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增强屏蔽效果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182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增强屏蔽效果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密度插槽型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增强屏蔽效果而可避免信号传输时受到噪声干扰的电连接器。
随着电脑工业对于信息处理数量及处理速度不断上升的需求,电子连接器已有朝高密度化发展的趋势。在此高密度发展的过程中,解决高频传输所衍生出来的不当干扰及噪声便成为首要的课题。在排除此类噪声干扰的已知技术中,一般采用接地或屏蔽两种设计方式。在接地方式中,通常是在系统中设计一接地回路,并且在电连接器的信号端子之间安装可与该接地回路相连接的接地端子,以达成将整个系统接地的目的。在许多高频传输的应用中,为了确保有效且可靠的接地效果,于是便有将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形成一对一交错配置的设计,诸如在美国专利第5,026,292号中即揭露上述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形成一对一交错配置的设计,该专利案的内容在此可引用为参考。
虽然上述的设计可以在某些程度上降低噪声干扰,然而在更高速且大量的信号传输系统中,上述的设计便无法完全有效地解决信号干扰的问题。再者,由于接地端子数量的增加,使得端子夹持在电路基板边缘两面对应的电路轨迹(金手指)的正向夹持力总和亦会相对地增加,进而造成电路基板在插拔上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鉴于上述已知技术仍有未加完善之处,因此便在既有的接地设计中加入电气屏蔽观念的应用,使得本实用新型在防止噪声干扰的功效上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减少电路基板插入力,且同时可保持每一对端子与电路基板之间具有大致相同的正向夹持力的电连接器。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特征,提供一种具有增强屏蔽效果的插槽连接器,用以插接一电路基板,此插槽连接器包含一长形绝缘壳体,沿其纵长方向上开设有一中央插槽,且在其纵向两侧分别具有成列的多个端子容置槽,其中每列多个端子容置槽是以信号端子容置槽及接地端子容置槽交错配置的方式形成,且每一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皆与另一列的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形成对应的关系。此插槽连接器还包括有多个信号端子,个别地容置在每一信号端子容置槽中,且每一信号端子是包括一接触部、一弹性臂部、一固定部以及一插脚部。此插槽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有多个接地端子,个别地容置在每一接地端子容置槽中,且每一接地端子还包括一接触部、一弹性臂部、一固定部以及一插脚部。每一接地端子的接触部、弹性臂部及固定部至少其中一个的轮廓尺寸略大于每一信号端子对应部位的轮廓尺寸。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特征,提供一种可减少电路基板插入力的插槽连接器,它包括一长形绝缘壳体,沿其纵长方向上开设有一中央插槽,且在其纵向两侧分别具有成列的多个端子容置槽,其中每列多个端子容置槽是以信号端子容置槽及接地端子容置槽交错配置的方式形成,且每一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皆与另一列的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形成对应的关系。此插槽连接器还包括多个信号端子,个别地容置在每一信号端子容置槽中,且每一信号端子包括一接触部、一弹性臂部、一固定部以及一插脚部。此插槽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多个接地端子,个别地容置在每一接地端子容置槽中,且每一接地端子还包括一接触部、一弹性臂部、一固定部以及一插脚部。该接地端子与电路基板的接触点位置,比该信号端子与电路基板的接触点位置还高,且当电路基板尚未插入时,每对接地端子与电路基板接触的接触点之间的间隙比每对信号端子与电路板接触的接触点之间的间隙还窄。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插槽连接器,不但能够增强屏蔽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止噪声干扰的功效,且能够减小电路基板插入力,同时可保持每一对端子与电路基板之间具有大致相同的正向夹持力。
本实用新型其他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可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配合附图,而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端子的平面视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端子的平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端子位于端子容置槽中的剖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端子位于端子容置槽中的剖面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分别位于端子容置槽中的叠合剖面示意图,其中实线表示接地端子,而虚线则表示信号端子。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来详加说明,只是在此应说明的是,附图所示的实例仅做为说明之用,对于本实用新型并不具有限制性。
现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一长形绝缘壳体10,且在绝缘壳体10纵长方向上开设有一中央插槽20,此中央插槽20用以收纳一电路基板100的板缘。此外,在绝缘壳体10纵向两侧分别具有一列端子容置槽,而每一列端子容置槽是以信号端子容置槽12及接地端子容置槽14交错配置的方式而形成,且与另一列端子容置槽形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由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信号端子容置槽12及接地端子容置槽14在尺寸上略有不同,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端子的尺寸略小于接地端子的尺寸所致,这将在下文中做更详细的说明。
现请一并参照图2A及图2B,其中分别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端子30及接地端子40的立体视图。由图上可以看出,每一信号端子30包含一接触部31、一弹性臂部32、一固定部33以及一插脚部34。其中,该接触部31包括信号端子30的最上缘向下延伸至大约与电路基板100相接触的接触点P的部位,而弹性臂部32则大致由接触点P向下延伸至固定部33,该弹性臂部32用以在电路基板100插入中央插槽20时可以提供弹性变形,从而提供该接触部31足够的正向力以与电路基板100的板缘形成稳固且可靠的接触。固定部33用以使信号端子30可以稳固地卡固在信号端子容置槽12中,这是通过该固定部33两侧分别向上突伸出的卡固凸缘331与信号端子容置槽12对应的凹槽内壁形成干涉配合而达成。此外,在每一卡固凸缘331外侧面向信号端子容置槽12的内壁方向上,还分别突伸出一倒刺332,此一倒刺332的作用是当信号端子30安装在信号端子容置槽12内时,它可以刺入信号端子容置槽12的内壁,以避免信号端子30由信号端子容置槽12中脱落。一插脚部34是由固定部33下方向下延伸而出,用以插入在主电路板(图上未显示)上对应的穿孔,而与主电路板上的电路形成导通。
每一接地端子40还包含一接触部41、一弹性臂部42、一固定部43以及一插脚部44,且其中该固定部43进一步包含有卡固凸缘431及倒刺432。由于接地端子40与信号端子30的结构大体上是相同的,因此每一构件的结构及作用便不再另行赘述。
由图2A及图2B可以清楚地看出,接地端子40的接触部41的横向宽度大于信号端子30的接触部31的横向宽度,且接地端子40的固定部仍的整体横向宽度亦大于信号端子30的固定部31的横向宽度,从而当邻接于两接地端子40之间的信号端子30在进行高频信号传输时,由于分别位于信号端子30前后的两接地端子40的扩大部份可以提供一种屏蔽的功效,因此便可以大大地降低信号端子30在传输信号时受到不当的噪声干扰。在此应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是在于将接地端子的某些特定部位设计成较信号端子对应的部位略大一些,至于该特定部位的位置及数量,乃视端子的形状、应用的场合及组装难易度等等因素而定。虽然本实施例是以接地端子40的接触部41及固定部43加以扩大的设计来例示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并非仅局限于此。另外,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端子容置槽14是设计成略大于信号端子容置槽12,这除了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端子40的某些特定部位的尺寸略大于信号端子30的尺寸的考虑外,还可提供使组装人员易于辨别以避免组装错误的优点。此外,将接地端子容置槽14的尺寸设计成略大一些,亦可增加接地端子在提供屏蔽效果设计上的灵活性,避免因为要迁就接地端子容置槽14的尺寸而使接地端子的屏蔽效果有所折损。
如前所述,在电连接器高密度化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解决上述的不当干扰的问题之外,尚需考虑由于端子数量增加而造成电路基板100插入中央插槽20时的插入力大大增加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此亦提供了一相当具有优点的解决方案。
请一并参照图3、图4及图5,其中图3、图4分别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端子、接地端子位于端子容置槽中的剖面视图,而图5则是将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重叠在一起的剖面示意图。首先请参照附图,若将信号端子30的接触部31的接触点P与弹性臂部32的弯曲点B之间的垂直距离设定为L,且将接地端子40的接触部41的接触点P与弹性臂部32的弯曲点B之间的垂直距离设定为L’,则由图3及图4可以清楚地看出,距离L’大于距离L,换言之,当电路基板100插入中央插槽20时,板缘两面先与电连接器所有的接地端子形成夹持接触,然后随着电路基板100进一步插入时,它再与电连接器的所有信号端子形成夹持接触。通过以上的设计,由于电路基板是以两段式受力的方式插入,因此可以将电路基板插入时的受力减小,避免了以一次受力的方式插入时插入力过大而造成插入困难的情形产生。
然而,熟习此项技术的人士应可了解,上述高低位接触的设计是会衍生出不同端之间受到不同应力的问题(此乃因为变形力矩的力臂长度L及L’不同所致)。进言之,若端子之间所受的应力不同,则电路基板经过数次插拔之后,由于端子之间的弹性疲乏程度不同,极容易造成某些端子会有接触不良的情况产生。为了解决此一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此主张通过控制不同端子之间的位移量,来达到使不同端子对于电路基板的板缘具有大致相同的正向夹持力的效果。详言之,请再次参照图3及图4,若将一对信号端子的接触点P之间的水平距离设定为G,且将一对接地端子的接触点P之间的水平距离设定为G’,则很明显地,本实用新型的一对信号端子接触点P之间的间隙G大于一对接地端子接触点P之间的间隙G’,从而,当电路基板插入电连接器的中央插槽时,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对于板缘的正向夹持力便可以大致相同。
现请参照图5,其中接地端子是以实线来表示,而信号端子则是以虚线来表示,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端子40的接触部41以及固定部43,在组装完成的状态下,确实能够将信号端子30对应的部位(即,接触部31与固定部33)加以屏蔽,而达到降低噪声干扰的功效。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端子与信号端子是采用高低位接触的设计方式,且加以将成对的不同端子之间的接触点间隙加以变化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不仅可以降低电路基板的插入力,且还可以使得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保持大致相同的正向夹持力。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详细说明如上,但是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在阅读完上述的说明后,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仍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细节结构的变化及修正。然而,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进行的各种修正及变化,仍应包合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插接一电路基板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长形绝缘壳体,沿其纵长方向上开设有一中央插槽,且在其纵向两侧分别具有成列的多个端子容置槽,其中每列多个端子容置槽是以信号端子容置槽及接地端子容置槽交错配置的方式形成,且每一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皆与另一列的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形成对应的关系;多个信号端子,个别地容置在每一信号端子容置槽中,且每一信号端子包括一接触部、一弹性臂部、一固定部以及一插脚部;多个接地端子,个别地容置在每一接地端子容置槽中,且每一接地端子还包括一接触部、一弹性臂部、一固定部以及一插脚部;其中,每一接地端子的接触部、弹性臂部及固定部至少其中一个的轮廓尺寸略大于每一信号端子对应部位的轮廓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的接触部的轮廓尺寸大于信号端子的接触部的轮廓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的固定部的轮廓尺寸大于信号端子的固定部的轮廓尺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的接触部及固定部的轮廓尺寸皆大于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及固定部的轮廓尺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与电路基板的接触点位置比所述信号端子与电路基板的接触点位置还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电路基板尚未插入时,每对接地端子与电路基板接触的接触点之间的间隙,比每对信号端子与电路板接触的接触点之间的间隙还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与电路基板的接触点位置比所述接地端子与电路基板的接触点位置还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电路基板尚未插入时,每对信号端子与电路基板接触的接触点之间的间隙比每对接地端子与电路板接触的接触点之间的间隙还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端子的固定部包括由所述固定部两侧分别突伸出的卡固凸缘,且在每一卡固凸缘外侧面向端子容量孔内壁的方向上突伸出至少一倒刺。
10.一种用于插接一电路基板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长形绝缘壳体,沿其纵长方向上开设有一中央插槽,且在其纵向两侧分别具有成列的多个端子容置槽,其中每列多个端子容置槽是以信号端子容置槽及接地端子容置槽交错配置的方式形成,且每一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皆与另一列的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形成对应的关系;多个信号端子,个别地容置在每一信号端子容置槽中,且每一信号端子包括一接触部、一弹性臂部、一固定部以及一插脚部;多个接地端子,个别地容置在每一接地端子容置槽中,且每一接地端子还包括一接触部——弹性臂部、一固定部以及一插脚部;其中,所述接地端子与电路基板的接触点位置比所述信号端子与电路基板的接触点位置还高,且当电路基板尚未插入时,每对接地端子与电路基板接触的接触点之间的间隙比每对信号端子与电路板接触的接触点之间的间隙还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与电路基板的接触点位置比所述接地端子与电路基板的接触点位置还高,且当电路基板尚未插入时,每对信号端子与电路基板接触的接触点之间的间隙比每对接地端子与电路板接触的接触点之间的间隙还窄。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接地端子的接触部、弹性臂部及固定部至少其中一个的轮廓尺寸略大于每一信号端子对应部位的轮廓尺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地端子的接触部的轮廓尺寸大于信号端子的接触部的轮廓尺寸。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地端子的固定部的轮廓尺寸大于信号端子的固定部的轮廓尺寸。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地端子的接触部及固定部的轮廓尺寸皆大于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及固定部的轮廓尺寸。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端子的固定部包括由所述固定部两侧分别突伸出的卡固凸缘,且在每一卡固凸缘外侧面向端子容置孔内壁的方向上突伸出至少一倒刺。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含长形绝缘壳体,沿其纵长方向开设中央插槽且在其纵向两侧分别具有成列的多个端子容置槽。还包括容置在每一信号端子容置槽中的多个信号端子,且每一信号端子包括接触部、弹性臂部、固定部以及插脚部。连接器还包括容置在每一接地端子容置槽中的多个接地端子,且每一接地端子还包括接触部、弹性臂部、固定部以及插脚部。每一接地端子的接触部、弹性臂部及固定部至少其中一个的尺寸略大于每一信号端子对应部位的尺寸。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440267SQ0024831
公开日2001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4日
发明者林容辉 申请人:华琦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