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1166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数字电视、DVD播放机、机顶盒(视讯转换器)以及其他数字视听产品的小型连接器。
背景技术
液晶屏幕是目前视听产业发展的一大主流,无论是在电脑屏幕或者是电视产品的开发上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由于液晶屏幕是一种使用数字讯号来运作的产品,所以在数字讯号传输产品的研发上是现在业界的一大趋势,而高解析多媒体数字传输介面(HDMI)正是为了这个目的而产生的。
高解析多媒体数字传输介面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是一种包含了可传输高解析度画面讯号及多声道音频讯号的传输介面。HDMI的规格最早是由数家视听产业大厂,如Hitachi,Panasonic,Philips,Sony,SiliconImage及Thomson and Toshiba所共同制定的,其规格是基于数字视讯介面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而制定的。DVI是现令数字影像传输讯号最常被使用的标准规格,其最早的发明用意是为了传送位于个人电脑与液晶屏幕之间的数字画面讯号,使得在使用液晶屏幕浏览动态画面上能得到最佳的品质;另外,在使用DVI传输数字影像讯号时尚有防盗录之功能,其讯号可在负责传送的一端编码,接收的另一端解码,达到防止影像被撷取盗录的效果。但是DVI也不是没有缺点的,DVI固然能使液晶屏幕画面的解析度及品质提高,但是,对于数字音频讯号的传输却没有顾及到,在目前的产品中,在传输音频讯号时不是要另接一条线,不然就是要使用传统的A/V端子来传送讯号,这在个人电脑的使用上或许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如果是使用在现在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的家庭剧院组合上,则会突显了讯号传输之间相容的问题,另外,由于目前数字产品如数字相机与数字摄影机的盛行,在档案的传输上也会显得较为麻烦,使得液晶电视在与数字产品或DVD录放影机和音响设备等连接之间会多了若干的连接线,造成顾客在连接这些组件时会易于混淆,此举亦增加了家庭剧院组合配件的数量,进而提高产品的价格。所以HDMI的由来一是针对了家庭剧院而发明的,另外其亦改进了上述DVI所拥有的缺点。
高解析多媒体数字传输介面,HDMI改进了上述的缺点,因为在其产品的设计上,HDMI除了符合标准DVI规格之外,其亦将数字音频讯号也置入于HDMI连接器的设计内,故其不仅在功能上与DVI可以完全相容,亦兼具了传输数字影像讯号及数字音频讯号的功效,且将所有的资料以未经压缩的方式传输,不易产生失真,除此之外,HDMI尚有下述的优点在其讯号的传输上,HDMI将现在市面上所有使用到的视讯影像格式皆包含在其规格之内,故其能连接任何不同厂牌与不同影像传输规格的产品;HDMI支援了全方位数字影像讯号的传输,故其能将最好的影像品质一丝不漏的呈现在消费者家中的视听产品内,且在未经压缩的情况下,使用电缆更少,同时连接器更小;另外,HDMI亦继承了DVI的防盗录功能,使得电影制造厂商能够安心的输出具有最高品质影像的产品而不怕其作品遭盗录,以造福消费者大众;HDMI连接器提供了对于数字电视与DVD播放机、机顶盒(视讯转换器)以及其他数字视听产品的小型连接器之间双向沟通的功能,这项功能的好处在于播放机可以自动决定以哪一种规格来播放接收到的讯号以呈现最好的影像品质;而在HDMI连接器的设计上,其大幅度缩小了其连接介面的体积,使得HDMI连接器更为方便的置放于不同的视听产品之内。
由上述的资料可知,高解析多媒体数字传输介面HDMI将是未来视听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其并将成为未来视听产业里所不可缺乏的一种要件;HDMI将是第一个在整个CE价值链,从内容供应商、系统经营业者到CE制造商都得到广泛支援的声音影像标准。因此,HDMI的连接器需要具备强固的结构,以符合高数传输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乃是针对此种新式系统的连接器所开发出来的新型结构。
在目前已开发的HDMI插头连接器结构,如申请人早先所申请的92215093号与92216086号新型专利案所揭示的结构,因连接端子多达19支,故导线与端子焊接时,若未做好事前的分线作业,焊接时将导致作业杂乱,进而使产品的良率降低,前述的92215093号专利结构是线材承接座将端子固定于上以方便导线的焊接;92216086号专利则是采用刺破的方式利用分线装置将端子预先固定,然后再将导线与端子接合。此两种结构各有其优点,但设计考量都是从端子端着手创新的结构,并没有从导线端的结构加以考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利用一分线装置中的导线分线条将导线预先穿设于导线分线条的预留孔中,使导线间的间隔先加以固定,然后再将导线分线条与端子承接座接合,使导线与端子在未焊接前已达到预设的定位,增加稳固性,以方便使用机器自动焊接,以提供稳定的电讯导通效果。
由上述的目的可知本案实用新型之结构特征在于该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系由绝缘本体、分线装置、金属罩壳、端子组、胶质外壳与前盖所构成,其中,该分线装置可分为端子承接座与导线分线条;当端子组插入绝缘本体后,将端子承接座与绝缘本体先行套接,使端子的焊接端预先达到定位,然后将导线作前置处理作业后,将导线的19条分线穿入于不同构造的导线分线条的预设孔内,再将导线分线条与端子承接座套接,使导线与端子排列整齐的对接,方便进行机器焊接作业。当绝缘本体与分线装置形成一组合件后,分成前、后的金属罩壳,其金属前罩壳则将组合件的前接口端部套入,利用罩壳后端的卡孔与绝缘本体的前接口端部上的卡凸件的卡扣作用,而使金属前罩壳与绝缘本体的组合件套合,此时再将套合后的组件与金属后罩壳连接,利用金属前罩壳上的凸点与金属后罩壳上的凹孔的卡扣配合,使套合后的组件与金属后罩壳接合成一封闭的组合件,在两者接合时,金属后罩壳两侧的内凸档片恰抵住金属前罩壳的端缘,以防止金属前罩壳接合时松动。最后再将金属壳体的组合件置入胶质外壳内,并将前盖从连接器的接口端插入,藉由前盖上的凸扣与胶质外壳前端的卡槽的卡扣动作,可使金属壳体的组合件稳固于胶质外壳内,如此即完成整个连接器组装。
为使熟悉该项技术者可确实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其他实用新型目的与功效,兹举一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于后,但所选用的实施例仅供本案说明之用,本案尚可以其他方式实施,故熟悉该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精神下,凡依本说明而可做出的其他变化实施态样,皆可被本案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施例第一阶段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第二阶段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第三阶段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高解析多媒体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1系由绝缘本体10、分线装置50、金属罩壳20、胶质外壳30与前盖40所构成,其中,该绝缘本体10的前接口端部11为端子5的置放部,其构造共分为前半部的插接口部13与后半部的卡扣部14,其中插接口部13为一扁平的凸型体,在该凸型体内设有上下两排的端子容置槽131,此等端子容置槽131贯穿整个插接口部13至后端的卡扣部14区域,在凸型体的两侧下端利用弯折轮廓线形成防误差的防呆设计;卡扣部14系以一与插接口部13连成一体的矩形部体为主体,于该矩形部体的上下两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卡凸件141,这些卡凸件141是与金属前罩壳21上的卡槽孔211相配合,并在该矩形部体的端部设有定位柱142与端子承接座51上的凹槽(未示出)配合,且在该矩形部体的两侧延伸出平行的挡板15,在这些挡板15中设有中空的挡槽151。
分线装置50共分为端子承接座51与导线分线条52,两者互为结合件,因此在端子承接座51与导线分线条52上设有可相互嵌合的凹凸区域。其嵌合装置为在导线分线条52的两侧设有贯穿的凹孔521,而在端子承接座51的相对位置则设有相对应的凸柱511,藉由凹孔521与凸柱511的套合,即可使端子承接座51与导线分线条52结合成一体;端子承接座51依其使用方式可分成前端子置放部与后嵌合部,其中前端子置放部为上下两侧皆有由多个个凸肋512所形成的多个个间隙513,这些间隙513则是与绝缘本体10的端子容置槽131相对应,两者并靠时形成连通的槽道,以供端子5置放,在端子置放部的两侧,分别形成上下两端具有突出肋壁514的卡部515,该卡部515的宽度恰可容纳绝缘本体10的挡板15,而在该卡部515的中间设有一突出的卡点516,此一卡点516的位置则与挡板15中的挡槽151相配合,使卡点516在端子承接座51与绝缘本体10套接时恰抵住挡槽151的末端;导线分线条52则是本案的实用新型重点,因应每边导线数目的不同可分为上下导线分线条52a、52b的构造确有不同,在上下导线分线条52a、52b除了上述两侧的立式贯穿凹孔521外,依所对接的端子5数目设有相同的横式贯穿孔522,这些穿孔522系供导线(未示出)穿设,因此这些穿孔522的位置与前端子置放部的间隙513相对应,未便于供组装人员区别上下导线分线条52a、52b,两者的结构略有不同,在本实施例中上导线分线条52a为9穿孔结构,故两侧的长度较短;下导线分线条52b为10穿孔结构,故两侧的长度较长,且其两端设有缺角523与绝缘本体10的挡板15配合,同时缺角523也供作为辨识下导线分线条52b与上导线分线条52a的区别之用。
金属罩壳20亦分为前后两部分,前罩壳21的外观形状与绝缘本体10的前接口端部11的外观形状相当,使其可将前接口端部11套入,在前罩壳21的矩形部的上、下长侧面上设有若干个卡槽孔211与凸点212,其中卡槽孔211是与前述的绝缘本体10的卡扣部14的卡凸件141相配合,而凸点212则是与后罩壳22上的卡孔221相配合;后罩壳22为一矩形体,其前端面为开放的中空,后端则连接一中空的圆柱体,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以容纳线材,在其上、下两宽面板的前端部分设有卡孔221,这些卡孔221的位置则与前罩壳21上的凸点212的位置相配合,而在两侧的窄面板的适当位置上设有向内斜出的挡片222,这些挡片222的作用是用以抵扣套入的前罩壳21矩形部的边端,使前、后罩壳21、22在套合时不会因后罩壳22的内部空间过大而产生纵向的位移。
胶质外壳30系用以容纳已经过套合的前、后罩壳21、22组合件的后罩壳22部分,以提供稳固的包覆作用,而在胶质外壳30的上、下前端部位设有若干个卡槽31,卡槽31的数量与位置则与前盖40上的凸扣41的数量与位置相配合,使两者能互相卡扣接合。
前盖40在其面板上具有一与金属前壳体21与前接口端部11相似的开孔,使其可穿设于金属前罩壳21的接口部分,抵靠到金属前罩壳21的矩形部,在前盖40的壳体外缘的上、下面上设有凸扣41。
端子5为制式的标准规格,因此不在此多做说明。本实施例的组力方式是采由内而外的方式进行,第一阶段组立是先将胶质外壳30与金属后罩壳22穿入线材内,然后将端子5先插置于绝缘本体10的前接口端部11内的端子容置槽131后,再将端子承接座51对准前接口端部11的后半部的卡扣部14套入,此时端子承接座51两侧的卡部515与绝缘本体10的挡板15套接,同时端子承接座51两侧卡部515上的卡点151则与挡板15上的中空挡槽151相卡合,此时绝缘本体10的前接口端部11与端子承接座51两者藉由多重的定位与卡合机构的制动卡合,使两者能稳固的卡合为一组合件,而将端子紧固于其内,这时并将欲与端子5焊接的导线分别置入导线分线条52的横式穿孔522内,后再与端子5进行焊接,使导线与端子5形成导通状态,即完成此阶段的作业,组合后的态样请参见第2图所示;第二阶段组立是先将金属前罩壳21与第一阶段所完成的组合件套合,此时在前罩壳21的矩形部之上的卡槽孔211则与绝缘本体10的卡扣部14的卡凸件141相配合,使前罩壳21与组合件结合,然后将两者的结合件再与已套于线材的后罩壳22相套接,此时在前罩壳21的矩形部之上的凸点212则是与后罩壳22上的卡孔221相配卡合,同时在后罩壳2两侧的向内斜出的挡片222即抵扣套入的前罩壳21矩形部的边端,使前、后罩壳21、22在套合时不会产生纵向的位移,即完成此阶段的作业,组合后的态样请参见图3所示;第三阶段组立是将前盖40套入前阶段已完成套接的金属罩壳的前罩壳21部分,抵靠到金属前罩壳21的矩形部,然后再将前述的组立件与已套于线材的胶质外壳30相套接,此时在前盖40的壳体上凸扣41与胶质外壳30上的卡槽31互相卡扣接合,使整个金属壳体20的组合件稳固于胶质外壳30内,如此即完成整个连接器组装,组合后的态样请参见图4所示。
由上述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以严密的结构与多层次的卡扣装置,使整个连接器达到层层相卡扣,使其整体具备坚固的组立结构,以达到高解析多媒体数字传输的要求。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该数字传输介面由绝缘本体、分线装置、金属罩壳、端子组、胶质外壳与前盖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该分线装置可分为端子承接座与导线分线条,两者互为结合件;其中该端子承接座是与绝缘本体套接,使端子的焊接端预先置放于该端子承接座的间隙上达到定位,然后将穿有导线分线的导线分线条与端子承接座套合,使分线导线与端子呈排列整齐的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绝缘本体与分线装置形成一组合件后,其金属前罩壳则将组合件的前接口端部套入,前罩壳上的卡槽部与绝缘本体上的定位凹部的卡扣可相触抵而将组合件套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将金属壳体的组合件置入胶质外壳内,并将前盖从连接器的接口端插入,藉由前盖上的凸扣与胶质外壳前端的卡槽的卡扣结构完成整个连接器接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为端子的置放部,该插接口部为一扁平的凸型体,在该凸型体内设有上下两 排的端子容置槽,此等端子容置槽贯穿整个插接口部至后端部的承载部区域,在凸型体的两侧下端利用弯折轮廓线形成防误差的防呆设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端子承接座与导线分线条上设有可相互嵌合的凹凸区域,其嵌合装置为在导线分线条的两侧设有贯穿的凹孔,而在端子承接座的相对位置则设有相对应的凸柱,藉由凹孔与凸柱的套合,即可使端子承接座与导线分线条结合成一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端子承接座依其使用方式可分成前端子置放部与后嵌合部,其中前端子置放部为上下两侧皆有由多个个凸肋所形成的多个个间隙,这些间隙则是与绝缘本体的端子容置槽相对应,两者并靠时形成连通的槽道,以供端子置放,在端子置放部的两侧,分别形成上下两端具有突出肋壁的卡部,该卡部的宽度恰可容纳绝缘本体的挡板,而在该卡部的中间设有一突出的卡点,此一卡点的位置则与挡板中的挡槽相配合,使卡点在端子承接座与绝缘本体套接时恰抵住挡槽的末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线分线条因应每边导线数目的不同可分为上下导线分线条的构造确有不同,在上下导线分线条除了上述两侧的立式贯穿凹孔外,依所对接的端子数目设有相同的横式贯穿孔,这些穿孔系供导线穿设,因此这些穿孔的位置与前端子置放部的间隙相应,未便于供组装人员区别上下导线分线条,两者的结构略有不同,上导线分线条两侧的长度较短;下导线分线条两侧的长度较长,且其两端设有缺角与绝缘本体的挡板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罩壳的外观形状与绝缘本体的前接口端部的外观形状相当,使其可将前接口端部套入,在前罩壳的矩形部的上、下长侧面上设有若干个卡槽部与凸点,其中卡槽部是与前述的绝缘本体的承载部的定位凹部相配合,而凸点则是与后罩壳上的卡孔相配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后罩壳为一矩形体,其前端面为开放的中空,后端则连接一中空的圆柱体,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以容纳导线,在其上、下两宽面板的前端部分设有卡孔,这些卡孔的位置则与前罩壳上的凸点的位置相配合,而在两侧的窄面板的适当位置上设有向内斜出的挡片,这些挡片的作用是用以抵扣套入的前罩壳矩形部的边端,使前、后罩壳在套合时不会因后罩壳的内部空间过大而产生纵向的位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的,其特征在于胶质外壳用以容纳已经过套合的前、后罩壳组合件的后罩壳部分,以提供稳固的包覆作用,而在胶质外壳的上、下前端部位设有若干个卡槽,卡槽的数量与位置则与前盖上的凸扣的数量与位置相配合,使两者能互相卡扣接合。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盖在其面板上具有一与金属前壳体与前接口端部相似的开孔,使其可穿设于金属前罩壳的接口部分,抵靠到金属前罩壳的矩形部,在前盖的壳体外缘的上、下面上设有凸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字传输介面连接器的改良结构,该连接器系由绝缘本体、分线装置、金属罩壳、端子组、胶质外壳与前盖所构成,其中,该分线装置可分为端子承接座与导线分线条;当端子组插入绝缘本体后,将导线置放于导线分线条的穿孔中内,然后再将导线分线条固定于端子承接座,使导线的裸线部分与端子焊接时具有适当的分隔空间,使焊接作业可以达到迅速确实,以缩短作业工时。
文档编号H01R12/14GK2678162SQ20032013046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4日
发明者黄宏伟 申请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