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759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池固定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子装置如个人数字助理、移动电话等均需使用电池作为其能量来源,因而需设置固定装置,将电池固定在移动电话的电池容置空间内。
现有的移动电话,如阿尔卡特公司出品的阿尔卡特OT310型移动电话的电池固定装置是在电池容置空间一端设置凹槽,另一端设置卡扣结构,相应的在电池一端设置凸块,另一端设置弹性组件。将电池装入移动电话时,先将电池的凸块容置于容置空间一端的凹槽中,再将电池向移动电话方向按压,从而使电池另一端的弹性组件卡入卡扣结构,电池即固定于移动电话中。欲取出移动电话时,按压上述弹性组件,使其从卡扣结构中脱出,即可将电池取出。这种电池固定结构较为复杂,占用较大空间,且需在电池外部设置弹片,而电池外壳多采用硬质塑料制成,因而弹片弹性较差,易于损坏。
阿尔卡特公司出品的另一系列移动电话OT300的电池固定装置是在电池容置空间一端设置凹槽,另一端设置同时充当导电端子的若干弹片,相应的,电池一端设置具斜面的凸块,另一端设置电极。安装电池时,将具电极一端插入电池容置空间,将电池容置空间的弹片压缩,同时将电池向移动电话本体按压,其另一端的具斜面的凸块被压入凹槽,从而电池被固定在移动电话中。采用这种电池固定装置结构较前一种简单,但是弹性组件同时充当导电端子,易于磨损,因而易对电导通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不易磨损导电端子的电池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电池固定装置包括电池容置部和弹性卡固装置,电池容置部由若干侧壁及底板围成,至少一侧壁上设有至少一狭槽,弹性卡固装置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相对电池容置部固定,自由端与上述电池容置部至少一侧壁上的至少一狭槽位置对应,通过该自由端的弹性部抵持力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部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电池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靠且不易磨损电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固定装置适用的移动电话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移动电话另一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移动电话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的移动电话移去电池盖后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的移动电话移去电池后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的移动电话的基体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VII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6所示的弹片与本体的拆解图。
图9是图8所示XI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弹片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中所示弹片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2是图4中所示电池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中所示电池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电池固定装置适用于移动电话、PDA等便携式电子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以折叠式移动电话为例。
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折叠式移动电话1具有一壳体10,该壳体10包括上壳体12和下壳体14,上壳体12与下壳体14通过铰链16可活动的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折叠式移动电话1可在图1所示的关闭状态和图2所示的打开状态之间转换。
上壳体12包括一外表面122及一内表面124,外表面122上进一步设置第一显示屏1222,内表面124上进一步设置第二显示屏1242和听筒部1244。
请结合图2及图3所示,下壳体14同样包括一外表面142及一内表面144,外表面142包括基体20及电池盖30,基体20一端设置天线1426,内表面144上部设置若干功能键1442,下部设置若干数字键1444。
请参照图4至图6所示,基体20包括上部22、电池容置部24及振铃容置部26,上部22和振铃容置部26的收容空间与电池容置部24的收容空间分布于基体20的两侧。上部22具有内壁222,电池容置部24由顶壁242、两侧壁244、底壁246和底板248共同围成一大致呈矩形的电池容置空间。电池60容置于其中。请参照图6至图9所示,上部22两侧的内壁222上设有弹片收容槽28,其大致呈“T”形,包括横槽282及纵槽284,纵槽284端部与电池容置部24的顶壁242相接,且其底部设有凸肋286。基体20的顶壁242两端的底部设有狭槽2422,其位置与弹片收容槽28对应。电池容置部24的底壁246两端设有凸块收容槽2462,在本实施例中,底板248上进一步设有端子收容部2482,用以容置与电池60接触的导电端子(未图示),端子收容部2482也可设置在顶壁242或侧壁244上。
请参照图10及图11所示,上述两弹片收容槽28中各容置一弹片50,其由弹性较好的材料如金属制成,两弹片50形状完全相同。弹片50包括基部52及弹性部54,基部52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平板522及第二平板524,两平板在顶端526相互连接,第一平板522外侧面上设有楔形的卡钩528。弹性部54自第二平板524的底端529延伸出来,弯折成第一弯折部542、第二弯折部544和半圆柱状的接触部546。
弹片50置入基体20的弹片收容槽28时,将弹片50的基部52插入弹片收容槽28的横槽282,相应的,弹片50的弹性部54容置于其纵槽284中,弹性部54的第二弯折部544搁置于凸肋286上,接触部546探入顶壁242的狭槽2422,接触部546可以凸肋286为轴作一定量的转动。通过楔形卡钩528的作用,使基部52易于插入横槽282中,而拔出时需施加较大的力,因而弹片50被紧密卡固在弹片收容槽28中。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顶壁242或侧壁244外侧设置一个或两个以上弹片收容槽,采用一个或两个以上弹片50固定电池。
请参照图12及图13所示,折叠式移动电话1的电池60大致为长方体,其顶端62的两端各设一顶块622,底端64的两端各设一楔形凸块642,上底面66与底端64相交处延伸有柄部662,下底面68设有电极682。
将电池60装入电池容置部24时,将电池60的顶端62抵持电池容置部24的顶壁242,由于顶块622与顶壁242的狭槽2422位置对应而抵持露出于狭槽2422的弹片50接触部546,并插入狭槽2422中。再将电池60向基体20按压,通过电池60的凸块642的楔形形状将其压入电池容置部24底壁246的凸块收容槽2462中。电池即安装完毕并通过弹片50的挟持力将电池固定。由于电池60下底面68上的电极682与电池容置部24的端子收容部2482位置对应,电池60安装好后,电极682与收容于端子收容部2482的端子(未图示)接触,实现电导通。需取下电池60时,只需在电池60的柄部662处向电池60顶端62方向施力,使电池60的顶块622推动弹片50接触部546并使其回缩,电池60的凸块642由凸块收容槽2462中脱出,再将电池60抬起,即可将其取出。
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固定装置,包括电池容置部和弹性卡固装置,电池容置部由若干侧壁及底板围成,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侧壁上设有至少一狭槽,弹性卡固装置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相对电池容置部固定,自由端与上述电池容置部至少一侧壁上的至少一狭槽位置对应,通过该自由端的弹性部抵持力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置部的底板上设有端子收容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置部的侧壁上设有端子收容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在顶部相互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外侧面上设有楔形卡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由第二平板的底部延伸出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具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接触部,接触部呈半圆柱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置部外侧设有收容槽,其位置与狭槽对应,收容槽大致呈“T”形,包括横槽及纵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固装置的固定端固定于收容槽的横槽中,自由端容置于纵槽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槽的底部设有凸肋,弹性卡固装置的第一弯折置于凸肋上。
专利摘要一种电池固定装置,包括电池容置部和弹性卡固装置,电池容置部由若干侧壁及底板围成,至少一侧壁上设有至少一狭槽,弹性卡固装置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相对电池容置部固定,自由端与上述电池容置部至少一侧壁上的至少一狭槽位置对应,通过该自由端的弹性部抵持力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部中。
文档编号H01M2/10GK2604002SQ0322353
公开日2004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8日
发明者周永恒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