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连接器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823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连接器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改良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胶芯一体化结构设计的同轴连接器。
技术背景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市场沿着超轻型、超薄型的发展趋势,运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计算机等上的同轴连接器也不断的追求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对该产品的相关设计就越来越高,相关的现有同轴连接器请参照中国专利CN01132537.2相关设计;该专利所揭示的现有同轴连接器包括一方形壳体、绝缘本体及多数个端子等构件,该外壳体中间设有一凸出的中空圆柱体,该圆柱体内为一中空孔,以配合绝缘本体组装所作的设计;所述的绝缘本体由上绝缘体及下绝缘体的两片组成,通过相关部位干涉稳固;上述端子则从不同方向插入绝缘本体内导通形成一同轴连接器。
然而现有的同轴连接器的绝缘本体采用两片式的卡合组配的设计,就生产制程而言要求技术很高,因为两片卡合不匹配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大量的不良品,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时即使组配后的产品,无法避免组配间缝隙等异常的产生,如此,在使用过程中该产品的输送信号的效果也相对有很大地影响,从而不利于控制产品的质量,导致产品电性效果差,同时产品的使用寿命相对缩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改良结构,其通过胶芯一体化的设计改良,从而实现缩小产品体积,节省生产制作成本,增强产品电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改良结构,其通过组件间利用防呆装置之设计,从而有效地提升产品组配效率,减少不良品产生。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同轴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一胶芯、一外壳罩与一组开关端子组,该开关端子组由一弹性端子和一固定端子组成,其中
胶芯为塑质材料一体冲制成型,其包括一呈正方体状的基本部和设于基本部上平面的一圆柱形插接部等构件,所述插接部内设有一导入孔;所述的基本部上平面的一边缘至少设有一形状不限的凸块,该凸块不仅可供外壳罩上的缺口相卡合定位作用,亦为外壳罩与胶芯相匹配所作的防呆设计;沿基本部的一侧贯穿其相对面形成一与插接部相通的容置槽,该容置槽的两端分别与基本部底面均有一扣槽,以供端子置入后定位作用;外壳罩为金属板材冲压成型,所述外壳罩包覆于胶芯上,其上表面还设有一与胶芯插接部相匹配的中空圆筒部,该金属外壳罩具有接地效果;开关端子组中的弹性端子和固定端子分别沿胶芯两侧贯通的容置槽相向插入,从而在未插入插头的情况下形成电接通状态。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该一体成型的胶芯以及胶芯与外壳罩形成的防呆之设计,该设计大大地节省生产制作成本,提升产品组装效率,缩小产品体积,同时也是为提供一种最佳电性导接的理想设计的同轴连接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型同轴连接器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小型同轴连接器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小型同轴连接器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小型同轴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小型同轴连接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同轴连接器改良结构的同轴连接器包括有胶芯10、外壳罩20、弹性端子30及固定端子40等构件,其中胶芯10是由塑质材料一体冲制成型,其结构体包括一呈正方体的座体11和设于座体11上平面111的一直立圆柱形插接体12;在所述插接体12设有一中空插接孔121,以供对接插头(未标示)插入;于所述的座体11上平面111的一边缘处设有若干个形状不定的凸块112(在本实施例中凸块112数目为2个),所述凸块112是作为组装时的定位与防呆所作的设计;沿座体11的相对侧壁13、14设有端子容置槽131,所述端子容置槽131形成相通态,并与插接孔121相连通,所述端子容置槽131于靠侧壁13、14的两端均设有一贯穿底面15的凹扣槽151,所述凹扣槽151为干涉开关端子设置时用以稳固定位所作之设计;靠侧壁13的容置槽131的插口处设有一贯穿上平面111延至插接体12的槽道113,以供端子插设时能延该槽道113顺利插入胶芯内。
外壳罩20是金属板材冲压成型,其上表面21中央设有与胶芯10的插接体12相匹配的中空圆筒部22;沿上表面21的一边缘至少设有一缺口211,该等缺口211形状与胶芯10上平面111的凸块112相匹配;所述的外壳罩20包覆于胶芯10上,由圆筒部22套设于胶芯10的插接体12上,通过外壳罩20上的缺口211与胶芯10上的凸块112卡合干涉稳固,该卡合设计能达到组装时防呆之功效;同时外壳罩20也是为接地效果所作之设计。
弹性端子30与固定端子40组合形成一开关端子组;弹性端子30的基本部31两侧分别设有直立的固持臂32,所述固持臂32的底缘均设有用以增加固定效果的凸刺321;沿其中一固持臂32延伸出一弯曲的弹性臂33,所述弹性臂33的侧边缘设有一直立或倾斜的对接部331,所述对接部331设有一弧形或不定规则的突起对接触点3311;基本部31的另一侧缘设有一弯曲的固定脚34,以供端子固定作用;所述的弹性端子30藉从胶芯10侧壁13的容置槽131的一端且顺着槽道113插入,籍由固定脚34与胶芯10底面15上的扣槽151卡合,以及通过凸刺321共同干涉稳固,其对接部331的对接触点3311则悬于插接孔121与容置槽131的内腔中,以供插头对接;固定端子40由基板41与固持脚42构成,所述基板41具有基本部,且两侧均分布有凸刺411,另外基板41的一角隅上设有一突起部412,以用于开关触点,于所述基板41的另一侧缘设有一弯曲的固定脚42;所述固定端子40从胶芯侧壁14的容置槽131端插入,籍由固持脚42与胶芯底面15上的扣槽151卡合且通过凸刺411共同干涉稳固;本实用新型同轴连接器是这样组合而成的先将弹性端子30与固定端子40分别沿胶芯10两侧的容置槽131相向插入,在未插入插头的情况下形成两端子触接状态,然后将外壳罩20包覆于一体成型的胶芯10上,在包覆时外壳罩20上的缺口211与胶芯10上的凸块112互相对位,使组装时具有相当的正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是当插头(未标出)插入沿插接孔121插入时,插头与弹性端子30的对接部331的对接触点3311相对接后,从而迫使弹性端子的弹性臂33与固定端子的突起部412分开,从而输出信号;反之,当插头拔出时,弹性臂33与突起部412恢复初始的电性接通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重点在于该胶芯10采用一体成型,且胶芯10上平面的凸块112与外壳罩20的缺口211所形成的防呆之设计,该设计大大地节省生产制作成本,提升组装效率,缩小产品体积,增强电性导接。
为使熟悉该项技术者可确实了解本实用新型之构造特征,以及其它实用新型目的与功效,兹举以上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但所选用之实施例仅供本实用新型说明之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施,故熟悉该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下,凡依本说明而可做出的其它变化实施,皆可被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同轴连接器改良结构,包括一胶芯、一外壳罩及一开关端子组等构件,该开关端子组由一弹性端子与一固定端子组成,其特征在于该胶芯为一体冲制成型设计,其结构体包括一呈正方体的座体和设于座体上平面的一直立圆柱形插接体;在该插接体设有一中空插接孔,以供对接插头插入;于所述的座体上平面的一边缘处设有若干个形状不定的凸块,沿座体的相对侧壁设有端子容置槽,该等端子容置槽形成相通态,并与插接孔相连通,该等端子容置槽于靠侧壁的两端均设有一贯穿底面的凹扣槽,靠侧壁的容置槽的插口处设有一贯穿上平面延至插接体的槽道,以供端子插设时能延该槽道顺利插入胶芯内,该等端子容置槽于靠侧壁的两端均设有一贯穿底面的凹扣槽;该外壳罩是金属板材冲压成型,其上表面中央设有与胶芯的插接体相匹配的中空圆筒部;沿上表面的一边缘至少设有一缺口,该等缺口形状与胶芯上平面的凸块相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端子组由弹性端子与固定端子所组成;其中,所述弹性端子的基本部两侧分别设有直立的固持臂,所述固持臂的底缘均设有用以增加固定效果的凸刺;沿其中一固持臂延伸出一弯曲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侧边缘设有一直立或倾斜的对接部,基本部的另一侧缘设有一弯曲的固定脚;所述固定端子由基板与固持脚构成,所述基板具有基本部,且两侧均分布有凸刺,另外所述基板的一角隅上设有一突起部,以用于开关触点,于所述基板的另一侧缘设有一弯曲的固定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罩上的缺口可与胶芯凸块相配合,两者作为一防呆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端子的对接部设有一弧形或不规则突起的对接触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连接器改良结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端子与固定端子上皆设有一起干涉稳固作用的固定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改良结构,包括一胶芯、一外壳罩和一开关端子组等主要构件,该开关端子组由一弹性端子与一固定端子组成;所述外壳罩包覆于胶芯表面,通过外壳罩上表面所设的缺口与胶芯上相应的凸块之间的配合形成一防呆装置;所述开关端子组分别沿胶芯两侧置入,利用插头的插拔迫使弹性端子与固定端子的导接与断开形成一开关装置;其中所述胶芯系采用一体冲制成型的设计,该设计可提升组配效率,缩小产品体积,节省生产制造成本,且增强电性的功效。
文档编号H01R24/38GK2724257SQ20042003770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9日
发明者郑凯睿, 曾小春 申请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