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829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对板连接器(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免焊接的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照美国专利第4,623,207号所示,该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其中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弹性臂、第二弹性臂,以及连接第一、第二弹性臂的连接部,其中第一、第二弹性臂用以分别与第一、第二电路板电性接触。然而,所述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未设置任何固持构件,导致导电端子易在绝缘本体内晃动,不利于导电端子与电路板间的可靠的电性接触,且可能引起短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美国专利第5,980,268号揭示了一种改进的板对板连接器。该现有板对板连接器包括设置有端子收容槽的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端子收容槽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上、下相对的第一弹性臂及第二弹性臂,以及连接第一、第二弹性臂的U形连接部,其中第一、第二弹性臂分别突伸出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用以与第一、第二电路板电性接触,而第二接触臂的靠近连接部的两侧向上垂直设有一对抵持端子收容槽侧壁的固持片,并且每个固持片设有小突片,用以稳固固持导电端子。然而,所述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固持片的形状较复杂,不便于制造,而且为形成所述端子的固持片需浪费较多材料,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导电端子并且能稳固固持导电端子的板对板连接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组设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上、下相对的第一弹臂、第二弹臂及连接第一、第二弹臂的连接部,其中第二弹臂的自由端的两侧水平凸设有抵持绝缘本体的固持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的固持部结构简单,从而简化导电端子的制造过程并降低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的侧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连同料带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沿图3的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3。
绝缘本体包括上下迭合的第一本体21及第二本体22。第一本体21是长方形板状体,包括第一上表面210、第一下表面211、贯穿第一上、下表面210、211的第一固持孔212及若干狭长的第一收容孔213、以及同轴设置在第一上、下表面210、211的第一上定位柱214和第一下定位柱215,其中第一收容孔213的前端及后端仅凹设在第一下表面211而并未贯穿第一上、下表面210、211。第一固持孔212设置在第一本体21的右部,第一收容孔213平行设置在第一本体21的中部,而第一上、下定位柱214、215设置在第一本体21的左部。第一下表面211在第一下定位柱215两侧向下凸设有一对具有一定弹性的第一锁扣部218。又,第一本体21在第一上表面210上凹设有分别与第一固持孔212两端相连通的一对第一凹槽216,而第一下表面211凸设有分别自第一收容孔213前端向前延伸的中部宽两端窄的若干凸肋217。
第二本体22的结构类似于第一本体21,包括有第二上表面220、第二下表面221、贯穿第二上、下表面220、221的第二固持孔222及若干第二收容孔223、以及同轴设置在第二上、下表面220、221的第二上定位柱224和第二下定位柱225,其中第二收容孔223的后端仅凹设在第二上表面220而并未贯穿第二上、下表面220、221。第二固持孔222设置在第二本体22的左部,第二收容孔223平行设置在第二本体22的中部,而第二上、下定位柱224、225设置在第二本体22的右部。第二上表面220在第二上定位柱224两侧向上凸设有一对具有弹性的第二锁扣部228。又,第二上表面220凹设有与第二收容孔223前端连通的中部宽两端窄的若干收容槽227,而第二下表面221上凹设有与第二固持孔222两端相连通的一对第二凹槽226。另,第一收容孔213与第二收容孔223相对齐设置,从而形成收容导电端子3的收容空间。
所述若干导电端子3在同一料带30上形成。每一导电端子3包括大致相互平行且上、下相对的第一弹臂32及第二弹臂33,以及连接第一、第二弹臂32、33后端的U形连接部31,其中第一弹臂32在靠近其水平的自由前端321处向上凸设有弧形的第一接触面320,用以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未图示),而第二弹臂33在靠近U形连接部31处向下凸设有弧形的第二接触面330,用以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未图示),第二弹臂33的自由前端还向两侧水平突出设置有固持部331。
组装时,导电端子3先组装在第一、第二本体21、22中,然后除去料带30。当第一本体21的下表面211迭合在第二本体22的上表面220后,第一弹臂32收容在第一收容孔213内,第一接触面320向上凸伸出第一本体21外,自由前端321收容在第一收容孔213的前端内;第二弹臂33收容在第二收容孔223内,第二接触面330向下凸伸出第二本体22外,第二弹臂33的自由前端收容在第二本体22的收容槽227内,固持部331卡持在收容槽227的两侧;而连接部31的上半部收容在第一收容孔213的后端内,下半部则收容在第二收容孔223的后端内。第一本体21的突肋217收容在第二本体22的收容槽227内,压置在第二弹臂33的自由前端及固持部331上,从而稳固地把导电端子3固持在绝缘本体内。下定位柱215向下穿过第二固持孔222并且凸伸出第二本体22的第二下表面221,第一锁扣部218锁扣在第二凹槽226内,第二上定位柱224向上穿过第一固持孔212并且凸伸出第一本体21的第一上表面210,第二锁扣部228锁扣在第一凹槽216内,从而保证第一、第二本体21、22稳固迭合。
使用时,第一电路板穿过第一、第二上定位柱214、224,与第一弹臂32电性接触,而第二电路板穿过第一、第二下定位柱215、225,与第二弹臂33电性接触,其中第一、第二上定位柱214、224及第一、第二下定位柱215、225分别用以固持并定位第一、第二电路板,使第一、第二电路板与导电端子3之间保持可靠的电性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包括绝缘本体及组设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设置有若干收容空间,而导电端子收容在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内,包括第一弹臂、第二弹臂及连接第一、第二弹臂的连接部,其中第一、第二弹臂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的第二弹臂包括有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凸设有抵持绝缘本体的固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水平侧向凸设在第二弹臂的自由端的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上下迭合的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设置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收容孔,第二本体设置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收容孔,其中第一收容孔与第二收容孔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设有与第二收容孔连通的收容槽,用以收容固持部,而所述第一本体凸设有凸肋,压置在收容有固持部的收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弹臂收容在第一收容孔,并且设置有凸伸出第一本体的第一接触面,而第一弹臂的自由端收容在第一收容孔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二弹臂收容在第二收容孔,并且在靠近连接部处设置有凸伸出第二本体的第二接触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连接部的上半部收容在第一收容孔内,而下半部收容在第二收容孔内。
专利摘要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两块电路板,包括绝缘本体及组设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上、下相对的第一弹臂及第二弹臂、以及连接第一、第二弹臂的连接部,其中第二弹臂的自由端的两侧水平凸设有抵持绝缘本体的固持部。通过这样的排配,实现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导电端子并且能稳固地固持导电端子的板对板连接器。
文档编号H01R12/14GK2562395SQ0225213
公开日2003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3日
发明者吴熴灿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