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式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471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字式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数字式插座连接器。
此外,承上所述,传统插座连接器的胶芯主体在射出成型时,其大小及厚度已受到极大限制,更何况在现有的国际规范下,若欲再予小型化,技术上确有其不易而更加难以突破之处,对于目前追求“轻、薄、短、小”的电子产品而言,恐已不符所需。因此,传统的插座连接器在结构及空间型态上应有再精进及改善之处。
此外,传统插座连接器的胶芯主体与外壳之间需有良好的固定措施,否则,胶芯主体易有松动的现象,而发生上下及前后的移动。尤其是对于有较高品质要求的数位连接器而言,胶芯主体与外壳之间的固定性更为重要。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间隔固定体与绝缘本体之间固定性的数字式插座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式插座连接器,它可在不增加整体高度和宽度的原则下提高绝缘本体与金属外壳单元之间的固定强度并防止晃动。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和功效,提供了这样一种数字式插座连接器,它包含一端子接脚的固定机构和一绝缘本体的固定机构等;其中所述端子接脚的固定机构,系为一间隔固定体,且间隔固定体与绝缘本体系各别射出成型,藉以突破习式者的结构及射出条件的限制,而提高其高品质,并适用于更为小型化的插座连接器者;所述绝缘本体的固定机构,系利用金属外壳单元现有的包覆框体底部的框缘,作为与绝缘本体相嵌合的固定元件,且进一步可于绝缘本体与金属外壳单元的两侧壁上,设有横向固定块,及可供横向固定块相嵌合的横向固定槽,而在不增加整体高度及宽度的原则下,精进其固定强度及防止晃动功效。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所述绝缘本体20是一可固定端子组10的绝缘体。绝缘体前段具有一端子座21,且端子座21布设有多个端子穿设孔210。绝缘体后段的两侧壁上则凹设有一横向导引槽22和一横向定位槽23。横向导引槽22向后延伸一倾斜面220,而与横向定位槽23之间形成一止挡部230。在横向定位槽23下方的壁面上,另凸设有一横向固定块24。绝缘体后段的底部向前延伸出一横向档板25,在横向档板25与绝缘体后段的衔接处,另凹设有一沟槽250。绝缘体后段的内部具有一阶梯孔28,阶梯孔28的两侧壁面皆设有一纵向定位槽26。
所述金属外壳单元30是一前段呈包覆框体31而后段呈U字型框体32的金属壳体。在包覆框体31的顶部和底部设有两对固定弹片33、34且两侧面设有一对较大的固定弹片35。U字型框体32的两侧面另设有一对较小的固定弹片36。在固定弹片36下方的壁面上,另设有一横向固定槽37。包覆框体31与U字型框体32之间的两侧面向下延伸一定位板38,且定位板38上具有定位凸块380。
所述间隔固定体40是一布设有多个固定孔41、42的板体,可供长端子11的接脚110和短端子12的接脚120对应插设,而予以区隔固定。在板体的两侧面凸设有一纵向固定块43。
当端子组10与绝缘本体20组合后,绝缘本体20可穿设于包覆框体31内,同时,U字型框体32两侧面的一对较小固定弹片36可沿绝缘本体20的横向导引槽22和倾斜面220滑入横向定位槽23内,并扣止于横向定位槽23的止挡部230,而形成一固定力。
当绝缘本体20与金属外壳单元30组合时,包覆框体31底部的框缘311可沿绝缘本体20底部的横向档板25内侧嵌入沟槽250,同时,绝缘本体20两侧壁上的横向固定块24可嵌入金属外壳单元30两侧面的横向固定槽37内,而形成另一固定力。
当间隔固定体40与绝缘本体20组合时,间隔固定体40两侧面的纵向固定块43可嵌入绝缘本体20后段阶梯孔28内的纵向定位槽26,而固定于阶梯孔28内。
藉此可构成一数字式插座连接器,它可防止绝缘本体20发生上下及前后的移动,并且当端子接脚110,120受外力作用时,间隔固定体40可固定接脚110,120而无歪斜之虞。
此外,如图所示,所述金属外壳单元30,在包覆框体31顶部和底部设有的两对固定弹片33、34及两侧面设有的一对较大固定弹片35可提供连接器插塞(图中未示出)插设时的适当夹持固定力,使得连接器插塞、插座之间能紧密配合。
予以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本体20与金属外壳单元30的组合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20底部所设置的横向档板25以及两侧壁上所设置的横向固定块24并不致明显增加“数字式插座连接器”的整体高度和宽度;亦即,所述横向档板25的凸设量,仅需使横向档板25与绝缘体后段的衔接处凹设出一沟槽250,以供包覆框体31底部的框缘311嵌入,因此,所述横向档板25、沟槽250、与包覆框体31底部的框缘311配合固定后,整体高度的增加十分有限。而且,所述横向固定块24的凸设量亦仅需使横向固定块24可嵌入固定于横向固定槽37内即可。因此,所述横向固定块24与横向固定槽37配合固定后,整体的宽度更无明显的增加,而且结构简单、作用明确。
此外,予以理解的是,所述绝缘本体20可在后段阶梯孔28的内侧壁面上设有一对倾斜面27和止挡部270;并且所述间隔固定体40可在板体的前侧面凸设有一对固定凸块45。
藉此,当间隔固定体40与绝缘本体20配合固定时,固定凸块45可经由倾斜面27而扣止于止挡部270,以增加间隔固定体40与绝缘本体20的固定性。此应可视为依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范例所推广并循依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延伸的适用者,故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数字式插座连接器,它在整体高度无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可防止绝缘本体20发生上下及前后的移动,且当端子接脚110、120受外力作用时,间隔固定体40可固定接脚110、120而无歪斜之虞,其结构简单且作用明确,并能符合电子产品追求”轻、薄、短、小“之需;对于有一定国际规范及结构限制的数字式连接器而言,本实用新型所改良及精进之处实已诚属不易。
以上所述内容与所举实施例的图示,仅系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范例,概凡知悉此技艺的人士依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作成各种变化和修饰者,仍应包括在本案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数字式插座连接器,它包括一端子组(10)、一绝缘本体(20)、一金属外壳单元(30)和一间隔固定体(4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10)包括多个长端子(11)和短端子(12),长端子(11)的尾段呈九十度弯折的接脚(110),且短端子(12)的尾段亦具有与长端子(11)的接脚(110)同向弯折的接脚(120);所述绝缘本体(20)是一可固定端子组(10)的绝缘体,绝缘体前段具有一端子座(21),且端子座(21)设有多个端子穿设孔(210),绝缘体后段的两侧壁上则凹设有一横向导引槽(22)和一横向定位槽(23),横向导引槽(22)向后延伸一倾斜面(220)而与横向定位槽(23)之间形成一止挡部(230),横向定位槽(23)下方的壁面上另凸设有一横向固定块(24),绝缘体后段的底部向前延伸出一横向档板(25),横向档板(25)与绝缘体后段的衔接处另凹设有一沟槽(250),绝缘体后段的内部具有一阶梯孔(28),阶梯孔(28)的两侧壁面皆设有一纵向定位槽(26);所述金属外壳单元(30)是一前段呈包覆框体(31)而后段呈U字型框体(32)的金属壳体,包覆框体(31)的顶部和底部设有两对固定弹片(33,34)且两侧面设有一对较大的固定弹片(35),U字型框体(32)的两侧面另设有一对较小的固定弹片(36),在固定弹片(36)下方的壁面上另设有一横向固定槽(37),包覆框体(31)与U字型框体(32)之间的两侧面向下延伸一定位板(38),且定位板(38)上具有定位凸块(380);所述间隔固定体(40)是一设有多个固定孔(41,42)的板体,供长端子(11)的接脚(110)及短端子(12)的接脚(120)对应插设而予以区隔固定,且板体的两侧面凸设有一纵向固定块(43);当端子组(10)与绝缘本体(20)组合后,绝缘本体(20)穿设于包覆框体(31)内,同时,U字型框体(32)两侧面的一对较小固定弹片(36)沿绝缘本体(20的横向导引槽(22)和倾斜面(220)滑入横向定位槽(23)内并扣止于横向定位槽(23)的止挡部(230)而形成一固定力;当绝缘本体(20)与金属外壳单元(30)组合时,包覆框体(31)底部的框缘(311)沿绝缘本体(20)底部的横向档板(25)内侧嵌入沟槽(250),同时,绝缘本体(20)两侧壁上的横向固定块(24)嵌入金属外壳单元(30)两侧面的横向固定槽(37)内而形成另一固定力;当间隔固定体(40)与绝缘本体(20)组合时,间隔固定体(40)两侧面的纵向固定块(43)嵌入绝缘本体(20)后段阶梯孔(28)内的纵向定位槽(26)而固定于阶梯孔(28)内,由此构成一数字式插座连接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式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20)在后段阶梯孔(28)的内侧壁面上设有一对倾斜面(27)和止挡部(270);并且所述间隔固定体(40)在板体的前侧面凸设有一对固定凸块(45);当间隔固定体(40与绝缘本体(20)配合固定时,固定凸块(45)经由倾斜面(27)而扣止于止挡部(270),以增加间隔固定体(40)与绝缘本体(20)的固定性。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数字式插座连接器,它包括一端子组、一绝缘本体、一金属外壳单元和一间隔固定体。其中,所述间隔固定体的设置,不仅可使端子接脚具有良好的固定,且间隔固定体与绝缘本体系各别射出成型,并无不饱模之虞,制造容易,可用于高品质需求的数字式连接器。此外,它可在不增加整体高度和宽度的原则下,所述绝缘本体与金属外壳单元的结合构造,更可提高其固定强度并防止晃动。
文档编号H01R13/516GK2558106SQ0226643
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1日
发明者邵昭诚 申请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