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600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上、下排端子间具有滑块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子行业的电子设备日趋小型化且须具有更佳的电气性能,诸如卡连接器、高速连接器通常均采用端子跨越式连接方式。端子跨越式连接方式即电连接器包括有上、下两排端子,每一端子均包括有可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对接部及具有一接触点以与电路板的焊接垫相接触的接合部,其中上、下排端子的接触点分别与电路板上的上、下排焊接垫相接触。该种连接方式有效的节省了空间且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带宽的要求,电磁干扰问题亦较单排端子的电连接器易于解决。为使端子的接触点与电路板的焊接垫具有良好的电性接触效果,通常电连接器的上、下两排端子的接触点间的距离小于电路板的厚度,当电连接器与电路板接合后上、下排端子将对电路板产生一弹性夹持力。在1995年6月17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5,383,095号、在2001年5月15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6,231,355号及在1992年7月7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5,127,839号均揭示了该种电连接器。
为了提高上述电连接器的电气性能及信号传输效果,通常在电路板的上、下表面上电镀一层金或其它导电性能较好的贵重金属。然而,因电连接器的上、下两排端子的接触点间的距离小于电路板的厚度,所以在组装过程中电连接器的接触点将有可能刮伤电路板的镀金层,而镀金层对于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的效果起决定性作用,从而不能保证电子信号的精确传输。所以迫切需要一种能保护电路板的镀金层的电连接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上、下排端子间具有滑块,该滑块可以保证电路板与电连接器对接时,电路板上的焊接垫免受端子对其刮伤,从而保持电连接器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可与电路板对接,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上、下端子及夹持于若干上、下端子的接合部之间的滑块。其中绝缘本体包括有前表面、后表面及若干贯穿绝缘本体的前、后表面的上、下收容通道,若干上、下端子分别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上、下收容通道内,每一端子均包括有一延伸至绝缘本体的前表面处的对接部及突伸出绝缘本体的后表面的接合部,滑块的厚度大于其组装前的上、下端子的两对应接合部的间距且小于绝缘本体的对应上、下收容通道间的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在若干上、下端子间设置滑块,且滑块的厚度较电路板的厚度大而较绝缘本体的对应上、下收容通道的间距小,当电连接器与电路板对接时,电路板将垫块向内推动,可避免上、下端子的接合部与电路板的上、下表面的接触垫之间的摩擦,从而确保电路板的接触垫免受端子的刮伤。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滑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与滑块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滑块组装于电连接器上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路板接合前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路板接合后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包括有绝缘本体2、若干上、下端子4及夹持于若干上、下端子4间的滑块3。
请参阅图1所示,绝缘本体2包括有前表面22、后表面23、若干贯穿绝缘本体的前、后表面且呈上、下对称设置的上、下收容通道24及自接合面23的两端向后延伸形成有呈纵长块状的两臂部21,该两臂部21均设有一位于若干上、下收容通道间且贯穿其内表面210的狭长凹槽211。若干上、下端子4呈上、下对称设置且分别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上、下收容通道内,每一端子4均包括有一延伸至绝缘本体的前表面22处的对接部(未图示)及突伸出绝缘本体的后表面23的接合部,上、下端子4的接合部4 0的尾端分别弯曲形成有对称设置的接触点400,若干上、下端子的接合部40分别位于臂部21的狭长凹槽211的上、下两侧。上述绝缘本体及若干上、下端子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仅做简要说明,容不赘述。
请参阅图1所示,滑块3呈纵长板状,该滑块3包括有上表面30、与上表面30相对的下表面31及自滑块3的两端横向延伸出的两凸肋33,上、下表面30、31上均设有若干贯穿其所在表面的凹槽32,上表面的若干凹槽32与下表面的若干凹槽32呈对称设置。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所示,滑块3的长度大于绝缘本体2的两臂部21的相对的内表面间的距离且稍小于两臂部21的狭长凹槽210的内表面间的距离,滑块3的上、下表面30、31的对称凹槽32的底表面间的厚度大于对应上、下端子4的接触点400间的距离。通过运用现有技术可将若干对上、下端子组装在绝缘本体2上,此处不再赘述。将滑块3组装在若干上、下端子4的接触点400间,滑块3的两凸肋33分别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臂部211的对应凹槽210内,若干上、下端子4的接触点400分别抵靠在滑块3的上、下表面上的对应凹槽32内,藉滑块可将若干上、下端子撑开一定距离。
请参阅图4与图5所示,通常对接电路板5的上、下表面50、51均设有若干焊接垫以与电连接器的若干上、下端子4的接合部40电性连接,该焊接垫是一电镀金属层,电路板5的厚度小于滑块3的上、下表面的对应凹槽的底表面间的厚度且大于滑块未组装入电连接器上时的上、下端子4的对应接触点400间的距离。当电连接器1与电路板2对接时,电路板5的前端面将滑块3向内推动,滑块3的两凸肋33沿臂部21的对应凹槽210向内滑动,上、下端子4的接触点400则在滑块的上、下表面30、31的对应凹槽32内相对滑动,直至若干对上、下端子4的接触点400挟持在电路板5的上、下表面50、51的焊接垫上,通过这种结构,可避免因上、下端子的接合部的接触点与电路板的上、下表面的焊接垫之间产生摩擦,从而确保电路板的焊接垫免受刮伤。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可与电路板对接,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上、下端子,其中绝缘本体包括有前表面、后表面及若干贯穿绝缘本体的前、后表面的上、下收容通道,若干上、下端子分别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上、下收容通道内,每一端子均包括有一延伸至绝缘本体的前表面处的对接部及突伸出绝缘本体的后表面且尾端弯曲的接合部,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还包括有夹持在若干上、下端子的接合部之间的滑块,该滑块的厚度大于其组装前的上、下端子的两对应接合部的间距且小于绝缘本体的对应上、下收容通道间的间距,当电连接器与电路板对接时,电路板的前端面将滑块向内推动,因滑块的厚度大于电路板的厚度,从而确保电路板的焊接垫免受端子的刮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路板的厚度大于滑块组装前的上、下端子的两对应接合部间的间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还包括有自接合面的两侧向后延伸的两臂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滑块位于绝缘本体的两臂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两臂部均设有一贯穿其内表面的狭长凹槽,该凹槽位于绝缘本体的上、下收容通道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滑块的两端均横向延伸出一凸肋,该两凸肋分别收容于绝缘本体的两臂部的对应凹槽内。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滑块的上、下两表面均设有若干凹槽,若干上、下端子的接合部收容于滑块的对应凹槽内,滑块的上、下表面的对应凹槽的两底表面间的间距大于电路板的厚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上、下端子及夹持于若干上、下端子间的滑块,其中绝缘本体包括有前表面、后表面、若干贯穿绝缘本体的前、后表面的上、下收容通道及自后表面的两端向后延伸形成的两臂部,两臂部的相对的内表面上均设有一凹槽,每一端子均包括有一延伸至绝缘本体的前表面处的对接部及突伸出绝缘本体的后表面的接合部,滑块包括有上表面、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及自滑块的两端横向延伸出的两凸肋。当电连接器与电路板对接时,电路板的前端面将滑块向内推动,因为滑块的厚度大于电路板的厚度,所以可避免上、下端子的接合部与电路板的上、下表面的焊接垫之间的摩擦,从而确保电路板的焊接垫免受端子的刮伤。
文档编号H01R13/629GK2600942SQ03202760
公开日2004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8日
发明者余宏基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