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116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将信号传输型、放充(座充)型与直充(旅充)型连接器综合为一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子资讯科技随着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移动通讯产品(Mobile Phone)等通讯产品的问市,改变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模式,现今办公自动化、家庭用品电子化已成为一社会标准。先前,市场上的此类产品,大多都是单一、单项或专项、专用的配制产品,如单一的Mini USB A/B电子连接器,只应用于电脑、数码相机等的信号传输;又如充电插座连接器,只适用于手机充电的连接等等。这些远不适应当今电子资讯科技市场之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合成一的多用途电子连接器,其是将信号传输型(Mini USB A/B)、放充(座充)型(Charge)与直充(旅充)型(DC jack)连接器整合配置于一电子连接器结构内,简化连接器的构造设计,提供多功能的使用模式,使其能与多种电子通讯产品配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其是以一个连接器的架构提供信号传输型(Mini USB A/B)、放充(座充)型(Charge)与直充(旅充)型(DC jack)连接器的置放空间,达到将三种组件整合在一连接器上,使其产生较佳、较多的功效和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其结构设计是将整个连接器嵌入PCB板之内安装,从而节省了连接器本身对有限空间的占用。
本实用新型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其各连接器的端子为直接下料式,并使各连接器端子的接点统一于连接器后端的沉板SMT,实现其整体平整、外形美观,且提供较佳传导品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藉由下述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信号传输型连接器、放充(座充)型连接器与直充(旅充)型连接器,其中以绝缘座体为构成主体,该绝缘座体大致为一矩体结构,在其壳体内分别设置有三种连接器的置放空间。其中,信号传输型连接器的置放空间为预设式,该信号传输型连接器采预先组立好的成品组件,藉由其套壳两对应侧面的凸起卡点与绝缘座体置放空间的侧壁干涉稳固;放充(座充)型连接器与直充(旅充)型连接器基本上是采元件组立构成,分别与绝缘座体组立成不同功能的连接器,其中放充(座充)型连接器构件,是通过绝缘座体下表面的开槽,以及垂直于开槽的固持隙缝容置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且由第一、第二端子分别的固持部和多个凸刺干涉,将第一、第二端子与绝缘座体稳固与一体;直充(旅充)型连接器构件是分别将不同形状、功能的端子装置于绝缘座体后侧的槽孔中,其中,置于方形孔凹槽中的端子为一对开关端子;置入绝缘座体后侧的中心孔,并由固定片护衬稳固的是中心端子。通过这些端子与绝缘座体的结构组合,即构成直充(旅充)型连接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的结构设计,较以往分别产品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且产生较佳、较多的使用功效,从而来满足市场需求。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100主要由一绝缘座体10、信号传输型连接器20、放充(座充)型连接器30与直充(旅充)型连接器40所构成,在本实施例中信号传输型连接器20为Mini USBA/B型连接器20、放充(座充)型连接器30为Charge型连接器30和直充(旅充)型连接器40为DC jack型连接器40;绝缘座体10前表面13的中间位置的防呆矩形孔131的设计,适用于准确对插,相通于下表面12的穿孔121与对接插头舌片的凸起卡点(未图示)相互干涉卡扣,从而使公、母头对接后具有稳定结合的效果;绝缘座体10两对应侧面15各凸设有″耳″状固定部151,″耳″状固定部151的中心位置还设有穿孔1511,便于与其它设备连接固定,其侧壁15与″耳″状固定部151的上部形成倒角1512,从而以增大连体根部的截面来达到护衬稳固的效果。
如图2他3所示,绝缘座体10大致为一矩型体结构,在其矩型体内分别设有收容Mini USB A/B型连接器20、Charge型连接器30和DC jack型连接器40的置放空间。该Mini USB A/B型连接器20的置放空间为一容腔穿孔141,在该容腔穿孔141的顶壁设有与上表面11融通的方孔111,该方孔111是预留给下述套壳21的U形夹箝构件2121的活动空间,其下表面12与后表面14相交处有凹入部124,该凹入部124系与Mini USB A/B型连接器20绝缘本体22的顶面221配合;该Charge型连接器30的置放空间分别由下表面12的开槽122、123贯通于前表面13(如图4所示)的方孔132、133与后表面的隙缝142、143,以及垂直于开槽122、123向深度延伸的固持隙缝1221、1231构成(如图5所示);该DC jack型连接器40的置放空间是由后表面14的中心孔144、方形孔145和方形孔周边的凹槽1451、1452、1453,以及较远于方形孔的槽孔1451′构成,其中,中心孔144与前表面13(如图4示)的圆形孔134穿通,其内腔则与方形孔145相通(如图5所示);
该Mini USB A/B型连接器20包括套壳21、绝缘本体22和端子23,其中绝缘本体22为单一塑胶模制构件,大致包含顶面221、底面222、两侧面223和前表面224、后表面225。顶面221组装时凸出于套壳21,卡合于绝缘座体10的凹入部124,增加连接器套接时的稳固性,并与座体12形成平面;底面222的中间位置设有止动部2221与套壳21的固持片2123干涉卡合,以防止绝缘本体22向后位移,其两侧缘各有纵向的凸块2222和横向于两侧面223的阶状凸块2231,组装时卡合于套壳21的两叉部2125,并置于绝缘座体10穿孔141中与该孔两侧壁的凹陷部1411卡合;前表面224设有固持部2241,固持部2241设有数个平行槽2242,这些平行槽2242贯穿固持部2241的端面形成凹孔2243,这些平行槽2242与凹孔2243供电性端子23插设;后表面225有阶状凹陷部2251,该阶状凹陷部2251的前壁的多个端子孔2252与前表面固持部的平行槽2242相通。电性端子23置于端子孔2252,由端子基部232两侧的凸剌2321干涉稳固,其前端231的平行端点2311隐置于凹孔2243之中,可以有效地杜绝对插时的意外发生,后端接点233于电路板50的相应接点51粘接(SMT)。
Mini USB A/B连接器20的套壳21包覆绝缘本体22,大致上包含有前顶面211、底面212和对应两侧面213。顶面211是套壳21卯合处,该底面212中间位置的U形夹箝构件2121和旁侧的两弓形夹箝构件2122的设计,能够使对接插头间(未图示)稳固地接配于一起;该U形夹箝2121延下方向的固持片2123与绝缘体止动部2221卡合,其延伸部2124紧贴于绝缘体底面222的表面,且被两凸块2222夹持之间呈水平结合;该套壳21的两侧面213向后对应延伸有接点2131和垂直于上的弯折部2132,该接点2131凸出组装后的绝缘本体22后部与电路板50的相应接点51粘接(SMT)(如图6所示),弯折部2132抱合于绝缘体侧面223上部的阶状位置稳固,至下延伸部设有冲压制成的两对应的凸起卡点2133与容腔141的两侧壁干涉,将Mini USB A/B型连接器20牢固地卡持于绝缘座体10的容腔141之中。
Charge连接器30是由第一端子31与第二端子32等组件所构成,该第一端子31与第二端子32的结构大致以呈″山″字形的基本部311、321作为主体,其前端分别有经冲制而成且垂直于基本部311、321(如T形)的平面触点312、322;基本部311、321的中间为固持部313、323,该固持部313、323的两侧各设有对应的凸刺3131、3231,该固持部313、323插置于绝缘作体上的开槽122、123内的相应固持隙缝1221、1231中,由固持部313、323两侧的对应凸刺3131、3231干涉固定;第一端子尾部314稍向内折,且形成相对垂直的接点315;第二端子尾部324相对其基本部321垂直弯折,形成垂直延伸的接点325。第一端子31、第二端子32分别以相同方式从绝缘座体10下表面的开槽122、123置入,其各端子的平面触点312、322恰在方孔132、133内口抵置闭合,后端接点315、325穿过绝缘座体后表面的隙缝142、143与电路板50的相应接点51粘接(SMT)。
DC jack连接器40由一对开关端子、中心端子43和端子固定片44所组成。其中,中心端子43从绝缘座体后表面14的中心孔144插置,并由基本部431后段的多个凸剌4311、4312与该孔干涉固定,其基本部431前段的接触部432却通过中心孔144与绝缘座体10圆形孔134相通的穿孔,悬置于绝缘座体10圆形孔134中央。为抵抗较大的插拔力,中心端子43尾部装设有端子固定片44,其端子尾部的接点433冲制呈扁平状穿过固定片44基本部441的矩形孔4411卡持,藉由固定片44两侧面442扣插在绝缘座体后侧面14的凹槽1451、槽孔1451′之中,且由固定片44两侧面442顶端上的多个凸剌4421共同干涉而使固定片44达到固定,护衬中心端子43稳固于中心孔144内,使其具有相当的抵插拔力的效果。
开关端子可分为弹性电性端子41与固定接触端子42,两端子皆为立插式设计,其中该弹性电性端子41以基本部411为插设主体,其前端延伸藉由弯折部412弯折返回成弹性的自由部413,而其基本部411尾端形成接点414;弹性的自由部413较窄于基本部411,且有凸出的弧形触点4131和尾端部翘起的平面触点4132;电性端子41插置在绝缘座体10方形孔145内的凹槽1453之中,由基本部411上下两侧的多个凸剌4112干涉固定,为避免来自不正确的对插方式所致的端子疲乏受损,本实用新型在其端子的基本部411冲制成一垂直衬片4111用以抵触受压时的自由部413,以缓解其强度压力所削弱的端子弹性。
固定接触端子42同样以基本部421为插设主体,其基本部421前端上有经冲制而成的半球形触点422,而其基本部421尾端延伸形成接点423,固定接触端子42置于绝缘座体方形孔145的凹槽1452之中,由该端子基本部421上下两侧的对应凸剌4211干涉固定。该固定接触端子42装置后,其半球形触点422与弹性电性端子41的平面触点4132形成通路或断路的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的闭合采用半球形触点与平面触点设计,能有效地避免因开关处染上杂尘而失效。
由上述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以新颖的结构设计将三种不同功能的连接器组件容纳于一体,并藉由一绝缘座体的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效果更佳,从而实现了功能多元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实施方式乃是为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藉由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而了解此项技术者,所做的修改,如连接器种类组合的变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与数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以绝缘座体为构成主体,该绝缘座体大致为一矩体结构,在其壳体内分别设置有数种连接器的置放空间,且在绝缘座体的两侧设有固定部,这些固定部的位置恰可与相应电路板作沉板式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数种连接器可为信号传输型连接器、放充(座充)型连接器与直充(旅充)型连接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信号传输型连接器的置放空间设有凹入部和孔内两侧壁的凹陷部;该放充(座充)型连接器的置放空间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端子的开槽和固持隙缝;该直充(旅充)型连接器的置放空间包括多个不同几何形状的孔部、槽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信号传输型连接器的置放空间为预设式,该信号传输型连接器采预先组立好的成品组件,藉由其套壳两对应侧面的凸起卡点与绝缘座体置放空间的侧壁干涉稳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放充(座充)型连接器与直充(旅充)型连接器基本上是采用元件组立构成,分别与绝缘座体组立成不同功能的连接器,其中放充(座充)型连接器构件,是通过绝缘座体下表面的开槽,以及垂直于开槽的 固持隙缝容置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且由第一、第二端子分别的固持部和多个凸刺干涉,将第一、第二端子与绝缘座体稳固与一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直充(旅充)型连接器构件是分别将不同形状、功能的端子装置于绝缘座体后侧的槽孔中,其中,置于方形孔凹槽中的端子为一对开关端子;置入绝缘座体后侧的中心孔,并由固定片护衬稳固的是中心端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信号传输型连接器可为Mini USB A/B型连接器、放充(座充)型连接器可为Charge型连接器和直充(旅充)型连接器可为DC jack型连接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信号传输型连接器、放充(座充)型连接器和直充(旅充)型连接器的端子皆采用表面粘着型式的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信号传输型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套壳具有可互相卡合的结构,使两者的连接可以达到稳固。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直充(旅充)型连接器由一对开关端子、中心端子和端子固定片所组成,其中,开关端子可分为弹性电性端子与固定接触端子,两端子皆为立插式设计;而中心端子尾部装设有端子固定片,该中心端子尾部的接点冲制呈扁平状穿过固定片基本部的矩形孔卡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开关端子是采固定接触端子的半球形触点与弹性电性端子的平面触点形成通路或断路的开关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板式组合型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信号传输型、放充(座充)型与直充(旅充)型连接器的电子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将三个连接器组装于一个沉板式连接器内,并将各连接器的接触端子设计成表面粘着(SMT)模式,使其在组装时节省占用空间,为适用于PDA、移动电话等小型通讯产品上的信号传输/充电插座的多功能组合型电连接器。
文档编号H01R27/00GK2671174SQ20032013046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4日
发明者林三祐 申请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