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116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音频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能与语音插头相结合以达到传输语音讯号功能的平头式音频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具有能产生音讯效果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在视听音响产品中已被广泛使用,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两系统间语音信号的传输。近年来,随着各种轻巧型电子数字产品的问世,如移动电话、PDA、MP3、与笔记型电脑等电子数字产品的发展,音频插座连接器在这些产品上的应用更行重要。每一项电子产品都有其独家适用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出现,相关的该类产品设计请参照美国专利US6,478,629,US4,659,167号等案。
现有的音频电连接器设计大多是以通孔焊或表面粘接两种方法来将电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上,在使用通孔焊方法时,由于该方法是将电连接器以端子脚插入电路板上相对应设置的焊孔中进行焊接,其固定性较不为稳定,而所占用到的电路板空间也比较大,对于越来越轻便型的电子数字产品是比较不适合的;而于表面粘接方法上,由于现在产品规格设计也变得越来越细小,在对于连接器与电路板粘接上,势必也增加了粘接技术上的困难度,促使产品设计在对于这方面也必须加以考量,以改良出易于粘接又不影响到产品功效的电连接器。
另外,现有的音频连接器在设计上,大部分的胶芯总长度皆维持在13-14mm之间,这对于内部使用空间与电路板空间都相当有限的轻巧型电子产品而言是不合适的,而过长的结构,也会替产品的生产及制造成本增加负担;而由于现在的电子产品对于外型及功能上也都较朝结合多功能及轻巧于一体的趋势来发展,这种长型的设计也会限制了产品的灵活性及功能上的效用,所以对于产品上的规格也势必要修改,以期能将产品效能达到最佳化。
再者,对在不同环境应用下的产品,其对于音频连接器的插拔力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在于移动装置里更需要考虑到其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所需要用到的插拔力大小,而于现有的SMT型端子结构中,对接插座所需的插拔力为各端子所平均分配,插拔力如需增大或减小,则端子结构就须重新设计模具或选择材料,这样也同样不利于降低成本。
同时,现有的音频插座因为单一直径,在经过多次插拔后,因音频插头杆体皆与每一端子做来回触碰,端子容易因过度摩擦而产生弹性不良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为改善既有音频连接器的缺失,本实用新型则是提供一种改良式音频插座连接器,采用平头式的插接孔设计,以缩短胶芯长度及改良端子接触折脚整合配置于一音频电连接器结构内,简化电连接器的构造设计,以节省产品内部的使用空间并达到提升产品功能的效果,使其能与多功能化产品结合为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其是将连接器主体结构加以改良,采用平头式的设计使其胶芯变短,以减少制造成本并缩短在电路板上所使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其是将端子的接触脚改良设计,使其由端子后端反折,呈一反折脚,以提升对于音频插头的插拔力量。
由上述的目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为该音频插座连接器主要是由一绝缘本体,数个导电端子及一挡盖片所构成;其中该绝缘本体为一矩形体,其一侧面为对接面,该对接面上凸出有一中空的圆柱体状的插接孔,由此插接孔进一步朝绝缘本体内部延伸而贯穿至绝缘本体的后侧端面处,使矩形壳体的内部形成中空,可供音频插头插入其中;端子组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预设孔中,其中包括第一讯号端子、第二讯号端子、第三讯号端子、第四讯号端子、第五讯号端子,并为了达到制造成本降低,组装简化,将第一、第二、第三讯号端子设计成同一规格,采用由下往上,干涉配合组立于绝缘壳体之间,而第四及第五讯号端子为立插式弹性端子,由矩形的绝缘本体后端崁入;另外,挡盖片则为一L型体设计,并与第四及第五讯号端子相配合崁设于绝缘本体后方。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与构造能让熟悉此项技术者更加明了,特配合附图以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端子解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v所示,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1系包含有一绝缘本体10,第一讯号端子20、第二讯号端子30、第三讯号端子40、第四讯号端子50、第五讯号端子60及一挡盖片70等构件。
其中,该绝缘本体10为一矩形体,以其中的前侧面为对接部101,该对接部101上有一中空的插接孔102,此插接孔102进一步朝绝缘本体10内部延伸而贯穿至绝缘本体的后端面103处,使矩形壳体的内部形成中空,可供音频插头插入其中;在绝缘本体10的顶面111上则设有数个槽型孔105作为第一讯号端子20、第二讯号端子30、第三讯号端子40插入时的容纳空间,这些槽型孔105的位置分别与绝缘本体10的底面112上的端子置入部107形成一通道106,该通道106可供这些端子完全置入;另在顶面111及底面112接近后侧面103处设有一相对并贯穿面壁的细长槽108,这些细长槽108与位于挡盖片70水平部的上、下端面的凸卡部71配合,使挡盖片70得以与绝缘本体10连接固定;在绝缘本体10顶面111上的槽型孔105对应的底面112上的端子置入部107处的底面112与第一、第二侧面113、114接面处设有凹入部109,此等凹入部109的设计是为了使第一讯号端子20、第二讯号端子30及第三讯号端子40等端子置入后的焊接脚位置能符合SMT制程的需求;于第一侧面113后方另有一突出部110,该突出部110尾部亦设有一凹入部109,以配合第五讯号端子60的焊接脚的置入;另于第二侧面114后方尾部亦设有一凹入部109,用于配合第四讯号端子50的焊接脚的置入;于突出部110的凹入部109上方另设有一卡槽115,该卡槽115的作用可与挡盖片70垂直部上的卡部72相配合,可使挡盖片70的垂直部能稳固于绝缘本体10上,使挡盖片70的垂直部作为第五讯号端子60的靠壁,以达到稳固第五讯号端子60的固定结构的作用;绝缘本体10的后端面103为一中空架构,在中间部位设有音频插头的容置通道,在靠近第一、第二侧面113、114处的内壁设有第四讯号端子50及第五讯号端子60的置设槽道1031、1032,且在底部112后侧端位于槽道1031、1032的底部设有狭长槽117,这些狭长槽117用以与第四讯号端子50及第五讯号端子60上的尖突部55、65相配合;另于绝缘本体10的底部112还设有两个定位凸柱116。
本实用新型将数支端子的设计与以规格化,以方便制造及组装。其中,置于绝缘本体前段的第一讯号端子20、第二讯号端子30及第三讯号端子40为同一规格,此类端子的构造大致是为一″R″型构件,在R型构件的一侧边为端子本体21、31、41,于此本体的两旁侧边上设有于卡固端子的尖凸部22、32、42,在端子本体21、31、41的底部延伸出弯折的焊接脚23、33、43,而在R型构件的另一侧边则为斜向弯折的弹性接触部,在这些接触部上设有接触凸点24、34、44作为与音频插头的接触件;设置于绝缘本体10后端的第四讯号端子50及第五讯号端子60则为另外的规格型式,两者皆为立插式端子,其构造为在其立面之主体51、61上有以前端为支点延伸而出并往内部弯折且具相当弹性的接触弹片52、62,该接触弹片52、62的末端则是略为弯起的接触凸部53、63;在端子主体部51、61则有一从主体中间往内延伸而出之弯折片54、64,这些弯折片54、64具有触抵受音频插头压触而后退的接触弹片52、62末端之接触凸部53、63的作用,使接触弹片52、62与音频插头的接触维持一定的紧密度;在立面的底边上设有突起的尖凸部55、65作为第四讯号端子50及第五讯号端子60在绝缘本体10中的卡固件;在端子立面的后端底部则设有焊接脚56、66。
挡盖片70为一L型的弯折件,可分为水平部与垂直部,其中水平部为盖住绝缘本体10后端部中空部份,其上、下两个端面设有凸卡部71,作为与绝缘本体10上的细长槽108的扣合件;而挡盖片70的垂直部则是插入于绝缘本体10中内,为使其产生固定的效果,在垂直部的外侧面上设有卡部72,该卡部72可与绝缘本体10上的卡槽115相配合。
由上述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中,有若干的技术特点需加以述名端子与电路板的固定法是采用表面粘接式(SMT),以讯号端子特殊的反折脚接触点设计来增加对于音频插头的插入及拔出的承受力,已增长产品寿命及稳定性。其次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力求简单,将整个胶芯的长度缩短为11mm,并将第一、二、三讯号端子20、30、40设计成统一规格,而在绝缘本体上对应的置入槽也形成相同的规格,如此再开模具与生产装配时皆能节省相当多的时间与成本。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运用新的结构设计使音频电连接器总成有较以往同类产品呈现更佳的使用功能,同时此种结构设计具有在组装上亦相当方便迅速,减少组装流程的增进功效。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实施方式乃是为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藉由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而了解此项技术者,所做的修改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该音频插座连接器包含有一绝缘本体,讯号端子组及一挡盖片等构件;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为一矩形体,其一侧面为对接面,该对接面上有一中空的插接孔,由此插接孔进一步朝绝缘本体内部延伸而贯穿至绝缘本体的后侧端面处,使矩形壳体的内部形成中空,可供音频插头插入其中;在绝缘本体内设有若干个通道供讯号端子容置,这些通道贯通绝缘本体的顶面与底面,供端子完全置入;并于绝缘本体的后侧端面,在靠近第一、第二侧面处的内壁设置有置放讯号端子的槽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这些通道在绝缘本体的顶面形成槽型孔,在绝缘本体的底面形成端子置入部;这些端子置入部处的绝缘本体底面与第一、第二侧面接面处设有凹入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绝缘本体的顶面及底面接近后侧面处设有相对并贯穿面壁的细长槽,这些细长槽系与位于挡盖片水平部的上、下端面的凸卡部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绝缘本体的左右两侧面及于左侧面后方的凸出部则各设有与其顶面上槽型孔相对的凹入部,此凹入部的设计是为了使端子置入后的接脚位置能符合SMT制程的需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绝缘本体的左侧面后方的突出部的凹入部上方另设有一卡槽,该卡槽的作用系可与挡盖片垂直部上的卡部相配合,作为挡盖片与绝缘本体连接固定的另一卡合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绝缘本体的底部后侧端位于槽道的底部设有狭长槽,这些狭长槽用以与第四讯号端子及第五讯号端子上的尖突部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置于绝缘本体前方的第一讯号端子、第二讯号端子、第三讯号端子为同一种规格,此类端子的构造大致是一R型构件,在R型构件的一侧边为端子本体,于此本体的两旁侧边上设有于卡固端子的尖凸部,在端子本体的底部延伸出弯折的焊接脚,而在R型构件的另一侧边则为斜向弯折的弹性接触部,在这些接触部上设有接触凸点作为与音频插头的接触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置于绝缘本体中部的第四讯号端子及第五讯号端子则为另一种立插式端子,此类端子的构造为在其立面的主体上有以前端为支点延伸而出并往内部弯折且具相当弹性的接触弹片,该接触弹片的末端则是略为弯起的接触凸部;在端子主体部则有一从主体中间往内延伸而出的弯折片;在立面的底边上设有突起的尖凸部作为第四讯号端子及第五讯号端子在绝缘本体中的卡固件;在端子立面的后端底部则设有焊接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挡盖片为一L型的弯折件,可分为水平部与垂直部,其中水平部为盖住绝缘本体后端部中空部份,其上、下两个端面设有凸卡部,作为与绝缘本体上的细长槽的扣合件;而挡盖片的垂直部则是插入于绝缘本体中内,在垂直部的外侧面上设有卡部,该卡部可与绝缘本体上的卡槽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移动通讯产品的电连接器。本实用新型是将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端子予以改良设计,并适用于表面粘接技术(SMT),使其在制造与组装的流程都可以节省相当的成本,并藉由增加插拔力的设计可使产品的稳度性及使用性提高,同时对接端口采平头式设计可以缩小插座连接器的体积。
文档编号H01R24/00GK2671172SQ20032013046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4日
发明者简敏隆 申请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