层的外导体46上和基体4支承元件10的径向内表面24上。以此方式在外导体46与支承元件10之间并由此通过夹板6、8还与地线48建立可靠的导电连接。
在此实施例中接触元件22由薄金属板制成并因而可弹性变形,所以在装置2的装配位置接触元件22弹簧弹性地贴靠在外导体46及带状金属件10的径向内表面24上。
如图5所示,在此实施例中接触元件22沿其纵向亦即沿基体4的周向基本上均匀成型。以此方式在装置2的装配状态避免沿同轴电缆48的周向其外导体46非常不均匀地受载,要不然会在HF电缆内导致沿电缆传输的电信号不希望的反射。在这里接触元件22型面的波峰沿周向的距离越小,外导体46沿周向的负荷便越均匀。
由成型薄板制的接触元件22可方便和经济地制造以及易于批量生产。因此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2的制造简便并因而成本低。
接触元件22的造型可在大的范围内选择。图6-8表示了不同造型的一些举例,其中图6和7表示接触元件22的型面设计为在横截面内基本上是蛇曲形的,而在图8中设计为基本上锯齿形的。
在图6-8中表示接触元件22的端部32、36是未成型的,以便于将端部32、36装入袋套状安装座30、34内。如果接触元件22例如由连续成型按米出售的货物构成,则接触元件22的端部32、36可在其批量生产后整平。
图9表示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2第二种实施例,它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基体4全部用弹性材料制造。基体4在其面朝接触元件22的一侧有一个用于接触元件22的支承面56,它成形为基本上与接触元件22的型面互补,所以如图9所示此接触元件22沿周向基本上沿其全长贴靠在支承面56上。接触元件22从外部沿周向注入基体4的弹性材料并因而与弹性材料固定连接。
此外由图9可见,接触元件22一直延伸到夹板6、8内。在这里,在接触元件22的端部32制有通孔,而在端部36内制有螺纹孔,用于在装配位置夹紧基体4的图9中未表示的金属螺钉可旋入螺纹孔内,如针对图1的实施例在图4中所表示的那样。借助于金属制的螺钉,在图9中未表示的地线与接触元件22并因而与要触点接通的外导体46之间建立导电连接。
图9的实施形式与按图5的实施形式相比可更简便地制造,因为不再需要另外的支承元件。确切地说接触元件22本身构成了支承元件。
图10表示按本实用新型用成型薄板制的接触元件22另一种实施形式,其中,薄板的造型通过沿接触元件22的纵向彼此相继的舌状突起构成,图10中仅用标号58、60表示了其中的两个突起。舌状突起58、60与接触元件22的薄板设计成一体并在此实施例中由薄板冲压出。
由图10可见,舌状突起58、60在俯视图中看基本上设计为梯形。在这里沿接触元件22纵向彼此相继的突起58、60交替地从接触元件22相对的纵向边62、64的区域朝另一个纵向边64或62的方向而且基本上垂直于接触元件22的纵向延伸。
图11表示按图10的接触元件22窄侧的侧视图。
由非常示意性地表示通过按本实用新型的设有图10所示接触元件22的装置2轴向剖面的图12可见,在装置2的装配位置,舌状突起58、60朝要触点接通的物体(在图12中为同轴电缆38剥除绝缘层的外导体46)方向伸出并贴靠在它上面,所以在外导体46与接触元件22并因而与夹板6连接的图12中未表示的地线之间建立导电连接。因此外导体46按期望的方式接地。
突起58、60设计为可弹性变形的,所以在装置2的装配位置它们弹簧弹性地贴靠在外导体46上。因此,即使存在较大的构件公差或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的材料疲劳,仍能保证与外导体46可靠的电接触。
权利要求1.物体的导电部分导电地触点接通用装置,包括一贴靠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一侧上固定的用于与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导电部分建立导电连接的接触元件,其特征为接触元件(22)由成型薄板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接触元件(22)基本上成型为波纹形或蛇曲形或锯齿形。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接触元件(22)的造型由横截面呈圆形、弧形、三角形或梯形的连续的波峰和波谷组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这种造型基本上沿接触元件(22)的全长设计为均匀的。
5.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接触元件(22)在其沿纵向的端部(32、36)设计为无造型的或在这些端部是扁平的。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基体(4)有一金属制的支承元件(10),在装置(2)的装配位置接触元件(22)贴靠在支承元件上以及优选地接触元件(22)固定在支承元件上。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支承元件(10)基本上设计为带状。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基体(4)至少部分用弹性材料制成或有一个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部分(12)。
9.按照权利要求6和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支承元件(10)与弹性材料制的部分(12)固定连接;或,支承元件(10)尤其在其处于装配位置时背对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那一侧上至少部分用基体(4)的弹性材料(12)敷层或嵌入基体(4)的弹性材料(12)中,支承元件(10)在装配位置面朝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那一侧是一留空的用于接触元件(22)的接触面。
10.按照权利要求1和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通过接触元件(22)的成型沿接触元件(22)的第一方向,优选地沿其纵向,构成彼此相继的突起(50、52、54;58、60),接触元件(22)在装置(2)的装配位置通过它们以这样的方式贴靠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导电部分上,即,使得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导电部分与基体(4)的支承元件(10)之间构成导电连接。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突起(58、60)设计为舌状,以及它们在装置(2)的装配位置朝着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方向伸出。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舌状的突起(58、60)与接触元件(22)的薄板设计成一体。
13.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舌状的突起(58、60)由接触元件(22)的薄板切割出、冲压出或腐蚀出。
14.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舌状的突起(58、60)在俯视图中看基本上设计为三角形或梯形。
15.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沿第一方向彼此相继的突起(58、60)交替地从接触元件(22)相对的边缘(62、64)区分别朝另一个边缘(64或62)的方向延伸。
16.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突起(58、60)在俯视图中看沿一个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17.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接触元件在装置(2)的装配位置以其突起优选交替地贴靠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和支承元件上。
18.按照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接触元件(22)或至少这些突起(50、52、54;58、60)设计成可弹性变形的,使接触元件(22)或接触元件(22)的突起(50、52、54;58、60)在装置(2)的装配位置弹簧弹性地贴靠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上。
1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接触元件(22)与基体(4)固定连接。
2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接触元件(22)与基体(4)可拆式地连接。
21.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成形在基体(4)的弹性材料(12)上的固定装置,它们将接触元件(22)在其边缘的至少两个相对的区域处基本上形封闭地扣夹在其背对基体(4)的一侧上并因而固定在基体(4)上。
22.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固定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成形在基体(4)弹性材料上的固定部分(26),它从接触元件(22)的一个边缘一直延伸到接触元件(22)处于相对位置的那一个边缘,使得固定部分(26)在接触元件背对基体(4)的一侧上将接触元件扣夹住并因而固定在基体(4)上。
23.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固定部分(26)构成一个用于接触元件(22)的基本上袋套状的安装座(30)。
24.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固定部分(26)有一个构成袋套状安装座(30)的槽。
25.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袋套状安装座(30)在固定部分(26)与基体(4)互相面对的表面之间构成。
26.按照权利要求22至25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固定装置有两个彼此隔开距离的固定部分(26、28),它们有互相面对的袋套状安装座(30、34)用于安装接触元件(22)处于相对位置的端部(32、36)。
27.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槽成形为与接触元件(22)的相关端部基本上是互补的。
28.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至少一个固定部分设计为平的条带,它在远离接触元件(22)的端部处扣夹住此接触元件(22)。
29.按照权利要求21至28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固定装置在远离一个或多个袋套状安装座(30、34)处至少有一个成形在基体(4)弹性材料(12)上的横挡,接触元件(22)贴靠在此横挡上。
30.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至少设两个横挡,接触元件(22)以其边缘的相对区贴靠在这两个横挡上。
3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接触元件(22)设计为伸长状的。
32.按照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在装置(2)的装配位置,接触元件(22)沿纵向在其端部(32、36)处装在袋套状安装座(30、34)内。
33.按照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接触元件(22)在其一个纵向边或在其两个纵向边处贴靠在一个或两个横挡上。
3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基体(4)设计为可弯曲的。
3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基体(4)按这样的方式设计,即,使它在装配位置环状或套管状地围扣住要触点接通的物体。
3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基体(4)设计为单体的并沿周向开口,以及在其自由端有折角或拐弯的夹板(6、8),它们在装配状态可优选地借助于螺钉或夹头互相连接。
3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基体(4)设计为可围绕要触点接通的物体夹紧的卡箍。
3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支承元件(10)有至少一个通孔,优选地在接触元件(22)两侧至少有一个通孔,弹性材料(12)穿过一个或多个通孔延伸,使得在支承元件(10)面对接触元件(22)一侧上的弹性材料(12)与在支承元件(10)背对接触元件(22)一侧上的弹性材料连接。
3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装置(2)有密封装置,用于密封在装配位置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与基体(4)之间构成的空腔,以防空气和/或水分侵入。
40.按照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密封装置包括一些设在基体(4)在装配位置面朝要触点接通的物体一侧上横向于基体(4)纵向或沿其轴向互相隔开距离弹性材料制的密封唇(14、16、18、20),它们沿基体(4)纵向或沿其周向延伸,优选地沿此方向基本上通过基体(4)的全长延伸,以及,在装置(2)的装配位置它们紧密地贴靠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38)上。
41.按照权利要求21和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固定装置成形在密封唇(14、16、18、20)旁。
42.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基体(4)基本上完全用弹性材料制成。
43.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接触元件(22)与基体(4)的弹性材料固定连接。
44.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基体(4)的弹性材料在其面对接触元件(22)的一侧有接触元件(22)的支承面(56),它成形为基本上与接触元件(22)的横截面互补,使得接触元件(22)基本上沿其全长贴靠在基体(4)的弹性材料上。
45.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接触元件(22)被从外部注入基体(4)的弹性材料。
46.按照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接触元件(22)一直延伸到夹板(6、8)内。
47.按照权利要求8或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基体(4)和/或密封唇(14、16、18、20)的弹性材料(12)由弹性体尤其是硫化橡胶和/或热塑性弹性塑料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尤其长的例如基本上圆柱形的物体例如管子或电缆(38)的导电部分导电地触点接通用的装置(2),它包括一贴靠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导电部分上的基体(4)和一个在基体(4)的在装配位置面朝要触点接通的物体一侧上固定的用于与要触点接通的物体的导电部分建立导电连接的接触元件。按本实用新型此接触元件(22)由成型薄板构成并有优选地设计为舌状的突起(58、60),在装配位置接触元件(22)通过它们贴靠在要触点接通的物体上。这样一种接触元件(22)能方便和经济地制成以及能易于与装置(2)的基体(4)连接。因此,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2)总体上简单并因而能经济地生产。
文档编号H01R4/58GK2469572SQ0024832
公开日2002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30日
发明者布里塔·道默 申请人:卡林道默机械零件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