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型极板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244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矮型极板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特别指极板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具体为矮型极板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其结构包括由侧壁和上下盒面组成的、上盒面设有正、负极柱的蓄电池槽,置于蓄电池槽内的带有插接格的极板插盒,间隔插接于极板插盒的插接格内的、带有通过导线与正极柱相连接的板耳的正极板,间隔插接于极板插盒的插接格内的、带有通过导线与负极柱相连接的板耳的负极板。电池的高矮受极群组的高度决定,而极群组的高矮又由极板的高矮所决定,在传统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中,极板因为减少电池占地面积和受传统开口式铅酸蓄电池习惯势力的影响,故均采用高型极板(即高型窄边极板,通俗地说就是该极板为立式)其结果是其极群组也为立式,故其电池高度加高。在通讯、电力行业使用大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这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与传统开口式铅酸蓄电池相比有一定的优点,如析出气体少、自放电率低、立放、侧放均不漏液等,所以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中,但是也存有一定问题和缺陷,如1、因极群组较高,电解液在极群组内容易产生分层现象,造成电池内上下各部分电解液密度不一致(电解液上部密度较低,电解液下部密度较高)。
2、因极板较高,在电池充、放电使用时,极板各个部位的电流密度分布不均,靠近极板板耳部位的电流密度较大,而极板下部的电流密度较小,从而影响了电池极板的各个部位的充电接受能力,其结果是极板上部板耳处电流密度大,易造成活性物质的过充电。而极板下部的电流密度较小,长时间易造成极板下部充电不足,造成了极板下部因充电不足而产生极板硫酸盐化。
3、因正、负极板边框宽度相同,当极板发生活性物质膨胀时易产生正、负极板短路致电池容量下降。
因存在上述问题,所以将导致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和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较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甚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传统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矮型极板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结构实现的一种矮型极板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包括由侧壁和上下盒面组成的、上盒面设有正、负极柱的蓄电池槽,置于蓄电池槽内的带有插接格的极板插盒,间隔插接于极板插盒的插接格内的、带有通过导线与正极柱相连接的板耳的正极板,间隔插接于极板插盒的插接格内的、带有通过导线与负极柱相连接的板耳的负极板;正负极板的边缘设有塑料绝缘保护膜。
为了使电池高度降低,减少极板内阻、极群内部的电解液分层现象的发生,我们采用了矮型极板,在原有传统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用极板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把极板板耳的位置作了重新选择设计,将原有极板的高度方向,在原有极板平面中心为轴向极板平面方向翻转90度,使原有极板的高度变成宽度,使原有极板的宽度变成高度进行设计运作,重新开发电池壳体,使电池壳体原有高度方向转变为壳体的宽度,电池壳体原有宽度方向转变为壳体的高度,从而使原有高型极板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转变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矮型极板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也即使侧壁的高度小于上下盒面的边线中的其中某一边线的长度,这样,就将立式变为卧式,即矮型。
下面提供能说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的数据,表一在同一浮充电电压均衡性能的比较(常规检测方法)(传统阀控式铅酸蓄电池选为GMF300型,其性能指标为2V300Ah) 从以上数据可知,在不同恒压充电条件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矮型极板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单体间电压差及标准偏差比传统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低得多。
表二放电容量对比(常规检测方法)
传统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同表一,在传统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现有效面积与本实用新型所述矮型极板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有效面积相同情况下检测 从以上数据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矮型极板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比传统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放电性能好,其中以大电流放电性能更好。
表三在多加电解液的情况下的密封反应效率比较(常规检测方法)(传统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同表一) 传统观念认为,蓄电池电解液不能多加,即不能超出规定指标,但本实用新型所述矮型极板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在多加电解液的情况下,密封反应效率远远大于同等条件的传统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密封反应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巧妙改造,极大地提高了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性能,由于在极板边缘增加了塑料绝缘保护膜,所以减少了正负极板发生短路的可能性;相对增加了极板的宽度,所以减少了极板底部的内阻,并提高了该部位的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同时,由于相对降低了极板的高度,所以减少了蓄电池槽内的电解液浓度分层现象的产生,解决了负极板底部易产生硫酸盐化等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活性物质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其充电接受能力,而且延长了循环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位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矮型极板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包括由侧壁1和上下盒面组成的、上盒面2设有正3、负极柱4的蓄电池槽,置于蓄电池槽内的带有插接格的极板插盒5,间隔插接于极板插盒的插接格内的、带有通过导线与正极柱相连接的板耳6的正极板7,间隔插接于极板插盒的插接格内的、带有通过导线与负极柱相连接的板耳的负极板8;正负极板的边缘设有塑料绝缘保护膜9。
为了使电池高度降低,减少极板内阻、极群内部的电解液分层现象的发生,使侧壁的高度小于上下盒面的边线中的某一边线的长度,这样,就将立式变为卧式,即矮型。
权利要求1.一种矮型极板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包括由侧壁(1)和上下盒面组成的、上盒面(2)设有正(3)、负极柱(4)的蓄电池槽,置于蓄电池槽内的带有插接格的极板插盒(5),间隔插接于极板插盒的插接格内的、带有通过导线与正极柱相连接的板耳(6)的正极板(7),间隔插接于极板插盒的插接格内的、带有通过导线与负极柱相连接的板耳的负极板(8);其特征在于正负极板的边缘设有塑料绝缘保护膜(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矮型极板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侧壁的高度小于上下盒面的边线中的某一边线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矮型极板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一种矮型极板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槽,极板插盒,正极板,负极板;正负极板的边缘设有塑料绝缘保护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巧妙改造,极大地提高了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性能,由于在极板边缘增加了塑料绝缘保护膜,所以减少了正负极板发生短路的可能性;相对增加了极板的宽度,所以减少了极板底部的内阻,并提高了该部位的活性物质的利用率;由于相对降低了极板的高度,所以减少了蓄电池槽内的电解液浓度分层现象的产生,解决了负极板底部易产生硫酸盐化等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活性物质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其充电接受能力,而且延长了循环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1M10/06GK2760768SQ20042011717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8日
发明者王世国, 刘智玲, 穆锦锋 申请人:山西通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