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055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具有附加的便于线缆连接器组件与对接连接器相分离的拉拔装置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有线缆连接器及与线缆连接器电性相连的线缆。线缆连接器组件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以将信号从线缆传输至对接连接器。通常,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对接连接器均配置有确保线缆连接器组件与对接连接器可靠对接的联锁装置。
于1998年8月4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5,788,534号及于1998年10月13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5,820,412号均揭示了一种具有一对螺栓的线缆连接器组件。该螺栓包括有用于操作的操作部、用于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螺纹部及连接操作部与螺纹部的连接部。该操作部通常通过螺丝刀或其它工具驱动,还可直接通过操作人员手动驱动。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设有若干导线的线缆、与线缆电性连接的端子模块及包覆端子模块的上、下盖体。每一导线包括至少一导体,导体与端子模块电性连接以传输信号。于下盖体的相对两侧设有一对第一槽道,于上盖体的相对两侧设有分别与第一槽道相对应的第二槽道。螺栓可旋转及可移动的收容于第一、二槽道内。当线缆连接器组件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向前推动并旋转操作部使螺纹部与对接连接器的螺母相螺合。
当线缆连接器组件与对接连接器脱离时,需要向后旋转操作部以松开螺纹部。然而,有时对接连接器安装的面板上还安装有很多其它组件,操作者仅能通过螺丝刀去旋转操作部。当螺栓的螺纹部与对接连接器的螺母脱离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对接部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部仍互相结合,为使线缆连接器组件与对接连接器完全脱离,操作者通常会向后拉动线缆。于此种情况下,于线缆上施加的拉拔力很可能导致导线的导体与端子模块相脱离,从而影响缆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间的信号传输。
于1996年10月15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5,564,939号揭示具有一对锁扣弹片的现有线缆连接器组件。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有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的相对两侧的一对锁扣弹片及操作元件。操作元件包括有抵靠于对应的锁扣弹片的弯折部内侧的一对释放凸轮。当向后拉动操作元件的拉环时,释放凸轮向对应的锁扣弹片的弯折部施加一向外的压力,从而使锁扣弹片与对接连接器的扣持部脱离。然而,锁扣弹片的结构相对复杂,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另外,由于锁扣弹片位于绝缘本体之外而容易受到外力的冲击而损坏。
因此,确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改良的拉环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与对接连接器配接稳固且脱离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拉环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拉环的结构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前端及与前端相对的后端的盖体、位于盖体的前端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与若干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紧固元件及拉环。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及与第一盖体结合的第二盖体,其具有延伸贯穿前端与后端的第一通道。紧固元件收容于第一通道内且可转动及前后运动,其包括连接部、自连接部延伸用于与对接连接器配接的螺纹部及自连接部向与螺纹部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操作部。拉环是组装于盖体的后端上且与紧固元件连接于一起用于将线缆连接器组件与对接连接器完全脱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通过设置有拉环,使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与对接连接器便于脱离,另外,该拉环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部分分解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下盖体、线缆及端子模块的立体组装图。
图3是如图2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下盖体、线缆及端子模块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图。
图4是如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上盖体的立体图。
图5是如图4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上盖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是如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拉环的立体图。
图7是如图6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拉环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是如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尚未组装有上盖体的立体图,其显示一对紧固元件未向前推的情况。
图9是如图8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尚未组装有上盖体的立体图,其显示一对紧固元件已向前推的情况。
图10是如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
图11如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图。
图12是沿图11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3是沿图10所示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4是沿图6所示的C-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包括端子模块2、上盖体(第一盖体)3、下盖体4(第二盖体)、一对紧固元件5、一对弹性元件6、线缆7、一对拉环8及螺钉9。
请参阅图2与图3所示,端子模块2包括有绝缘本体20、若干端子22及电路板24。该绝缘本体20包括基部200、自基部200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202及自舌板202延伸并穿过基部200形成的若干收容通道(未标号)。若干端子22收容于对应的收容通道内,其中每一端子22均包括收容于舌板202的收容通道内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电性连接的接触部220及朝相对于接触部220的方向延伸出基部200的后表面的连接部222。电路板24组装至绝缘本体20的基部200上,若干端子22的连接部222骑跨于电路板24的前端并与电路板24电性连接。
请配合参阅图4与图5所示,上盖体3包括一大致呈平面板状的本体部30、自本体部30的相对两侧边向下延伸的一对凸缘32及自本体部30的前端两侧向前延伸的一对定位指34。本体部30的后端的中部设有一大体呈半圆形的第一开口302。每一凸缘32设有贯穿该凸缘32的第一槽道322及一位于凸缘32的后端且与第一槽道322相通的第一凹陷323(如图5所示)。于每一凸缘32的后端设有一与第一通槽322平行的第一狭缝328。该第一狭缝328具有与第一通道322相通的第一端3280及与第一凹陷323相通的另一端。于每一第一槽道322的前端凹设有一较第一槽道322的其它部分更宽、更深的第一收容部324,该第一收容部324包括与第一槽道322的前端部分相连的前端325及与第一槽道322的后端部分相通的后端326。于上盖体3的后端设有分别位于第一开口302的两侧的一对螺孔36。每一凸缘32还设有用于节省材料以减轻上盖体3的重量的若干逃料槽329。
请参阅图2与图3所示,下盖体4包括设有一空腔400的对接框40及一自对接框40向后延伸的本体部42。自对接框40的上部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对配合耳部402。本体部42设有一与上述空腔400相通的收容腔420,于本体部42的两侧设有一对贯穿本体部42的第二槽道422及一对位于本体部42的后端且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二槽道422相通的第二凹陷423。于本体部420的每一侧缘的后端设有一与第二通槽422平行的第二狭缝428。该第一狭缝428具有与第二通道422相通的第二端4280及与第二凹陷423相通的另一端。于每一第二槽道422的前端凹设有一较第二槽道422的其它部分更宽、更深的第二收容部424。该第二收容部424与上盖体4的第一收容部324相对应,其设有与第二槽道422的前端部分相连的前端425及与第二槽道422的后端部分相通的后端426。于本体部42的后端凹设有一半圆形的第二开口(未标号),于本体部42的后端凸伸有一对位于第二开口的两侧的柱体427,每一柱体427内形成有第二螺孔4270。本体部42设有用于节省材料以减轻下盖体4的重量的若干逃料槽429。
请参阅图1所示,每一紧固元件5大致呈柱状,本实施方式中是一螺栓,其包括一纵长的连接部50、自连接部50的一端向前延伸的螺纹部52及自连接部50的另一端向后延伸的操作部54。自连接部50的外围向外凸伸形成有一阻挡部500。操作部54具有一靠近连接部50的接触部540。于连接部50的靠近操作部54的接触部540处凹设有一凹槽502从而形成一纤细部504。于操作部54的外表面541上开设有若干狭槽以增加摩擦力而便于操作者操作,螺纹部52的外围设有螺纹。
请参阅图6、图7与图8所示,拉环8包括有一横向的拉动部80、自拉动部80的两端向前的一对第二臂部82、分别自两第二臂部82的前端大致平行于拉动部80横向延伸的一对中间部84及分别自两中间部的一端向前延伸的一对第一臂部86。于拉动部80的底侧设有一半圆形的空间800,于拉动部80的顶侧设有一便于操作的抓紧部802。自每一中间部84的底缘凹设有一向上向外延伸的切口840。每一第一臂部的自由端向内延伸形成有一抓脚860。每一抓脚860包括有自其的外缘向内凹陷形成的半圆形的凹孔862及形成于其上下两端的一对固持部864。
线缆7包括收容于其内的若干导线70,每一导线70至少包括有与电路板24的后端电性连接的导体700。
请参阅图8与图9所示,其上设有若干端子22的接触部222的舌板202延伸入对接框40的空腔400内,电路板24收容于收容腔420内,端子模块2组装入下盖体4内。线缆7的前端收容于第二开口内,线缆7的导线70的导体700与电路板24的后端电性连接。
将弹性元件6安装至紧固元件5上后,紧固元件5安装至下盖体4的对应的第二槽道422内,紧固元件5的连接部50的阻挡部500收容于靠近第二收容部424的后端426的第二收容部424内,通过弹性元件6的一端抵靠于连接部50的阻挡部500上,弹性元件6的另一端抵靠于第二收容部424的前端425,弹性元件6收容于第二收容部424内。
于紧固元件5组装至下盖体4之前,将拉环8组装至一对紧固元件5上,紧固元件5的连接部50穿过拉环8的中间部84的对应切口840及第一臂部86的抓脚860的凹孔862,连接部50的纤细部502收容于切口840内,中间部84的切口840的边缘收容于连接部50的凹槽540内。于紧固元件5组装至下盖体4之后,拉环8的第一臂部86可移动的收容于下盖体4的第二狭缝428内。拉动部80及两第二臂部82位于两紧固元件5之间,线缆7穿过拉动部80的空间800向后延伸。
请参阅图10至图14所示,通过上盖体3的定位指34延伸至下盖体4的对应配合耳部402下并与其相抵靠,上盖体3安装至下盖体4上形成一盖体,上盖体3的前端与下盖体4的前端组成盖体的前端,上盖体3的后端与下盖体4的后端组成盖体的后端。螺钉9穿过上盖体3的第一螺孔36与第二螺孔4270相螺合,下盖体4的柱体427延伸入上盖体3的第一螺孔36,从而使上盖体3于下盖体4牢固扣合。上盖体3的第一开口302与下盖体4的第二开口(未标号)组合形成供线缆7穿过的线缆出口43。对应的第一、二槽道322、422组合形成收容对应的紧固元件5的一对第一通道45,紧固元件5即可旋转又可前后运动。对应的第一、二收容部324、424组合形成收容紧固元件5的阻挡部500与弹性元件6的第二通道47(参看图12)。对应的第一、二狭缝428组合形成一收容道48,拉环8的第一臂部86收容于对应的收容道48内。这样,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组装完成。
请参阅图10至图14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与对接连接器锁扣时,向前推动紧固元件5的操作部54,从而推动连接部50的阻挡部500自上、下盖体3、4的第一、二收容部324、424的后端326、426向前运动,同时,拉环8的第一臂部86亦随紧固元件5于收容道48内同步向前滑动,直至拉环8的中间部84收容于上、下盖体3、4的凹陷部323、423内。由于阻挡部500向前运动且弹性元件6收容于阻挡部500与第一、二收容部324、424的前端325、425之间,阻挡部500挤压弹性元件6使其发生弹性形变。通过旋转操作部54使螺纹部52与对接连接器的螺母相配合,此时紧固元件5位于第一位置,这样,线缆连接器组件1与对接连接器达成对接。
当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与对接连接器脱离时,旋转紧固元件5的操作部54使螺纹部52与对接连接器的螺母脱离,然后,通过弹性元件6的弹性推动紧固元件5的阻挡部500向后移动直至阻挡部500抵靠于第一、二收容部324、424的后端325、425,拉环8的第一臂部86的固持部864抵靠于第一、二狭缝328、428的第一、二端3280、4280的边缘(参阅图2与图4),此时紧固元件5位于第二位置。而后,可向后拉动拉动部80的抓紧部802以使对接连接器与线缆连接器组件1完全脱离。弹性元件6的弹性恢复力使紧固元件5与对接连接器的螺母完全脱离,施加于拉环8上的分离力的大小等于线缆连接器组件1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力的大小,这样,降底了破坏拉环8的可能。
请参阅图10与图11所示,于线缆连接器组件1与对接连接器对接后,抓紧部802与上盖体3的后端的后表面之间的第一距离D1相对较小,以防止拉环8因不正当操作而遭到破坏。于线缆连接器组件1与对接连接器脱离后,抓紧部802与上盖体3的后端的后表面之间的第二距离D2相对较大,以提供便于操作者操作的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具有前端、与前端相对的后端的盖体、位于盖体的前端的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与若干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及紧固元件,其中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及与第一盖体结合的第二盖体,该盖体具有延伸贯穿其前端与后端的第一通道,紧固元件收容于第一通道内且可转动及前后运动,其包括连接部、自连接部延伸用于与对接连接器配接的螺纹部及自连接部向与螺纹部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该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组装于盖体的后端上且与紧固元件连接于一起的拉环,该拉环用于将线缆连接器组件与对接连接器完全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拉环包括有与紧固元件的靠近操作部的连接部处相连接的中间部及于其上施加拉力以使线缆连接器组件与对接连接器完全脱离的拉动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拉环的中间部设有切口,于连接部的靠近操作部处凹设有凹槽从而形成有收容于切口的纤细部,中间部的沿切口的边缘部分收容于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拉环的拉动部与中间部是平行设置,拉环还包括有垂直连接拉动部与中间部的第二臂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拉环的拉动部的底侧设有收容线缆的空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拉环包括有自中间部垂直延伸的第一臂部,盖体的后端设有可移动收容拉环的第一臂部的收容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通道包括有设于第一盖体上的第一槽道及设于第二盖体上的第二槽道,收容道包括有设于第一盖体上且与第一槽道相通的第一狭缝及设于第二盖体上且与第二槽道相通的第二狭缝。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二狭缝分别包括有第一、二端,拉环的第一臂部包括有自其上竖直延伸且可分别抵靠于第一、二端的边缘的一对固持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盖体包括有于第一通道上凹陷形成且较第一通道的尺寸大的第二通道,紧固元件的连接部包括有可移动的收容于第二通道内的阻挡部,第二通道包括于第一槽道凹陷形成的第一收容部及于第二槽道凹陷形成的第二收容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还包括有组装于对应的紧固元件上并收容于对应的第二通道内的弹性元件,盖体的第二通道具有靠近紧固元件的螺纹部的前端及与前端相对的后端,弹性元件是挟持于紧固元件的阻挡部与第二通道的前端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前端及与前端相对的后端的盖体、位于盖体的前端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与若干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紧固元件及拉环。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及与第一盖体结合的第二盖体,其具有延伸贯穿前端与后端的第一通道。紧固元件收容于第一通道内且可转动及前后运动,其包括连接部、自连接部延伸用于与对接连接器配接的螺纹部及自连接部向与螺纹部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操作部。拉环组装于盖体的后端上且与紧固元件连接于一起用于将线缆连接器组件与对接连接器完全脱离。这样,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易于与对接连接器完全脱离。
文档编号H01R13/621GK2694551SQ0328042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2日
发明者杰利·吴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