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6009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Idc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件,尤其涉及用于通信设备中的IDC线缆连接器。
如图2、3、4所示为采用上述IDC技术的不同型号的IDC线缆连接器,这些连接器主要应用于通信领域的各种设备中,是将电路板上的信号引到电缆线并由此而将信号输送到其它部件的关键器件,可与普通多芯圆形电缆连接,也可以与同轴电缆、扁平电缆等连接。它具有方便、快捷、可靠的特点,是目前十分流行的线缆连接方式。
目前的IDC线缆连接器主要包括2.54mm间距和2mm间距两大类产品。如图5、6所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触点形式均设计为插孔,并且触点的分布形式均呈2.54mm或2mm间距的行列矩阵分布。
二、现有IDC线缆连接器的结构IDC线缆连接器通常由金属端子、用于固定金属端子的塑胶体、以及与塑胶体配合的外壳等零件所组成。其中金属端子和塑胶体是组成IDC线缆连接器的关键性零件,而金属端子在塑胶体中的固定方式则直接关系到连接器的安全可靠性。目前的固定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凸起定位方式如图7所示,这是FCI公司所生产的2.54mm间距系列的IDC线缆连接器中所用的金属端子1,包括双悬臂触点101、电IDC触点103、机械IDC触点104和应变释放装置105,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前部的左侧还设有一个定位凸起102。如图8所示,当金属端子被强行压入塑胶体2时,金属端子上的定位凸起102会刺破塑胶体而使金属端子保持在塑胶体中。
这种固定方式的缺点是可靠性较差,金属端子脱落的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连接器受到意外强烈震动时金属端子容易自动脱落;(2)、当遇到线扣意外松弛或脱落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易将金属端子随导线一起从塑胶体中拔出;(3)、连接器在频繁插拔过程中也会出现金属端子脱落的现象。
(4)、当金属端子被从塑胶体中拔出后,如果再次装入,则它在塑胶体中的保持力会比首次安装时的保持力大大减小,从而更加降低了连接器的可靠性。
其中前三种情况都是由于外力超过金属端子在塑胶体中的保持力而导致其脱出的。
2、簧片定位方式如图9所示,这是FCI公司的2mm系列IDC线缆连接器中所用的金属端子3,这种金属端子的电IDC触点303、机械IDC触点304和应变释放装置305与金属端子1的相同,区别在于没有定位凸起,并且在自然状态时其前部的双悬臂触点301是两片平行错位的簧片。当金属端子3被装入规则的U形槽后,这两片簧片受到槽壁的弹性挤压,成为平行对齐状态。也就是说,金属端子在塑胶体中的保持力来自其两片簧片与U形槽壁之间的摩擦力。如

图10所示为金属端子3被压入塑胶体之后的情况,如图11和12分别是图9中所示簧片在交错状态和对齐状态时的A向视图。
这种固定方式同样存在第一种固定方式中的各项缺点,而且比第一种固定方式的可靠性还要差一些,出现金属端子自动脱落或被拔出的现象更为突出。
可见,现有的IDC线缆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金属端子意外脱落的现象,这是困扰连接器行业的一个长期性的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构造一种IDC线缆连接器,包括多个金属端子及用于固定这些金属端子的塑胶体,所述塑胶体内设有多个U形槽,所述金属端子固定在这些U形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子的中部设有一个向尾部倾斜伸出的弹性倒刺,所述U形槽的其中一个内侧壁设有与所述弹性倒刺对应的内凹卡位,所述金属端子通过其弹性倒刺卡入所述内凹卡位,牢牢固定在所述U形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IDC线缆连接器,所述金属端子中,在所述弹性倒刺的前部是双悬壁触点,在所述弹性倒刺的后部依次是电IDC触点、机械IDC触点以及应变释放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IDC线缆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塑胶体配合的外壳组件。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带弹性倒刺的金属端子与U形槽侧壁设有内凹卡位的塑胶体配合,可完全克服同类产品所存在的金属端子经常脱落的缺陷。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8是图7中所示的金属端子与塑胶体配合时的示意图;图9是现有技术中采用平行交错簧片的金属端子的放大示意图;图10是图9中所示的金属端子与塑胶体配合时的示意图;图11和12分别是图9中所示簧片在交错状态和对齐状态时的A向简易视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IDC线缆连接器中金属端子的放大示意图;图14是与图13中所示金属端子对应的塑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3中所示金属端子与图14中所示塑胶体配合时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IDC线缆连接器的塑胶座的结构如图1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塑胶座5与图8和图10中所示的塑胶座2的区别特点在于在每一个U形槽的内侧壁设计了一个与上述弹性倒刺402相配的内凹卡位501。
装配时,金属端子4前部的双悬壁触点401先插入塑胶体5的U形槽并逐渐向内推进,弹性倒刺402未到达内凹卡位501之前,因受到U形槽两侧壁的压力而处于弹性压缩状态,当弹性倒刺到达内凹卡位时,由于其自身的弹性可立即回复到倾斜伸出的状态并卡在内凹卡位501中,从而将整个金属端子4牢牢的锁定在塑胶体5中。如图15所示为装配完成后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中的IDC线缆连接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突出优点1、金属端子一旦被装入塑胶体后便不容易被取出,如果确实需要取出时,则必须使用专门的工具将弹性倒刺拨离内凹卡位后才能取出;2、当连接器受到意外的强烈震动时,金属端子不会出现自动脱落的现象;3、即使在线扣意外松驰或脱落的情况下,用户也不可能将金属端子随线缆一起从塑胶体中拔出;4、在必要情况下采用专门的工具将金属端子取出后,对塑胶体不会有任何损伤,同时将取出的金属端子略加修复后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不会增加生产成本。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IDC线缆连接器既安全、又可靠。完全克服了同类产品所存在的金属端子经常脱落的缺陷。
在保持带弹性倒刺的金属端子与U形槽侧壁设有内凹卡位的塑胶体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塑胶体可根据需要设计多种外形结构,并配合相应的外壳,组合成如图2、图3或图4中所示的IDC线缆连接器,当然,还可设计成其它型号的IDC线缆连接器。
权利要求1.一种IDC线缆连接器,包括多个金属端子及用于固定这些金属端子的塑胶体,所述塑胶体内设有多个U形槽,所述金属端子固定在这些U形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子的中部设有一个向尾部倾斜伸出的弹性倒刺,所述U形槽的其中一个内侧壁设有与所述弹性倒刺对应的内凹卡位,所述金属端子通过其弹性倒刺卡入所述内凹卡位,牢牢固定在所述U形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DC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子中,在所述弹性倒刺的前部是双悬壁触点,在所述弹性倒刺的后部依次是电IDC触点、机械IDC触点以及应变释放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DC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塑胶体配合的外壳组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IDC线缆连接器,包括多个金属端子及用于固定这些金属端子的塑胶体,所述塑胶体内设有多个U形槽,所述金属端子固定在这些U形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子的中部设有一个向尾部倾斜伸出的弹性倒刺,所述U形槽的其中一个内侧壁设有与所述弹性倒刺对应的内凹卡位,所述金属端子通过其弹性倒刺卡入所述内凹卡位,牢牢固定在所述U形槽中。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带弹性倒刺的金属端子与U形槽侧壁设有内凹卡位的塑胶体配合,可完全克服同类产品所存在的金属端子经常脱落的缺陷。
文档编号H01R4/24GK2544423SQ0227080
公开日2003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日
发明者蒋国章, 杨猛 申请人:深圳市盛凌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